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10日發布的《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顯示,預計2015年和2016年世界經濟將分別增長3.1%和3.3%,超出2014年2.6%的增長速度,但未來兩年全球經濟仍面臨眾多風險。 報告主要負責人、聯合國經濟和社會部發展政策分析部主任洪平凡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報告發布會上指出,雖然一些經濟指標向好,指向全球經濟正走向持續增長的軌道,但仍存在眾多可能破壞全球經濟返回正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報告指出,在發達國家方面,報告預計美國經濟明后兩年將分別增長2.8%和3.1%。歐洲經濟前景仍不樂觀,預計歐元區經濟在2015年和2016年將分別增長1.3%和1.7%。日本經濟預計將分別增長1.2%和1.1%。 在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方面,非洲經濟2015年和2016年預計將分別增長4.6%和4.9%。東亞仍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2015年和2016年經濟增長預計分別為6.1%和6.0%。中國經濟預計將分別增長7......閱讀全文
今日起歐盟將召開2010年氣候政策聽證會,一項議題至關重要 越來越多的碳(C)關稅壁壘“圍困”中國制造。 碳關稅陰霾再次逼近! 1月15-17日,歐盟將召開2010年氣候政策聽證會。有媒體報道稱,該聽證會很可能采納歐盟重要智囊機構提出的碳關稅設想。 而一旦歐
11月5日,2014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會議暨檢測儀器設備展覽會在上海龍之夢大酒店熱烈召開。本次會議旨在努力提升和保證全球食品安全供應,邀請了來自全球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政府官員、科學家、專家以及行業高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與來自全球業內人士相互溝通交流的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2007年是歐盟解決制憲危機,一體化建設走出低谷,經濟社會改革步伐加快,經濟保持平穩,主要大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更替。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入盟,對外積極進取,謀求發揮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計劃的開局之年;是歐盟大力開展能源、氣變外交,力圖借此打
聯合國有關機構預計,到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00億,如果出生率略高于預期,世界人口屆時有可能突破150億。地球是人類的家園,隨著人口增加,過度開發和利用土地,科學家們對地球環境設定的九大安全防線中,生物多樣性喪失、氮與磷污染和淡水枯竭等幾項地球底線正瀕臨失守……生態信貸短缺挑戰人
上個月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20”峰會)包括100余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193個國家的代表在閉幕式上通過了會議最終成果文件———《我們憧憬的未來》。大會通過的文件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不過,筆者認為,文件通過容易執行難,因此,可持續發展需要世界各國協調步調。
聯合國日前發布氣候變化影響報告稱,未來全球將面臨海平面的上升和更多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需要更好地制定抗災計劃來減少死亡及不斷加劇的經濟損失。 據路透社報道,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制定的這份報告旨在呼吁各國決策者立即采取行動,因為極端天氣日益增多已成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武漢大學水安全研究院院長、教授夏軍 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水庫水源地水質有11%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70%不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近10年來中國水污染事件高發,水污染事故近幾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國城鎮中,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人口
跨國公司加大在中國投資,國內巨頭紛紛跑馬圈地,中國和中東迎來新一輪乙烯投資建設風潮――全球乙烯產能將從2007年的1.25億噸增加至2010年的1.45億噸,到2013年將增加至1.48億噸――國外報告顯示,到2010年全球乙烯過剩產能將達到1700萬噸... 4月份,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同
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年10月8日 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
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由104名科學家聯合撰寫的《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強調海洋和冰凍圈正面臨前所未有并持久的變化,需要采取及時、有決心和協調一致的行動,否則將面臨拖延帶來的不斷上升的成本與風險。 本世紀末海平面最高或上升
5月1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吉林);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09人,重癥病例增加2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46例(含重癥
