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雜志Cortex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睡眠對于制造機體大部分記憶非常關鍵,研究者指出,睡眠能夠幫助機體以一種靈活且可適應的方式來使用記憶,而這是通過將新老版本的相同記憶增強到一定程度來完成的。 研究者表示,當記憶被重新提取時(即當我們記起某些事情時),其往往會攜帶著最新信息被更新,大腦似乎并不會覆蓋掉過去的記憶,相反會產生并且將機體相同經歷的新版本和古老版本的記憶儲存起來。Scott Cairney博士說道,此前研究結果闡明了睡眠對于記憶的重要性,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睡眠還能增強機體對過去和現在經歷的記憶,幫助我們更好更適當地利用這些記憶。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兩組參與者進行研究,他們讓參與者在電腦屏幕上記憶詞語的位置,在開始檢測階段,研究者將每一個單詞放置在屏幕中央,然后呈現給受試者,而受試者必須指出這些單詞此前出現的位置;在每一組重復測試之前,研究人員讓一組參與者睡......閱讀全文
本文中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睡眠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秘密:睡眠不足有什么危害?什么因素會導致睡眠不足?如何健康的睡覺? 【1】睡眠質量較差或與營養物質攝入水平不足有關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Micro and Ma
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而擁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有關睡眠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可見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道共同揭示運動鍛煉給機體帶來的諸多好處,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tomcorsonknowles.com 【1】JGIM:瑜伽等運動可以治療下背部疼痛并促進睡眠 doi:10.1007/s11606-019-05329-4 波士頓醫學中心(BMC)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有關腦認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 Signal:大腦發育過程中神經網絡形成的關鍵 最近,來自達克薩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找到了大腦在發育過程中腦細胞連接的定向分化以及長期時間內的功能維持的原因,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Si
1. Sci Signal:大腦發育過程中神經網絡形成的關鍵 最近,來自達克薩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找到了大腦在發育過程中腦細胞連接的定向分化以及長期時間內的功能維持的原因,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Signaling》雜志上。 與其它的網絡相似,大腦內部存在多個具備不同功能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科學家們發表的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人類大腦記憶的奧秘,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BY-SA 【1】Science:科學家揭示小膠質細胞在記憶調節中起著關鍵作用 doi:10.1126/science.aaz2288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常
5月份就要過去了,生物谷小編根據本站報道的Cell、Nature和Science文章的點擊量,對讀者們關注度比較高的文章進行了盤點,這三大期刊雖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生物學領域的進展,但仍然十分具有指導性,囊括了生物學各個領域的部分最前沿進展。癌癥,HIV以及腸道微生物仍然是讀者們最為關注的幾個領域
回顧2016年,谷君一如既往地為大家放送了很多科普小姿勢,這到年底了,不知大家有印象的還有多少呢?忘了也沒關系,今天谷君將帶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年份的姿勢,快拿小本本出來記好了!(劃重點了同志們!)(敲黑板) 姿勢太多,那就從谷君最關心的吃說起。 現在大眾都倡導健康飲食,然而怎樣的飲食才能算是健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機體健康,那么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應如何改善生活方式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多篇研究成果,來告訴大家生活方式對于機體健康的重要性!與大家一起學習! 【1】簡單地改變生活方式就能夠改善大腦健康 有效應對諸如癡呆癥等大腦疾病 新聞閱讀:We can ch
2020年3月21日是第20個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改善睡眠,改善生活,改善地球”,我們都知道,睡眠與機體健康息息相關,睡眠不足會引發多種疾病,比如抑郁癥、衰老等,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發現,睡眠對機體各個方面都至關重要,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Nat Med:阻斷蛋白VCAM1可阻止年老小鼠的記憶喪失 doi:10.1038/s41591-019-0440-4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阻斷一種將循環免疫細胞附著到血管壁上的蛋白---VCAM1---能夠讓年老的小鼠在記憶和學習測試中的表現與年輕小鼠一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大量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他們在治療阿爾茲海默病領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比如,刊登在Lancet Neurol雜志上的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報道開發出首個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疫苗;又有研究人員利用青光眼藥物對阿爾茲海默病進行了有效治療;盡管研究者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不可忽視的是,還
偶然間的一次深夜小零食或許對身體是無害的,但近日一項刊登在eLife雜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養成深夜吃零食的習慣或許會改變大腦的生理學結構。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正常情況下在應該睡眠的時間吃東西會導致大腦學習和記憶能力的缺失,而這些功能的發揮主要靠大腦的海馬體結構來控制。 研
