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大學的特殊性,不同層次之間的差別本身就很明顯 國內的中國大學排行榜的作用從其誕生伊始就飽受懷疑,尤其是一些綜合排名的公平性、權威性、科學性等更容易被懷疑。而在日前,中南大學教授蔡言厚在針對內地“985”高校大學的一項比較研究中指出,對這些學校,在政府定位和民間機構綜合評價和單項指標排名中的評價中既有相合之處,也有一定的差別。體現出來的結果是各個學校都有各自獨有的特性和優勢,并不能全都放到一塊進行單純的比較。 “985”高校的比較研究 從“985”高校的歷史來看,幾乎在前六次國家重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的名單中都能找到其蹤影。總的來看,政府在第一時間7次確定的大學名單的并集是21所。在7批次全天候出現的大學有3所,即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這說明其在中央政府心目中的地位最為鞏固。 蔡言厚發現,在對政府的認定和民間的評價進行比較時,圍繞這些大學,實際上兩者的評價存在著趨同的......閱讀全文
馬陸亭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研究員 儲朝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楊德廣 上海師范大學原校長 周光禮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操太圣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 程 瑩 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 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
近日以來,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業務出售的消息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各方面又開始反思、批判科研領域的量化考核現象,也對SCI、影響因子和ESI等工具和指標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不乏真知灼見,也不乏捕風捉影、胡思亂想,本文擬通過個人的經歷和體會做一個科普性的分析,供各方面參考。 我最早知道SCI是
世界一流大學的概念反映的是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研究型學術機構的規范和價值——特別是美國和西歐的。這種理念基于德國的研究型大學,特別是在美國、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對這種模式認可后,其在19世紀末成為主導的學術思想。(Philip G. Altbach) 近2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
對照“柏林原則”,我們考察了國內有關網站、報刊雜志等媒體上發布的較為有影響的6個大學排名,發現我國大學排名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里考察的6個國內排名是: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的“中國大學評價”、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中心的“中國大學綜合競爭力評價”、中國校友會網聯合有關媒體進行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直是中國高教界的夢想。 為了實現這一夢想,中國政府先后啟動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斥巨資支持一批高校向一流大學的目標沖擊,其中大部分高校都屬于研究型大學。 如今,在“211工程”實施16年,“985工程”實施13年之后,兩個工程都停止接納新進。這是今年3月
“這篇文章如此火爆是我們沒想到的。” 今年8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部屬高校陸續公布了2014年度經費的預決算情況。某國內網站針對這些數字進行了一個排行,發現高校的貧富分化“有點大”——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年度經費超百億元,遙遙領先于其他高校;在年度收入上,四校均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
近日,中國教育發展論壇公布了2007年中國88所大學畢業生薪水排行榜。該排行榜一經公布就引起各方關注,最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生以4980元居第一,北大、清華跌出前十,而江蘇高校的畢業生薪資水平表現不佳,最高排位僅為36位。對于這個薪水排行榜的權威性、科學性,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及江蘇高校就業指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主持的《2013中國大學評價》課題,于2012年11月結稿。中國統計出版社當年12月出版發行了武書連主編的《挑大學 選專業--2013高考志愿填報指南》。這是中國統計出版社連續第12年出版發行這部深受考生和考生家長歡迎、并有著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高考志愿填報參
1998年發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定位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大學為北大、清華,其余“985工程”高校定位為國際知名大學。自此之后,世界一流大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界一大話題。 全球范圍內進行世界一流大學排名
今天最重磅的消息應該數正式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雖然此前各種消息早就沸沸揚揚,相關學校也都迫不及待在不同的場合透露出進入雙一流的信息,但畢竟沒有看到正式文件。今天早上,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發布了國家“雙一流”正式名單,這只靴子終于落地。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
1977年恢復高考后哪些大學培養和造就兩院院士校友人數最多?哪些大學挺進全國10強 ? 2016年全國高考成績已揭曉,為了給全國考生和來華留學生挑大學、選專業、填志愿提供報考指南,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6中國大學教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短板。專家認為,加大重點高校招收農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徹底解決短板效應 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初步統計,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達970萬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646.shtm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報見習記者 王之康前段時間,《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發布了第14屆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在這個被認為最具影響力之一的世界大學排名中,首次有兩所
