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是將健康的造血干細胞輸注給放、化療后的患者,以替代患者病態或衰竭的骨髓,使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統重建。HSCT由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Thomas教授于20世紀50~70年代逐漸引入臨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已廣泛用于血液疾病。本報特此梳理HSCT預處理、移植方式以及術后反應的專家觀點,以饗讀者。 造血干細胞移植預處理:增加強度還是合理選擇藥物? 文/姜爾烈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用于治療血液系統各種良、惡性疾病的有效方法。預處理是HSCT的開始,關系到移植的成敗。 以放療為基礎的預處理 全身放療(TBI)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抗腫瘤活性作用,與化療藥物之間沒有交叉耐藥,能夠穿透中樞神經系統及睪丸等由于生理屏障造成的腫瘤細胞庇護所。較高劑量的TBI可以減低復發率,但是劑量過大會增加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分次照射可以在減低器官毒性的同時保持抗腫瘤效應......閱讀全文
編者按: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是將健康的造血干細胞輸注給放、化療后的患者,以替代患者病態或衰竭的骨髓,使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統重建。HSCT由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Thomas教授于20世紀50~70年代逐漸引入臨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已廣泛用于血液疾病。本報特此
編者按: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是將健康的造血干細胞輸注給放、化療后的患者,以替代患者病態或衰竭的骨髓,使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統重建。HSCT由美國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Thomas教授于20世紀50~70年代逐漸引入臨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已廣泛用于血液疾病。本報特此梳理
分子生物學主要致力于對細胞中不同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理解,包括DNA,RNA和蛋白質生物合成之間的關系以及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調控的。而流式細胞儀是測量液相中懸浮細胞或微粒的一種現代分析技術。與傳統的熒光鏡檢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準確性好等優點。技術簡介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
《自然》 在實驗室內制造造血干細胞 人們距離在實驗室內制造造血干細胞(HSC)又近了一步,這要得益于近日兩篇《自然》論文所介紹的方法。這項進展對于細胞療法、藥物篩選和白血病的發展研究具有積極影響。 血細胞由造血干細胞產生,而造血干細胞在胚胎發育期間出現,產生于血管壁上特化的內皮細胞。 美
造血干細胞歸巢停留“熱點區域”的三維重構模型(紅色代表造血干細胞,藍色代表動脈,綠色代表靜脈)。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潘巍峻帶領其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高清晰解析了體內造血干細胞歸巢的完整動態過程,該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11月20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
英國《自然》雜志16日發表了兩項干細胞研究重要進展,美國科學家成功將人體多能干細胞和小鼠內皮細胞轉化為具有造血干細胞功能的細胞。最新成果距離在實驗室內制造出造血干細胞(HSC)又近了一步,對細胞療法、藥物篩選和白血病的研究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血細胞由造血干細胞產生,造血干細胞在胚胎發育期間出現
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兩項干細胞研究成果——“哺乳動物多能性干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和“成體干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立與應用”,分別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國的干細胞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首次同膺國家科技獎。這不僅再一次將人們的眼球聚焦到干細胞
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兩項干細胞研究成果——“哺乳動物多能性干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和“成體干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立與應用”,分別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國的干細胞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首次同膺國家科技獎。這不僅再一次將人們的眼球聚焦到干細胞
通過將小鼠年老的造血干細胞(年老HSC)移植到年輕小鼠的骨髓微環境(bone marrow niche,也譯為骨髓壁龕)中,可以證實年老HSC的基因表達模式恢復到年輕造血干細胞的模式。但是,另一方面,年老HSC的功能在年輕的骨髓微環境中沒有恢復。年老HSC的表觀基因組(DNA甲基化)即使在年輕的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目的。目前已在癌癥、遺傳性疾病如地中海貧血,鐮刀狀貧血癥、血友病及先天性黑蒙癥等多種疾病中表現出巨大的治療潛力。基因治療以其一次給藥終身治愈遺傳疾病的獨特潛力讓一切不可能變為有可能。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目的。目前已在癌癥、遺傳性疾病如地中海貧血,鐮刀狀貧血癥、血友病及先天性黑蒙癥等多種疾病中表現出巨大的治療潛力。基因治療以其一次給藥終身治愈遺傳疾病的獨特潛力讓一切不可能變為有可能。
