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沉渣檢查的指征: 美國臨床檢驗標準委員會(NCCLS)規定凡有下述情況的應進行顯微鏡檢驗: 我國檢驗學會規定凡紅細胞,白細胞,蛋白和亞硝酸鹽四項干化學檢查中有其中任何一項不正常者都應進行顯微鏡檢查,并以顯微鏡 檢查報告為準。 那也就是說,只有干化學法檢測尿液紅細胸,白細胞,蛋白和亞硝酸鹽四項檢查均陰性(正常)時,檢驗人員可不做顯微鏡檢查(復查)。 2.尿沉渣檢查的標準化: 尿沉渣顯微鏡檢查是尿液分析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在泌尿系統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已被臨床醫生所肯定。但是,長期以來,因尿沉渣 成分復雜,檢查難度大,又缺乏標準化和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使得這項檢查對臨床診斷的意義大打折扣。 1995年NCCLS,JCCLS以及1997年歐洲尿分析協作組都先后制定文件,規范尿沉渣的檢查方法。這些文件雖然具體 內容上略有不同,但都強調: (1)檢測尿液要新鮮,要使用帶刻度,尖底離心管; (2)尿標本必須定......閱讀全文
從主任給我一個題目,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臨床檢方面的進展和談談我們的差距,確定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想進展方面有三個,一個是各種自動化檢則儀器的升級和使用一個是檢測標準化的問題:再一個是一些新的檢測項目陸續進入臨床應用。 差距,我和各位主任的想
尿液分析( urinalysis) 以往稱為尿常規檢查( 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 ,即采用理學、化學、顯微鏡方法來檢查尿液,由于是每個住院患者必須完成的常規檢驗,故常簡稱為尿常規。隨著科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如流式細胞儀、電鏡等) 檢查尿液;微生物、免
重視尿液有形成分檢查:尿液分析( urinalysis) 以往稱為尿常規檢查( 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 ,即采用理學、化學、顯微鏡方法來檢查尿液,由于是每個住院患者必須完成的常規檢驗,故常簡稱為尿常規。隨著科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如流式細胞儀、電鏡等)
三、尿沉渣顯微鏡檢查的規范化 目前的關鍵在于不重視、不規范。尿沉渣顯微鏡檢查是尿液分析重要組成部份,是尿液有形成份檢查最有效的方法,是當今任何先進儀器所無法取代的,為此必須高度重視。 1991 年美國 NCCLS 提出了“尿液常規分析”的推薦標準( GP-P ), 1995 年提出了GP16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分析法、顯微鏡鏡檢聯合檢測尿白、紅細胞結果分析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綜合應用了先進的流式細胞儀原理、電阻抗法及熒光染色技術,能夠全自動定量檢測非離心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等有形成分,是目前國內外較先進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而尿干化學分析儀由于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分析法、顯微鏡鏡檢聯合檢測尿白、紅細胞結果分析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綜合應用了先進的流式細胞儀原理、電阻抗法及熒光染色技術,能夠全自動定量檢測非離心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等有形成分,是目前國內外較先進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而尿干化學分析儀由于操作簡易、標本用量少、檢測速度快也
尿液的主要是由血液通過濾過、重吸收以及排泄后,最終產生的代謝產物。由于尿液的排出對于人體的水、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價值,且與血液循環、器官功能、組織穩定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尿液的量、性質、組成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診斷疾病。 泌尿系統疾病通過尿常規檢驗即可準確診斷,并為醫師選擇適
尿液的主要是由血液通過濾過、重吸收以及排泄后,最終產生的代謝產物。由于尿液的排出對于人體的水、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價值,且與血液循環、器官功能、組織穩定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尿液的量、性質、組成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診斷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通過尿常規檢驗即可準確診斷,并為醫師選擇適宜的
一、尿沉渣及尿沉渣檢查概念尿沉渣是指尿液排出體外經離心沉淀,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有形成分,包括細胞、管形、結晶、細菌、精子等各種病理成分。尿沉渣檢查可以彌補尿液理化檢查不足造成的漏診,可以了解泌尿系統各部位的變化,對輔助泌尿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等有重要意義。尿沉渣檢查更是有“體外腎活檢
尿液分析是臨床使用最廣泛的實驗室檢查項目之一。由于尿液成分復雜,檢查方法繁多,檢測不規范,致使準確性受到限制,影響臨床應用的價值。經過國內外專家近二十年來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使尿液檢查進入了全新的階段。一、尿液分析標準化管理的現狀:1、在世界許多先進國家開始采用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沉渣定
尿液是腎臟疾病的一面鏡子,就像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樣。通過檢查尿液,醫生可以獲知腎臟疾病的種類和判斷疾病的輕重程度。因此,尿液不同的化驗項目便是腎臟內科最普遍的檢查內容,如何正確留取尿液標本關系到化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是在門診工作中,由于患者多,醫生開具化驗單時,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囑咐患者具體留尿方法
現代尿液分析除了理學檢驗、化學檢驗外,最重要的是對尿中表形成分的顯微鏡檢查。尿中主要有形成份的各種形態參見附圖。但是對于理學檢驗結果正常、中性粒細胞酯酶和亞硝酸鹽試帶法結果陰性的尿液,其顯微鏡檢查的價值已被提出了質疑。如有學者提出,試帶法結果若符合下列條件就可不做顯微鏡檢查
腎臟內科常用的尿液檢查主要包括尿常規+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相位、腎臟早期損傷指標(白蛋白/肌酐 比值、NAG酶、a1微球)、尿培養、24小時尿液檢查(尿蛋白定量、尿離子定量、尿酸定量、尿輕鏈定量、肌酐清除率)、尿滲透壓、尿蛋白電泳、尿免疫固定電泳。盡量清晨空腹留取尿標本,并避開月經期,也就是說
