科學家利用ALD技術合成多種新型納米材料
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及所內外合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覃勇課題組(903組)利用ALD(原子層沉積)技術合成了多種新型納米材料,并將其應用于環境、催化、國防等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Nano、Nano Research、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arbon、Nanoscale及RSC Advances等期刊上。 ALD技術應用于催化領域 碳納米螺旋以其特殊形貌而受到廣泛關注,其生長對催化劑粒子的尺寸非常敏感。傳統方法制備的催化劑粒子尺寸及其分布難于調控,產物中螺旋純度較低、重復性差,因而超高純碳納米螺旋的合成仍是難題。課題組利用ALD技術制備了CuO粒子膜,還原得到尺寸均一的Cu納米粒子催化劑,并催化乙炔CVD生長。通過對Cu粒子的尺寸調控,可分別催化生長細直纖維(5-35 nm Cu)、接近1......閱讀全文
高效納米催化材料項目通過驗收
日前,由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化石資源轉化用新型高效納米催化材料與結構研究”在福州通過了專家驗收。 項目以合成氣催化制乙二醇和石油化工選擇性加氫反應中所涉及的高效納米催化材料為中心,其研究成果為高穩定性納米催化材料的結構設計奠定科學基礎。所開發的新型納米催化劑
亞納米催化材料精準合成及催化取得系列進展
亞納米尺度(單原子和團簇)催化材料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極高的原子利用率,有望突破傳統催化劑的限制,獲得更高的催化效率和選擇性。近年來,山西煤化所陳朝秋副研究員和覃勇研究員團隊通過對原子層沉積過程動力學進行優化和調控,精確控制原子層沉積金屬成核及生長行為,在亞納米催化材料的精準設計合成和原子尺度揭
大連化物所納米碳材料催化研究獲進展
采用廉價和儲量豐富的非貴金屬替代稀有的貴金屬作為催化劑,實現重要能源和化工過程的高效轉化是當今催化科學和化學化工研究的熱點。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長期深入研究納米碳材料催化的基礎上,通過創新二維納米碳材料(類石墨烯
“新能源用納米催化材料研究”項目通過驗收
“結構導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納米催化材料研究”項目通過驗收驗收會現場 3月21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承擔的兩項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結構導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納米催化材料研究”通過院基礎局組織的專家驗收。 由洪茂椿院士主持完成的項目“結構導向的功能材料
“納米催化材料與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
7月23日,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和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建“納米催化材料與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蘭州化物所薛群基院士,黨委書記、副所長趙秀茹,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黨委書記、副所長劉佩華,以及雙方科技處、聯合實驗室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上,薛群
納米光催化材料做的窗簾可凈化空氣
1月23日電,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應用技術研究所田興友、張獻研發團隊,在納米光催化材料的回收利用及功能織物涂層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纖維素》上。 在眾多污染物治理技術中,光催化材料能夠在太陽光的作用下有效地降解污染物,各種光催化納米材料已被研
金屬納米材料誘導的可見光催化
可見光激發下載流子在Au/TiO2體系中的分離 直接利用光來驅動化學反應的光催化在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而開發高效的可見光(約占太陽光能量的43%)響應材料是目前光催化領域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近些年興起的以Au, Ag, Cu等金屬光吸收為驅動力的光催化為解決寬帶隙半導體(E
構建新型催化劑“納米片”雙功能材料
近日,華北電力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汪黎東團隊構建了一種新型催化劑——二維鈷氮摻雜碳(2D Co–N–C)納米片,該納米片體現出雙功能,可在濕法脫硫中使硫資源實現高效回收,并使脫硫過程中吸附的汞離子(Hg2+)受到限制。相關成果2月24日在線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 在許多大型燃煤電站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納米電熱催化降解技術
