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中圖分類號] R446.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8849(2006)03-0351-02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血小板在執行生理性止血作用的同時,在病理性血栓形成過程中起著先導而關鍵的作用,因此,檢測血小板聚集功能對早期發現是否有血栓形成的危險存在以及闡明相關疾病的機制等有重要意義。1 原 理一般認為血小板的聚集始于各種誘導劑與血小板膜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通過膜的傳遞而激活血小板,使其膜表面另一個受體糖蛋白Ⅱb/Ⅲa活化,再與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結合,中介血小板聚集[1]。2 檢測方法將富血小板血漿(PRP)置于比色管中,加入誘聚劑后,用一涂硅的小磁粒進行攪拌,血小板逐漸聚集,血漿濁度降低,透光度增加。記錄此變化,形成血小板聚集的動態曲線......閱讀全文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血小板在執行生理性止血作用的同時,在病理性血栓形成過程中起著先導而關鍵的作用,因此,檢測血小板聚集功能對早期發現是否有血 栓形成的危險存在以及闡明相關疾病的機制等有重要意義。 1 原 理 一般認為血小板的聚集始于各種誘導劑與血小板膜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血小板在執行生理性止血作用的同時,在病理性血栓形成過程中起著先導而關鍵的作用,因此,檢測血小板聚集功能對早期發現是否有血栓形成的危險存在以及闡明相關疾病的機制等有重要意義。1 原 理一般認為血小板的聚集始于各種誘導劑與血小板膜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相
血小板功能檢測臨床范圍 1:血栓疾病預防、治療及中老年患者常規檢測;2:完善凝血功能檢測(外科術前、產前等);3:血小板功能疾病的診斷;4:成份輸血質量管理;5:中老年健康體檢血栓風險篩查;6:腫瘤轉移及炎癥反應等方面研究。 &
七、血小板聚集試驗的影響因素 血小板的相互粘附則為聚集。體外多種物質如ADP、腎上腺素、膠原、凝血酶和花生四烯酸等均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漿(PRP)中加入上述誘導劑來檢測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即為血小板聚集試驗。影響血小板聚集試驗的因素有:&nb
1)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見于高凝狀態和(或)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糖尿病、腦血管病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靜脈血栓形成、肺梗死、口服避孕藥、晚期妊娠、高脂血癥、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人工心臟和瓣膜移植術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2)PAgT減低: 反映血小板聚集功
1)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強。見于高凝狀態和(或)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糖尿病、腦血管病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靜脈血栓形成、肺梗死、口服避孕藥、晚期妊娠、高脂血癥、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人工心臟和瓣膜移植術等。2)PAgT減低: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減低。①見于獲得性血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1)黏附功能: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內皮下組分或其他異物表面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膠原、vWF、GPⅠb/Ⅸ復合物、GPⅠa/Ⅱa復合物。(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團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誘導劑、GPⅡb/Ⅲa復合物、纖維蛋白原、
一、 實驗準備1. 標本制備:2. zui小化非特異性結合: 二、凋亡1.凋亡的檢測方法:網站和其它2.PI染色法3.Annexin V 法4.TUNNEL法 三、細胞因子1.激活的細胞因子2.CBA 四、血小板
六、流式檢測細胞染色基本過程(以全血為例)1、 收獲細胞:肝素鈉抗凝的靜脈血,按1:1與培養基混勻,加刺激劑,同時加蛋白轉運抑制劑(參照說明書), 混勻后,37℃,5%二氧化碳培養4-6小時2、 阻斷Fc受體:用于消除非特異性的結合
血小板在參與血栓形成和動脈粥樣硬化中起重要作用。TXA2、5HT引起血管收縮:PDGF、β-TG、PF4刺激平滑肌細胞引起動脈硬化,GPIIb/IIla纖維蛋白原受體活化引起血小板聚集,與凝血系統活化形成的纖維蛋白構成血小板栓子。 血小板粘附、聚集、釋放產物、花生烯酸代謝、促凝作用及受體表
血液是人體生命的運輸線,然而,血液的正常流動要靠血管壁來維持和保護。那么我們如何利用三分類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來檢測血管壁功能是否異常呢? 有以下檢查方法:①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性有賴于毛細血管壁的結構、功能、血小板數量與質量和一些體液因子來維持。當上述因素有缺陷或受到某些理化因子
又到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高峰期,一些中老年人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憋氣等不適癥狀后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卻看不出任何異常。其實,心臟疾病有很多種類,相應地也有很多檢查手段,患者應通過哪種檢查以幫助確定病因,應盡量聽從醫生的建議。以下就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心血管科一些特殊化驗檢測項目。心臟標志物快速檢測只有
前 言 血小板聚集是臨床檢驗時普遍會遇到的現象,臨床常見原因包括:采血原因、抗凝劑原因、藥物影響、采血管質量問題、患者本身狀態等。 對血小板檢測,臨床工作中血常規測量常見的狀態無非兩種:患者血液被抗凝,血常規結果能被正常測量;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結果異常。 最近工作中,我們發現了另
叢玉隆 李祖蘭自2002年衛生部文件建議“廢除Duke法檢測出血時間、玻片法檢測凝血時間,建議應用PT、APTT替代作為術前出血篩查”以來,凝血試驗檢測在國內發展迅速,使用凝血儀器的檔次在國際上也處于很高的水平,但在臨床應用上距離國際水平還相差太遠。我們現在所說的凝血檢測在絕大部分醫院中指的僅僅是凝
本文最早發表于丁香園臨床檢驗板塊,原作者:yuxian1022例1.EDTA依賴性血小板聚集(看片要點):患某,呼吸內科,男,發熱待查,今日查血常規,PLT 9×109/L,查看儀器見提示血小板聚集,再查昨日血常規,PLT 8.5×109/L,歷次醫囑顯示昨日已輸血小板,并骨穿行細胞學檢查。聯系臨床