Urinalysis (尿分析),是當前國外普遍使用的一個新詞,由 Urine 和 Analysis 二詞組合構成,其含義相當于我國的尿常規檢驗。尿是一種容易獲得的檢驗材料,其組成的變化不僅能反映泌尿生殖道的病變,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尿成分的變化。所以自古以來,驗尿一起直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診
[摘 要] 目的:探討UF-50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尿中管型的準確性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隨機收集住院患者的晨尿標本500份,先用UF-50尿沉渣分析儀自動進樣模式檢測,后再將標本離心取沉渣于Olympus顯微鏡下鏡檢。將兩種方法檢測的結果作比較。結果:500份標
Urinalysis (尿分析),是當前國外普遍使用的一個新詞,由 Urine 和 Analysis 二詞組合構成,其含義相當于我國的尿常規檢驗。尿是一種容易獲得的檢驗材料,其組成的變化不僅能反映泌尿生殖道的病變,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尿成分的變化。所以自古以來,驗尿一起直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
一、尿沉渣檢查的內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 但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細菌,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其中,管型可根據橫徑大小分為(1)狹窄型(為1-2個紅細胞直徑
朱忠勇 Urinalysis (尿分析),是當前國外普遍使用的一個新詞,由 Urine 和 Analysis 二詞組合構成,其含義相當于我國的尿常規檢驗。尿是一種容易獲得的檢驗材料,其組成的變化不僅能反映泌尿生殖道的病變,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尿成分的變化。所以自古以來,驗尿一起直被認為是一種重
當前,自動化的血液及尿分析儀在我國已相當普及,它不僅大大提高了臨床檢驗的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促進了檢驗方法的標準化和結果的可比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檢驗的精密度和準確性。這類儀器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將原先要在顯微鏡下辨認或計數的細胞,改變為根據細胞的大小、內部和表面結構、加入特殊試劑(如溶血
[摘 要] 目的:探討尿液標本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方法:隨機選擇1 508例病人尿液,同時用UF-100型尿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和顯微鏡檢測,比較多個參數結果。結果:大多數標本3種檢測方法結果較一致,在檢測結果不一致的標本中,UF-100對紅細胞(RBC)、白細胞(WBC)、管型有
尿沉渣是指尿液排出體外經離心沉淀,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有形成分。尿沉渣檢查可以彌補尿液理,化檢查不足造成的漏診,可以了解泌尿系統各部位的變化,對輔助泌尿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等有重要意義。尿沉渣檢查有“體外腎活檢”之稱,多年來其檢查方法不斷向明確,規范,干化學和自動化分析方向進展,現綜述
本標準化文件由解放軍總醫院叢玉隆教授起草,三次召開全國尿液分析專家研討會征求了對文件的意見,特別感謝朱忠勇、金大鳴、陳宏礎、顧可梁等老前輩多次親筆修改,經 5 次易稿,使內容不斷完善。最后經中華醫學檢驗分會“血液學和體液學會專家委員會”廣州召開的全體委員會上一致通過,并經檢驗
尿液沉渣檢查是尿液分析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對臨床診斷、治療監測及健康普查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目前國內臨床檢驗的現狀,參考相關文獻,我們對尿液沉渣檢查標準化提出如下建議。 材料與器械 一、收集標本的容器
摘要 目的:對比四種不同方法檢測尿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結果。以分析其影響因素和臨床價值。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儀、尿沉渣顯微鏡檢查尿紅細胞、干化學法、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試驗對167份尿液聯合檢查,對四種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以鏡檢法為標準UF一100尿沉渣分析法紅細胞準確度為86.2
摘要 目的:對比四種不同方法檢測尿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結果。以分析其影響因素和臨床價值。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儀、尿沉渣顯微鏡檢查尿紅細胞、干化學法、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試驗對167份尿液聯合檢查,對四種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以鏡檢法為標準UF一100尿沉渣分析法紅細胞準確度為86.2
【摘要】 目的 探討在尿常規檢查中尿液分析儀法與尿沉渣顯微鏡檢測法相結合的重要性。方法 對500例尿標本用Mejer-600型尿11項分析儀檢測和尿沉渣顯微鏡檢測法同時進行檢測,對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尿液分析儀法與尿沉渣顯微鏡檢測法在尿檢中比較得出:兩者結果相符均為陰性的有445份
目前應用于臨床的尿液分析法主要有干化學分析,尿沉渣顯微鏡檢查以及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就3種方法在臨床應用上各有側重,方法學上各有局限性,影響因素也各不相同。要做到既為臨床提供可靠的依據,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過隨機選取的1 508份住院病
結 果 1.尿沉渣細菌定量計數與尿液細菌培養結果比較 350例尿液標本中,尿沉渣細菌計數陽性43例,陽性率12.29%,陰性307例,陰性率87.71%;尿液細菌培養陽性41例,陽性率11.71%,陰性309例,陰性率88.29%。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腎小球性"與"非腎小球性"血尿的鑒別在臨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二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療原則亦不同。二者的鑒別除常規的病史、生化、免疫學、影像學及腎穿刺活檢外,尿紅細胞的檢測是二者初步鑒別的有效輔助方法。當前鑒別腎性與非腎性血尿的方法有普通光
"腎小球性"與"非腎小球性"血尿的鑒別在臨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二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療原則亦不同。二者的鑒別除常規的病史、生化、免疫學、影像學及腎穿刺活檢外,尿紅細胞的檢測是二者初步鑒別的有效輔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