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輸血反應的定義和分類輸血反應是指病人因輸血導致的與輸血目的無關的任何不良反應。輸血反應的分類按時間可分為急性和遲發性,按性質可分為免疫性輸血反應和非免疫性輸血反應。輸血中或輸血后24小時內有下列一項或幾項癥狀,即可診斷為臨床急性輸血反應。(1)發熱,體溫≥39℃或≥102F°;(2)體溫比輸血前升高≥2℃或≥3.5F°;(3)寒顫;(4)心悸、亢進,心率≥120次/分或比輸血前升高≥40次/分;(5)收縮壓發生急劇變化,比輸血前升高≥30mmHg或降低≥30mmHg。二、急性血管內溶血反應1、發病機理輸血后發生的急性血管內溶血反應絕大多數屬于免疫性急性輸血反應。患者體內IgM類抗體與抗原發生結合反應,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激活補體,導致紅細胞在血管內迅速破裂,觸發由免疫系統介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主要包括神經內分泌、補體和血液凝固系統。典型ABO血型系統,不僅ABO抗原在紅細胞上密度大,而且天然產生的ABO IgM抗體......閱讀全文
血液是一種十分寶貴的資源,絲毫不能浪費,并應得到最有效的應用,這是每一個采供血單位和用血單位共同負有的重要職責。 一九九七年,我站共采集全血1930150毫升,過期報廢達14300毫升,其它原因(復檢陽性、脂肪血)報廢1600毫升,
全自動恒溫解凍儀分水浴式,干式,擺動式三種,是趙迪生物重點產品之一,冰凍血漿在解凍時,因為血漿袋與水直接接觸,導致血漿袋表面標簽極易脫落或者模糊,嚴重影響了血漿的識別與配送,同時采血管口與水接觸容易發生污染。若在解凍過程中,血漿袋破損極易造成水質污染,精心研制了數碼恒溫循環解凍箱。全自動恒溫解凍儀由
血液溶漿機與血漿解凍儀區別:正目的隨著成分輸血在我國的廣泛開展,冰凍血漿的臨床使用量已占整個血液成分輸血量的15—40%。血漿的保存要求在-20℃—-30℃下保存,使用前需經37℃恒溫水浴輕搖震蕩解凍。目前國內醫院輸血科(血庫)或血站大多血液溶漿機與血漿解凍儀區別探討在冰凍血液制品融化儀中加載螺旋裝
全自動恒溫解凍儀分水浴式,干式,擺動式三種,是趙迪生物重點產品之一,冰凍血漿在解凍時,因為血漿袋與水直接接觸,導致血漿袋表面標簽極易脫落或者模糊,嚴重影響了血漿的識別與配送,同時采血管口與水接觸容易發生污染。若在解凍過程中,血漿袋破損極易造成水質污染,精心研制了數碼恒溫循環解凍箱。全自動恒溫解凍儀由
血液中紅細胞洗滌(Washed red blood cells ,WRBC)是外科常用的成份輸血制品的實驗過程。即是健康血液除去全部血漿和90%白細胞及血小板。臨床用于因多次輸血而產生白細胞抗體的貧血病人,以及器官移植后病人,減少排斥反應。全血經離心機分離后在無菌條件下首先分出血漿并去除白細胞,向紅
在成份輸血的常見并發癥中,除了急性血管內溶血反應、急性血管外溶血反應和遲發性血管外溶血反應之外,還有非溶血性發熱反應、輸血相關的急性肺損傷、輸血相關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輸注細菌污染的血液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等。一、非溶血性發熱反應(FNHTR)1、發病機理輸血后發生的非溶血性發熱反應屬于免疫
血小板功能檢測臨床范圍 1:血栓疾病預防、治療及中老年患者常規檢測;2:完善凝血功能檢測(外科術前、產前等);3:血小板功能疾病的診斷;4:成份輸血質量管理;5:中老年健康體檢血栓風險篩查;6:腫瘤轉移及炎癥反應等方面研究。 &
經輸血傳播疾病引起的醫療糾紛屢有發生,特別是在近幾年。為了確保醫療安全,輸血液制品前(包括輸血漿)有必要對受血者進行相關各項血清感染性指標檢測,以了解受血者在輸血前的身體狀況,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防范于未然。我院于2005年1月~20
艾滋病傳染主要是通過性行為、體液的交流而傳播,母嬰傳播。體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腦脊液和有神經癥狀者的腦組織中。其他體液中,如眼淚、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數量很少,一般不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 唾液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會傳播的。但是
國家藥品監管理局于官網發布《關于修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說明書的公告》和《關于修訂養血清腦顆粒(丸)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的公告》,要求修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說明書及養血清腦顆粒(丸)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方面,國家藥監局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修訂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說明書的公告(2019年第1號)。 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凍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并對【不良反應】、【注意事項】、【老年用藥】等項進行修訂。現將
不規則抗體是指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體。目前不規則抗體的篩查方法是采用瑞士達亞美的標準系列紅細胞檢測被檢者的血清中的不規則抗體。 人的血型抗體有IgG和IgM兩類。現在所知ABO血型系統的抗-A,抗-B是IgM型,其它血型系統的抗體都是IgG型。IgM型抗體在鹽水介質中能與含相應抗原