戰國時期,“孟母三遷”成就一代思想家孟子的典故可謂是家喻戶曉,這個故事向人們展示了環境因素的重要性。在生物體內,微環境同樣是造血干細胞多步驟、多階段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脊椎動物造血干細胞產生于主動脈-性腺-中腎區,隨后遷移到胎肝(小鼠和人)或尾部造血組織(斑馬魚)進行擴增,進而遷移至胸腺向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基因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mainnews.net 【1】兩種基因療法或有望治愈罕見遺傳病 doi:10.1172/jci.insight.130260 doi:10.1073/pnas.1906182116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20世紀60年代,自骨髓移植成功治療造血系統疾病以來,人們對干細胞治療的研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干細胞是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或組織器官。干細胞治療是把健康的干細胞移植到病人體內,以達到修復病變細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細胞和組織的
提及抗生素,大家并不陌生,我們對抗生素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其可以幫助殺菌,抵御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的確,抗生素最初設計的目的就是幫助人類抵御感染性疾病的發生;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就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霉素,自此人類在抗生素的發現及相關領域的研究逐漸開展開來。 近年來,大量研究都發
9月19日,市科技局會同市財政局、市衛計委在岳陽市中心血站組織專家就血型基因研究岳陽市重點實驗室組建進行評審,認定血型基因研究岳陽市重點實驗室組建方案切實可行,符合《岳陽市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的要求,同意以岳陽市中心血站為依托組建血型基因研究岳陽市重點實驗室。 據悉,岳陽市中心血站是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宣布,該院被批準建設國家衛生部兒童血液腫瘤重點實驗室。同時,總投資 1.5億元,總建筑面積24973平方米,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兒童血液/腫瘤中心大樓也在該院建成啟用。大樓擁有126個標準床位、46個白日醫療床位、 22個移植及移植過渡床位,并配有標準實驗室。 據醫學
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紐約證交所代碼:BMY)今日發布了一項名為CheckMate-012的1b期最新臨床研究結果,該研究旨在評估在不同劑量、不同方案中,Nivolumab單藥或者與Ipilimumab聯合治療未經化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該臨床研究的數據此前已作過報道。此次更新了中位隨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兒童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現階段我國兒童ALL的治愈率約為70%(國際最高治愈率約為80%)。患者對相關治療藥物的耐藥以及由此引起的復發是治愈率難以提升的瓶頸。因此,如何破解兒童白血病耐藥復發及其克隆演化機制已成為這一領域的研究焦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
在2018年歐洲多發性硬化治療和研究委員會(ECTRIMS)大會上,公布的關于多發性硬化(MS)患者中使用自體干細胞移植的數據,很令人鼓舞。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移植后患者未顯示出疾病高度的活動性。 研究概況 英國Joyutpal Das教授在大會報告了20例多發性硬化癥(MS)患者使用自體干細
在人體腸道中生活著數以萬億的共生菌群,它們的種類繁多,可達上千種,數量也很驚人,是人體細胞總量的10倍以上,迄今為止,仍有80%以上的微生物不為人知。這些腸道微生物和人體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系,對于維持人類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們在腸道中保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能夠合成維生素、幫助人體從食物中吸收
分析師們和其他市場觀察家們的并購言論中,談論得最多的仍然是擁有良好預期的低市值公司。這包括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在有望擴容的市場中推出有增長潛力的產品,或者擁有即將獲得成功的末期在研新藥。 今年以來,已經發生了許多并購交易,在此基礎上,GEN對去年發布的最佳并購標的企業進行了擴充。 不過,這些標
“治理霧霾在溯源方面,需要通過先進技術手段,對環境狀況進行科學監測、分析和研判,確定微觀污染源。”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許皞近日表示,目前,國內有些地方采用了網格化治理模式,一方面,根據整個區域的空間布局、污染源分布狀況,布設監測站點形成網格,對整個區域進行實時動態
為了治理霧霾北京可以說下了大力氣。據悉,今年3月1日《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實行,在今年兩會上,北京再次提到關于整治露天燒烤的議題,提出“對露天燒烤處罰無上限”。 2013年,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研究組發布的結果顯示,餐飲排放已和機動車、采暖成為北京霧霾的三大污染源。同年
中國科研人員對人類胚胎基因進行編輯的研究再次在國際上引發關注。整整一年前,中山大學科研人員的類似研究在國際上掀起巨大波瀾。 這一次,處在輿論漩渦中心的是廣州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使用CRISPR技術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組進行了修改,目的是使其能夠抵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4月6日,該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連日來,隨著氣溫下降,氣候干燥,霧霾天漸多,市內各大醫院的呼吸科又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很多都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病人,高峰期連走廊都找不到病床。對于呼吸科醫生來說,慢阻肺患者急性發作緩解出院了,很難讓人高興得起來。目前大多數中國慢阻肺患者非常不重視預防和緩解期治療
《環球視線》2010年9月29日完成臺本 ――中國稀土 中國做主 主持人 水均益: 歡迎您繼續收看《環球視線》。 稀土號稱是“工業味精”,或者叫做“21世紀的黃金”,然而珍貴的稀土不僅沒有能夠給中國換來可觀的財富,反而不斷地引來各種猜忌和
新聞提示: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7.8級大地震,近半個中國皆有震感。在災區,大量建筑物倒塌,截至15日已造成至少14866人死亡,四川境內有25788人被埋。在災難發生時,你知道怎樣打開求生之門嗎?當你被困時,你知道怎樣自救,提高生存機會嗎?你知道該怎么恰當地救助被埋的親人,而不是在幫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