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等多部門3月1日發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產、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 過氧化苯甲酰俗稱面粉增白劑。去年起,本報持續關注面粉增白劑的存廢問題。去年12月,衛生部監督局網站對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公開征求意見。這也使爭論十年之久的“面粉增白劑”存廢將有結果。征求意見稿顯示,自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對于“擬設一年過渡期”,部分公眾認為沒有必要。 根據昨日發出的正式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產、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 對于“緩刑期”縮短,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副局長陳銳說,第一,這是一個重大的政策調整,要給方方面面留出準備時間;第二,社會上有很多聲音要求縮短實施時間,衛生部與方方面面進行反復研究磋商,留出了兩個月的過渡期,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衛......閱讀全文
業內人士透露,針對面粉增白劑的存廢,以國家糧食局為代表的主廢派和以衛生部為代表的主存派已爭論多年。 食品安全法出臺后,這一爭論進一步升級。曾有糧食系統領導拍著桌子質疑面粉增白劑是否確有必要,“離了增白劑,是蒸不成饅頭、搟不成面條、烙不成大餅還是炸不成油條?” 這是一份關乎十幾億人食
12月15日,衛生部監督局對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公開征求意見,公告稱將設1年的過渡期限,擬從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劑。 無法證明百分之百安全的面粉增白劑,已經用了20多年,其間,要求禁用的呼聲不斷。多家機構也通過實驗證明,面粉增白劑很難添加均勻,因此容易過量,危害人體健康。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 4月22日,北京新發地一家大型食品添加劑超市的工作人員在整理貨架。 擅自擴大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本身質量有問題的食品添加劑等,已
面粉是人們的日常食品,然而不久前有媒體報道江蘇省如皋市一家食品添加劑公司在生產面粉增白劑時加入30%石灰粉,再次使增白劑的安全性問題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請關注――面粉中到底要不要添
別誤讀“食品添加劑”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傷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詞。 4月21日,國務院下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傷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詞。 4月21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
自2011年3月1日,衛生部等多部門發出公告,從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添加增白劑,同時設置兩個月的合理過渡期。隨著這條法規的頒布,人們漸漸對面粉增白劑產生好奇,什么是面粉增白劑,為什么在要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劑?這兩個問題也許是人們問的最多的問題,下面,我們會科學合理地回答了以上
在食品常見的添加物中,有哪些是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的食品添加劑?哪些又是新的、尚存在爭議的添加物?有沒有根本就不允許添加的物質?對食品中隨處可見的防腐劑,如何進行監管? 對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食品專家進行了解讀。專家認為,目前引起消費者缺乏安全感的,并非食品添加劑,而是禁止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比
12月15日,衛生部監督局網站對是否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俗稱面粉增白劑)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并提出將從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使用增白劑。 盡管還在征求意見中,但在清遠這一舉措引得不少市民拍手叫好。在采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太白的、太光滑的、有特殊味道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君石 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限量制定標準是非常謹慎的。在這一標準下使用,不會引起安全問題。中國農業大學 何計國 現在食品真正出問題,往往是出在非法添加物,即不在名錄的非食品添加劑,比如蘇丹紅、吊白塊、三聚氰胺。中國疾控中心專家 霍軍生
一種在國人幾乎每天都食用的面粉中存在了24年的食品添加劑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在9月15日舉行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制定與公共政策”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馮平透露,2010年7月衛生部辦公廳對“關于再次建議盡快出臺新的小麥粉國家標準”的提案答復中表示,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有關面粉增白劑的存廢紛爭最近有了新的進展。有媒體報道,最近在一次有關食品添加劑的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馮平透露,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委員會已經審查同意注銷過氧化苯甲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面粉增白劑。 馮平委員在接受中國之聲專訪時,也證實了全
