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dcyla于2013年2月22日正式被FDA批準使用,它的出現使得死于轉移性乳腺癌的女性生命得以延長數月甚至幾年,而且副作用與其他治療方式相比也較小。 但是,英國的成本效益監管機構——英國國家衛生醫療質量標準署(NICE)宣布,Kadcyla的售價太高,保險很難承受。盡管Roche承諾給出折扣,然而每位患者14.5個月療程平均花費的90,000多英鎊(約75萬人民幣)已經超出NICE規定的二線腫瘤藥售價范圍。 目前,英國每年約有1,200名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女性在治療時不允許使用該藥物。 在近期公布的一份決定草案中,NICE在與制藥巨頭Roche的定價談判停頓后暫時決定拒絕使用Kadcyla。NICE的Carole Longson教授說:“實際上,Kadcyla的價格相對于它帶來的療效來講的確太高了。” 據悉,相關人員將在今年2月作出最后決定。如果Roche不改變主意,英國6,000名乳腺癌患者將在未來五年不......閱讀全文
分子靶向藥,真的能命中癌癥的靶心嗎? 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是近年來治療癌癥的新寵。這類藥價格高得離譜且療效并不穩定。動輒花上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僅能為病人延長短暫的生命,這樣的治療無論從經濟上還是道德上都是難以立足的。 寫下這個題目,我的心情頗為沉重、復雜。原因在于將時下癌癥診療領域的一些隱
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是近年來治療癌癥的新寵。這類藥價格高得離譜且療效并不穩定。動輒花上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僅能為病人延長短暫的生命,這樣的治療無論從經濟上還是道德上都是難以立足的。 人非圣物,自然有天敵,癌或許就是。面對琢磨不透的癌,我們人類還是顯得相當無奈,只得把希望寄于未來。于是就有人預言,再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基因檢測行業自2015年迎來高峰,隨即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基因檢測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目前華大基因、貝瑞基因依靠無創產前篩查等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已于2017年相繼上市并成為該細分領域頭部公司。但腫瘤基因檢測領域市場格局仍未穩定。全國每年約400萬腫瘤新增病例,根據
靠銷售埃克替尼(商品名稱“凱美納”)單一藥物占到總營收98%的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8日獲得證監會創業板審核首發通過,這意味著,中國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企業上市在即。 貝達藥業于2011年獲批國家1類新藥埃克替尼,這是一種用于治療接受過化療或不適于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
癌癥為何可以輕易打倒我們?我們又該如何反擊?科學界和醫學界一直在努力探索。昨天,由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暨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辦的第七屆“南京腫瘤臨床與轉化醫學論壇暨金陵腫瘤學高峰論壇”在寧召開。參會專家認為,現代癌癥高發,除了老齡化的實際問題,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著很大關系。據
PD-1/PD-L1免疫療法一直是備受矚目的腫瘤免疫療法,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御、抗擊癌癥,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具有治療多種類型腫瘤的潛力,實質性改善患者總生存期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的優質抗癌免疫療法。 PD-1抗體針對多種晚期腫瘤都有效果,并且副作
不少經典的電影作品,都拍出了三部曲,《教父》《指環王》《無間道》,個個都是傳奇。醫學史上能拍出三部曲還不拖沓的傳奇,奇點糕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HER2乳腺癌的故事。 第一部曲,當然是曲妥珠單抗十七年磨一劍的故事,而且這片子還得不斷出續集。上個月揭曉的2019年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研究獎,就頒給了在
看到名單里的“曲妥珠單抗”,陳俊(化名)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陳俊的母親罹患乳腺癌,需要注射曲妥珠單抗,即俗稱的赫賽汀。此前在中國,這一由跨國藥企羅氏生產的藥品,一支的零售價格就高達2萬多元。而在一個治療周期里,患者至少要注射14支。對患者而言,即便可以通過醫保部分報銷,同樣是一筆難以承受的
有一個冷笑話,說的是有人吃大餅,吃到第七張大餅才感覺飽。這人于是感慨:早知道直接吃這第七張就好了,省了前面六張大餅的錢。 但凡有點生活經驗的,都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沒吃過大餅,也吃過飯,這飯需要一口一口吃才能吃飽。 但是說到癌癥治療,有個情況大家都很不明白,為什么新出的藥都是來治療
有一個冷笑話,說的是有人吃大餅,吃到第七張大餅才感覺飽。這人于是感慨:早知道直接吃這第七張就好了,省了前面六張大餅的錢。 但凡有點生活經驗的,都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沒吃過大餅,也吃過飯,這飯需要一口一口吃才能吃飽。 但是說到癌癥治療,有個情況大家都很不明白,為什么新出的藥都是來治療晚
腫瘤新藥最近又出現了許多爆點,包括在難治性的靶點上取得突破,對應靶向藥公布亮眼數據,還有一些公司成功研發出針對新位點的免疫治療藥物。這些新藥可謂群雄割據,都有望成為日后攻克腫瘤的佼佼者。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最近熱門的新藥有哪些?到底臨床數據如何? 多個靶向新藥公布,挑戰難治靶點 1. 新型偶
前段時間我們說過基因檢測預報的問題,雖然是作為一項未來科技,但它的1.0版本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 于是人人都面臨一個新問題:基因檢測,到底要不要做? 其實,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能做就做,心態要開放;結果僅供參考,心態要放松。 對急性子的人來說,本文已結束。但對活得更仔細的人,關于基因檢測的深
01得腫瘤的原因很多,甚至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好 大多數患者聽說自己得了癌癥,都會問醫生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大夫,我為啥得腫瘤?我勤勤懇懇一輩子,我潔身自好一輩子,我注重養生一輩子……憑什么,是我!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得癌癥的原因實在太多,很多還是未解之謎,醫生也無法確切地告訴你,為什么得腫瘤。導
在民生醫療方面,2018年3月20日的兩會答記者問中,釋放了抗癌藥將努力實現零關稅。而天價的抗癌藥一直是我國患者面對的老大難的問題。 早在2013年,眾多國際血液病權威聯名共同呼吁,血液腫瘤藥價格應該降下來,讓更多人,能服用的起,目前熱門的血液腫瘤藥物,包括慢粒病的格列衛,骨髓瘤的來那度胺
醫學史上,總有眼光超越時代的偉人,他們的那些神奇腦電波,可能足以指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治療突破、藥物開發。 比如1908年的諾獎得主保羅·埃爾利希(Paul Ehrlich),他能從不同細胞被染料著色的差異,想到用化學物質殺傷病原體,這是癌癥化療最早的理論基礎。第一種化療藥出現,是四十多年