2013年12月5-6日,梅特勒-托利多贊助的2013藥物研發研討會在杭州圓滿召開。此次研討會以“藥品質量控制與工藝優化”為主題,來自知名制藥公司、API原料藥生產廠家、合同生產組織(CMO)、醫藥科研機構從事藥品生產、工藝優化、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管理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就藥品
聯合國近日的一份報告稱,在全球推廣食素對解決全球饑餓、能源緊缺和氣候變化影響至關重要。 聯合國環境署國際可持續資源管理小組的這份報告表示,預計全球人口到2050年將激增至91億,而以肉奶為主的西方飲食結構是不可持續的。 報告說:“由于人口激增以及隨之而來的對動物
按照約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將于本周五在維也納制定產量政策,但眼下卻紛爭不斷。 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提議逐步放松減產措施,而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國則表示反對。更為復雜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竟然也摻合進來。 特朗普呼吁產油國增產以控制油價,并支持全球經濟。據彭博社報道,在美
10月31日,第七屆非洲經濟大會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開幕。為期4天的第七屆非洲經濟大會由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聯合舉辦,主題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時代促進非洲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其中,風電再次成為熱點
距離西非國家馬里邊境8公里的一個村莊已經連續幾年遭受干旱。圖片來源:基督教援助組織孟加拉國為2009年被艾拉氣旋夷為平地的沿海村莊興建的創新型抗災住房。圖片來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1年11月15日,泰國和越南的城市官員與菲律賓同行展開磋商,尋求新的途徑來加
宋樹立: 新聞媒體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在“六一”兒童節到來前夕,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秦懷金司長,向大家發布并解讀《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婦幼營養室蔭士安主任,和協和醫院新生兒科王丹華主任醫師。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2030年可再生能源、核電、CCS投資需增加1470億美元,化石燃料發電投資需減少300億美元 圖為位于捷克達科他州的一個核電站 近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最近氣候變化研究報告稱,要阻止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全球可再生能源、核能及碳捕捉和封存(CCS
鄧海華: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衛生部的例行新聞發布會。10月是我國第三個敬老月。今天安排的主題是我國的老年衛生工作,很高興邀請到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的孔靈芝副局長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在發布會主席臺就座的還有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張鐵梅教授。 下面
2013年多數國家仍將繼續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并將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檢查核設施防災能力,調整核應急措施,積極開發先進核電技術。 ·日本 日本計劃建造更多核電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他將批準建造更多的核反應堆。 這與野田佳彥領導的民主黨前政府的
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的5年,世界鋼鐵工業經歷了一段需求持續激增的美好時光。鋼鐵企業因此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并將此用于新的投資、收購,以及鋼鐵業內不斷的結構調整。 鋼鐵業大部分投資都用于與環境相關的計劃和項目,開發新的工藝和產品,降低對環境的沖擊。但隨著2008年3季度全球鋼材市場突然崩塌,
制圖:Dom McKenzie縱觀人類歷史,我們很難找到像學術出版一樣匪夷所思的行業:無數科研人員為之免費供稿、審稿,卻還要花錢看論文;來自政府資助的科研經費沒有讓科研人員成為高收入群體,卻給出版商帶來勝過蘋果、谷歌的收益率;訂閱費用壓得預算喘不過氣,高校卻不敢不買;同類期刊多如牛毛看似競爭激烈,收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7月13日,“全球生物多樣性與商業論壇”在英國倫敦召開,此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EEB)報告,呼吁更多的企業關注生物多樣性問題。在聯合國和各保護生物多樣性團體大聲疾呼中,在地球生物多樣性種種隱憂的背后,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被擺上了評判臺。 生
經歷了2015年的熱捧,2016年的資本小幅理性回歸,2017年上半年的熱潮趨緩后,泛泛的基因測序將無法持續吸引資本的目光,未來行業熱點在于技術突破,或者商業模式的突破。 (做一次全基因檢測,會產生100多G海量數據,其中能被用于科研與臨床應用的,只是蛋白編碼基因與少量的非蛋白編碼基因,占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