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簽署諒解備忘錄
11月17日,南京財經大學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關于加強南南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簽署協議。 據悉,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基于雙方前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旨在推動雙方在糧食流通、糧食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南南合作,為實現糧食安全、增進營養健康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 程永波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南京財經大學作為一所“生于糧、長于糧、發展壯大于糧、特色優勢于糧”的高校,深入貫徹國家關于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工程,堅持需求導向、高點定位,在高層次人才培養、高級別創新平臺建設、高水平團隊建設、高質量科學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他指出,南財將本著循序漸進、求真求實、合作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自身在糧食流通、糧食產業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專長,遵照既定合作機制,積極推進有關項目的建設實施,為進一步加強南南合作貢獻南財智慧和力量。 屈四喜表示,世界......閱讀全文
我國糧食安全面臨諸多挑戰-保障糧食安全難度加大
日前,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糧食安全對策研究》發布階段性研究成果。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糧食安全面臨諸多挑戰,保障糧食安全的難度在加大。 報告指出,2012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總產量達到了5.9億噸,比2011年增加1836萬噸,增長3.2%;比2003年增加了
世界糧食計劃署將在達沃斯推廣“零饑餓”概念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2014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1月22日在瑞士開幕。世界糧食計劃署已是連續第十年出席該論壇活動,今年在這一論壇上強調的主題為"零饑餓". 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該機構負責人庫桑將親自與會,同公共與私營部門就實現"零饑餓"目標的問題進行磋商。庫桑將在達沃斯與政治、經濟和商業屆領
國家建立糧食安全責任制-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糧食安全保障法。該法明確國家建立糧食安全責任制,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地方政府承擔具體責任,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協同配合做好糧食安全保障工作。 當前,中國糧食安全形勢總體較好,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足,市場供應充裕。同時,也面臨著耕地總量有限、糧食穩產增產
《科學時報》聚焦糧食安全
上世紀70年代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近40多年東北的8個嚴重冷害年,近3年春季我國大范圍的干旱……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洪災和旱災幾乎每年都發生,受災地區農業往往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自古以來,脆弱的農業就無法逃離“靠天吃飯”的窘境。 截至今年8月19日,全國因洪澇、臺風農作物受災面積已達1.64
臭氧污染正在威脅糧食安全
藍天白云越來越多,但另一個“隱形殺手” 臭氧卻正在“殺死”我們的糧食。? ? 1月18日,《自然—食品》雜志刊發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馮兆忠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在田間開展實驗,發現當前臭氧濃度已經引起中日韓三國的小麥、玉米和稻米產量損失。尤其是對中國糧食作物產量影響最大。? ?
全球攜手保障世界糧食安全
日前,第六十三屆聯合國大會專門就糧食危機與食物權舉行了為期一天的非正式對話會議,即將舉行的八國集團首次農業問題部長級會議報告草案則就有可能出現的“永久性糧食危機”發出警告。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球。 糧食安全不僅關乎各國民生大計,也事關全球發展與穩定。聯合國近年來一直關注世界糧
我國擬立法保障糧食安全
為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該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草案共11章69條,包括總則、耕地保護、糧食生產、糧食儲備、糧食流通、糧食加工、糧食
中國糧食進口激增-糧食安全戰略需頂層設計
從來不把糧食問題當作“小問題”的中國,近年來糧食自給的問題漸漸開始為人關注。自去年我國糧食進口首次超過7000萬噸,今年上半年糧食進口上升勢頭繼續有增無減。對此,多位農業專家表示,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國際國內糧食差價、大豆進口占比過高等多重因素造成了我國糧食在“九連增”的情況下,進口量迅速增加。目
我國糧食自給率降至90%以下-糧食安全沒受威脅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三大農作物進口不斷創新高。中國糧食進口去年全年超過了7000萬噸,是歷史上糧食進口量最多的一年。其中,谷物凈進口1316.9萬噸,總進口大豆5838萬噸,不斷刷新紀錄。今年6月進口大豆預報到港832.28萬噸,創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
糧食形勢六問:耕地減少對糧食安全影響幾何
? ? 受極端異常氣候影響,今年農業災害多發重發。尤其是部分地區頻繁發生的暴雨、山洪和泥石流,使糧食生產備受關注。前期國際糧價上漲,更使糧食價格問題成為焦點。糧食形勢關系國計民生,半月談系列刊物《時事資料手冊》2010年第5期就這一問題刊發專稿。資料圖: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
糧食專家:目前中國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尹昌斌博士日前在接受中國財經報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更遑論“糧食危機”。 這位中國國內糧食問題專家說,根據世界糧農組織(FAO)關于糧食安全的定義:“糧食安全的最終目標是,確保所有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買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因此,說到底
世界糧食計劃署:全球8.42億人每天食不果腹
統計顯示,在發展中國家,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中,有三分之一是因為饑餓和營養不良。 據聯合國電臺網1月2日消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前公布了最新的全球10大“饑餓事實”,以提醒人們在迎接新年、期盼新的開始時,不要忘記成千上萬依然生活在饑餓和動蕩之中的民眾。 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公布的最新
乙醇汽油不會影響糧食安全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五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明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2020年要基本實現全覆蓋。消息一出,有人就擔心,用糧食填汽車的胃口會不會帶來糧食安全問題? 所謂車用乙醇汽油,簡而言之,就是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乙