在過去的20年中,二甲雙胍已成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中流砥柱,目前該藥物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二甲雙胍自1995起在美國上市,是一種對臨床醫生和病人都有吸引力的治療方法。而且研究結果發現,這種藥物是安全有效的。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發現神藥二甲雙胍或許還有很多其它作用,比如降低癌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老藥新用研究領域上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相關重要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1】Cell Rep:老藥新用!一類乳
經歷了2015年的熱捧,2016年的資本小幅理性回歸,2017年上半年的熱潮趨緩后,泛泛的基因測序將無法持續吸引資本的目光,未來行業熱點在于技術突破,或者商業模式的突破。 (做一次全基因檢測,會產生100多G海量數據,其中能被用于科研與臨床應用的,只是蛋白編碼基因與少量的非蛋白編碼基因,占整體
多數抗腫瘤藥物因其本身的難溶性而無法實現有效的靶向遞送,進而嚴重影響其在臨床方面的應用。紫杉醇(Paclitaxel, PTX)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難溶性抗腫瘤藥物之一,其對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均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為了解決其難溶問題,現用臨床注射制劑(Taxol?)是將其溶解于聚氧
4月29日,從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景遐斌研究員處獲悉,其課題組發明的“具有靶向功能的高分子阿霉素鍵合藥納米膠囊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CN101234205)。 阿霉素為一種蒽環類抗腫瘤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療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肝癌、肺癌、胃癌
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技術的不斷提高,精準醫療的理念逐漸受到關注。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新的醫學時代。 精準醫療本質上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對于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記
精準醫學是在基因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交叉應用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和醫療模式。它以大樣本人群基因組、蛋白質組、代謝組信息和表型數據為基礎,對疾病的深層次原因進行深度挖掘,精確尋找到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治療的靶點,并對同種疾病的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亞分類,最終實現對疾病和患
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景遐斌課題組研究的“具有靶向功能的高分子阿霉素鍵合藥納米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近日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阿霉素為一種蒽環類抗腫瘤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療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宮頸癌、膀胱癌等疾病。目前臨床給藥多為靜脈滴注,但阿霉
近日,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發布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癌癥相關基因變異數據庫。NCI在一份聲明中稱,基于基因組學研究的新數據庫將對全球開放獲取,預計將有助于研究人員加快新藥的開發,同時能夠更好地將患者與療法進行匹配。 NCI對全球公布迄今為止最大的癌癥相關基因變異數據庫,再次證實了現代
“印度版”抗癌藥 價格約為正版藥1/10 今年67歲的周伯最近因為咳血住進了醫院,一檢查,是晚期肺癌。醫生搖著頭告訴家屬:手術做不了了,癌細胞已經多處轉移,病人身體狀況差,不知能不能耐受放化療。 就在家屬絕望之際,醫生告訴他們,目前還有一種治療手段可以嘗試――靶向藥物,但這些藥每粒要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與第一三共針對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一種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和潛在的新型癌癥治療靶向藥物,簽訂了全球開發和商業化合作協議。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加速和擴大DS-8201在乳腺癌和其他癌癥領域的開發,并有可能重新定義臨床治療標準。雙方
中國精準醫療正迅速迎來一次大規模“跳漲”。 7月29日,央視大篇幅報道了“精準醫療”這一時下熱門話題,并透露:中國正在籌建自己的人群全基因組數據庫和樣本庫,為精準醫療奠定基礎——這一消息被認為是行業政策進一步開閘的明確信號。 7月31日,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下達關于印發《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
脫發是癌癥治療中化療帶來的常見副作用之一,并且在化療結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恢復。據統計,有高達8%的患者由于擔心化療后脫發而拒絕化療!目前,預防化療脫發的唯一辦法是讓頭皮冷卻,但是臨床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且效果不穩定,尤其對用紫杉烷化療引起的脫發預防效果更難以預測。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開發新
2017年,原人社部主導了首批醫保談判,2018年新成立的國家醫保局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未來,創新藥醫保談判將成為國家醫保局的常規工作之一。 PDB樣本醫院數據顯示,2018年,抗癌藥專項談判品種放量明顯,Q4銷量最高增加85800%,平均增加6718%。2017年的36個談判品種則繼續放量,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患有惡性腫瘤的癥狀,如果一旦患有了這個惡性腫瘤,平時所說的這個癌癥就說,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有了一個非常大的危險了,那么如何來治療或者是改善這個癥狀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癌癥怎么治,是一位腫瘤專家眼中的癌癥治療的方式與方法,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相關介紹。 肺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