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是國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提出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的‘大限’,也是處理這次溢油事故的關鍵時間點。”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在日前召開的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處置情況視頻通報會上表示,“如果康菲公司無法按期完成事故處理,我們將采取更加嚴厲的措施。” 8月31日,大限已至。自6月4日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發生以來,累計造成至少550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污染,其中劣四類海水面積累計約870平方公里。 在溢油處置全過程監管中,國家海洋局約談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菲公司)管理層8次;傳達責令康菲公司按期完成徹底查找溢油點、封堵溢油源的要求類傳真30份,召開專家咨詢、評審會5次,咨詢專家26人。 基于事故處理進展緩慢,國家海洋局牽頭聯合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多部門成立了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聯合調查組,進一步加強溢油事故處理力度。 目前,事故污染海域的生態調查評估已基本完成,取得了大......閱讀全文
就在康菲中國獲得國家海洋局批準恢復蓬萊19-3油田生產兩個月后,4月16日,山東長島縣漁民和養殖戶的代表王忠國、范國新、張福海與相關律師帶著4月9日在島嶼岸灘發現的油氈、油污顆粒及死亡海生物等樣品前往國家海洋局遞交油污鑒定申請。 “早在3月20日左右,我們就看到長島海岸附近出現零零點點的油污,
渤海康菲油田出現溢油事故至今已超過半年,關于康菲漏油事件的民事侵權賠償之訴仍在路上。據有關媒體報道,河北省樂亭縣養殖經營者李學志等107位漁民已于13日向天津海事法院提起訴訟,以海上、通海水域養殖損害責任糾紛為由,向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提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要求康菲停止侵權、消
康菲公司稱未收到任何賠償要求,如果收到要求會考慮,仍回避漏油原因質疑 海洋局:渤海溢油事故索賠已啟動 處于渤海漏油漩渦中的康菲石油公司昨日終于舉行了媒體見面會。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司徒瑞為溢油事件表示歉意,稱康菲石油愿承擔責任。康菲石油表示,康菲公司沒有收到任何賠償要求,如果收到要求,他
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司徒瑞(中)在發布會上向公眾道歉,表示將對溢油事件負責。康菲稱,目前漏油事件對環境影響如何尚未可知,并聲稱沿海油花僅有少部分和康菲有關。 8月24日,康菲石油公司就渤海灣漏油事件在北京召開媒體發布會。發布會上,康菲石油中國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漏油事件對環境影響如何尚未可知,
康菲不是不懂常識,而是有意搞亂常識,把水攪渾,直接目的是回避過失指認。在更深層面,還暗藏了對制度糾錯和追罰的輕蔑。 康菲真是屢犯眾怒。近日,針對渤海灣漏油事故,康菲稱“基本沒有證據顯示漏油事故對環境產生了影響”。事后,康菲解釋稱,“康菲中國和第三方專家開展了廣泛的調查和分析,目前的結果顯示,溢
資料圖 中新網8月31日電 8月31日,被媒體稱為“康菲處理渤海漏油的大限之日”。上午,國家海洋局對中新網能源頻道表示,今天將是康菲向國家海洋局提交調查報告的最后期限,在收到調查報告后,國家海洋局將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和檢測,隨后再采取進一步措施,最終調
渤海灣漏油事故讓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但其犯了錯還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著實讓人費解。 漏油還在繼續 溢油事件最早在6月初就發生,直到7月初才被媒體曝光,可是康菲公司并沒有停止B、C平臺的生產作業。這使得已持續兩月之久的溢油事件仍在惡化,康菲不
康菲中國總裁司徒瑞。 康菲淡定依舊 漏油尚未索賠 對敏感問題避而不答 養殖戶痛陳“很受傷” 面對媒體見面會各路記者的長槍短炮,康菲昨日就渤海漏油事故再度向公眾“表示真誠的歉意”,康菲中國總裁司徒瑞在內的六名高管出席。不過對于公益索賠、處置過程是否存在不當、與中海
備受關注的渤海蓬萊19-3油田的溢油仍未完全封堵。國家海洋局昨天發布,前日國家海洋局再次登檢溢油事故的平臺,發現C平臺仍有少量油花溢出,B平臺附近海域仍有可能發生溢油的跡象。國家海洋局已嚴肅提出,康菲公司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盡快查找漏油的真正原因,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
康菲石油和中海油表示,外輸軟管連接閥斷開,導致0.6立方米原油溢出,昨晚已清理完畢;整改中再度漏油引起業內質疑 新京報訊 (記者 鐘晶晶)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與中海油總公司昨日披露,6月3日晚間,位于渤海灣的蓬萊19-3油田再次出現漏油,0.6立方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昨日披露,北海分局于4日組織檢查組對蓬萊19-3號油田進行現場監督檢查。檢查發現目前為止,康菲公司在處理漏油事件上采取的只是臨時性措施。 蓬萊19-3號油田發生漏油事故已2個月了,但截至目前,康菲石油公司仍未找到漏油的具體原因。北海分局8月4日的監測
作為中國海帶之鄉,大欽島剛剛迎來海帶的收獲季節。渤海灣溢油事故對這片海域的影響,至今難估。 由于蓬萊19-3油田溢油處置進展緩慢,7月13日,國家海洋局責令康菲公司停止B、C平臺油氣生產作業。至此,發生在渤海灣的溢油事故暫告一段落。從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昨天上午,幾乎與康菲中國的媒體見面會同步,一場渤海溢油污染維權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樂亭、昌黎近200戶水產養殖戶深受溢油事件影響,估計總損失金額過億元,他們已委托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向康菲公司提出索賠。 昨天出席研討會的多名國內資深環境法專家、海洋生物專家共同探討了