關注影響糧食安全的幾種現象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倉廩實,天下安”,雖說我國已經實現糧食自給,但我們仍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癥,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當前,有幾種影響糧食安全的現象值得關注。 一是種植結構“非糧化”。我國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從1978年至2017年增幅為110.81%,
價格走低-全球糧食安全隱憂猶存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糧農組織)2月5日發布的《谷物供求簡報》,將2014年世界谷物產量估值提高至25.32億噸,較2013年增長700萬噸,這是糧食產量估值連續第二年刷新歷史紀錄。由于全球谷物供應不斷增加,國際糧價已經跌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 理論上講,世界糧食整體供大于求,由此帶來糧價
研究顯示全球糧食安全接近上限
12月18日,《自然—通訊》報道指出,全球約有30%的糧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麥等,其產量潛力可能已到達極限。最近有數據顯示,糧食作物的產量已趨于穩定,甚至有急劇下降的趨勢。 對未來糧食產量進行預測,將有助于確保全球糧食安全,但是過往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產量只增不減這一基礎上,而這一情況已被證明
全球土地退化敲響糧食安全警鐘
近日,聯合國框架下致力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機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發布報告表示,人類活動導致的土地退化威脅著全球約2/5人口的生計。這份由100多名科學家執筆的報告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和土地不斷退化正導致糧食產量減少。未來30年間,該情況可能會迫使數億人口遷徙,人類甚至可
建設“銀色糧倉”-應對未來糧食安全
研究團隊在工作。(陳勝偉供圖)?鹽堿地曾被人形象的稱為“地球的皮膚病”。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鹽堿地的面積為9913萬公頃,位居世界第三,與我國的耕地面積幾乎相當。我國的鹽堿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華北及濱海地區在內的17個省區,鹽堿荒地和影響耕地的鹽堿地總面積超過5億畝。如何治理和利用好鹽堿地是我
東盟-數據監測加固糧食安全“堤壩”
糧食安全的威脅主要包括各種自然災害以及人為導致的市場價格波動和供應恐慌。據統計,東盟目前還有600萬人口營養不良。構建以數據為基礎的緊急儲備機制和信息系統,以實現及時互助,應對不時之需,成為日益迫切的任務。 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干事、亞太區域代表小沼宏之對本報記者表示,東盟要在糧食安全上建立一
“適度進口”不影響我國糧食安全
確保糧食安全要合理利用國外市場,“適度進口”是題中應有之意,但要把握好糧食進口的規模和節奏 當前進口總量占國內產量的比例不到3%,進口未超警戒線 近日,我國谷物凈進口同比增長86%的數據引人關注。據統計,今年前4月,我國農產品(9.35, 0.00, 0.00%)進出口貿易逆差同比增長4
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正值秋糧收獲季,不少糧食大省因地制宜、科學實施,搶抓時機收割,確保完成保秋糧奪豐收重要任務。千方百計促進糧食生產,確保糧食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 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而要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就需要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國糧食安全的現實與未來
中儲糧:目前糧價上漲仍在可控范圍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談中國的糧食調控 三聯生活周刊:最近國際米價出現大的漲幅,表面看,由于我們國家在糧食問題上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因而亞洲米價此番上漲幾乎沒有影響,但從一個相對更長的周期,它對國內稻谷供需市場是否仍然構成潛在
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布《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白皮書約1.2萬字,分為前言、中國糧食安全成就、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未來展望與政策主張、結束語等6部分。白皮書全面總結反映了我國糧食安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重點闡述了1996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實施的一系
你的膳食結構關系糧食安全
“本想瘦成一道閃電亮你的眼,沒想到胖成了一個堅果墻擋了你的視線。”朋友圈里,喊著要減肥的朋友越來越多。 “我國居民營養和健康狀況堪憂,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比例增大,成人超重肥胖比例達到30%。”近日,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成升魁在第601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說。 這次,科研人員把國
為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商務部要求嚴控糧食出口
為促進農業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和穩定市場,商務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要嚴格落實糧食、植物油、化肥進出口政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嚴格控制糧食出口。 商務部還要求各地商務部門及時受理符合條件的植物油進口企業備案,加快植物油自動進口許可證發放,協調質檢、海關等部門為企業擴大緊缺品種進口提供便利。加強對化
南財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簽署諒解備忘錄
11月17日,南京財經大學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關于加強南南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簽署協議。 據悉,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基于雙方前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旨在推動雙方在糧食流通、糧食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南南合作,為實現糧食安全、增進營養健
遏制非法捕魚可保全球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11日在羅馬表示,《港口國措施協定》正式生效,有望建立覆蓋各締約方的監控系統,遏制非法捕魚將有利于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全球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協調制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全稱為《關于港口國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
城鎮化與糧食安全不矛盾
十八屆三中全會針對農業發展提出“要健全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的目標。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表示,政策是好的,關鍵靠執行,要把科技、政府、市場結合起來,最終依靠我們自己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去年,我國糧食實現了“
專家表示我國糧食安全仍存遠慮
一方面,糧食生產“九連增”,糧食增量屢創新高;另一方面,糧食進口量持續 增加,去年糧食自給率降到88.4%。專家表示—— 大豆自給率降到18%,整個中國糧食自給率降到88.4%——在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的同時,糧食進口量也在持續增加。糧食危機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在日前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