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癌‘宣戰’不言而喻。”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從事消化道腫瘤外科和研究工作,對腫瘤防控工作有著深入的思考。 調研中,新華社記者設計了36個問題,專訪這位權威專家。除面對面訪談外,季加孚還以2萬字的篇幅對問題進行了書面回答。 “這是個將來確實會付出慘痛代價的社會問題” 問:如何看待當今中國腫瘤防治的形勢和特點? 答:特點就是大城市呈現發達國家的癌譜,農村地區呈現發展中國家的癌譜,發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死亡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關部門沒有重視“健康——慢病——腫瘤”的發展問題,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將來確實會付出慘痛代價的社會問題。各地基層政府更多的關心經濟指標,以此衡量官員和地方發展的政績,忽略的健康問題恰恰是民生的核心問題。 “開展癌癥綜合防控已迫在眉睫” 問:全球每年新發癌癥病人1/4在中國,而且仍持高發態勢,這說明什么? 答:這跟中國人口基數較大有關。若從發病率來......閱讀全文
故事過程—— 一名罹患滑膜肉瘤這種罕見的癌癥的患者魏則西,因為輕信百度搜索的結果,選擇了北京一家部隊醫院的“號稱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最終去世。他在知乎上一段留言引發深思與公眾討論。他回答的這個問題是“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么?詳細也可以看這里:魏則西事件始末!百度 莆
欄目主持:潘鋒 本期話題:美國科學家培養出乳腺癌干細胞 日前出版的《腫瘤細胞》雜志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美國科學家已經從正常組織中成功培養出乳腺癌干細胞,而此前任何一個出版物都沒有此類報道。這一研究有望進一步加深科學界對腫瘤發生機制的研究和認識,并找到徹底根治癌癥的新方法。
“直到不久前,癌癥的治療基本上還是不成功的,除了對少部分癌癥類型。而目前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的治療技術,即依賴免疫應答的免疫治療技術,對許多種不同的癌癥都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澳大利亞悉尼Garvan醫學研究所教授,2015年美國免疫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免疫學會前主席(1998-2002
【Technews科技新報】隨著人類累積越來越多醫學知識,癌癥的治療方式也不斷進步,已逐步發展出多種不同的治療方法。癌癥專科醫師會先綜合評估病患的癌癥種類、病情嚴重程度及病患的身體狀況,之后再擬定對病患最有利的治療方式。有些病患只需進行某一單項治療就有不錯療效,有些則必須同時合并多種治療
溶瘤病毒是一類具有復制能力的腫瘤殺傷型病毒,近年來科學家們對溶瘤病毒療法在癌癥治療領域的研究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然,他們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那么溶瘤病毒療法到底是如何幫助有效抵御腫瘤進展呢?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利用這種新型療法或者同其它療法聯合來治療癌癥患者呢?如今溶瘤病毒療法的研究現狀又是如何
癌癥目前仍然是全世界人類最大的殺手之一。近日,Nature Genetics 和 Nature Medicine 聯合發表了題為:Nature Milestones in Cancer 的文章,總結了21世紀以來癌癥研究旅程中的14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以展示在理解癌癥和開發新療法方面取得的重大進
Cancer Cell:腫瘤干細胞為根治癌癥帶來了新的曙光。 癌癥是以細胞異常增殖及轉移為特點的一大類疾病。200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約1000萬人,死亡620萬人;預計2020年癌癥新發病例將達到1500萬人,死亡1000萬人。《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規劃綱要2004-2010》指出:癌癥正在成為2
癌癥免疫療法是一種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其已有30多年歷史,它治療的是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醞釀了數十年的癌癥免疫療法終于確定了它的潛力,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1】默沙東免疫療法Keytruda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擊敗百時美Yervoy
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增速快,預計2016年超過測序儀器市場。據Markets&Markets預測,2014-2020年上游市場中測序儀的復合增長率是15.4%。中游測序服務市場重資產、技術附加值低,將是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據BCC Research預測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29%。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在癌癥領域的研究進展,他們逐漸發現腫瘤血管或許能夠作為開發新型抗癌療法的靶點,當然,腫瘤形成的血管對于腫瘤的擴散和進展也至關重要,那么科學家們如何以腫瘤血管為基礎來開發治療癌癥的新型療法呢?本文匯總,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各位! 【1】Nat Commun:新靶點
在過去幾十年癌癥治療中,對腫瘤高特異性的靶向藥物對癌癥治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EGFR突變肺癌是一種常見的家族遺傳癌癥(白血病和惡性黑色素瘤也是家族遺傳癌癥,這些癌癥都基于在患者體內一些抑癌基因失活或突變而導致腫瘤的發生、發展)。所以,開發出有針對性的靶向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這些遺傳癌癥
醫生在調試治療儀器 經過十余年努力,中國國內首家同時擁有質子和重離子治療技術的醫療機構——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正式建成。這意味著,中國即將進入“立體定向爆破腫瘤”時代。由此躋身腫瘤放療領域的世界“制高點”,掌握全球“話語權”。 中新社記者最近探訪了這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抗癌藥物發展到目前為止,先后出現三次大革命: 第一次是細胞毒性化療藥物,第二次革命是“靶向治療”,第三次革命是免疫療法。免疫療法的成功不僅革命性地改變了癌癥治療的效果,而且會革命性地改變治療癌癥的理念。相對來說,免疫療法是真正的抗癌革命,是解決癌癥的最合理手段。 《科學》雜志對腫瘤免疫療法的評
