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家們對膽固醇研究的深入,科學界關于膽固醇的角色一直眾說紛紜,傳統認為,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對機體健康有益,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壞膽固醇對機體健康有害;但有研究就對近632000名加拿大成年人進行研究發現,機體中最低水平的“好膽固醇”的個體在五年內由于心臟病或者中風的死亡率或許更高,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好膽固醇越高不一定越好,更可能增加人們過早死亡的風險。 那么膽固醇到底是好是壞呢?小編整理了近年相關的研究,看看科學家們怎么說!供大家學習! 【1】Am J Clin Nutr:大量攝入膽固醇和雞蛋并不會增加記憶障礙的風險 doi:10.3945/ajcn.116.146753 一項來自東芬蘭大學的新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者攝入大量膽固醇與患癡呆或阿爾茲海默癥并沒有聯系。此外,研究人員也沒有發現攜帶突變基因APOE4致使膽固醇代謝異常的的人群患記憶障礙的風險增加,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閱讀全文
一項來自東芬蘭大學的新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者攝入大量膽固醇與患癡呆或阿爾茲海默癥并沒有聯系。此外,研究人員也沒有發現攜帶突變基因APOE4致使膽固醇代謝異常的的人群患記憶障礙的風險增加,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 此前研究證明高水平
維生素E(Vitamin 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其水解產物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它是機體許多器官、神經以及肌肉維持正常功能的必要營養物質,而且其也是一種抗凝劑,可以減少凝血。人體不能生成維生素E,只能從油脂、肉類以及其它食物中攝入,但是人們常常攝入維生素E的水平不足,尤其是在低脂飲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最常見的老年癡呆疾病。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癥狀,嚴重影響社交及生活功能。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本周在阿爾茨海默癥協會國際會議(AAIC)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還與肝臟及飲食有關。Diagram of the brain of
曾在政壇叱咤風云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以其天賦異稟的記憶力和鐵腕的經濟國防決策聞名。然而在其執政后期,數據庫般的記憶天賦和縱橫捭闔的斡旋風范開始瓦解,鐵娘子的風采一去不返。此外,美國總統里根、文豪馬爾克斯、諾獎科學家高錕,這些人類最智慧的大腦,在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預防老年癡呆癥的最新指南建議,如果你想拯救大腦
人老是一寶,減緩衰老,延長壽命,防治老年病,使他們活得更長久,更健康,才是對老年人最大的尊重和愛護。 老化與疾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老化是一個不可抗拒的生物學規律,具有“進行性、團體性、不可逆性”等三大特點。所謂“進行性”是指一天天老下去,越來越老;所謂“團體性”,即不是個體
阿爾茨海默癥(AD),俗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病人可從輕度記憶與認知障礙發展到最后的植物狀態。目前,全球阿爾茨海默癥患者達5200多萬人,且呈爆發性增長,每3秒新增一個患者。 老年癡呆癥被稱為“21世紀的瘟疫”。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其影響不容小覷。據統計,在65歲~75歲的老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周華東教授和他的項目團隊,歷時10年攻關,探明了老年性癡呆危險因素、發生機制和防治方法,并首次在我國建立了中文版老年性癡呆診斷方法和量表。日前,該項研究獲得2010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據悉,該項研究將申報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老年性癡呆
喝啤酒常被認為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不過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啤酒中所含的黃腐酚成分能緩解代謝綜合征癥狀,可以起到降血壓及預防糖尿病的作用。 黃腐酚是啤酒花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是啤酒的關鍵成分。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科研團隊對實驗小鼠進行高脂飲食喂養,以模仿容易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等代謝綜合
盡管幾十年來努力開發一種預防或治愈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折磨著老年人群的最為常見的癡呆癥---的藥物,但是當前還沒有治療這種破壞性疾病的方法。 越來越多的研究提示著這樣的一種特效療法可能已經存在,但不是以藥丸的形式,而只是簡單的飲食變化。而且越來越多
維持大腦健康,降低癡呆癥風險,應注意這13種危險因素 大腦的健康程度,與壽命的長短以及生活質量高低,有著密切關聯。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大腦認知功能起著重要作用的神經元等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損害,這也導致大腦更易患病,出現認知功能受損,引發認知障礙,甚至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等癡
2月20日,科學技術部基礎研究司與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聯合召開“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解讀會”,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院相關單位獨立或合作取得的7項重大科學成果入選,包括:研制出將二氧化碳高效清潔轉化為液體燃料的新型鈷基電催化劑;開創煤制烯烴新捷徑;揭示水稻產量性狀雜
一提到空氣污染,大家都覺得對肺部的影響比較大。然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對于攜帶載脂蛋白E基因(APOE)4型等位基因(ε4)的都市年輕人,空氣污染可能會對海馬代謝物產生有害影響。這與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存在關聯。這項成果于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
