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16第八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展覽暨大會上,專家建議,我國應借鑒美國可再生能源序列號機制(RIN)的管理經驗,完善強制添加生物液體燃料的政策。 生物液體燃料由于便于直接使用,成為化石能源最有潛力的替代品。尤其是燃料乙醇,可直接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汽油當中,替代原有的添加劑MTBE(甲基叔丁基醚),提高汽油含氧量,減少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PM 2.5的排放,同時避免了MTBE對水體的污染。世界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競相開發,燃料乙醇是重點發展產品。全球有數十個國家推行燃料乙醇,美國、巴西等,中國排在第三位。 近年來,大氣污染引發的生態環境破環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推動能源革命已經成為各國可持續發展的重點。生物質能作為具有雙向清潔作用、最具生命力的可再生資源也倍受世界各國青睞。 然而2014年石油價格劇烈下滑,各界對可再生能源的增長趨勢是否還會繼續......閱讀全文
在日前召開的2016第八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展覽暨大會上,專家建議,我國應借鑒美國可再生能源序列號機制(RIN)的管理經驗,完善強制添加生物液體燃料的政策。 生物液體燃料由于便于直接使用,成為化石能源最有潛力的替代品。尤其是燃料乙醇,可直接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汽油當中,替代原有的添加劑MTBE(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生物質能源是世界公認的繼煤、石油、天然氣后第四大能源庫,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全球共識,生物質能正成為國際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選項。總體來看,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終端市場占比18.6%,其中總的生物質能占比為73%,扣除傳統生物質能比例也達到30%。圖片來源于網絡
“打造世界級的低碳‘名片’ 哥本哈根會議帶來的低碳風潮席卷全球。 隨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關注與重視,有業界專家預測,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發展潮流——這一發展趨勢自然逃不過中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敏銳的眼光。 低碳,這一最時髦、最新鮮的新
面對眼前的利益與長久的回報,我們似乎總是在兩難之間搖擺。 在糧食與石油的問題上,如何破解發展與資源,需求與安全之間的矛盾,還需要人們用更長的時間尋找答案。 近來,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上書國家發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國內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項目。多年來始終爭
在許多學者眼里,大量生產生物質能源是造成玉米短缺進而導致我國今年糧食價格大漲的罪魁禍首。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石元春認為,發展生物質能源與保障糧食安全之間并不矛盾,我們應當走出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的認識誤區。 生物質能產業:國家政策意在推動而非限制 國家林業局
美 國 研發投入“量入為出”,重點保證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實施創新戰略,確保經濟的增長與繁榮。 奧巴馬堅持通過創新確保美國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戰略,在國情咨文中大力倡導創新,提出美國要想贏得未來,就必須在創新、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超越其他國家,并發布了新的《美國創新戰略》,以明確國家的創新目
低碳歷程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
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12日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并啟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該計劃全文如下: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作為清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為解決人類未來能源供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
這段時間以來,北方的霧霾天氣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汽車排放的尾氣被認為是造成霧霾的原因之一,為此北京地區還推出空氣重污染時汽車單雙號限行的措施。但在巴西的圣保羅,其人口和北京差不多,汽車有800多萬輛,比北京還多300萬輛,但是人們看不見汽車尾氣中的黑煙,也體會不到京津冀大面積、長時間的霧霾。這主
記者從7月4~5日在北京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了解到,我國在生物質能多樣化利用方面已經取得較大進展,技術基礎已經具備。隨著創新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生物質能規模化發展即將提速。 據了解,我國的生物質能源研發雖然起步較晚,但已擁有相當的技術積累和支撐,技術水平基本與國外相當。以非糧
業內人士認為,21世紀是化石能源逐漸向可再生清潔能源轉型的世紀。除傳統的水能外,新興的可再生能源中一馬當先的是生物質能。中國是生物質資源的大國富國,且生物質能源技術成熟,可與農業現代化、綠色城市化、生態環保建設和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油氣對外依存度等協同推進 生物質能專業論壇于日前在京召開,業內眾