當你留心看一些大學簡介,如果該校有某個學科擁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都會著重筆墨,大書特書。這些重點實驗室往往會得到大量的政府資金扶持,在科研探索和人才發展上,可以說是一塊“金字招牌”。而擁有“重點實驗室”的學科,也往往是該校的王牌學科,成為歷年該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之一。 不過
1981年,山東考生薛德勝的哥哥替他做主,填報了高考志愿:“聽說蘭州大學很不錯,你就報那兒吧。”薛德勝回憶說,“那時候,在大家眼里,除了北大、清華被看作最頂尖的大學之外,國內其他重點大學都差不多,并沒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填志愿只是挑大學,而不是挑地區。”從東部大省山東來到遙遠的甘肅蘭州,薛德勝
看到本文的標題,人們一定會大吃一驚。翻開今天的中外媒體,充斥的全是中國科技飛速進步,感覺是馬上要領導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更是讓中國人信心爆棚。 這些成就僅從論文統計數據本身角度來看,客觀上確實是不錯的。坦率地說,我本人是長期對中國的發展持最樂觀態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從國家層面講,應該在給大學自主權的同時,考慮如何分配權力的問題。我認為,自主權應分配給學術主體和他們的代表。當然,改革也不能一刀切、走極端,大學里凡事都讓教授投票決定是不現實的。” “我回國就是為了解情況,幫助找出重要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最近,美國杜克大學教授王小凡
《日本新華僑報》4月28日刊出評論說,十年多來,中國沖擊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標桿的不止是清華、北大的“雙打”行動,而是“985”工程名校的“團體賽”。這些名校百年慶典之際,胡錦濤等中國領導人同樣或親自出席,或題詞賀信,以各種方式表示慶賀,凸現了國家高層對教育的重視、對
盡管爭奪高分考生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但民眾對各高校生源狀況卻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比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別敦榮等針對中國最好、最愛公眾關注的大學群體,在最新一期《清華大學教育研究》上發表了研究報告《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學本科生源質量統計分析》。該研究報告的引人矚目之處就
在管理上,無論是科技部門還是高校,都切忌奉行“學科中心主義”,而要以“問題導向”的大領域、大方向為區塊,整合學科集群,發揚個體優勢,互相取長補短,在協同合作中追求學科整體卓越。 在出臺一些有關學科的政策措施時,不應僵硬地“一刀切”,要適當留有空間,讓彈性和柔性發生邊際效應。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中國大學排行榜被報潛規則,傳成都理工大學以贊助費換取排名上升,排行榜公信力再遭質疑,究竟該如何保證排行的公正性?國外大學排行榜種類繁多、指標復雜、標準不同,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我們需要的又是什么樣的排行榜?《新聞1+1》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什么是
6月7日,湖北武漢十五中高考考點,一位女生跑步進入考場。 6月6日21時,在北京打工的邱翠華給在老家的女兒打了個電話,囑咐她早點休息,別耽誤了第二天的考試。 邱翠華的二女兒今天參加高考,“不知道怎么了,老大高考的時候我不僅從北京趕回了老家,而且考前的幾天我根本就睡不著覺
雙一流名單終于公布了。 有人說這是985、211工程的升級版,一流高校大約對應985,一流學科大約對應211。這個說法雖然不嚴謹,但大約是形象的,有參照性,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新時期的985、211。國家七部委的相關說明中也明確強調是在211、985的基礎上,“繼承好已有建設成效”。 與98
行政與學術分開,高校辦得好,自然有更大的空間爭取學生;辦不好,爭取不到學生也是正常。前提是,所有的高校都要在相同的平臺上,相同平臺不一定包括自然環境,但至少應包括,政府對所有高校是“一碗水端平”。 “我們這么做,是不是在合法地毀掉學生的一生?”不久前,一篇科學網博文發出這樣的質疑,引來了不少人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行政與學術分開,高校辦得好,自然有更大的空間爭取學生;辦不好,爭取不到學生也是正常。前提是,所有的高校都要在相同的平臺上,相同平臺不一定包括自然環境,但至少應包括,政府對所有高校是“一碗水端平”。 不久前,一篇科學網博文發出這樣的質疑,引來了不少人圍觀。 博主程新在一
未來十年高教發展路線圖已定 2010年7月,我國召開了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描述了未來10年教育的發展藍圖。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去年11月在“亞洲大學校長論壇”發表演講時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高等教育要把
國內高校校長基本特征網上資料調查報告發布主要結論 為了了解目前我國高校校長的基本特征,以便掌握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優勢與不足,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大學校長素質研究”課題組于2006年10月底對國內1792所高等院校的現任校長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這項調查是在借鑒美國教育理事會(Amer
近日,有消息稱,“985”“211”工程將被廢除,對此,教育部日前回應稱,中央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新部署,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對此,專家表示,“985”“211”曾發揮了一定的歷史作用,如今,這些高校身份標簽將成為歷史,有望破除中國高校發展的身份壁壘。那么,“985、
有消息稱,“985”“211”工程將被廢除,對此,教育部日前回應稱,中央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新部署,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對此,專家表示,“985”“211”曾發揮了一定的歷史作用,如今,這些高校身份標簽將成為歷史,有望破除中國高校發展的身份壁壘。那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