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8月2日,按照科技部項目管理中心“關于‘973’計劃2009年立項項目中期評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09年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立項的三個“973”項目,在首席科學家的主持下分別進行了中期總結和評估。三個項目分別為陳潤生院士領銜的“新非編碼RNA及其基因的系統發現和雙色網絡構建”、許瑞明研究員領銜的“表觀遺傳學的結構機理研究”和唐宏研究員領銜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防治的基礎研究”。各項目專家組成員、科技部項目中心以及中科院生物局的專家和領導應邀參加了各項目中期總結會。 7月27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防治的基礎研究”中期總結會在蛋白質科學研究中心會議室召開。項目首席科學家、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主任唐宏主持會議并匯報了研究項目的主要進展,各課題負責人詳細匯報了各課題的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及未來研究方案等內容,項目專家組和課題負責人對研究進展、發展態勢進行認真研討。28日,“表觀遺傳學......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13日,兩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單發布,共計61名杰出科學家入選此次院士榜單。其中,備受生物界矚目的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名單也新鮮出爐,從30位候選名單中歷經“終選”機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學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來自于中國科學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來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結核病(TB,Tuberculosis)是結核桿菌(Mtb,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導致的疾病。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分為肺結核、淋巴結核、骨骼結核等,這是一種發病率較高、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范圍內有1040萬新病例并且有170萬死亡。
結核病(TB,Tuberculosis)是結核桿菌(Mtb,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導致的疾病。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分為肺結核、淋巴結核、骨骼結核等,這是一種發病率較高、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范圍內有1040萬新病例并且有170萬死亡。
2008年3月1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剖析對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有良好療效的中藥復方黃黛片的分子機制》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在3月25日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正式發表。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第一次用生物化
生物通報道:來自北京大學生科院,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分子生物學、遺傳學以及生物信息學等手段,發現了一個單子葉植物特有、且能夠被病毒侵染所抑制的水稻負調控抗病因子miR528,揭示了該miRNA及其調控的靶基因在水稻與病毒相互作用過程中的抗病機制,并進一步發現該機制具有廣譜抗病毒功能。
看點預告 ● 浙大繼續“開掛”,拿下今年第9篇CNS ● 昆明理工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同一團隊10月剛完成Science首秀 ● 尋找馬約拉納零能模再下一城,中科院丁洪、高鴻鈞團隊發Science 本周,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和Science上共發文6篇。 其中,浙大
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178個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將于今年8月底實施期滿,進行結題驗收。通知全文如下: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下稱“中心”)于2015年7月獲批籌建,并于2017年12月通過院四類機構建設工作驗收。中心面向國家人口健康重大需求,致力于分子細胞科學前沿探索,通過優勢集成、協同攻關的組織模式,力爭在闡釋細胞生命本質及活動規律方面取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果,率先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2019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結題驗收項目清單#aabb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border:1px solid #666666}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第一承擔單位項目依托部門2015CB150100光合作用分子機制與作物高光
近日,科技部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4年立項的1個項目、2015年立項的151個項目的結題驗收。結果顯示光合作用分子機制與作物高光效品種選育”等152個項目自立項實施以來,總體執行情況較好,達到了預期目標,科技部予以通過驗收。其中,“作物-固氮根瘤菌特異與廣譜共生的分子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質譜界學術交流,并采用更新穎的互聯網形式組織交流活動,將質譜新技術和研究應用拓展和普及到更多的人,共同提高我國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中國質譜學會將在2016年11月1日-4日,組織“2016 CMSS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會議邀請30位質譜大咖與您在線對話,報告內容涵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