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帶給吸煙肺癌患者新的希望 吸煙者超過肺癌患者總數的80%,但目前并沒有很好的靶向藥物用于治療,因此多數病人都只能依靠“手術+化療+放療”的常規三件套來治,副作用大,生活質量比較低。同時由于吸煙肺癌的基因組紊亂,突變多,很容易對藥物產生抗性,因此吸煙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一直不好(回復數字22,看菠蘿文章《吸煙和不吸煙肺癌不一樣?》)。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都不好使,咋辦? 謝天謝地,癌癥免疫療法閃亮登場了。最新研究表明,免疫療法對一部分吸煙肺癌患者的效果遠超以往任何藥物! 兩類新型免疫療法 目前證明有效的癌癥免疫療法有兩大類,菠蘿以前都寫過。 ?藥物療法,目前主要是“免疫檢驗點抑制劑”,比如現在如日中天的Opdivo和Keytruda ?細胞和基因療法,比如CAR-T等 這兩種免疫療法從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和針對癌癥種類都非常不同,藥物療法目前對某些實體腫瘤(黑色素瘤,肺癌,腎癌等)效果不錯,而細胞療法則主要在某些......閱讀全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磅級研究成果,共同聚集科學家們在肺癌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突破!分享給大家! 【1】Cell:非吸煙肺腺癌的基因組重排早在癌癥確診前30年就已存在 doi:10.1016/j.cell.2019.05.013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高級研究院(KAIST)和首
1. Nat Commun:學習、減肥、戒煙……這些生活習慣能使你獲得更長預期壽命! DOI:10.1038 / s41467-017-00934-5 最近,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鑒定了一些生活方式和基因對壽命的影響。 研究表明,超重的人體重每增加1千克,預期壽命將縮短
肺癌是造成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15%)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分為腺癌(40%)、鱗狀細胞癌(30%)和大細胞癌(15%)。不同類型的肺癌,治療策略和預后情況也不盡相同。 十幾年來肺癌發病率在中國攀升得很快,這主要是因為吸煙人數快速增加(大多是男性),據統
肺癌是世界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癥,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 100 萬人死亡,早就被世界衛生組織 WHO 視為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目前已知肺癌并非單純的一種疾病,根據癌細胞分化程度和形態特征可將肺癌粗分為兩大類:「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后者還可再細分為「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大細胞肺
消滅癌癥并不現實,治愈所有癌癥也不現實。我們真正的目標,是把癌癥變為慢性病,用副作用小的藥物,就能控制住。2016年,我們將見證癌癥治療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革命。 相信每個人都感覺身邊的癌癥患者越來越多。 2016年,“癌癥”依然是任何人生活中都躲不開的詞。中國癌癥報告新鮮出爐,中國的癌癥患者
據WHO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統計,吸煙每年造成約700萬人死亡,煙草和煙草煙霧中已發現8000多種化合物,其中70種是致癌物質,包括多環芳烴(PAHs),以及煙草特有的亞硝胺、揮發性亞硝胺等等。煙草煙霧會誘導大量的體細胞基因組突變,進而誘發肺癌等癌癥的發生發展。肺癌目前已經成為發病率第一的癌癥
當癌細胞生長并擴散至全身時它們經歷了廣泛的遺傳變異。一些“驅動”突變幫助刺激了細胞生長失控,而另一些“乘客”突變則只是搭乘了一下順風車(延伸閱讀:Nature:癌癥的多個驅動子 )。 麻省理工學院Koch綜合癌癥研究所的生物學家以及來自Broad研究所的遺傳學家們,現在對重編程形成癌癥
同樣的疾病采用同樣的治療方案,這種傳統的“一攬子治療”方法如今已被“個體化醫療”逐漸取代。醫生利用各種工具將患者分成不同的組,再根據他們的基因組信息來定制相應的療法或產品,伴隨診斷檢測正是這樣的工具之一。 伴隨診斷是一種與靶向藥物相關聯的體外診斷技術,主要通過檢測人體內蛋白、突變基因的表達水平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如今肺癌已經成為中國主要疾病負擔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癥首位。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增肺癌患者約為73萬例,每年約有61萬人死于肺癌。此外,與其它癌癥相比,肺癌的5年生存率極低,嚴重危害人民健康,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將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為提高機體對抗腫瘤的免疫反應成為癌癥治療中最令人振奮的突破。但在紐約最近的一次科學會議上,排得滿滿的議程表明,在宣告人類對抗癌癥的戰爭終獲勝利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什么是推動免疫系統運轉的最佳方法?免疫治療對各種癌癥患者都起作用還是只能針對少數幸運者?有沒有一種方法
摘要: ? 三代EGFR靶向藥物奧希替尼,全面優于化療。 ? 對亞裔不吸煙女性患者效果尤其好。 ? 對腦轉患者同樣有效。 ? 使用必須配合基因測序。 (一) 上個月,音樂之都維也納,響起了熱烈掌聲。 這次,不是因為音樂,而是因為科學。在這里舉辦的世界肺癌大會上,公布了萬眾矚目的肺癌
若政府不采取措施,2025年全球肥胖癥患者將超2.5億 全球肥胖組織(World Obesity Federation)最近發表的一項報告稱:肥胖目前影響了全球13%的人群,如果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17%。該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將有1.77億成年人成為重度肥胖者患者。超
抗氧化劑(Antioxidants)是一類能幫助機體捕獲并中和自由基,從而去除自由基對機體傷害的一類物質,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抗氧化劑在人類機體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一定爭議,有些人認為抗氧化劑對機體有益,其能夠幫助降低癌癥風險,還能夠幫助抵御神經變性疾病;而有些研究人員則認為抗氧化劑對癌細胞的益
人類能夠最終打贏“癌癥戰爭”嗎? 最新的數據表明,人類離贏得“癌癥戰爭”還有太遠的距離。根據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最新數據統計,在美國,一個男性一生中患癌癥的風險是42%,女性是38%。在英國,這一數字甚至更糟。根據英國癌癥研究所(Cancer Res
