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之殤:腫瘤免疫治療救不了魏則西
這幾天,大學生魏則西之死,讓DC-CIK療法這一醫學專業名詞成為了網民的一個搜索熱詞。 說起DC-CIK療法,不得不提及美國的免疫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拉爾夫·斯坦曼。斯坦曼是樹突狀細胞(DC細胞)的最早發現者,晚年致力于基于樹突狀細胞的腫瘤疫苗的研發,并利用自己研發的疫苗成功地將自己的生命延長了4年。斯坦曼由此獲得了2011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諾獎史上唯一一位過世后獲獎的學者。 “DC-CIK細胞治療技術是將DC(樹突狀細胞)和CIK(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聯合應用治療腫瘤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惠周光教授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內還沒有權威研究認為DC-CIK治療有明顯的效果,國外的臨床試驗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療效。在美國,DC-CIK不能直接用于臨床治療,但相關研究機構卻并沒有放棄這個領域的臨床試驗。”惠周光教授介紹,目前腫瘤患者的免疫治療正在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主要包括免......閱讀全文
肺癌放療的并發癥
肺癌放療和生物治療、據統計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診斷中、僅20%的病例能進行根治性手術切除、且在實行手術切除的病例中其5年生存率僅為30%—40%。因此為提高肺癌患者的局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術后的放療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術后放療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 肺癌放療和生物治療
肺癌放療的概述
肺癌放療和生物治療、據統計在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診斷中、僅20%的病例能進行根治性手術切除、且在實行手術切除的病例中其5年生存率僅為30%—40%。因此為提高肺癌患者的局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術后的放療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術后放療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 肺癌放療和生物治療
清華大學專家:魏則西之死背后的免疫療法
最近兩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魏則西之死引發滔滔輿論。這位21歲的滑膜肉瘤患者經歷了漫長痛苦的放療和化療后,于2016年4月12日安靜辭世。 滑膜肉瘤是一種惡性腫瘤,轉移性強,目前難以治療。魏則西生前在傳統的治療手段無望的時候,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接受一種號稱為“最先進技術
濫用之殤:腫瘤免疫治療救不了魏則西
這幾天,大學生魏則西之死,讓DC-CIK療法這一醫學專業名詞成為了網民的一個搜索熱詞。 說起DC-CIK療法,不得不提及美國的免疫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拉爾夫·斯坦曼。斯坦曼是樹突狀細胞(DC細胞)的最早發現者,晚年致力于基于樹突狀細胞的腫瘤疫苗的研發,并利用自己研發的疫苗成功地將自己的生命延長了
DCCIK生物細胞治療
DC-CIK生物細胞治療這“第四大”晚期胰腺癌的正確治療方法,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在各種腫瘤的治療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DC-CIK生物細胞技術可以有效的應用在胃癌患者的治療當中,臨床均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DC-CIK生物細胞治療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防復發和轉移,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
CIK/DCCIK及其在細胞治療上的應用(五)
5. 高效CIK血樣本采集注意事項 (一)采血前,患者可以飲溫開水、低脂清淡飲食; (二)采血前,不可以進行任何輸液治療; (三)采血前1天,患者不可以進行可能損傷、破壞淋巴細胞的治療和檢查項目,如放療、化療、核醫學檢查等; (四)連續兩個療程治療時,取血和回輸細胞在時間上會有交叉,取血必須在細胞回
斯坦福大學稱未與中方醫院合作腫瘤免疫治療
21歲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生魏則西今年4月12日因病去世。兩年前,他被檢查發現腹部有滑膜肉瘤,后通過百度檢索鎖定了“生物免疫醫療法”,并最終選擇在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采用該療法治療,醫院醫生還表示與斯坦福有合作。 昨天,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媒體關系部工作人員告訴京華時報記者,斯坦福
免疫細胞抗腫瘤