生物質成型燃料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可再生清潔燃料,在中國卻發展緩慢,障礙重重。在很多經濟發達、環保標準嚴苛的國家,使用成型燃料已成為替代化石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瑞典就是一個成型燃料利用的先鋒國家,他們的經驗值得借鑒。 文丨朱萬斌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促進會副秘書長 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特點
11月14日,位于美國華盛頓市的世界觀察研究所向媒體發布了最新的研究報告《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動力:可再生能源的功能》。該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的能源可能有15%來自可再生能源,甚至超過這一目標。如果中國繼續致力于能源供應多樣化,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可能提供中國30%以上的能源需求。 該報
4月1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了《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2016年,能源消費總量43.4億噸標準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3%以下。 《意見》還提到,爭取在2016年6月底前發布實施能源發展“十三五
實踐證明,用有機材料生產大量燃料比科學家從前預計的更加困難,成本更高。 科學家早就知道如何將各種有機材料轉化為液體燃料。樹木、草、種子、菌類、海草、海藻和動物脂肪都曾被加工成生物燃料,用于驅動汽車、輪船甚至飛機。生物燃料幾乎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生物燃料的生產過
發展新能源是實現低碳經濟的行之有效的途徑,對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新能源面臨著財政補貼不及時、缺乏新能源發電配額標準以及融資困難等因素,制約了它的發展。尤其是面對美國、歐盟等國家采取雙反政策,我國新能源財政補貼環節以及手段應有所改善。根據發達國家新能源財政補貼政策現狀,結合我國新能源
新能源技術將持續突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速度極可能大大超出預測。以智能電網、大規模儲能電池為代表的配套技術的良好預期,將進一步拉動新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 奧巴馬發起的“能源新政”及其“綠色產業革命”,對于美國維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很可能起到與上世紀后半葉的“數字化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儲能技術成為下一輪能源革命的突破口 傳統能源領域總投資額呈下降趨勢。 全球范圍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替代傳統能源 2016年9月20日,國際能源署(IEA)在北京發布的《2016年世界能源投資展望》宣稱:“化石燃料在能源供應領域依舊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投資流向顯示了能源系統的重新定位。”該報告認為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2011年是石油戰事多發的一年。 3月,爆發了由“北約”直接軍事干預的利比亞戰爭,法、英、意等幾個歐洲國家不惜投入巨額軍費而積極參與,重要原因是保護英國BP、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頭在利比亞的利益和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7月,南蘇丹獨立,美歐等在蘇丹問題上
哥本哈根的慘痛經歷挫傷了領導人們的信心,這也意味著坎昆會議不會吸引更多國家高級別領導人的關注。然而,聚集在坎昆的人們仍在努力,為了一個令“每個國家都感到不高興的妥協結果” 當地時間12月4日晚8點至10點,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墨西哥坎昆會場,兩場內容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當前,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是全球應對氣候和環境挑戰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世界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正在受到廣泛關注。日前,美國彭博新能源戰略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利布萊克應邀在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以“全球清潔能源投資趨勢”為主題發表演講,縱論新能源現狀
在近日舉行的以“能源植物培育與生物質高效利用”為主題的第108期上海東方科技論壇上,來自美國、德國和我國有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指出,發展生物質能源的基礎是高效可持續的生物質原料的供應。應通過培育速生、高生物量的能源植物,最大效率利用邊緣性土地資源來發展生物質能。他們呼吁有關方面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加大
在商業航班上使用生物燃料顯然能為航空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但是想要真正為民航業的發展有所助力,航空公司還需要行動起來,對生物燃料的生產進行足夠多的投入。 “倫敦綠天”的示范效應 英國航空公司環境負責人喬納森·康塞爾認為,除非航空業能做到減排,否則行業無法得到長足發展。為此,英航與美
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以下5大創新性能源技術突破將有助于改變目前人類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現狀,改變我們獲取能源的方式,確保我們的能源安全。 藻類制造的生物燃料:能效高 用玉米或甘蔗等可食用的農作物來制造生物燃料存在兩大弊端:一是與糧爭地,與人爭食,對現在人類業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