原發性或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屬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一種。其特征為外周血中血小板明顯增多,且有功能不正常,骨髓中巨核細胞過度增殖,臨床有自發出血傾向及或有血栓形成,約半數病人有脾大。由于本病常有反復出血,故又稱原發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 病因及發病機制: 本病也是多能干細胞的克隆性疾病。
一、門診患者出血傾向的評估 對懷疑血小板減少,或者血管壁脆性增加的患者,可以進行毛細血管脆性試驗、血小板計數和出血時間(BT)的檢測。BT的檢測過去我們常用Duke法檢測出血時間,但由于扎針深度較難統一,現在已基本不用。目前推薦使用出血時間測定器法。測定器中含有統一規格的小刀,按下按紐后可以保證每
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漿脫落而來,形態多樣,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壞,釋放血小板因子,在促進血凝和血塊收縮等方面,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血小板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時還有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具有形成血栓
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漿脫落而來,形態多樣,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壞,釋放血小板因子,在促進血凝和血塊收縮等方面,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血小板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時還有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創口,釋放與凝血有關的各種因
血栓和止血涉及機體的凝血、抗凝、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等諸方面的功能, 其缺陷可以引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雖然相關的檢測目前已經開展得相當廣泛, 如何使這些檢測指標在臨床監測中發揮作用, 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信息, 是檢驗醫學工作者面臨的任務。  
(1)黏附功能: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內皮下組分或其他異物表面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膠原、vWF、GPⅠb/Ⅸ復合物、GPⅠa/Ⅱa復合物。(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團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誘導劑、GPⅡb/Ⅲa復合物、纖維蛋白原、Ca2+。(3)
導言 在動脈血栓性疾病的病理過程中,血小板活化是重要的始動因素。有許多物質,如凝血酶、腎上腺素等可導致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近年來研究發現,血流中單純的高剪切應力也可以誘導血小板聚集。這不但對于存在高剪切應力的血管,如小動脈,動脈痙攣和動脈硬化造成的局部狹窄區的血栓
發表在6月16日《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血小板可能有助于對抗細菌感染。在小鼠的肝臟中科學家們發現,血小板協同特化的白細胞,捕獲并吞噬了在血液中傳播的細菌,這種相互作用幫助了動物阻止細菌感染。 伯明翰大學血小板細胞生物學家Steve
腦梗死是醫學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當前對其診斷多依賴頭顱CT、磁共振(MRI)、腦電圖及經顱多普勒腦血流圖檢查,對疾病有意義的臨床檢驗指標卻不多。在腦梗死患者的發病機制中,血小板異常和凝血功能異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血凝儀來對患者的凝血
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等疾病的病生理過程與血小板相關。血小板功能檢測包括黏附、聚集和活化功能試驗。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全血中血小板表面相關標志物是一種新技術,它拓寬了血小板相關疾病的診斷與功能研究方法,豐富了血小板功能評估指標。流式細胞儀血小板分析應用
自2002年衛生部文件建議“廢除Duke法檢測出血時間、玻片法檢測凝血時間,建議應用PT、APTT替代作為術前出血篩查”以來,凝血試驗檢測在國內發展迅速,使用凝血儀器的檔次在國際上也處于很高的水平,但在臨床應用上距離國際水平還相差太遠。我們現在所說的凝血檢測在絕大部分醫院中指的僅僅是凝血四項,或再
作者:簡崇東1,畢桂南2,石勝良2,謝姚屹2 作者單位:(1.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廣西百色 533000;2.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神經內科,廣西南寧 530021)【摘要】 目的 檢測腦梗死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參數,研究腦梗死發病后不同時間段及不同梗死面積的
一、血小板粘附功能(PAd)測定意義血小板粘附功能減低見于:血小板無力癥、巨大血小板綜合征;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尿毒癥、嚴重的肝臟疾病;長時期應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降低血小板粘附的藥物等。粘附功能增高見于高凝狀態與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腦血栓形成、糖尿病、靜脈血栓等。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測定
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等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與血小板相關。血小板功能檢測包括黏附、聚集和活化功能試驗。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全血中血小板表面相關標志物是一種新技術,它拓寬了血小板相關疾病的診斷與功能研究方法,豐富了血小板功能評估指標。一、流式細胞儀血小板分析應用范圍1
上個月,一部名叫《工作細胞》的動畫傳遍朋友圈。里面一群群呆萌的血小板俘獲了無數人的心,讓不少人迷上了自己的血小板。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因疾病等各種原因導致的血小板數量偏低,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和《工作細胞》里展現的不同的是,血小板的壽命只有7-14天,體外的血小板保存5天就不能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