近日,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非金屬催化團隊研究員張建、濟南大學教授張昭良與中科院磁性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鐘志誠合作,在耦合場催化領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相關論文發表于《自然-催化》。 非金屬催化團隊多年來致力于多相催化研究,開發用于生物質轉化與典型化工反應的高效多相催化材料。在該研
貴金屬高效利用與替代的納米催化材料
3月15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牽頭主持的國家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貴金屬高效利用與替代的納米催化材料”啟動會在京召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處處長傅小鋒在項目啟動會上做了講話。他指出,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是在原“973”計劃項目取得較好成果的基礎上
蘇州納米所與蘭州化物所共建納米催化材料聯合實驗室
蘇州納米所與蘭州化物所共建“納米催化材料與技術聯合實驗室” 3月31日下午,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與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在蘇州舉行了共建“納米催化材料與技術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 施爾畏對兩所聯合共建實驗室的做法給予充分肯
寧波材料所等發展出納米電熱催化降解技術
近日,Nature Catalysi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在耦合場催化領域題為Decreasing the catalytic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diesel soot using electrified conductive oxide cat
介孔金屬晶體納米材料可控合成和催化獲系列進展
介孔納米材料是一系列含有2-50nm穿透孔道的納米材料。自1992年首次發現以來,介孔材料因高比表面積、大孔體積、可調節孔徑和可控形態廣泛應用于催化、能量轉換與儲存、氣體分離、氣體傳感和生物醫學等領域。作為第二代介孔材料,介孔金屬晶體納米材料在催化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優勢。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劉
高效納米光催化材料能用于大氣中低濃度NO的降解?
大氣中的氮氧化物(NOx,包括NO、NO2)是二次氣溶膠形成的重要前體物。光催化技術借助光能激發形成的強氧化性物種氧化NOx,以降低其濃度、阻斷其凝聚生成二次氣溶膠的大氣化學反應途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近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環境污染控制小組研究員黃宇團隊聚焦NO光催化降解過程中的吸
鋰電材料納米氧化鐵在催化劑中的應用
納米氧化鐵是一種很好的催化劑。將用納米α -Fe2O3做成的空心小球,浮在含有有機物的廢水表面上,利用太陽光進行有機物的降解可加速廢水處理過程。美國、日本等對海上石油泄露造成的污染進行處理時采用的就是這種方法。納米α -Fe2O3已直接用作高分子聚合物氧化、還原及合成的催化劑。納米α -Fe2O
化石資源轉化用新型高效納米催化材料與結構研究通過驗收
10月19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化石資源轉化用新型高效納米催化材料與結構研究”課題總結驗收會在福州舉行。驗收組專家包括北京化工大學段雪院士、國家基金委化學科學部陳榮研究員等,項目組織單位和項目首席科學家洪茂椿院士、項目課題負責人、主要學術骨
納米礦物材料對抗生素類有機物的催化轉化
環境中的抗生素類有機污染物的廣泛存在會促進細菌的耐藥性及耐藥基因的形成和傳播,增加細菌耐藥基因從動物到人體遷移的風險,對人類健康及水生生態系統造成潛在的健康風險。芬頓催化技術是一種高效、環境友好型的高級氧化技術(AOP),廣泛應用于各類有機污染廢水的處理中。但該技術存在需不斷補充鐵源、產生大量鐵
金屬所納米碳材料負載金屬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積碳是催化劑在催化反應過程中普遍發生的現象,尤其是在乙苯直接脫氫體系中,反應物乙苯分子在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表面很容易快速的產生積碳,導致催化劑的失活。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催化材料研究部劉洪陽副研究員和蘇黨生研究員,利用乙苯直接脫氫過程反應中的積碳過程,巧妙地設計
半導體光催化納米材料的形貌及晶面效應研究獲進展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與環境納米催化材料課題組在半導體光催化材料形貌及晶面設計合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工作利用銀氨絡離子([Ag(NH3)2]+)為前驅體,通過合理控制Ag+離子釋放速率制備出具有單晶結構的Ag3PO4亞微米
氮摻雜缺陷納米碳材料催化臭氧氧化的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環境技術與工程研究部青年研究員謝勇冰、研究員曹宏斌與南伊利諾伊大學教授葛慶峰合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和機器學習等方法,探究了氮摻雜缺陷納米碳(N-DNCs)材料表面臭氧(O3)活化與單線態氧(1O2)的生成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催化劑表面性質與O3活化活性
