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原理干抗素是干擾素誘生劑作用于有關生物細胞所產生的一類高活性、多功能蛋白質。它從細胞產生和釋放出來以后,又作用于相應的其它同種細胞,使其獲得抗病毒及抗腫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所謂干擾素誘生劑,是指能誘導有關生物細胞產生干擾素的一類物質。能誘導有關生物細胞產生α和β干擾素者稱甲類干擾素誘生劑,如各種動物病毒、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等;可誘導T細胞產生γ干擾素的稱為乙類干擾素誘生劑,如脂多糖、鏈球菌毒素、腸毒素A等。在實際工作中,制備干擾素多采用兩種方法。一是用干擾素誘生劑誘導某些生物細胞產生干擾素,經提取純化并檢定合格后即可使用。該法所用的細胞多為外周血白細胞。二是采用基因工程法進行生產,即將干擾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內,通過培養大腸桿菌來生產干擾素。目前,大規模生產干擾素主要采用基因工程法。實驗設備細胞培養設備(如培養瓶、多孔培養板、溫箱、顯微鏡、旋轉培養器等)、水浴箱等。實驗步驟1. 制備誘生劑:采用NDVF系弱毒株,以雞胚尿囊液形......閱讀全文
一、 實驗準備1. 標本制備:2. zui小化非特異性結合: 二、凋亡1.凋亡的檢測方法:網站和其它2.PI染色法3.Annexin V 法4.TUNNEL法 三、細胞因子1.激活的細胞因子2.CBA 四、血小板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推動實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導和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社會風尚,按照《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的有關要求
流式細胞術工作原理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通過單克隆抗體對單個細胞或其他生物粒子進行多參數、快速的定量分析。它可以高速分析上萬個細胞,并能同時從一個細胞中測得多個參數,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準確性好的優點,是當代最先進的細胞定量分析技術之一。光源、液流通路、信號檢測傳輸和數據的分析系統是流式細胞儀的主要組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的通告(2020年第4號)。 以下是公告全文:關于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的通告(2020年第4號)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按照“統
實驗概要本文用干擾素誘生劑制備人白細胞干擾素為例介紹了干擾素的制備方法。實驗原理干抗素是干擾素誘生劑作用于有關生物細胞所產生的一類高活性、多功能蛋白質。它從細胞產生和釋放出來以后,又作用于相應的其它同種細胞,使其獲得抗病毒及抗腫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所謂干擾素誘生劑,是指能誘導有關生物細胞產生干擾素的
Real Time PCR實時熒光定量PCR 其定量的基本原理是在 PCR 反應體系中加入非特異性的熒光染料(如: SYBR GREEN I )或特異性的熒光探針(如: Taqman 探針),實時檢測熒光量的變化,獲得不同樣品達到一定的熒光信號(閾值)時所
瘤細胞懸液皮下接種法實驗方法原理肺癌是最常見的嚴重嚴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惡性腫瘤之一, 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與肺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實驗材料小鼠試劑、試劑盒RPMI1640 培養基中止液Hank. s曲拉通X-100儀器、耗材酶聯免疫監測儀96 孔24 孔平底培養板離心沉淀機實驗步驟1.
簡介:什么是PCR芯片?實時定量PCR是檢測基因表達zui靈敏,zui可靠的方法。通過在試驗過程中,實時監測熒光染料的信號變化,反映樣品中的基因拷貝數。實時定量PCR線性范圍廣(能達到5個數量級),因此可以檢測同一樣品中表達量極低的基因和表達量很高的基因。但是,由于實時定量PCR需要制備
PCR反應的準備PCR反應體系10×擴增緩沖液10μl4種dNTP混合物(終濃度)各100~250μmol/L引物(終濃度)各5~20μmol/L模板DNA0.1~2μgTaq DNA聚合酶5~10 UMg2+(終濃度)1~3mmol/L補加雙蒸水100 μl其中dNTP、引物、模板DNA、Taq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研究進展 非晶形成的機理以及熱力學、動力學和結構對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物理所汪衛華小組與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
實驗原理干抗素是干擾素誘生劑作用于有關生物細胞所產生的一類高活性、多功能蛋白質。它從細胞產生和釋放出來以后,又作用于相應的其它同種細胞,使其獲得抗病毒及抗腫瘤等多方面的免疫力。所謂干擾素誘生劑,是指能誘導有關生物細胞產生干擾素的一類物質。能誘導有關生物細胞產生α和β干擾素者稱甲類干擾素誘生劑,如各種
絕大多數腫瘤缺乏特異性抗原,而且腫瘤組織中抗原提呈細胞數量減少、功能低下或缺如。因此應用細胞融合技術將腫瘤細胞和DC融合,融合細胞即包含腫瘤細胞表面的所有抗原,又具有DC的強大的抗原提呈能力和刺激效應細胞免疫能力[1-2]。 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超家族生長分化因子是一種具有多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盲區一:不知道乙肝病毒的局部點突變。臨床上同樣是乙肝,卻可以有不同的病毒點突變,找到不同的突變從而選擇不同的治療是生物芯片——乙肝病毒基因突變檢測體系的優勢所在。乙肝病毒DNA有四個開放讀碼框,分別稱為S區、C區、X區和P區,不同區域的突變直接影響著治療方式的選
介紹隨著光吸收法可以滿足越來越多的應用檢測領域,終點法讀板機在實驗室中的占有率也越來越高。例如ELISAs方法進行細胞因子定量和Bradford法進行蛋白定量。本篇應用就是要著重比較使用Bradford法進行蛋白定量檢測時,Molecular Devices公司最新的產品EMax?