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印尼及澳大利亞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ntercalated combination of chemotherapy and erlotinib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tage non-small-ce
與任何其他形式的癌癥相比,肺癌能夠導致更多的死亡。作為頭號癌癥殺手,全世界每年有160萬人被確診患上肺癌,且只有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 如今,發表在上周的3項基因組測序研究結果為更加有效的肺癌個性化治療奠定了基礎,即用最適合其腫瘤遺傳特征的治療來匹配患者。 其中兩項最新的研究描
吸煙嚴重危害個人和公眾健康。我國每年和吸煙相關的死亡人數在140萬左右。煙草中導致上癮的成分主要是尼古丁。吸煙成癮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腦疾病。復吸主要由吸煙渴望和戒斷癥導致。戒斷后復吸的幾率高達75%。戒煙非常困難但結合多種方案和考慮個體化差異有望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王澤(賓夕法尼亞大學佩
葛東亮博士,就職于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上周有個大新聞,癌癥免疫藥物Keytruda在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試驗中效果顯著,因此提前停止了試驗,準備上市。這對廣大肺癌患者,尤其是吸煙的肺癌患者是巨大的福音。 毫無疑問,最近各類新型腫瘤免疫治療展現了令人振奮的有效性和安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的古老逆轉錄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病毒持續地感染人體。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們的基因組中,如今它們被稱作為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
2009年公布的IPASS研究揭開了肺癌分子靶向治療的序幕,開啟了肺癌靶向治療的征程。此后,圍繞具有特定分子突變人群的靶向治療臨床研究遍地開花,證實了特定基因變異狀態對靶向藥物療效的預測作用,開啟了肺癌精準醫療的大門。 【映日荷花別樣紅:EGFR-TKI,創新不止】 EGFR基因突變是肺癌靶
與免疫系統相關的基因組差異可能在肺癌早期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該研究的通訊作者Avrum Spira說道。這項研究于2019年4月23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揭示了開發新療法的潛力,這種療法可以增強免疫活性,防止或阻止疾病的發展。他說,新發現的基因差異可在癌前
吸煙會“上癮” 煙、酒或鴉片都是精神活性物質,都能使人“上癮”。其中吸煙能讓人有“提神解乏” 的感覺,主要是煙草中的尼古丁在起作用。煙霧中的尼古丁通過呼吸道進入血液和各組織器官,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并在血漿中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狀態,這種平衡狀態則由吸煙者無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整。一旦血漿中的尼古丁含
目前,開發新的能有效治療肺癌的療法是一件有挑戰的事情。部分原因在于肺癌中很多基因突變在發揮著作用。 密歇根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肺癌的DNA和RNA, 發現與腫瘤內含有少量基因融合的患者相比,腫瘤內含有大量基因融合的患者后續病情更嚴重。基因融合是存在于癌癥中的一種基因異常,當基因重
吳一龍 國際頂級刊物《柳葉刀腫瘤學》1月15日上線發表吳一龍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實踐成果。 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被《柳葉刀腫瘤學》聘為顧問 中國醫生躋身世界肺癌研究治療第一梯隊 新年伊始,著名肺癌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被國際頂級刊物《柳葉刀腫瘤學》聘為國際顧問
全球每年有182萬新發肺癌病例,死于肺癌者達159萬人;我國每年有73萬新發肺癌病例,死于肺癌者達61萬人。可見,肺癌最常見、致死人數最多的惡性腫瘤。肺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近年發展起來的靶向療法、免疫療法顯著改善了病人的預后。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8%,深入研究肺癌的發病機理從而
Zeltia今天宣布旗下制藥公司PharmaMar將啟動面向反復性小細胞肺癌的PM1183與doxorubicin(阿霉素)聯合療法對比topotecan的第三階段試驗,這是基于正在進行的Ib階段試驗中期分析所觀察到的活性。該研究的結果將在今年一場著名的國際癌癥會議上提交并不久后公布。 對于標
Ilaris(Canakinumab,人抗白介素-1β單克隆抗體)是由諾華開發的一種靶向阻斷白介素-1β (IL-1β)的完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制劑,通過阻斷IL-1β的作用并持續一段時間,從而抑制因過量產生造成的炎癥。 諾華開發這款藥物的模式為:先將之投入一個較小的藥物市場,然后再對其進行進一
時間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2月份即將結束,在即將過去的2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相關文章進行了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The Sanger Institute/UCL 【1】Nature:戒煙者肺部中的更多健康細胞可降低肺癌風險 doi:10.103
1.《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編寫目的是什么? 吸煙危害健康是不爭的醫學結論。進入21世紀,關于吸煙危害健康的新的科學證據仍不斷地被揭示出來。控制吸煙,包括防止吸煙和促使吸煙者戒煙,已經成為人群疾病預防和個體保健的最重要與可行的措施。正確的行為產生于正確的思想觀
01得腫瘤的原因很多,甚至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好 大多數患者聽說自己得了癌癥,都會問醫生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大夫,我為啥得腫瘤?我勤勤懇懇一輩子,我潔身自好一輩子,我注重養生一輩子……憑什么,是我!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得癌癥的原因實在太多,很多還是未解之謎,醫生也無法確切地告訴你,為什么得腫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