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間質量評價(external quality aement, 簡稱EQA)簡稱室間質評,是由質控中心采用一系列的辦法連續地、客觀地評價各實驗室的試驗結果,并發現室內質控不易發現的不準確性,了解各實驗室之間結果的差異,并幫助校正,使具有可比性。各實驗室試驗結果報到質控中心,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相互比較的結果。這種評價不能控制各實驗室每天發出的檢驗報告,而是一種回顧性評價。室內質控主要監測試驗結果的精密度,而室間質評主要控制試驗結果的準確度,不能互相替代。參與質評的實驗室應先做好室內質控。一、室間質評的方法(1)發質控物進行調查這是國內外室間質評的常用形式。部臨檢中心對乙肝標志物ELISA檢驗的室間質評采用定期發放質控物至各實驗室,各實驗室在規定的日期進行檢驗,并將檢驗結果報至部臨檢中心。部臨檢中心經統計分析,將評價結果寄回各實驗室。通過評價,各實驗室了解本室工作質量,發現差距,并設法改進,以不斷提高檢驗質量。 這種評價......閱讀全文
5.3.2常規條件下已知值質控血清變異(routine conditions variance-known value,簡稱RCVK)的測定。 做常規檢驗的技術人員,在常規檢驗的條件下,將質控血清放在常規檢測樣本中,進行20次檢驗,結果計算同OCV法。一般認為RCV的SD在OCV的SD兩倍范圍內可
從1949年美國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簡稱CAP)首先開始研究臨床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簡稱質控)問題,美國學者Levery和Jenning于1950年發表第一篇關于使用質控圖的實驗室室內質控,臨床檢驗實驗室的室內質控工作正式拉序幕。 到70年代,實驗室質
1 基本慨念1.1 室內質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其基本特征具有:由實驗室自身人員執行;監測和評價精密度;對測定結果的實時性評價。1.2 室間質量評價(external quality
1.3 室內質量控制程序 臨床檢驗的檢測結果,每次或每天之間不可能沒有誤差。決定允許的誤差范圍,以臨床上不造成誤診與漏診為準,通過以下步驟來確定質控范圍。1) 最佳條件下的測定誤差。2) 已知值的血清在常規檢驗條件下的誤差。3) 未知值的血清在常規檢驗條件下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閆惠平自身抗體(autoantibodies)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機體產生的針對自身組織成分的抗體,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正常人群中自身抗體的存在相當普遍,其作用之一就是清除體內衰老及死亡的細胞,但是生理性自身抗體一般滴度很低,只有達到一定的檢測閾值才具
從1949年美國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簡稱CAP)首先開始研究臨床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簡稱質控)問題,美國學者Levery和Jenning于1950年發表第一篇關于使用質控圖的實驗室室內質控,臨床檢驗實驗室的室內質控工作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因其操作簡單,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經濟安全等特點而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其操作步驟復雜,一般包括試劑準備,樣本收集,加樣,溫育,洗滌,顯色,比色,結果判定等,其中任何一項操作不當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必須加強ELISA檢測的全面質量控制,保證
【目的】采用一系列的辦法連續地、客觀地評價各實驗室的試驗結果,并發現室內質控不易發現的不準確性,了解各實驗室之間結果的差異,并幫助校正,使具有可比性。【該SOP變動程序】本標準操作程序的變動,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員提出,并報經下述人員批準簽字:專業主管、科主任。【基本概念】【質量控制】質量控
從醫學檢驗到檢驗醫學,整個檢驗行業面貌一新,尤其是近年來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檢驗新技術的涌現,共同推進檢驗醫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也一直在不斷的改進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對于國內檢驗行業的進步,不論是新技術、新政策,工作在一線的使用者們是問題的發現者,也是最權威的發言人。因此,我們衷心希望“臨床在線”欄目能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10〕14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財政部 衛生部關于下達2010年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通知》(財社〔2010〕90號),我部組織制定了《201
從1949年美國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簡稱CAP)首先開始研究臨床實驗室室內質量控制(簡稱質控)問題,美國學者Levery和Jenning于1950年發表*篇關于使用質控圖的實驗室室內質控,臨床檢驗實驗室的室內質控工作正式拉序幕。到70年代,實驗室質量