隨著機體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力在40歲后急劇下降,不定期回輸活性免疫細胞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清除病毒和癌變細胞,從根本上提升肌體健康狀態。 免疫細胞療法還可清除微小病灶及手術、放化療后殘留的腫瘤細胞,預防復發和轉移,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免疫細胞治療DCCIK細胞的制備方法及SAFIRE功能性...(二)
IL-2 (白細胞介素-2)IL-2 最初發現時被稱為T 細胞生長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 TCGF),是引起T 細胞增殖最重要的細胞因子。IL-2 既是自分泌細胞因子,也是旁分泌細胞因子,其通過與T細胞表面的IL-2 受體(IL-2R)的特異性結合而促使T 細胞活化,并進入
免疫細胞治療DCCIK細胞的制備方法及SAFIRE功能性...(一)
免疫細胞治療DC-CIK細胞的制備方法及SAFIRE功能性人CD3單抗摘要SAFIRE是“不含疊氮鈉,極低內毒素 Sodium Azide Free Immensely Reduced Endotoxin”的簡稱。生產中不添加任何載體,內毒素水平低至0.01EU/ug以下,更加適用于體內及體外的功能
DCCIK的制備方法(一)
【背景】CIK 是「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的縮寫,中文全稱為「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 CIK 是單個核細胞在 CD3 單抗和多種細胞因子 (包括 IFN-γ, IL-2 等) 的作用下培養獲得的一群以 CD3+CD56+細胞為主要效應細胞的異質細胞群
DCCIK的制備方法(三)
2. (可選步驟)? 腫瘤抗原的制備用于負載 DC 的腫瘤抗原可以是腫瘤特異性抗原肽 (Tumor-Specific? Antigens,? TSA)或腫瘤相關抗原 (Tumor-αssociated Antigens, TAA),也可以是腫瘤全細胞抗原。用 TSA 或 TAA 負載的 DC 具
DCCIK細胞制備方法(三)
?5.0?DC-CIK細胞的制備和質檢??5.1?收集步驟4和步驟3中所獲得的DC 細胞和CIK 細胞,按1:10(數目比)的比例共培養,無血清培養液中添加重組人IL-2 (300 U/ml);??5.2?每3天半量換液一次,并補加重組人IL-2 (300U/ml)。??5.3? 在第7d 收集細胞
DCCIK細胞制備方法(二)
1.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采集??1.1?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80 - 100ml;?? 1.2?淋巴細胞分離液密度梯度離心法進一步純化單個核細胞(PBMC);?? 1.3?無血清培養液洗滌2次,獲得純度在90%以上的PBMC,細胞數量需達到1-3 x 108。2.(可選步驟)腫
DCCIK的制備方法(二)
2.CIK 培養用細胞因子和抗體:CD3 激發型單抗:T 細胞活化的第一信號來自于 T 細胞表面的受體,即 T 細胞抗原受體 (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 與 APC 提呈的抗原的特異性結合,也就是 T 細胞對抗原的特異性識別。 TCR 是由 2 條不同肽鏈
DCCIK的制備方法(五)
【步驟簡圖】【推薦試劑】生產商產品名稱產品編號產品規格使用濃度PeproTech重組人 GM-CSF (Animal Free)AF-300-0320ug/50ug/100ug/250ug/500ug1mg50-100ng/mlPeproTech重組人 IFN-g (Animal Free)AF-3
DCCIK的制備方法(四)
4. DC 細胞的培養及鑒定4.1 步驟 3.2 中剩下的貼壁細胞 (主要是 CD14+的單核細胞),加入含重組人 GM-CSF500-1,000U/ml 和重組人 IL-4 500U/ml 的無血清培養液,37℃,5%CO2 培養箱中 培養,誘導單核細胞向 DC 細胞分化。4.2 每 3d 半量換
DCCIK細胞制備方法(一)
?CIK是“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的縮寫,中文全稱為“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 CIK是單個核細胞在CD3單抗和多種細胞因子(包括IFN-γ、IL-2等)的作用下培養獲得的一群以CD3+CD56+細胞為主要效應細胞的異質細胞群, 其既具有T淋巴
細胞免疫治療相關企業如何謀出路
一度在國內遍地開花的細胞免疫療法在“魏則西事件”之后將被嚴控,靠此項技術與各大醫院合作的大大小小的生物技術類公司,正在緊急尋求出路。 “你幫我問問看有沒有愿意合作做基因檢測的,我們可能要開展新的業務。”一位本來做細胞免疫治療的業內人士已經開始向朋友尋求幫助。他的朋友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從專業醫療技術角度解讀百度與年輕人魏則西之死
故事過程—— 一名罹患滑膜肉瘤這種罕見的癌癥的患者魏則西,因為輕信百度搜索的結果,選擇了北京一家部隊醫院的“號稱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最終去世。他在知乎上一段留言引發深思與公眾討論。他回答的這個問題是“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么?詳細也可以看這里:魏則西事件始末!百度 莆
關于鹽酸阿糖胞苷對腫瘤治療體系的介紹
腫瘤的綜合治療不是微創介入治療、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DC-CIK生物免疫治療、手術、放化療等多種治療方法的簡單組合,而是一個有計劃、有步驟、有順序的個體化治療集合體,是一個系統的治療過程,需要微創介入治療、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DC-CIK生物免疫治療、手術、放化療等多學科有效地協作才能順利完成。
免疫療法尚不成熟,卻為何能在多地進入醫保?