提到“質子治療”,大多數人可能首先會聯想到化學原子核中的質子,恰恰是這種微小的粒子,將其應用于癌癥治療上,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且已經成為目前最先進的癌癥治療技術。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自然》就刊發了一篇綜述,歸納了質子治療腫瘤的現狀和最新進展,為了能讓更多癌癥患者獲得質子精準治療,專家們提
放射療法是目前醫學界治療癌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其中,質子治療是最為先進的手段,已成為治療癌癥的最新武器。 質子治療成癌癥新利器 放射治療是世界公認的癌癥治療三大手段之一,放射療法在祛除病痛、挽救生命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放射治療的理想效果是給予腫瘤細胞根治劑量,而不損傷正常組織。
10月19日,紐約癌癥研究所(CRI,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再次公布《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發展趨勢》調查報告,發表于《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在1年內,腫瘤免疫治療全球項目數增加67%,靶點數增加50%,有臨床開發項目的企業與機
越來越多的新藥物用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腫瘤,這已經成為癌癥治療的焦點。例如,不同形式的免疫療法-檢查點阻滯劑,癌癥疫苗和CAR-T細胞-已經在停止或縮小某些晚期癌癥患者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延長了癌癥患者(如黑素瘤)的生命。 然而,目前免疫療法只能幫助少數患有特定癌癥類型的患者,
免疫治療已成為癌癥精準醫療中的一大熱點,并已逐步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后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2019年,腫瘤免疫治療有突破有進展。值此新年之際,轉化醫學網整理了今年熱門的免疫治療研究文章,共有12篇。 01 Treg細胞重編程改善免疫治療 Mauro Di Pilato,et al.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體內的免疫細胞,特意性地清除癌變的細胞。這種治療方法具有特異性強,作用期長和副作用小等優點,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治愈腫瘤的終極手段。然而,直到最近幾年,這個夢想才開始被實現,科學雜志把腫瘤免疫治療列為2013年的重大科學突破。于此相呼應,2014美國癌癥年會的主題是:利用腫瘤基
近年來,研究者們在腫瘤的預防與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臨床上手術、放化療以及免疫療法的結合使用也大幅提高了患者的壽命以及生活質。然而,在很多情況下,腫瘤組織還是會出現較強的抗藥性,使得治療結果往往不佳。因此,進一步探究癌細胞的耐藥性的產生以及尋找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熱點。本期為大家帶
編者按:癌癥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之一。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二分之一的男性有可能會在一生中會遇到癌癥。我們該怎么打敗它? 作為一個成功的科技企業家,肖恩·派克(Sean Parker)曾與扎克伯格一起創立在線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并擔任創始總裁。由于自身過敏和免疫疾病,派克很早就對免
近日,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在Cell Reports雜志上發表文章稱,他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抑制劑分子,這種特殊分子藥物能夠對PTEN缺失的癌細胞產生一定的細胞毒性作用相關研究或為未來科學家們開發治療癌癥的潛在藥物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來,全球從事癌癥研究的科學家們相繼發現多種抗癌靶點,與此同時研究者
腫瘤干細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潛能、具有啟動和重建腫瘤組織表型能力的腫瘤細胞。前期研究均表明,腫瘤干細胞參與腫瘤的轉移、復發和對化療和放療耐受。因此,靶向腫瘤干細胞的治療策略將有望為癌癥的治療帶來希望。科學家們也在腫瘤干細胞的研究中投入了不少精力,試圖通過腫瘤干細胞的研究解決腫瘤起源及治
近日,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部生物物理學教研室雷長海教授和胡適博士課題組,在針對癌癥治療上,設計出一種新型腫瘤靶向治療策略,并自主制備了一種新型抗體藥物有效阻止腫瘤生長。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在線發表這一研究成果。該雜志還配發副主編、腫瘤學專家葉夫基尼婭·納西諾維奇博士的評論文章:“第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不斷研究來深入探索癌細胞對靶向性藥物或療法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同時研究者們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在此對此進行了盤點。 【1】新研究揭示癌細胞耐藥機制 聯合用藥讓癌癥不再回來 doi: 10.1093/nar/gkw1026 最近科學家們在理解癌細胞為何抵抗化療問題上取得了
“所有的檢測報告都在提示,她已不是一個腫瘤患者,而是一個健康人。”原央視著名主持人郎永淳在妻子赴美治療三年后興奮地透露。2010年,他妻子患上乳腺癌,國內手術后不幸轉移到肝臟,成了晚期癌癥患者。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他不得不放棄央視的工作,下海支持妻子到美國治療。 三年前,他的感受還是“在霧霾深
腫瘤個性化治療意為靶向某位患者腫瘤特定的基因特征,而腫瘤免疫治療指的是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統來控制腫瘤。將這兩種表面上看起來不同思路的治療策略加以融合,便發展出一種新的治療理念,即個性化腫瘤免疫治療。深入了解患者腫瘤基因突變中能夠影響抗腫瘤免疫的部分,能夠預判患者的免疫治療療效,或指導免疫治療藥物的
導語:腫瘤一直以來都是塊難啃的“硬骨頭”,醫生和科研人員為了“啃碎”它,忙的焦頭爛額;平常人對它是“談癌色變”;患者和家屬對它則“寢食難安”。在菏澤市抗癌協會上我們邀請到菏澤市抗癌協會會長、菏澤腫瘤康復研究院院長、正大醫院王在峰董事長,看看他對腫瘤的診療有著怎樣的見解。 轉化醫學網:王院長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