小檗堿(Berberine)又稱黃連素,是黃連根莖中所含的一種異喹啉生物堿,主要存在于小檗屬與黃連屬植物中。它具有廣泛的抗菌譜,體外對多種革蘭陽性菌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志賀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低濃度時抑菌,高濃度時殺菌。它對流感病毒、阿米
3月16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中國科學院相關單位獨立或合作取得的5項科學進展入選,分別是:基于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植物雌雄配子體識別的分子機制、精子tsRNAs可作為記憶載體介導獲得性性狀跨代遺傳、MECP2轉基因猴的類自閉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有關阿爾茲海默癥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Life:靶向代謝功能障礙的療法或有望治療阿爾茲海默病 DOI:10.7554/eLife.5006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Yale-NUS
近幾年,免疫療法的成功使癌癥治療進入了新的時代。無論是科研界,還是商業界,都絲毫沒有掩飾對這一領域的熱情。2016年,Cell雜志公布的年度十大最佳論文中,免疫療法占兩席。事實上,這兩項成果只是去年癌癥免疫療法重要突破進展中的“冰山一角”。 剛剛過去的2016年,科學家們在Cell、Natur
阿爾茲海默癥(AD),一個讓全球科學家都為之頭疼、嘆息的疾病。 目前的研究、醫療水平沒有辦法預防和治愈它,甚至于我們沒有辦法減緩它的惡化。作為一種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的神經衰退性疾病,AD威脅著全球超4400萬例患者的健康和生命。2050年患者數量預估將上漲至13,500萬例,這無疑意味著超萬億的
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在體內既不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來源,而是一類調節物質,在物質代謝中其重要作用。這類物質由于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雖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須經常由食物供給。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現階段所知的維生素就有幾十種,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糖的誘惑難以抵擋,但吃得過量無益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3個國家人口死亡原因后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于吸煙。這項調查表明,長期高糖飲食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者短10~20年。 這樣的統計數據讓不少人費解:明明生活中害怕肥胖的人越來越多,吃糖總是前后思量,怎么會造成高糖攝入呢?軍事醫學科學院營
2020年3月21日是第20個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改善睡眠,改善生活,改善地球”,我們都知道,睡眠與機體健康息息相關,睡眠不足會引發多種疾病,比如抑郁癥、衰老等,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發現,睡眠對機體各個方面都至關重要,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 Nat Commun:學習、減肥、戒煙……這些生活習慣能使你獲得更長預期壽命! DOI:10.1038 / s41467-017-00934-5 最近,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鑒定了一些生活方式和基因對壽命的影響。 研究表明,超重的人體重每增加1千克,預期壽命將縮短
2015年12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即將過去的2015年也有很多藥物試驗經歷了失敗,有的陷入泥潭,有的已經被放棄,有的則被試圖用于其他的治療,還有的盡管通過了FDA批準,但是藥效仍存在爭議。以下就是生物谷小編編譯整理的2015年還在掙扎中的新藥(不完全統計)匯總報道。 Aducan
2013年7月,《飲食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指南》由美國醫師醫藥責任協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PCRM)開發完成并在營養和大腦國際會議(華盛頓,PCRM和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聯合舉辦)上發布。 PCRM 是一個非營利組織
【1】The Lancet:新型復合藥物制劑有望實現四合一功效 明顯降低人群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doi:10.1016/S0140-6736(19)31791-X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Lanc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進行一項大型研究發現,一種將
開發針對阿茲海默病的新藥困難重重,最近多項重量級的3期臨床試驗失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最近,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刊登了長篇評論文章,提出應當轉變思路,將重點轉移到預防阿茲海默病上。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逐漸變長,阿茲海默病的影響在全球也迅速擴大。目前全世界有4千多萬名患者,而到2030年時
維生素B(Vitamin B)舊稱維他命B,是B族維生素的總稱,它們常常來自于相同的食物來源,如酵母等。屬于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主要有維生素B1(硫胺素、抗腳氣病維生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PP(尼克酸或煙酸、抗癩皮病維生素)、維生素B6(吡哆醇、抗皮炎維生素),泛酸(遍多酸)、
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中要因素,睡眠不足會導致各種精神相關疾病以及其它疾病的發生風險的上升,而睡眠過多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健康風險。針對近期與睡眠相關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要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睡眠不足,你意想不到的危害 DOI: 10.1002/ana.25023 青壯年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