借助魏則西事件,名為“DC-CIK”的腫瘤免疫療法方才進入普通公眾視野。但實際上,這一治療技術不但早已運用多年,并且已在十多個省份得到物價部門的價格核準,甚至進入醫保目錄。 在中國,想進入醫保報銷目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一些在市場銷售多年,療效確定的藥品,要想進醫保也常常要拉鋸多年。
腫瘤免疫逃逸的概念
腫瘤免疫逃逸(Tumor immune escape)是指腫瘤細胞通過多種機制逃避機體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從而得以在體內生存和增殖的現象。
抗腫瘤體液免疫機制
抗腫瘤體液免疫機制:1.補體的溶細胞效應;2.抗體的免疫調理作用;3.抗體干擾腫瘤細胞黏附作用;4.抗體封閉腫瘤細胞表面某些受體;5.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效應。
腫瘤的免疫診斷
在各種腫瘤診斷和治療方面TAA可能是有用的腫瘤標志.理想的腫瘤標志是只能由腫瘤組織釋放;對腫瘤類型有特異性(直接針對腫瘤);靈敏度高,在低腫瘤負荷時即能檢測出來;并且在血液或其他體液中的標志濃度和腫瘤細胞負荷高低直接相關,腫瘤標志出現于該型腫瘤的所有患者.大部分腫瘤能釋放具有抗原性的大分子物質進
腫瘤免疫的逃避機制
(1)腫瘤細胞缺乏有效的抗原表位,難以觸發足夠的抗腫瘤免疫效應。(2)腫瘤細胞MHC分子發生改變,影響抗原遞呈。(3)不能正常表達B7等活化免疫細胞的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4)患者血清中存在著封閉因子,阻止CTL與腫瘤細胞的結合,從而抑制對腫瘤細胞的特異性殺傷。(5)腫瘤細胞產生某些免疫抑制因子。
簡述腫瘤的免疫應答
機體的免疫系統通過多種途徑消除腫瘤細胞或抑制其增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應答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1.細胞免疫:是主要的腫瘤免疫應答方式。作為特異性免疫應答,主要對抗原性較強、實體腫瘤細胞產生免疫應答。 2.體液免疫:起協同作用。作為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循環抗體等主要針對抗原性較弱、游離狀態的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郭軍:不能徹底否定免疫療法
免疫治療是治癌五大手段之一 郭軍是著名的黑色素瘤專家。他在攻讀博士學位時,曾經師從我國免疫學領軍人物曹雪濤院士做了三年的免疫學基礎研究。郭軍說,實際上免疫治療是癌癥的五大治療手段之一。目前全球范圍內,公認手術、化療、放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的五大手段。其中,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魏則西事件:六問生物細胞免疫療法
從被檢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僅21歲的小伙子魏則西用了兩年時間。盡管不愿相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究還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臺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新京報記者為此多方采訪求證,試圖解開圍繞療法的謎團。 疑問1 滑膜肉瘤是種什么病怎么治?
“魏則西事件”調查:六問生物細胞免疫療法
從被檢出滑膜肉瘤,到去世,年僅21歲的小伙子魏則西用了兩年時間。盡管不愿相信,一個年輕的生命終究還是走了。而他的一段“知乎”上的留言,讓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生物細胞免疫療法“走上臺前”,成為被追問的對象,新京報記者為此多方采訪求證,試圖解開圍繞療法的謎團。 疑問1 滑膜肉瘤是種什么病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