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異環磷酰胺或高劑量環磷酰胺治療的患者或盆腔放射治療(RT)后出現血尿,可根據出血性膀胱炎(HC)的嚴重程度提供多種治療方案包括鹽水膀胱沖洗,膀胱內灌注劑,高壓氧治療(HBO),尿流改道,髂動脈血管栓塞和膀胱切除術(膀胱切除術)。對于活動性出血的患者,血小板計數應維持在> 50*109 /L, 應解決可能可糾正的出血性疾病以及可能與出血風險增加相關的藥物。輕度HC具有**性下尿路癥狀,并且在異環磷酰胺或環磷酰胺治療后沒有凝塊通常是短暫的,并且不需要輸血或凝塊提取/沖洗。治療通常僅需要門診患者進行治療,抗膽堿能膀胱藥物治療膀胱痙攣。如果血尿清除并且在化療或者放療后4至6周重復尿液分析未顯示持續性血尿,可以不用進行進一步的診斷檢查。持續性或更嚴重HC -可以進行手動灌洗后尿液清除,則單獨使用水合作用的后續保守治療可能就足夠了。如果盡管手動導管沖洗仍然存在血尿或凝塊,可以使用含有生理鹽水的膀胱沖洗。確保足夠的液體從三通......閱讀全文
2016年6月3日至7日,來自各研究機構的科學家齊聚美國芝加哥參加2016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會上科學家們相繼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生物谷也對相關研究報告進行了及時更新,那么今年的臨床腫瘤學會年上有哪些突破性研究進展值得一讀呢?小編對部分研究進行了匯總! 【1】ASCO2016:惡性癌
Advanced Science | 華中科技大學等多單位合作 iNature 宮頸癌仍然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每年約有570000新診斷的患者和311000死亡。新輔助化療(NACT)仍然是控制局部晚期宮頸癌的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但是,大約15–34%的女性對誘導療法無反應,因此不
在過去的一年,針對超過16種腫瘤的31種新的治療方法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批準上市。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1月30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公布去年腫瘤治療領域進展。 CAR-T技術被提名為年度最重要的進展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專家提名2018年度最重要的進展為腫瘤免疫治療——C
25年前,Sally Ekus三歲半,有一次她的父母無意中聽到她警告自己的玩具娃娃:“你要是不吃藥,你就會死。” Sally當時患上一種威脅生命的血液癌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正處于藥物假期中(一種治療手段,暫時中斷投予藥物或暫時降低所投予藥物的劑量,在藥物假期結束時重新開始投用藥物)。為了減
癌癥免疫療法是一種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其已有30多年歷史,它治療的是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醞釀了數十年的癌癥免疫療法終于確定了它的潛力,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1】默沙東免疫療法Keytruda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擊敗百時美Yervoy
01得腫瘤的原因很多,甚至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好 大多數患者聽說自己得了癌癥,都會問醫生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大夫,我為啥得腫瘤?我勤勤懇懇一輩子,我潔身自好一輩子,我注重養生一輩子……憑什么,是我!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得癌癥的原因實在太多,很多還是未解之謎,醫生也無法確切地告訴你,為什么得腫瘤。導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患有惡性腫瘤的癥狀,如果一旦患有了這個惡性腫瘤,平時所說的這個癌癥就說,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有了一個非常大的危險了,那么如何來治療或者是改善這個癥狀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癌癥怎么治,是一位腫瘤專家眼中的癌癥治療的方式與方法,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相關介紹。 肺癌:早
編者按:癌癥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之一。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二分之一的男性有可能會在一生中會遇到癌癥。我們該怎么打敗它? 作為一個成功的科技企業家,肖恩·派克(Sean Parker)曾與扎克伯格一起創立在線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并擔任創始總裁。由于自身過敏和免疫疾病,派克很早就對免
日前,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的癌癥療法,包括一些復雜的兒童癌癥;質子射線療法(proton beam therapy)是一種放療方法,其能夠利用質子(重粒子)來替代常規放射療法中所使用的X射線,這些質子能夠更加精準地靶向作用距離關鍵器官較近的腫瘤組織,這種療法對于腦癌患者以及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兒童癌癥的發病機制以及療法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ence:揭示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惡化和消退的分子機制 DOI: 10.1126/science.aat6768 周圍神經系統腫瘤(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tumo
來自印度開羅大學的 Don G. Morris 教授等在 Frontieirs in oncology 上近期發表的一篇綜述,系統地概括了目前在肺癌免疫治療領域的進展,以及近期一系列臨床試驗進行的現狀。 摘要 關于炎癥 / 感染 / 免疫激活與腫瘤患者預后的相關性,許多研究都從原因和結果的不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癌癥療法耐受研究上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Science Immunology 【1】Science子刊突破!中國科學家開發抗體納米顆粒破解腫瘤免疫耐受難題! doi:10.1126/sciimmunol.aau6584 利用抗體對
分子靶向藥,真的能命中癌癥的靶心嗎? 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是近年來治療癌癥的新寵。這類藥價格高得離譜且療效并不穩定。動輒花上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僅能為病人延長短暫的生命,這樣的治療無論從經濟上還是道德上都是難以立足的。 寫下這個題目,我的心情頗為沉重、復雜。原因在于將時下癌癥診療領域的一些隱
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是近年來治療癌癥的新寵。這類藥價格高得離譜且療效并不穩定。動輒花上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僅能為病人延長短暫的生命,這樣的治療無論從經濟上還是道德上都是難以立足的。 人非圣物,自然有天敵,癌或許就是。面對琢磨不透的癌,我們人類還是顯得相當無奈,只得把希望寄于未來。于是就有人預言,再