2005年12月我國第一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頒布,2006年1月衛生部頒布了《2006-2010年全國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其目的在于科學、規范和有效開展我國乙型肝炎防治工作。衛生部計劃在未來3~4年內逐步建立全國乙型肝炎實驗室檢測網絡,制定《全國乙型肝炎實驗室檢測工作技術規范》,加強實驗
引言 一提到分子診斷,人們自然會想到核酸和基因。的確,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是分不開的,自1953年Watson和Crick發現DNA雙螺旋結構以來,一系列分子生物學新技術相繼出現,如Sanger測序、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核素標記技術、電泳、層析、核酸純化、核酸液相和固相雜交、基
引言 一提到分子診斷,人們自然會想到核酸和基因。的確,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是分不開的,自1953年Watson和Crick發現DNA雙螺旋結構以來,一系列分子生物學新技術相繼出現,如Sanger測序、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核素標記技術、電泳、層析、核酸純化、核酸液相和固相雜交、基
1. 目的:采用一系列的辦法連續地、客觀地評價各實驗室的試驗結果,并發現室內質控不易發現的不準確性,了解各實驗室之間結果的差異,并幫助校正,使具有可比性。2. 該SOP變動程序本標準操作規范的變動,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員提出,并報經下述人員批準簽字:專業主管、科主任。3. 基本概念【質量控制
病毒感染病原學診斷在疾病的預防上可了解流行病學情況,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采取及時的免疫措施及必要的隔離和防護,在病毒感染的診斷和治療上可避免不必要的診斷檢查,避免濫用抗生素。對某些病毒疾病可選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如用阿糖腺苷或無環鳥苷治療單母子皰疹腦炎,丙氧鳥苷治療嚴重的巨細胞病毒感染,病毒唑霧化吸入
5 月 20 日,從國內艾滋病檢測試劑生產量最大的企業萬泰公司傳來的消息稱:今年第一季度全國 HIV 試劑報批總量已達到 1300 多萬人份,預測今年艾滋病檢測試劑市場總量將突破 6000 萬人份,與 2003 年 5200 多萬人份相比,預計增長將達到 15.3% ,而且今后幾年內將呈持續增長趨勢
1. 目的:保證ELISA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充分發揮其方法學的優點。2. 該SOP變動程序:本標準操作規范的變動,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員提出,并報經下述人員批準簽字:專業主管、科主任。3. 方法3.1 分析前質控3.1.1 人員培訓 ⑴ 實驗是人
【目的】保證ELISA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充分發揮其方法學的優點。【該SOP變動程序】本標準操作程序的變動,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員提出,并報經下述人員批準簽字:專業主管、科主任。【方法】【分析前質控】1. 人員培訓實驗是人操作的,因此檢驗人員需經過培訓,熟練掌握本專業如下幾方面的技術知識:[
室內質量控制(IQC)是由實驗室人員采用一系列方法,連續的評價本實驗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確定報告能否發出,是保證實驗室工作質量的重要措施。目前血站系統檢測抗HCV、抗-HIV HBsAg均采用ELISA法。ELISA有其自身的特點如靈敏度較高,同時影響因素也較多,這就更需加強
定性ELISA試劑本身的陰性、陽性對照只能監測實驗的有效性,無法監測靈敏性及測定下限的變化,為了更好的保證血液檢測質量,必須使用弱陽性質控血清進行外部評價,即室內質控。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監測實驗的精確性和重復性,發現隨機誤差,減少系統誤差對實驗的影響,那麼采供血機構實驗室如何做好酶免實驗的室內質控就
4月29日,CFDA發布公告,又有93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已經審定通過,現予以公布。這93項行標包括:強制性標準28項,推薦性標準65項。 加上今年2月1日公布的93項行標和1項修改單,今年CFDA已經頒布了兩批共186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其中強制性標準42項,推薦性標準144項,還有YY 04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 1、標準體系: 以農業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為基礎,運用簡化、統一、協調、選優的原理,把先進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相關的標準按照內在聯系,形成標準體系。我國的農產品標準,從無到有,目前已形成了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檢驗測試等一系列標
史上最全的甲狀腺疾病實驗室檢查項目,您值得收藏!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
高效液相色譜(HPLC )是在經典液相色譜的基礎引入氣相色譜理論加以改進和發展起來。經典的液相色譜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色譜技術,氣相色譜相比,它卻經歷了半個世紀坎坷不平的發展道路。20世紀60年代末,經典的液相色譜才發展成高效液相色譜。進入20世紀80、90年代后,高效液相色譜迅速發展,目前已廣泛應用于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