一則關于康菲石油公司針對渤海灣漏油事故說法的外媒報道昨天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報道中,“康菲稱基本沒有證據顯示漏油事故對環境產生了影響”的表述令人震驚。 對此,康菲中國昨天解釋稱,公司的原意是溢油對
6月4日,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B、C平臺發生漏油以來,截止到目前,該起漏油事故不但未得到徹底控制,又新增了多處漏油點。 該漏油事故發生后,曾多次被指責不作為的國家海洋局也開始啟動對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生態損害索賠訴訟。 除此之外,8月17日,21
針對國家海洋局披露蓬萊19-3油田出現新的溢油點,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昨日表示,已調整集油罩的位置到新滲油點,收集任何出現的碳氫化合物,出現并被回收的碳氫化合物量每天不超過1升。此外還透露,將在8月底清理完所有剩余油基泥漿。 8月12日,康菲石油曾披露,礦物油油基泥漿
昨日新華社記者調查曝出,與非法傾倒鉻廢料的廠區相鄰的小百戶鎮興隆村,牲畜不敢放到江邊,很多村民莫名得病,30多人得了癌癥,8年有11名村民因癌死亡。 “這是否與鉻渣污染有關?” 云南曲靖鉻污染事件發生已經近4個月,連串調查處理進展發生在媒體集中曝光后的最近一星
蓬萊漏油,渤海蒙污。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監測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中海油蓬萊19-3油田B、C平臺兩處溢油,已造成周邊3400平方公里海域水質由一類下降至三類、四類水。 “事件發生在中國……” 對于這一國內最大海上油氣田此次的漏油量,作業方康菲公司早前承認的數字為1500桶,約合200噸
8月31日是康菲石油完成封堵溢油源并清理油污的最后期限。然而,這已經不可能。該公司昨日承認,在蓬萊19-3油田C平臺北側發現9處海底油污滲漏點。由于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溢油總量已經增加至2500桶。 面對康菲石油的懈怠敷衍,上周五,國家海洋局牽頭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
就在107位漁民向康菲石油中國公司提起訴訟的3天后,康菲方面矢口否認漏油事故對環境產生了污染。這與此前國家海洋局發布的調查結果完全相悖,該案的代表律師表示,康菲的表態實屬狡辯。 據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康菲石油公司16日表態稱,該公司對蓬萊19-3號油田鉆井平臺周圍的水質進行了檢測,還在海岸
在中海油正式承認國內最大海上油氣田蓬萊19-3油田6月中旬發生原油滲漏后,昨日有媒體報道稱,此前中海油還發生過多起海上原油滲漏事件,但未完整披露過。昨日,中海油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未聽說有與蓬萊19-3油田類似級別的泄漏事件。另據了解,國家海洋局今日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情況
山東長島的漁民深受溢油事件之苦 溢油事件考驗中國的環境法治,專家稱已錯過最佳的起訴時機,農業部和漁民維權有難度。 6月初,中國渤海灣。碧海藍天下一片宛如蝴蝶翅膀的油膜,開始游弋在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海上油田蓬萊19-3油田B平臺的東北方。 直
七部委聯合調查“渤海溢油事故” 再現九個滲漏點 本報綜合消息 20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為徹底查明蓬萊溢油事故原因,國家海洋局聯合六部委組成聯合調查組于19日下午召開會議,聽取康菲和中海油情況匯報,調查組還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調查組要求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 相關部門均參
距離6月4日渤海溢油事故發生已有一個月時間,溢油油田的作業方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才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就該事件向公眾致歉。但對為何不及時向公眾發布消息、何時徹底解決漏油問題等敏感話題,康菲方面都未能給出答案。 康菲攜中海油公開致歉 昨天,中海油作為康菲中國的合作方出席
康菲公司確保溢油原斷層被封堵的灌注水泥仍在計劃中,尚未施工。 康菲公司宣布對蓬萊19-3油田溢油原已永久封堵,引發多方質疑。8月25日,康菲公司在回復給中新網的采訪郵件中顯示,康菲公司確保溢油原斷層被封堵的灌注水泥仍在計劃中,尚未施工。現在采用的集油罩收集溢出原油,
近日,11家民間環保組織聯名致信香港聯交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建議調查康菲與中海油在漏油事件上是否存在未及時披露信息的違規行為。昨日,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稱已收到港交所方面的回應,港交所表示,不會就個別公司或情況做出評論。 港交所稱將適當監管 中海油與康菲石油合作開發的國
面對溢油類型屬國內首例的涉外民事訴訟,國家海洋局25日召開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以下簡稱“溢油事故”)處置情況視頻通報會議。海洋局副局長王飛表示,目前正按照有關規定聘請律師,同時準備海洋生態損害評估報告,開展進一步的證據收集工作。 王飛說,將在此基礎上,根據《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
白云區鐘落潭鎮雄偉村某工廠排污口污染嚴重。 丁玎 攝 后日,備受關注的《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將結束一個月的公開意見征集。歷經17年醞釀,在現行環保法實施23年后,新《環保法》終于在千呼萬喚中露出修改后的初容。 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不少公眾、學者對草案的反饋來看,新《環保法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7月5日,國家海洋局表示,中海油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形成劣4類海水面積840平方公里,而這處海水原為1類水質。 由此,我終于了解,這不是一次可以不以為意的事故。 此前一天,我們知道的情況還是通過媒體報道了解到:中海油內部人士“透露”,泄漏面積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而且已經基本處理完畢。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