免疫系統是相當嘈雜的,B細胞與巨嗜細胞溝通,巨嗜細胞與T細胞交流,而T細胞則與免疫系統的所有成員通訊。細胞間交談的語言是細胞因子,包括趨化因子和生長因子在內的各種細胞因子共同介導著機體內的細胞間通訊。目前已發現的細胞因子種類繁多,在R&D公司的產品目錄中光“細胞因子”類別里的人類蛋白就有
細胞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比色法定量檢測試劑盒使用說明主要用途YIJI細胞誘導型巨噬細胞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 /NOS2/mNOS)活性比色法定量檢測試劑是一種旨在通過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硝酸還原酶和乳酸脫氫酶反應系統,在誘導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特異性抑制劑存在與否的情況下,由底物L-精氨酸
“江湖論劍”,聽聽不同的聲音。靜下心來,潛心研究,我們將走的更遠。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今天讓分享一下科學網博主金石先生(原作者筆名)對干細胞治療觀點的最后一篇。 1合理的干細胞來源 許多實驗室發布自己在干細胞領域的研究成果,而事實上多數發表在頂級刊物上研究成果卻難以重現,排除試劑、裝備、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亮點研究成果,共同解讀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Cell 【1】Cell:揭示增強免疫療法療效、對抗免疫抵抗性癌細胞的新方法 doi:10.1016/j.cell.2019.06.014 免疫療法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癥。然
根據最近兩次的結核病流調看,我國目前結核病疫情和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情況呈現兩個特點。首先,我國的潛伏結核感染率為44.5%-50.2%(用PPD試驗檢測),應用ELISPOT方法檢測的LTBI率為15.4%-30.7%;其次,臨床結核病患者中有85.6%的活動性肺結核是菌陰患者。由此可見,潛伏結核感
六、流式檢測細胞染色基本過程(以全血為例)1、 收獲細胞:肝素鈉抗凝的靜脈血,按1:1與培養基混勻,加刺激劑,同時加蛋白轉運抑制劑(參照說明書), 混勻后,37℃,5%二氧化碳培養4-6小時2、 阻斷Fc受體:用于消除非特異性的結合
2月5日,國家衛健委網站公布的第五版診療方案中,在抗病毒治療一項上,增加了“或可加用利巴韋林”治療的內容。 公開資料顯示,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1986年被批準用于臨床,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由于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抑制作用,其主要被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曾是2
編 號 論文題目 作 者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1 引言由于凍干藥品呈多孔狀、能長時間穩定貯存、并易重新復水而恢復活性,因此冷凍干燥技術廣泛應用于制備固體蛋白質藥物、口服速溶藥物及藥物包埋劑脂質體等藥品。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庫得知,目前國內已有注射用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凍干鼠表皮生長因子、外用凍干重組人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盡管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動物組織或液體中,有囊泡在細胞周圍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術語“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來定義所有的由脂質雙層包圍的胞外結構,如圖1所示。在1980年代,人們描述了EV可以通過質膜向外出芽或通過細胞內內吞
細胞因子(cytokine)是由細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質的統稱。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細胞因子在免疫調節、炎癥應答、腫瘤轉移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細胞因子的檢測不僅是基礎免疫研究的有較手段,同時在臨床疾病診斷、病程觀察、療效判斷及細胞因子治療監測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但是,由于細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