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綜合治理28城市部分藥企將停產
50天之后,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濟南、鄭州等28個城市的部分藥企將停產! ▍11部委、6省政府聯合發文:治理霧霾,部分藥企停產 這是一個遲到的新聞,但很重要! 8月21日,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11部委,以及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政府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回顧了2016年秋冬季,讓人觸目驚心的空氣質量,表明了2017年絕不重蹈覆轍的決心。針對這個《方案》,進入9月份,上述部委和省政府又聯合印發了問責規定、巡查工作通知以及六個配套方案,旨在打贏這場攻堅戰。 從建材、化工、煤炭、鋼鐵等,但凡有污染空氣可能的行業著手,定下了詳細的治理規劃。其中,涉及醫藥行業的很堅決:停產! ▍采暖季,28城市部分原料藥企停產 《方案》第28條“有色化工行業優化生產調控”中強調: 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閱讀全文
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28城市部分藥企將停產
50天之后,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濟南、鄭州等28個城市的部分藥企將停產! ▍11部委、6省政府聯合發文:治理霧霾,部分藥企停產 這是一個遲到的新聞,但很重要! 8月21日,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11部委,以及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政府發布
駭人聽聞,1800家藥企已被停產?
“史上最嚴GMP”大限已至 藥品GMP是“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簡稱,是現今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藥品生產管理方式。我國2011年對制藥企業提出新要求,藥品生產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GMP要求,未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企業、生產車間一律停止生產,被業界稱之為“史上最嚴GMP”。 就
生產工藝核查風暴來襲 藥企面臨停產危機
“大洗牌啊!”、“準備卸甲歸田了”,8月11日晚間,某醫藥研發微信群里炸開了鍋。 引起群成員集體恐慌的是藥企生產工藝核查傳言成真。CFDA組織起草了《關于開展藥品生產工藝核對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見稿)》,11日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時間截止到2016年9月10日前。 這意味著,目前已經
未完成新版GMP認證 500余家藥企停產
近期乙肝疫苗事件的持續發酵,讓原本不為普通公眾關注的新版藥品GMP認證話題成為輿論熱點。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食藥監總局”)獲悉,截至2014年1月14日,1319家無菌藥品生產企業中的796家已獲得新修訂藥品GMP(即2010年版)認證。 按照國家“201
食藥監總局加強中藥提取監管 勒令不達標藥企停產
據食藥監總局網站消息,針對中藥提取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4年7月印發了《關于加強中藥生產中提取和提取物監督管理的通知》(食藥監藥化監〔2014〕135號,以下簡稱135號文件),明確了中藥提取和提取物管理要求并規定了過渡期。自2016年1月1日起,凡不具備相應提取
大面積藥企停產,聽聽制藥人怎么說
這兩天在制藥圈被一條微信刷屏,小編不說大家也會猜得到,由石家莊市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簽署的《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年1號文引發的行業內的大討論,各大媒體轉載、評論觀點不一,支持與反對且還不乏喊冤叫屈之聲。 作為制藥人,作為藥企,我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舉報“”飛檢”收GMP
中華老字號,百年藥企被收GMP,停產整頓
關于中新藥業銀翹解毒片事件又有新的進展。 4月29日,中新藥業就“銷往香港的銀翹解毒片檢出微量西藥成分撲熱息痛”事件公告稱,涉事企業片劑藥品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證書被收回。這意味著,涉事的中新藥業旗下百年老廠隆順榕制藥廠將進入停產整頓。 對此,中新藥業稱,2015年度,涉事企業出口香港
金銀花山銀花雙花分家 不少藥企選擇更名或停產
去年引發爭議、備受中醫藥界關注的金銀花山銀花兩兄弟在新版藥典出爐后將繼續“分家”過日子。 國家藥典委日前就此回應稱,綜合分析認為兩者多方面存差異,因此在新版藥典中繼續將“雙花”分列收載,并未將山銀花列入金銀花。廣州日報記者獲悉,不少藥企為此面臨更名或放棄生產的選擇。 爭議“雙花”繼續“分家”
問題腎康注射液被全部召回 藥企已全面停產整頓
記者31日從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由西安嘉惠藥業公司生產的腎康注射液因為引發多起嚴重不良反應,被北京、天津等地緊急叫停。目前,該藥業公司已全面停產整頓,企業已把造成問題的同批次腎康注射液全部召回,其它批次的產品也在召回過程中。 陜西省藥監局新聞發言人王永禮說,陜西省藥監局接到國家
環保高壓 江浙藥企面危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北到南藥企日子都不好過了! 日前,環保部發布通知,北京、天津等28城藥企不久將面臨長達4個月的停產,緊隨其后的是工信部副司長給江浙藥企敲響警鐘! “特別是我們的化學原料藥,如果節能減排不到位,應該很難有立足之地。”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吳海東副司長在第九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