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保法上周正式得到通過,其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環保法”,并將在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28、29日,人大常委會邀請了法工委修法參與者、環保部專家、法學專家、企業和環保組織代表等解讀新出臺的環保法。 專家們對新環保法實施時間、政府監督、應急預警等方面進行了解讀。中國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根據新環保法,當地環境質量的任務落實到了地方各級人民政 府,同時也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也提出了限期達標、按期達標的制度。此外,還有監測、規劃、標準、總量控制、許可證制度等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可以保障把大 氣十條的實施從一個臨時性的管五年的行動計劃推上常態化、法制化軌道。 此外,人大代表吳青表示,新環保法的出臺為地方環保立法提供了非常好的上位法依據,地方上可以出臺比國家規定更嚴格的環保標準、政策和法律。袁杰也表示,地方性法規接下來可以對環保法中原則性的條款進一步細化,地方有權通過出臺條例的方式來落實環保法。 ......閱讀全文
陳吉寧任職環保部長的第一年,也是“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的一年。利用這部長出牙齒的環保法,2015年,環保部公開約談了15個市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掀起了新一輪的環保風暴,一批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陳吉寧說,約談地方政府負責人是抓住了環境保護的牛
在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霧霾時,中國步入了環保立法與環保市場的“雙元年”。 進入12月,霧霾天氣波及中國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創下世界霧霾之最,從個別城市的持續霧霾演繹到幾百萬平方公里的淪陷,而在霧霾籠罩之下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危機紛至沓來。這一切預示著“唯經濟增長下的健康透支
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能耗高企的問題突出,既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違背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十八大以來相繼出臺了各項環保政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
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體現四方面進步 “大氣污染防治法是新環保法通過以后修改的第一部單項法,主要體現了四個方面的進步。”在8月29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童衛東這樣表示。 據童衛東介紹,四個進步之一就是,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強化地
去冬今春,隨著一輪輪灰霾席卷全國,也讓灰霾防治從科學語境進入了公共話語之中。事實上,灰霾治理本就不是科技界能夠單獨解決的問題。在許多人看來,作為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沖突的代表性產物,灰霾已經成為當下經濟轉型階段的一個復雜社會問題。 從其他國家治理空氣等環境問題的歷史經驗來看,只有在政府監管、法
隨著社會和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能源行業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問題也日益得到關注。今年以來,新環保法的實施及我國證券監管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走向規范化。 能源企業環境風險加大 環保核查由原來的環保部門轉移至企業和中介機構,企業及中介機構責任加重 能源行業的環境風險可以分為“
7月28日,北京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代表團成員申雪、趙宏博夫婦在吉隆坡盛貿酒店接受媒體采訪。 面對霧霾天氣是否會影響奧運選手的疑問,申雪強調,無論最終申奧成功與否,中國政府肯定都會持續地想盡辦法改善空氣質量。趙宏博則立即補充:“我們也居住在北京,能明顯感受到中國政府改善大氣污染的力度。我
“土十條”出臺正加快推進,有人預計土壤治理市場將在“十三五”期間蓬勃發展。我們想知道,土壤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大?如何挖掘土壤市場潛力?環保企業當何去何從? 薛濤,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資深市政環境產業與政策專家。財政部PPP中心專家庫成員,天津大學特聘講師
一攬子環保政策有望今年出臺,其中包括總投資達2萬億元的“水十條”、“土十條”、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配套文件。另外,《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正在編制,將于明年3月上報國務院。 “水十條”、“土十條”、環保“十三五”規劃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環保主題已先熱,預計將成為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議題之
一面是我國大氣污染向煤煙與機動車尾氣復合型過渡、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頻發,一面是治污屬地管理難成合力、環境違法成本低、企業寧罰不改……大氣污染如何防、十面“霾”伏怎么破? 22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打出一記重拳。草案取消了現行法律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企業
隨著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生產活動日益加快,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影響損失也相應增加。突發環境事件是指在瞬間或者短時間內由于大量污染物質的排放、泄漏,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給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環境事件。主要包括核污染事故、劇毒農藥和化學品的泄漏、擴散事故,易燃易爆物的泄漏、爆炸,
◆中國人均肉食、豬肉消費量均明顯低于眾多發達國家 ◆中國的飼料需求主要依靠國內生產,沒有搶奪飼料資源 ◆中國政府致力于畜牧業溫室氣體減排,并愿意承擔自己責任 近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文稱中國人吃豬肉正在危害全世界,中國養豬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導致了全球變暖。中國是豬肉消費大國,但把中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環保法。至此,這部“環境保護的根本大法”完成了25年來的首次修訂,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 它能否滿足公眾對依法建設“美麗中國”的期待?能否拯救我們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副部長潘岳。 “新修訂的環保法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一部
編者按: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將正式執行,環保行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有關專家表示,由于三大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水十條”、“大氣十條”及“土壤十條”)的推進,估算國家將在環保產業投入資金6萬億元,環保產業進入生命周期的穩健成長期。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從目前不斷釋放的政策利好來看,未來環保產業會
