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聯合發布“人才興糧”實施意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教育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 “人才興糧”的實施意見 國糧發〔2018〕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員會、糧食局、教育廳(教委、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河南工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江南大學,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供銷集團公司,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在糧食行業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提供堅實人才支撐,現就實施“人才興糧”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近年來,全國糧食行業緊密結合糧食流通改革發展實際,扎實推進人才發展,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也要看到,人才隊伍結構不盡合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不夠靈活、人才資源開發投入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閱讀全文
全國糧食行業人才興糧工作會議召開
11月7日,國家糧食局在安徽合肥召開了全國糧食行業人才興糧工作會議。國家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徐鳴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業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入分析了推進人才興糧工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徐鳴指出,實施人才興糧工程是落實中央關于人才工作新精神新要求的重大舉措,
四部門聯合發布“人才興糧”實施意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教育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 “人才興糧”的實施意見 國糧發〔2018〕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員會、糧食局、教育廳(教委、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河南工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江南
貴陽實施人才興市戰略-科技人才最高獎補1億元
為了給“強省會”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貴陽大力實施人才興市戰略。日前,針對“重量級”科技人才,貴陽專門出臺政策,最高可給予1億元的獎補。 按照規定,重點支持的獎補對象必須是既懂科技又懂市場的領軍型人才,能夠帶團隊、帶技術、帶項目到貴陽貴安創業,特別是聚焦貴陽貴安產業發展戰略布局和產業技術創新需
2024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啟動
5月27日,2024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江西南昌舉行。活動周期間,集中展示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創新重大成果、人才隊伍和院校建設成效,開展“糧食科普鄉村行”、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普講座等系列活動。各地廣泛開展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普宣傳,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著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2019年“興遼英才計劃”入選名單出爐——領軍人才81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遼寧省公示了“2019年‘興遼英才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劃推薦選拔結果”。 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1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30名)、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36個)。具體名單如下: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1人)序號姓名依
把飯碗牢牢端在手中-三部門聯合發布“科技興糧”實施意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科技興糧”實施意見指出,力爭到2022年,糧食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學研融合更加緊密,解決一批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糧食科技成果加
江蘇大學:彈好“三部曲”,唱響人才興校“最強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01.shtm
2021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啟動
5月24日,2021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四川成都舉行。 作為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以“科技助力節糧減損,創新保障優糧供給”為主題,圍繞落實興糧興儲重點任務,聚焦科技創新與人才建設,積極宣傳在黨的領導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人才工作取得的成
南財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簽署諒解備忘錄
11月17日,南京財經大學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關于加強南南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簽署協議。 據悉,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基于雙方前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旨在推動雙方在糧食流通、糧食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南南合作,為實現糧食安全、增進營養健
官方:陳化糧不等于“毒害糧”-防重金屬超標糧入市
26日,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回應相關熱點問題時表示,目前,全國糧食庫存居歷史最高點,但眼前糧食的高庫存不是常態,不具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長遠來看,我國糧食產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為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口糧安全,要求有關部門一起把好五道關口,防止有毒有害的糧食銷售出庫,而
發展非糧生物能源,避免“與人爭糧”
根據新華網7月11日報道,第五屆東盟與中日韓糧食安全合作戰略圓桌會議11日在哈爾濱落幕。與會官員、專家表示,在“10+3”框架下,糧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須首先保障糧食安全,然后再考慮發展可持續的生物能源,不能出現“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情況。 東盟與中日韓經濟蓬勃發展,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
糧食行業發展期盼科技新引擎
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4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11項,高技能人才7.9萬人……這是2012年至2017年,糧食行業的科創數字。 近年來,糧食行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技術研發取得明顯進展,不過總體來看,糧食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創新能力還不足,科技貢獻率仍有待提高。 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糧食行業
推進節糧減損耕好“無形良田”