納米催化醫學取得新進步
“納米催化醫學”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施劍林團隊提出的學術思想,旨在通過響應腫瘤部位的特異內場微環境或外源性激光、超聲作用場,利用無毒/低毒納米材料所引發的瘤內原位催化反應,高效實現腫瘤細胞的氧化損傷及細胞死亡。該催化腫瘤治療方法不使用高毒性化療藥物,具有高效、特異性強
納米活碳催化高效農業
“中國60年化肥施用量增百倍,有毒物質危及食品安全”,“化肥的利用率僅40%左右,大部分都形成了污染”,“ 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175種特有物種現在一半都不到”,“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何談有機農業”。近段時間,媒體上有很多關于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的報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擔憂。解決土壤污
金屬所在納米碳材料負載金屬催化劑研究中取得進展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在整個工業催化領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為負載型金屬催化劑,載體材料對活性金屬納米粒子催化性能的影響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劑的載體能夠影響金屬納米粒子在其表面的分散情況、粒徑大小、暴露晶面等。同時,通過調變載體與金屬納米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亦可以提高金屬納米粒子的催化活
蘭州化物所光催化納米材料結構設計及晶面調控獲進展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與環境納米催化材料課題組在半導體光催化納米材料的結構設計及晶面調控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晶面調控成為目前光催化研究領域的熱點,然而目前所報道的此類異質材料由于自身形貌
用離子液體水凝膠合成多級孔載體負載的納米催化材料
離子液體一種綠色功能介質,具有不揮發、性質穩定、熔點低、液態溫度寬、溶解能力強、功能可設計等優點,在化學反應、材料科學、萃取分離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離子液體性質和應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化學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實驗室
福建物構所半導體納米異質結光催化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不同反應階段SnO2/α-Fe2O3半導體異質結的SEM圖(a)反應30分鐘;(b)反應100分鐘;(c)反應120分鐘;(d)反應180分鐘 異質結通常由兩種不同的半導體單晶材料通過異質外延生長復合而成,具有不同于單一半導體的理化特性。由于納米效應,納米尺度的半
納米服裝,真的有納米材料嗎?
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已經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納米服裝。將納米級的微粒覆蓋在纖維表面或鑲嵌在纖維甚至分子間隙間,利用納米微粒表面積大、表面能高等特點,在物質表面形成一個均勻的、厚度極薄的(肉眼觀察不到、手摸感覺不到)、間隙極小(小于100nm)的‘氣霧狀’保護層。使得常溫下尺寸遠遠大于100nm的
先進催化材料高效環保
固體催化是化學工業的基石,也是實現能源轉化、環境凈化和清潔合成的核心技術。創制先進催化材料是開啟解決能源、環境問題之門的金鑰匙。 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忠奎,帶領“先進催化材料”研究組,在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遼寧省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等的資
催化劑處理的碳納米管材料有望“化解”神經性毒劑
神經性毒劑是一類劇毒化學武器,在研制防范該毒劑的裝備時,美國科研人員發現經催化劑處理的碳納米管材料有望“化解”神經性毒劑,以期最終使該毒劑無法侵入皮膚、毒害人體。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6日發表聲明說,一種銅基催化劑能以較少劑量,使神經性毒劑中大量氣體分子的一種關鍵化學鍵斷裂,從而消除該毒劑
金屬所離子液體與納米碳的主客體型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離子液體是一種液態有機鹽,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由離子組成的有機液體物質。其極性、親脂性、親水性、催化活性等性質可以通過陽離子和陰離子的改變而進行調變,因此也常被稱為“可設計的溶劑”。離子液體有許多優勢特性,例如:在常壓下幾乎無蒸汽壓,在使用、貯藏中不會蒸發散失,可以循環使用,不污染環境;有高的熱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