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找到長壽密鑰嗎
近日,有科學家發表報告稱,通過詳細分析超過50萬人的基因信息以及這些人父母的壽命記錄,確認了人類基因組中12個對壽命有顯著影響的區域,理論上可以基于研究形成DNA“評分系統”評估人們的預期壽命。 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和發展,給了人們探問壽命謎題更精細的工具。然而無論工具如何變化,人類的終極目標卻始終只有一個——盡可能長地延長壽命,活到“耆(qí)壽耇(gǒu)老”。 早在魏晉時代就有人壽命極限是120歲的說法,魏晉學者“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在其名作《養生論》中寫道:“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并表示養生有五難:名利、喜怒、聲色、滋味、神慮。這與現在說的養生要心態好、管住嘴等也如出一轍。 千百年過去了,人們對于長壽的認知不再局限于感悟和經驗主義,而是開啟了科學研究和實驗探索,然而所有這些,也不能解開如何使人類長壽的謎題,只是離答案更近了一步而已。 對抗衰老就要......閱讀全文
人類能找到長壽密鑰嗎
近日,有科學家發表報告稱,通過詳細分析超過50萬人的基因信息以及這些人父母的壽命記錄,確認了人類基因組中12個對壽命有顯著影響的區域,理論上可以基于研究形成DNA“評分系統”評估人們的預期壽命。 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和發展,給了人們探問壽命謎題更精細的工具。然而無論工具如何變化,人類的終極目標卻始
長壽老人可能并無長壽基因
百歲老人會不會有著特別的長壽基因呢?答案也許是否定的。美國科學家12日說,他們對17名超級人瑞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但沒有找到任何長壽基因。 超級人瑞是指110歲及以上老人,目前全世界已知共有74位,其中22人生活在美國。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12日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上報告說,這17位
“長壽飲食”怎么吃才長壽
28日發表在《細胞》雜志的綜述文章中,美國南加州大學倫納德戴維斯老年學學院教授瓦爾特·朗格和威斯康星大學的合著者羅扎林·安德森描述了“長壽飲食”,這是一種基于從食物成分和卡路里攝入等飲食各個方面研究的多支柱方法。 朗格認為,通過檢查從實驗室動物研究到人群流行病學研究的一系列成果,科學家們正
長壽秘訣:如何才能吃得長壽
全谷物飲食 曾發表在《JAMA內科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食用全谷物飲食可能有助于延長壽命,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這是一項眾多研究全谷物飲食與提高壽命,包括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關系的大型研究之一。 研究人員觀察了兩個大型的隊列,包括約7.4萬名參與了“護士健康研究”的女性,以
高維量子密鑰分發方案獲驗證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獲悉,郭光燦院士團隊日前在高維量子密碼領域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韓正甫研究組利用量子態的不同自由度之間的映射方法,設計并實驗驗證了一種保真度和穩定性極佳的高維量子密鑰分發方案。該研究成果已于2月27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Ap
中國科大實現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
3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徐飛虎等,通過發展設備無關理論協議和構建高效率的光學量子糾纏系統,首次在國際上實驗實現了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DI-QKD)的原理性演示,相關研究成果以編輯推薦的形式在線發表于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密鑰分發(QKD)
合成指紋讓塑料顆粒成為安全密鑰
被擠到細小塑料顆粒表面的微觀皺紋能夠被用于制造難以復制的安全密鑰。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圣文森特學院的Derek Breid說,這些隨機形成的皺紋很像人類的指紋。由于每組皺紋都完全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粒子可被用于替代安全卡或是指紋來識別個人身份。它們還被用于珍貴的藝術品,這樣以來人們將能確保交
未來密鑰安全-?后量子密碼算法來保護
早在量子計算時代到來前,互聯網就已經進入了后量子時代。許多人對未來量子計算機破解現代生活所依賴的密鑰的能力感到擔憂,因為這些密鑰保護著從智能手機銀行應用到在線支付的一切流程。 據《自然》報道,近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正式公布了其認可的能夠抵抗量子計算機攻擊的4項密碼技術,即C
中國科大實現全被動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密鑰分發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韓正甫、王雙、銀振強、陳巍與合作者,提出了一種無需主動調制的新型量子密鑰分發實現方案,并完成了實驗驗證,為實現高現實安全的量子密鑰分發系統提供了新思路。9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聰明的人更長壽!