根據一項新的臨床試驗,更有針對性的放射療法可以有效治療已經擴散到骨盆的淋巴結的膀胱癌。 這種類型的癌癥被稱為節膀胱癌,預后非常差,通常不需要放療。傳統上,病人接受姑息治療來控制疼痛和其他癥狀。 倫敦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與皇家馬斯登NHS基金會的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合作,進行了一項II期臨床試驗,
近年來,化學療法癌癥治療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般人群往往會認為化療會引發頭發掉光、嘔吐、乏力,甚至死亡等等不良副作用。當然了,化療的這些負面效果不僅僅是體現在患者的臨床表現上,臨床醫生也越來越關注化療對患者的傷害。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全身化療存在較大風險,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縱觀大量
在過去幾年里,癌癥免疫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誕生給腫瘤學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卓越療效展示了人體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癥方面的巨大潛力,但是很多癌癥患者對這一創新療法并沒有響應。近些年來,人們經常會聽到腫瘤可以分為“熱”腫瘤和“冷”腫瘤兩大類型,這兩種類型的腫瘤有什么區別?對
放射療法是目前醫學界治療癌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其中,質子治療是最為先進的手段,已成為治療癌癥的最新武器。 質子治療成癌癥新利器 放射治療是世界公認的癌癥治療三大手段之一,放射療法在祛除病痛、挽救生命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放射治療的理想效果是給予腫瘤細胞根治劑量,而不損傷正常組織。
廣州日報訊 在癌癥患者的治療進程中,復發或轉移是非常棘手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約有25%~40%的患者會發生腦轉移,一旦發生腦轉移,可能耗盡心力也延長不了幾個月的生命。在日前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和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辦,廣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廣東省醫學
在2013年3月26日在線出版的Journal of Oncology Practice上,上海百瑞腫瘤中心(ProMed Cancer center)副首席醫務官David H. Garfield博士等人刊文介紹了國外同行眼中的中國腫瘤治療現狀。丁香園腫瘤頻道擷取部分摘譯如下: 關于醫患關系
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深入研究闡明了多種天然化合物在抵御人類疾病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比如近日,來自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楊黃恬等人通過研究發現,從天然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或有望治療心肌缺血/復灌損傷;又有研究人員發現,天然化合物角鯊胺有望用于帕金森病臨床治療,天然化合物角鯊胺于20
每年的歲末年初,Nature Reviews系列雜志都會邀請幾十位相關領域的大牛撰寫一系列年度綜述文章,回顧過去一年的進展,對新的一年提出展望。溫故而知新,對于沒空去研讀每一篇綜述的我們而言,這無疑是一項大福利。 在腫瘤領域,今年的回顧文章涉及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癌、轉移性腎癌
克莉絲汀?克雷恩霍費爾(Kristin Kleinhofer)的抗癌故事始于七年前。最初,她的頭頂上悄悄長出一個針尖樣小凸點,她以為那是一個囊腫,沒有在意。但它不是。后來,克莉絲汀被確診為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 走運的是,她在2014年11月參加了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Fred H
人乳頭瘤病毒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下的形態 對HPV的新認識能夠幫助醫生治療癌癥,并最終依靠疫苗有效防治癌癥。 Maura Gillison漫步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校園里,思考著她關于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最新發現。這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病原體,幾乎所有人都會被其感染,而她發現
打破砂鍋 數據顯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確診為癌癥,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感受到身邊患癌的人越來越多。請關注——細胞免疫治療能否攻克癌癥? 2013年年初,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了《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為312萬例,每年因癌癥死亡的人數為 270萬例。全
作為一名癌癥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癥,其診斷和治療決策的復雜度、困難度,真的不亞于一場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戰爭。先打哪里,再打哪里,何時出擊?不同戰場(分型)主要派什么兵(外科、內科、放化療)?戰爭一旦開始,兵種之間如何打配合?有限的費用如何分配?后方家屬如何支援?怎么打?才算贏?如果事前沒有一個整合的
回顧這一切時,按媳婦的話說,我又活蹦亂跳了,一口氣上四樓的辦公室都沒問題。 我是一個醫生,家在山東,三代家傳正骨,治病救人習以為常,卻沒想到在38歲時我成了病人——肺癌晚期。我很不幸,美國醫生也感嘆“在美國你這個年紀患癌的也不多啊”。我又是幸運的,具有醫生的專業知識,在發現癌癥晚期后旋即赴美治
2004年6月,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姑娘分到我這里做檢查。她那年22歲,剛剛訂婚。在畢業前的幾個月里,雪莉(化名)一直被咳嗽搞得不得安寧。CT(computed tomographic,即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她的雙肺有多處陰影,而進一步的活組織檢查顯示,這是一種來自皮膚的惡性腫瘤——轉移到肺
《英國泌尿學雜志》刊登韓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無名指長的男人罹患前列腺癌的幾率會增加3倍,這一研究結果為男性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開辟一個新途徑。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長。但是,前列腺癌的發病為何和手指長度也有一定關系?前列腺癌的發病誘因又是什么?
3、復發/轉移性乳腺癌一線治療療效的預測生物標志物3.1 BRCA1/2 具有明確遺傳傾向的乳腺癌患者約15%攜帶BRCA1/2基因胚系變異,攜帶BRCA1/2基因致病突變者,不論女性還是男性,乳腺癌發病風險均大幅增加。目前NCCN、ESMO、ASBS及CSCO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