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6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司長吳清海在中國經濟網——質量與安全年活動系列訪談節目中,在談到食品添加劑問題時介紹說,《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劑有著這樣三個要素規定:第一,使用上的必要性。也就是說,添加劑有沒有必要使用在食品的生產過程中;第二,使用上的安全性。也就是有必要使用,但是用了之后是不是安全。要經過評估;第三,有必要,同時經過評估以后是安全的,這個物質要在生產加工環節使用,要依法獲得生產許可,有資格生產這個物質的,才能具備保障安全的條件。 吳清海說,消費者都很關心食品添加劑。事實上,食品添加劑是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一類物質。《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食品添加劑的生產,以及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實行生產許可制度。企業生產的食品添加劑,都應當依法向相關部門提交相關資料,來接受專業審查人員的現場審查,對生產條件、生產合格產品的能力進行審核。國家的法......閱讀全文
摘要:食品的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公眾和媒體對食品安全高度關注等諸多因素決定了食品檢驗機構的高風險性。筆者從質量控制的六要素:人、機、料、法、環、測對食品檢驗機構的風險識別與控制進行探討。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與之相應,
中國的保健食品需要適度嚴格的獨立監管 --寫在《食品安全法》修訂之際 產業背景:改善營養和健康的主動消費食品 盡管全球各國在經濟發展、語言文化、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在力圖通過飲食來改善營養,調節人體生理結構和機能,降低疾病風險等方面都在做著極其相似的努力,建立
發布會現場 (攝影 郭研)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 (攝影 郭研) 工商總局食品流通監管司司長劉俊臣 (攝影 郭研)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馬愛國 (攝影 郭研)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張莉 (攝影 郭研) 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 (攝影 郭研) &
注冊申請積壓得到緩解 畢井泉表示,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主要圍繞著提高質量、解決積壓、優化服務三個目標展開。 在過去的一年多里,總局初步建立了科學高效的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體系,藥品審評人員從兩年前的120人增加到去年年底的600人,注冊申請積
近年來,各種食品安全的謠言層出不窮,無論多“無稽”,總會有人信,可謂陷入了“塔西佗陷阱”。這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后果很嚴重,既消解了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基本信任,也給相關產業和領域造成了巨大損失。 實際上,要想解決食品安全信任問題,必須從食品安全本身上下功夫。 2015年10月1日,我
《食品安全法》實施五年即修訂,充分體現了全國人大、國務院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和依法治理的決心。修訂稿比原法新增許多內容,有不少亮點,總體看是一種進步,但有些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慎重權衡,進一步提高頂層制度設計的科學性與執行力,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為食品安全奠定可靠基石。 需解決職能交叉、九龍治水
寫這篇長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呼吁大家尊重專業,尊重知識,特別是各位有影響力的大V和媒體,因為你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專業和知識。食品安全它確實是公共話題,但更是一個專業領域。換位思考下,當你們談論民主、自由這樣的話題時,當你碰到一個什么社科名著都沒讀過,對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蘇聯解體等一知
全國食品安全周近日舉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聘請專家通過展覽演示、科普座談等形式,向公眾講解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相關知識,針對公眾提出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否必要”等公眾關心的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專家劉兆平說,食品添加劑不等于非法添加物,規范使用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現
12月15日,衛生部監督局對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公開征求意見,公告稱將設1年的過渡期限,擬從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劑。 無法證明百分之百安全的面粉增白劑,已經用了20多年,其間,要求禁用的呼聲不斷。多家機構也通過實驗證明,面粉增白劑很難添加均勻,因此容易過量,危害人體健康。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部署2014年任務。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201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成效明顯 去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對食品安全監管體
2016年,什么將給快檢行業帶來顛覆性變化?快檢技術的研發方向在哪里?未來,快檢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面對今天的機遇、明天的挑戰,快檢企業做好了哪些準備?還需要做什么? 目前我國食品和農產品主要的安全問題有重金屬殘留問題、農藥殘留問題、獸藥殘留問題、食源性致病菌問題、真菌毒素問題、違法添加非食用
監管部門對違規企業罰款的依賴,與地方政府對賣地財政依賴的一樣,成為治理食品安全和房地產價格的頑癥。這種拿法律尊嚴做交易極不嚴肅的執法方式,實際上是在縱容違規企業有恃無恐的為非作歹。 “質量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查出來的”,同樣,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產加工出來的,而不是監督檢查出來的。《食品安全法