最新的研究認為,聰明的人活的更久,可能的原因是,與聰明相關的基因或許存在遺傳上的“優越性”。相關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作者們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可能是,社會經濟地位可能會影響人的智商和健康。同時,聰明的人傾向于有著更好的生活
喝咖啡能長壽
一項新研究表明,與不喝咖啡相比,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可以延長壽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結果適用于研磨咖啡、速溶咖啡和脫咖啡因咖啡。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9月26日《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 論文通訊作者、澳大利亞墨爾本貝克心臟和糖尿病研究所教授Peter Kistler指出,在這項大型觀察性
喝咖啡能長壽
一項新研究表明,與不喝咖啡相比,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可以延長壽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結果適用于研磨咖啡、速溶咖啡和脫咖啡因咖啡。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9月26日《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 論文通訊作者、澳大利亞墨爾本貝克心臟和糖尿病研究所教授Peter Kistler指出,在這項大型觀察性研
少吃能否更長壽
不久前,Science網站上一則關于“5日節食有助于對抗疾病和延緩衰老”的新聞成為不少人關注的焦點。報道稱,研究者們發現,一個月內連續5天限制卡路里的攝入量能帶來以下好處:減少體重和總體脂、降低血壓、降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水平,這有助于預防或治療與衰老相關的疾病。 事實上,與此研究觀點相近的
科學家首次實現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
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實驗裝置 中國科大供圖 量子密鑰分發(QKD)相比于傳統通信協議,能夠使得兩個遠距離的用戶之間共享信息理論安全性的密鑰,結合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以確保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傳統QKD方案通常需要對使用的設備有一定了解和信任,然而在現實條件下,設備可能存在某些不完美特
中國科大合作實現高容錯率量子密鑰分發
日前,中國科大科學家潘建偉、張強等與清華大學馬雄峰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驗演示了高容錯率量子密鑰分發,他們在50公里的光纖鏈路、誤碼率達29%的條件下仍然獲得了安全密鑰。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 《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密鑰分發,從原理上保證了通信的絕對安全性。“‘量子密鑰’在
中國科大量子密鑰分發攻防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密鑰分發(QKD)的實際安全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韓正甫、王雙、銀振強、陳巍等發現了QKD發送端調制器件的一種潛在安全性漏洞;進一步利用該漏洞完成的量子黑客攻擊實驗表明,當QKD的發送端未對該漏洞進行嚴格防護時,攻擊者有可能利用其獲取全部的密鑰信息。上述兩
欲長壽,先“自宮”?雄性動物閹割后會延長壽命
眾所周知,女性比男性長壽。無論各地的整體健康情況如何,處于和平年代還是動亂之中,或在嚴重的流行病和饑荒期間,都是如此。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我國男性目前平均壽命75歲,女性平均壽命78歲,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高出3歲左右。相似地,在大多數動物中,雌性也往往比雄性長壽。 對于個體的健康狀況,遺傳
Nature公布長壽的奧秘:童子糞,或能讓短壽魚長壽!
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了一種最惡心的長壽方法——食用年青同類糞便中的活菌竟然可以減緩老化。 德國科隆馬克斯·普朗克老齡化研究所遺傳學家Dario Valenzano及其同事研究發現,當老年魚類食用了同種年青魚類糞便中的微生物之后,它們的壽命竟然得到了顯著的延長。 在Valenzano之前,科學
量子密鑰通過嘈雜光纖傳輸距離創新紀錄
據《自然》網站11月20日報道,英國物理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探測器,將一串量子密鑰通過嘈雜的光纖傳輸了創紀錄的距離——90公里。此舉說明量子密碼學終于進入主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物理評論X》上。 兩個人可以將加密密鑰編碼為一串光子并共享,任何竊聽者都會被量子系統警報攔截。但這樣的系統還不能
中國科大實現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徐飛虎等與上海微系統所、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通過發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學量子態調控、高計數率超導單光子探測等關鍵技術,首次在國際上實現百兆比特率的實時量子密鑰分發,實驗結果將此前的成碼率紀錄提升一個數量級。該成果于3月14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
我國科學家創造城際量子密鑰率新紀錄
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 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袁之良團隊與南京大學尹華磊合作,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打破安全碼率-距離界限的異步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也稱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成功實現508公里光纖量子通信,以及破紀錄的城際密鑰率和雙光子干涉距離,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
我國科學家創造城際量子密鑰率新紀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18.shtm
科學家首次實現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陳騰云等與清華大學馬雄峰合作,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量子密鑰分發基于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可以實現理論上無條件安全的保密通信,因此在近幾十年來一直是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協議(MP-QKD)是由清華大
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可實現高安全性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韓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雙、銀振強、陳巍等實現了抗環境干擾的非可信節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鑰分發網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實現下一代量子網絡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光學》上。 當前,量子保密通
常吃豆豉助長壽
豆豉是人們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調味品和菜品,素有“營養豆”的美譽。豆豉營養極其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鈷、硒、鉬、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微量元素。豆豉屬于發酵食品,更是老人的“長壽豆”。老人常吃豆豉不僅有助于開胃消食、祛風散寒,還能預防腦血栓和老年癡呆癥的發生。 ? ?由于
Nature研究揭示長壽之道
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證實,不再能夠進行細胞分裂,隨年齡增長而累積的衰老細胞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將正常小鼠的壽命縮短35%。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研究結果證實了,清除衰老細胞可以延遲腫瘤形成,維持組織和器官的功能,延長壽命,且沒有觀察到任何的不良影響。 論文的資深作者、梅奧診所生
長壽,好心態很關鍵
近日,美國《預防雜志》網站歸納了幾位高齡老人的長壽秘訣,其實都與心態有關。 保持忙碌,跟上潮流。不管上網、看脫口秀還是攝影,老人可以找到很多方式充實精神生活。愛“趕潮流”的老人,普遍思維活躍,更長壽。 建立面對面的互動關系。美國長壽專家丹·布特納曾在演講中介紹說,最快樂的人每天都與別人面對
疾病伴隨長壽相長
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刊登的7項研究匯總指出,到2010年,男性出生時的預期壽命與1970年相比已上升了11.1年,女性上升了12.1年。但是,盡管我們活得更長,我們卻更多地受到疾病的侵擾,罹患如癌癥和心臟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的合作者喬希·薩洛蒙在表示
中科大等實現500公里地基量子密鑰分發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張強、陳騰云等與清華大學王向斌、馬雄峰合作,突破遠距離獨立激光相位干涉技術,分別實現了500公里量級真實環境光纖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TF-QKD)和相位匹配量子密鑰分發(PM-QKD)。相關研究成果分別于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并被選為“編輯推薦”文
節點不必可信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已實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韓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雙、銀振強、陳巍等,實現了抗環境干擾的非可信節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鑰分發網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實現下一代量子網絡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知名期刊《光學》。測量設備無關量子網絡的實施框圖 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