在食品安全法審議通過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尤其對食品添加劑的領域,特別提到了面粉的增白劑,認為應該慎重使用。對于面粉增白劑的擔憂,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2006年,國家糧食局在其網站上進行消費者調查,87%的被調查者不愿意接受添加化學增白劑的小麥粉。時至今日,消費者早已是罵聲一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水平。食品添加劑是構成食品工業的重要因素,它延長了食品的保藏時間,可以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狀,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增加食品的品種和方便性,增加食品的品種和方便性,可以說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 2010
面粉增白劑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主要有防腐劑類、甜味劑類、增稠劑類、著色劑類、懸浮劑類、穩定劑類、護色劑類等。其中面粉白度可以通過白度測定儀進行測定。面粉增白劑符合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它明確將過氧化苯甲酰歸為面粉處理劑類,規定其使用范圍
超市買的包裝食品里面,用了哪些食品添加劑?只要看看配料表,就會一清二楚。昨日,衛生部公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規定,所有食品添加劑必須在食品標簽上明顯標注。 食品添加劑 盡可能減少用量
專家表示,標榜“零添加”加劇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易誤導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位老奶奶到超市面粉區選購面粉,導購推薦了幾款正在做特價的產品,她都斷然拒絕,表示自己要買“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這是中糧面粉銷售人員講述的一個真實案例。 現代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但一些錯誤
《食品安全法》實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現四大弊端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標準“打架”給監管“帶來很大麻煩”,分段管理導致資源浪費、重復監督等問題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蝦想到明膠、吃著鴨血狐疑是豬血……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對中國股市的態
“撤銷面粉增白劑擬設一年過渡期”引起熱議。12月29日,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有關負責人向新京報回應稱,食品添加劑在限量內使用如有安全問題,衛生部會對其立即撤銷,但按標準使用面粉增白劑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擬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限是必要的。 設過渡期限符合世貿規則 30日
被視為有毒化工原料的“一滴香”,昨天被衛生部“正名”。當天,衛生部召開食品添加劑新聞通氣會介紹,經質檢總局、國家藥監局等多部門調查發現,“一滴香”、“火鍋飄香劑”等產品屬咸味食品香精,如按照標準使用對人體是無害的。衛生部同時發布公告稱,從今年5月1日開始,面粉中將禁止添加增白劑。
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制定一個法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整體工程,需要全社會去投入和建設,這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視員李援 蘇丹紅、三聚氰胺、皮革奶、面粉增白劑……在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的今天,這些"意外"事件一度讓百姓感覺心憂憂。民以食為天,食以
長期以來,我國面粉生產行業使用增白劑,提高面粉的白度,而增白劑是強氧化劑而不是食品。有關專家認為,添加于面粉中只是讓面粉的顏色越來越白,而長期食用,對人體的累積損害無法估量。多年來盡管專家、業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劑,但時至今日面粉增白劑仍然“我‘加’我素
面粉中不含三聚氰胺,卻發現有過量增白劑 毒牛奶事件后,人們在網絡上對所有含蛋白質的食品都開始心存疑惑,有的說面粉里摻了三聚氰胺,懷疑的理由是我國檢測蛋白質的方法是凱氏氮定法。某位飼料廠老板甚至好心地勸人別吃任何面粉制品,稱其熟知面粉行業的潛規則。 面粉乃國人主食,尤其是北方。面粉會不會陷入“三聚
中國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劑,已有二十多年。 這是一種極具爭議的面粉添加劑,堅持禁用方認為該添加劑對人體有害,并以歐盟早已禁用為據。堅持使用方認為該添加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且以美國可不限量使用為據反駁。 &nbs
從5月1日起,面粉正式“禁白”。近兩天,記者在北京的市場走訪時發現,個別面粉(小麥粉)包裝已標示“不含增白劑”、“不含添加劑”字樣。對此,不少市民疑惑,面粉種類繁多,如何辨別是否添加了增白劑?政府如何監管才能確保“禁白”政策落到實處? “增白”面粉市售或將持續一年 5月11日,記者在北京沃爾
它有著一個拗口的名字,叫過氧化苯甲酰,俗稱面粉增白劑。 主張禁用派認為,其破壞了面粉營養,含有致癌物質,應盡早予以取消。堅持使用派則認為,該增白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改善了面粉的質地,應繼續使用,這種論戰在過去的20多年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一次。 9月中旬,主張禁用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爭議了10余年的面粉增白劑終于被判死刑。衛生部等多部門日前發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產、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該消息一經公布,引來民眾一片叫好聲。不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中,關于在水中加入添加劑
10月14日,北京樂天馬特洋橋店內整齊地碼放著一袋袋面粉。本刊記者 曹海鵬 攝 近日,爭議不斷的“面粉增白劑”再次掀起軒然大波,引發了人們的恐慌和憤怒。 恐慌來自于“面粉增白劑”會引發病變甚至致癌的傳言,許多消費者震驚了:難道我們已經被
科學總是充滿爭議,對于“面粉增白劑”,學界內出現支持和反對之聲實屬正常,未有十足把握,我們不可拿公眾的健康做賭注。整治食品添加劑不僅要瞄準合法名單之外,對于許多行之多年、存在質疑的合法添加劑,也應該重新加以評估。 是否禁用“面粉增白劑”,這一話題在去年曾熱極一時。2001年至今8年來,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