當今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壓力的不斷增加,很多人多少都會出現一些睡眠問題,睡眠不足對我們的大腦和機體健康都是有害的,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改善睡眠的質量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一些研究,告訴你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以及科學家們如何支招來改善機體睡眠質量。 【1】PNAS:重大發現!個體的睡眠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科學家們近期在焦慮癥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1】失眠或會增加次日30%的焦慮水平!而深度睡眠則能明顯降低機體焦慮水平! doi:10.1038/s41562-019-0754-8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題為
長期以來,很多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非常癡迷,有些研究試圖去解析引發多種大腦相關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病機理,比如阿爾茲海默氏癥、帕金森疾病、精神分裂癥等等,而有些研究人員則從更深層次對大腦結構和功能區域進行了探秘研究,從而來解讀我們大腦記憶的形成機制。 很多人都有著快樂的童年記憶,當然也有著那些痛苦不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幫助恢復精神以及解除疲勞。如今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高,“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關的睡眠問題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可見睡眠對人類保持健康非常重要;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2
這里說的“搖擺的床”可不是那種要散架的床,也不是實驗室里的搖床。如果你曾經哄過孩子睡覺,或者隨著吊床的搖擺進入夢鄉,那你一定就知道緩慢搖晃的床會使入更容易入睡。1月24日發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兩項新研究,進一步證明睡眠伴隨搖擺的床有廣泛的益處。事實上,人類研究表明,搖晃不但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阿爾茲海默癥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 Neurosci:新研究揭示大腦結構與阿爾茲海默癥以及自閉癥的關系 DOI: 10.1038/s41593-020-0602-1 近日,來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Wellcome-MR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題為“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失眠或會讓機體第二天的焦慮水平上升30%;研究者表示,充足和高質量的睡眠能夠讓人保持冷靜并減少機體壓力水平。圖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壓力如何影響機體健康,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intelligentinsurer.com 【1】Nature:早期壓力可有助于延長壽命 doi:10.1038/s41586-019-1814-y 一項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年輕時
最近收到了一條來自讀者的吐槽:你們成天說熬夜不好,但是卻每天晚上十點半才推送,這是誠心不讓我們早睡…… 對不起,我們誠懇道歉(但絕對不改)。不過我們的希望是,大家能看科研結果看困直接睡著(不是 睡好覺到底多重要?我眼前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因為昨天上線了音頻課,亞慧老師半宿沒睡,今天早上來了,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β淀粉樣蛋白累積與缺乏恢復性睡眠有關,睡眠就是阿爾茨海默癥之謎中缺失的一環。這項研究發表在六月一日的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上。 研究人員通過有力證據證明,β淀粉樣蛋白會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缺乏深度、恢復性睡眠),損害大腦的長期記憶。“我們發
試圖跟上健康飲食的節奏往往會讓人筋疲力盡,在超市中我們有很多選擇,同時還會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飲食建議,而用正確的東西填滿我們的購物車似乎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飲食是維持機體健康的關鍵;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飲食質量在機體認知功能方面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如今我們都會學習一
血清素,又名5-羥色胺,其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組織中,特別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血清素一種能夠抵抗悲傷的物質,這種產生于腦干神經元里的神經遞質對于調節我們的情緒不可或缺。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對血清素的研究上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Nat
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中要因素,睡眠不足會導致各種精神相關疾病以及其它疾病的發生風險的上升,而睡眠過多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健康風險。針對近期與睡眠相關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要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睡眠不足,你意想不到的危害 DOI: 10.1002/ana.25023 青壯年每天
即將過去2018年,中國大陸學者在神經科學的基礎、臨床及技術方法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單位或通訊作者(含共同通訊)單位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發表以神經科學為主體的研究論文共計19篇。其中,論文第一作者單位和最
日前,一篇刊登在國際雜志eNeuro上題為“Characterising Sleep Spindles in Sheep”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睡眠的綿羊或許就能提供研究人類大腦疾病的新型策略。圖片來源:Schneider et al., eNeuro 2020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