斥資百億卻不達治理預期目標,在新《環保法》實施后,云南滇池流域治污迎來新考驗。 昨日 (1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環保部西南環保督查中心官網獲悉,近日,受環保部委托,該中心就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約談了昆明市政府,并責成昆明市政府暫停部分區域新增水排放項目環評審批。據通報,約談事由主
斥資百億卻不達治理預期目標,在新《環保法》實施后,云南滇池流域治污迎來新考驗。 昨日(1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環保部西南環保督查中心官網獲悉,近日,受環保部委托,該中心就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約談了昆明市政府,并責成昆明市政府暫停部分區域新增水排放項目環評審批。據通報,約談事由主要
7月4日,新余市政府新聞辦、市環保局聯合舉行新余市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就2015年以來全市環保工作和群眾關心的環保熱點問題進行新聞發布。重點強調水質監管和大氣污染兩方面,并對這兩方面加強應對措施。 如何保障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 第三水廠水質異常事件發生后,大家更加關注城市飲用水源,那么目
5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因為人人關注環境,所以被人們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一出臺,就受到極大的期待與關注。從去年1月1日這部法律正式生效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一年半的時間,實施效果到底如何,各方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昨天,多所高校環境法學專家聯合發布了
中國最高權力機關24日通過史上最嚴格的環保法修訂案。新環保法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此舉為深受環境問題困擾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提供最有力環保法律后盾,有助于扭轉伴隨其經濟快速發展而生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歷經四次審議,環保法修訂案24日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此間環保專家認為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已經到了一個集中暴發期,甚至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因素,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湖北經濟學院教授、環境法專家呂忠梅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加強環境與健康保護制度建設,保障公眾健康。 令人欣慰的是,新《環境保護法》將環境與健康問題納入調整范圍,明確規
6月18日上午10時,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李暉接受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專訪,回應網友關注的環保焦點問題。對于網友問到“為什么空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難”、“廳長會不會下河游泳”,李暉沒有正面回答。他表示,目前法律對環保工作不利:處罰偷排企業金額少,環保局不能關停企業。廣東省環保廳正在建議修改環保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境產業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加速發展后,“十三五”時期無疑是關鍵的攻堅階段。 為了行業健康理性發展,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伊始,新華網能源環保頻道,策劃此次“十三五”開局之年環保“好聲音”邀您一起談”,旨在傾聽行業聲音,尋找行業“最強音”。 廣東
15項監測儀器儀表列入環境保護重點設備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環境保護問題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焦點,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自2007年以來,環境保護部持續開展環境保護綜合名錄編制工作。近日,2017年版《環境保護綜合名錄》發布。此次發布的綜合名錄包含兩部分:一是“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簡稱“雙高”
2015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訂案>》(以下簡稱新《環保法》)就要正式開始實施了。新《環保法》以違法排污“按日計罰、 上不封頂”、 “查封扣押、現場停產整治”等一系列極具威懾力的處罰措施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 新《環保法》的實施再一次讓人們看到了我國政府鐵
2014年12月19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辦法》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嚴格按照程序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嚴懲超標、超總量排污行為。記者日前就《辦法》的出臺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 中國環境
“要堅定不移地轉方式調結構,清醒把握經濟新常態,不能為了保持增速而‘饑不擇食’,導致不該上的項目也上,不該簽的協議也簽。”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指出,對以往產生的環境問題,要按照法律法規逐步治理。 四川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日前在全省環保工作會上要求,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突出
三、環保政策的后續影響 我們認為,環保政策的要求標準、執行力度以及監管力度將會長期持續并越來越嚴。 可以預料到,在緊抓大氣治理不放松的背景下,接下來的考核重點將逐漸擴大到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治理。污染較嚴重的鋼鐵、有色、煤炭、化工等行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較大影響。研究相關產品應關注各項環保政策的執
浙江省浦陽江的水,曾經一度呈現出綠色、黃色、黑色,甚至粉色和乳白色,不能飲用、不能洗滌、不能灌溉、甚至不能觸碰,幾乎喪失了水的所有功能。面對觸目驚心的水污染狀況,當地政府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 2015年共實施“五水共治”項目30個,使全縣流域水質得到徹底改善。 浦江水污染治理只是全國水污染治
歷經25年4次審議修改的《環境保護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本治污重典,將開啟中國環境治理的新篇章。治污軌道將步入“法時代”。其實,關于環境治理的相關法律一直存在,但是“寬”、“軟”等弊端的長期存在,一直飽遭業內“詬病”,很難與當今經濟發展的速度相匹配。以新《
如同年初,空氣污染在年末再度占據了各大新聞版面。 一月 新年伊始,中國中、東部多個地區被霧霾籠罩。2013年在全國人民對空氣污染的高度關注之下拉開了序幕。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之后,在這個中國歷史上“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人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治理污染所面臨的真實挑戰。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