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我國糧食生產已實現“十九連豐”,加強節糧減損引導合理消費,是耕好“無形良田”的重要舉措。近日,以“儲備安全 科學減損”為主題的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安徽合肥啟動。據了解,本次科技周聚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戰略,突出科技和人才在推動節糧減損、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增
中糧集團收購荷蘭糧企Nidera51%股權
2月28日,中糧集團與總部位于荷蘭的全球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簽署協議,中糧收購Nidera 51%的股權,與這家年銷售額超過170億美元的國際農產品主要貿易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未來幾個月,中糧和Nidera將緊密合作,取得相關監管部門的批準完成交易。按照協議,Nide
南財師生助力解決糧農急難愁盼問題
“在我們家門口就能夠學到儲糧節糧減損技術,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我要好好消化知識,感謝南京財經大學的老師同學們給我們送上的知識服務。”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的村民們高興地評價道。近日,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糧食儲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師黨支部黨員攜糧食儲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黨支部及部分本科生
洞庭深處的“麋鹿奶爸”-國家興則麋鹿興
聽說過麋鹿嗎?它頭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又稱“四不像”。這種我國特有物種、世界珍稀動物,曾一度在中國消失。 ? 如今,在洞庭湖濕地深處,在青草露珠之間,宋玉成博士等一批“麋鹿奶爸”從為小麋鹿喂奶、擔任“鏟屎官”做起,呵護著麋鹿種群不斷繁衍壯大。 回歸:
白春禮: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科技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他連續5年在參加上海團審議時都強調創新的極端重要性,要求我們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引領創新驅動。在去年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充
改土增糧靠科技
十三五”規劃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發展戰略,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耕地質量、增加糧食產能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長期以來,中國科學院注重現代農業的科技創新,積極部署中低產田改造,加強新型生物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研發了適宜的農作物新品種和共性關鍵技術。近日,《中國科學
毒地結出“干凈”糧
湖南,稻米之鄉。它是全國水稻第一大省,每年這里的水稻產值占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 湖南,毒地之痛。2013年轟動全國的鎘米事件,將湖南的水稻種植業推到了懸崖邊上。 “稻花香里盼豐年,怎奈毒地一片。”對于湖南這樣一個水稻大省而言,土地與糧食之間似乎存在天然的矛盾。人們離不開水稻,它是維系生存的
新時代使命!“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學院五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在北京玉泉路校區舉行“重溫總書記寄語”學生黨員座談會。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出席座談會并講話。 國科大是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后視察的第一所高校。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來到中科院考察工作。在國科
2016全國糧食行業青年拔尖人才申報推薦開始
國家糧食局辦公室關于做好2016年全國糧食行業青年拔尖人才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 國糧辦人〔2016〕3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糧食局,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河南工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武漢輕工大學,國家糧食局各直屬單位、聯系單位:
技能成才,為國保糧——島津鼎力支持第六屆糧食行業職業技能大賽
2023年11月13日-15日,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辦公室、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舉辦的2023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六屆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順利開展,本次競賽旨在深入實施“人才興糧”和“科技興糧”,持續推進糧食行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島津企業管理(
科技發力護好“中國糧”
去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2022年是“十四五”時期農村全面小康后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變、推動共同富裕的關鍵期。中國朝著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邁進。 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
科技發力護好“中國糧”
去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2022年是“十四五”時期農村全面小康后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變、推動共同富裕的關鍵期。中國朝著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邁進。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清華三農論壇2022”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結合“十
“蟲口奪糧”保豐收
從農業農村部獲悉,為確保“蟲口奪糧”保豐收和小麥“一噴三防”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農業農村部近期派出工作組深入小麥主產區指導病蟲害防控工作,為夏糧豐收保駕護航。隨著黃淮海等冬小麥主產區陸續進入穗期生長階段,近期既是產量形成的重要時節,也是重大病蟲害防控關鍵窗口。這幾天,河南開封尉氏縣張市鎮種糧大戶陸愛東
陳化糧速測方法
?2?所需試劑陳化糧檢測試劑2?操作步驟1.?檢測大米:大米15~20粒放入多孔比色杯,滴入試液至大米浸潤,搖晃幾下,1分鐘內觀察顏色與色卡對比,判斷新鮮度(當年、一年、兩年、三年及以上)或摻陳情況;也可將大米放在保鮮膜上,滴上試劑至大米浸潤,觀察顏色。2.?檢測米粉:放入多孔比色杯,滴入試液至米粉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總書記搶到農產品受邀任務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他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要在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
六部門聯合發文促糧企收購以防“賣糧難”
今年小麥收獲期,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區遭遇大風、連續陰雨等災害天氣,小麥大面積倒伏,出現穗上萌動、發芽、黑穗等現象,超標小麥數量多,給收購工作帶來較大困難,對農民種糧收益造成一定影響。 為避免出現農民“賣糧難”,并建立長效機制,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
這個項目中期交流會,聚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4月13日至14日,華中農大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長江中下游坡耕地紅黃壤與中低產稻田產能提升技術模式及應用”中期交流會在長沙舉行。項目組全體成員近200人共同圍繞項目進展進行了調研和討論。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有關人員對項目進展以及中期檢查情況表示肯定,該負責人認為項目總體進展順利,
第六屆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決賽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322.shtm11月13日,第六屆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競賽以“技能成才,為國保糧”為主題,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