手術臺上的病人正在大失血,要輸血卻要先等檢驗報告。在這緊要關頭,全血凝血分析儀可能提供快速的評估數據,可降低大型手術的輸血量、減少凝血障礙、提高麻醉安全。 據臺灣媒體21日報道,臺北榮總醫院介紹,全血凝血分析儀可用于輸血前、輸血中、輸血后的評估分析與追蹤,它是個敏感的電磁感應器,僅需0.36毫升的
白血病的最終確診需依賴于血片和骨髓片中白血病細胞來判斷。因此,實驗室的漏檢、錯檢、假陰性、假陽性結果,都會導致臨床的誤診誤治,危害極大。現就有關白血病誤診的實驗室原因做一簡單分析。1 缺乏對血液常規檢查的高度重視1.1 檢查方法草率所致的漏診 在某些檢查人員中存在一種“輕常規、重生化、重免疫”的傾向
白血病的最終確診需依賴于血片和骨髓片中白血病細胞來判斷。因此,實驗室的漏檢、錯檢、假陰性、假陽性結果,都會導致臨床的誤診誤治,危害極大。現就有關白血病誤診的實驗室原因做一簡單分析。 1 缺乏對血液常規檢查的高度重視 1.1 檢查方法草率所致的漏診 在某些檢查人員中存在一種“輕常規、重生化、重
福建女童毛毛因手術輸血感染艾滋病毒事件備受外界關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毛毛父母與治療手術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手術供血單位福建省血液中心代理人已達成并簽訂經濟補償協議,上述兩家涉事單位將一次性補償毛毛合計77萬元。毛毛及家人開始新的生活。 毛毛患有先天性心臟病,8個月大的時候住院手術
宋樹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衛生部6月份的例行新聞發布會。6月14號是世界獻血者日,我們請來了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于曉初、北京血液中心主任劉江和河南血液中心主任王兆福同志出席今天的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無償獻血的有關情況,并且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現
2017年4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4月21日發布的《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顯示,全球約有3.25億人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2.57億人染有乙肝病毒,7100萬人染有丙肝病毒。這些病毒感染者中的絕大多數人無法獲得可拯救生命的檢測和治療。因此,數百萬人面臨著發展到慢性肝病、癌癥和死亡的風險。
眼藥產品 眼藥產品:通過維持關鍵的滲透壓參數,可以預防玻璃體和滲透到眼睛溶液的形態變化。 運動性藥物 在運動性藥物中,滲透壓是一個通用性測試可以提高藥物質量。檢測運動員的水化狀態是滲透壓儀主要用途。 運動員經常面臨脫水和熱損耗,尤其是高溫和很潮的天氣。運動前后測量體重可以知道多
室內質量控制(IQC)是由實驗室人員采用一系列方法,連續的評價本實驗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確定報告能否發出,是保證實驗室工作質量的重要措施。目前血站系統檢測抗HCV、抗-HIV HBsAg均采用ELISA法。ELISA有其自身的特點如靈敏度較高,同時影響因素也較多,這就更需加強
眼藥產品 眼藥產品:通過維持關鍵的滲透壓參數,可以預防玻璃體和滲透到眼睛溶液的形態變化。 運動性藥物 在運動性藥物中,滲透壓是一個通用性測試可以提高藥物質量。檢測運動員的水化狀態是滲透壓儀主要用途。 運動員經常面臨脫水和熱損耗,尤其是高溫和很潮的天氣。運動前后測量體重可以知道多少
分離與純化對象之一:“亞細胞(細胞器)”的構造與功能 上世紀20年代以Svedberg為首的歐洲科學家艱難研制的超速離心機原型主要目的是想分離和純化病毒、細胞和亞細胞構造(細胞器),然而5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的*代及以后的各代超速離心機,在很長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血糖和血紅蛋白的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并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血糖控制情況。糖化血紅蛋白于1958年被使用色譜法首次從其它類型的血紅
一、定 義? 質量保證( Quality Assurance,QA):為一產品或服務滿足特定質量要求提供充分可信性所必要的有計劃的和系統的措施。? 室內質量控制(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由實驗室工作人員,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驟,連續評價本實驗室工作的可靠性
日前,有消息稱“京東董事長劉強東的妹妹劉強茹生三胎時疑似因羊水栓塞不幸去世,年僅43歲”。該消息一經爆出,瞬時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同時,“羊水栓塞”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而在臨床上一提到羊水栓塞,產科醫生無不毛骨悚然,因其可在瞬間內導致產婦死亡,卻束手無策。那么,令人恐懼的羊水栓塞究竟是種什么病
為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自然》期刊的250位主編選出2017年發表的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250多篇文章。這些論文來自全球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也包括中國作者的論文,大多涉及跨國或跨機構的科研合作。NMT非損傷微測技術,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優秀活體生理功能研究技術之一,中國科學家在NMT的生命科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