三聚氰胺的悲劇不能再重演了!在今年年初的上海“兩會”上,市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麻生明遞交提案建議:為防止非法添加物被當做正當添加劑進入食品,應建立或完善嚴格的新食品添加劑審批制度。 對此,市質監局近日明確回復:上海將在先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企業第一責任人的作用,在全國率先實施食品生產
新標準出臺過程令人費解,關鍵指標的顯著降低讓人驚訝,而非止一處的標準模糊或硬傷,令人擔憂其是否堪當整飭乳業的重任 來自商務部、衛生部等中央部委的數十名官員共商食品安全議題。一名聽眾當場質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食品安全監管到底誰說了算?究竟能不能管好?管不好應該如何
《食品安全法》實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現四大弊端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標準“打架”給監管“帶來很大麻煩”,分段管理導致資源浪費、重復監督等問題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蝦想到明膠、吃著鴨血狐疑是豬血……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對中國股市的態
中國的食品安全到底能打多少分?專家說能打80分,但在老百姓的眼中可能根本不及格。如此大的差距,來自哪里?陳君石院士做客搜狐健康,告訴公眾一個真實的食品安全現狀。 訪談嘉賓:陳君石 嘉賓簡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二十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三聚氰胺、蘇丹紅、工業明膠……近年來,非法添加物引發各種食品安全事件,讓不少人談“添加”即色變,合法食品添加劑也因此頻頻遭受質疑。食品添加劑可否不使用?添加劑到底安不安全?記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食品工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穩健的增長。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食品市場的巨大商機吸引了全球目光,近幾年,我國進出口食品貿易量大增,那么進口食品就一定安全嗎? 理性對待進口食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告訴記者,由于歷史發展不同,各
10月1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正式施行。這部升級版的法律重典,對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更加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建立更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被稱為“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關乎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以法治方式維護食品安全是“最鐵”的安全保障。與舊法相比
食品安全是全世界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值此中國實施《食品安全法》之際,研究其它世界強國在相關方面的成就及實施過程中如何落實法律也有現實的借鑒意義和價值。 英國:立法與監管齊下 英國是較早重視食品安全并制定相關法律的國家之一,其體系完善,法律責任嚴格,監管職責明確,措施具體
三聚氰胺、蘇丹紅、吊白塊、福爾馬林等組成了添加劑“恐怖名單”。 其實,“恐怖名單”中的化學物質原本與食物毫不搭界,盡管它們曾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它們是非法的,它們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劑。”業者、學者都這樣說。 但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無疑在考驗著人們的心理承受底線,而且由三聚氰胺引
“食”面埋伏 食品安全熱點“九問”——訪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 瘦肉精、染色饅頭、假薯粉……近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究竟怎樣?應該怎樣全面認識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事件頻
食品安全立法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全國人大
衛生部等多部門3月1日發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產、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 過氧化苯甲酰俗稱面粉增白劑。去年起,本報持續關注面粉增白劑的存廢問題。去年12月,衛生部監督局網站對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公開征求意見。這也使
【案情】 近期,某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某餐館檢查時,發現廚房操作間內擺有一瓶已開封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復配著色劑”,其外包裝標簽上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該餐館負責人不能提供采購此批食品添加劑的票據和記錄,執法人員依法當場扣押了該瓶“復配著色劑”,并進行立案查處。 【觀點】 執法人員對此案提出
在《食品安全法》中,“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涂料。” 作為食品的“貼身衣物”,食品
部委官員、專家、代表委員熱議食品添加物 最近,老百姓熟悉了一個本來十分生僻的字母組合:OMP。這種添加在蒙牛特侖蘇牛奶中的食品原料被疑致癌,一度激起了軒然大波。盡管最終衛生部證實它對人體無害,但人們對食品添加物的憂思遠未終結。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有害食品添加物曝光,人們無奈地發現,自
9月1日起,監管部門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生產、銷售和經營中使用的無證查處,同時又有一些新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標準開始或即將實施——— 法制網記者 韓樂悟 9月1日起,所有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必須通過“QS”市場準入才能上市銷售,否則將予以查處。這意味著,從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