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類遺傳協會7月2日發表報告聲明,兒童和青少年的基因檢測會引發道德問題,同時檢測的臨床試驗研究會引發其他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該協會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基因檢測提出了幾點建議。 該報告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報告主要對1995年《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和《美國大學醫學遺傳學和基因組學》關于此類研究做出修正。 報告的作者Jeffrey Botkin 稱,當時關于基因檢測如何影響兒童及其家庭這方面的數據收集有限,人們認為除非檢測所得數據可為孩子提供及時的醫療福利,否則基因測序應該延遲到成年期。如今,在兒童基因測序領域已經有一定的經驗,測序引入了基因芯片技術和下一代測序技術,并從單基因分析發展到全基因組的分析。 然而,兒童基因檢測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可以揭示血緣關系。在大部分地區,近親通婚是非法行為,醫生沒有義務揭示成年人之間的近親通婚行為,但必須報告任何可疑的兒童虐待行為。基因檢測還可以揭示非正常的親子關系,這種情況比......閱讀全文
目前越來越多的媒體已經開始重新炒作基因檢測,很多人感覺到消費和資本市場對于基因檢測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果真是基因檢測市場的春天到來了嗎?這一波熱潮過后,基因檢測能成為必需品嗎?在這個系列里面,我會從“基因檢測的瓶頸”、“基因檢測的模式創新”、“你看的懂基因檢測報告嗎?”、“哪個行業會被基因檢測顛覆
目前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重新炒作基因檢測,很多人感覺消費和資本市場對基因檢測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果真是基因檢測市場的春天到來了嗎?這一波熱潮過后,基因檢測能成為必需品嗎?下面我從基因檢測的瓶頸、模式創新和數據解讀等方面和大家探討一下基因檢測成為必需品的關鍵轉折點。 基因檢測自身的三大瓶頸影響消費市
近期,杭州市一醫院推出“天價”癌癥基因檢測套餐,售價最高的套餐達25800元。該基因檢測方法很簡單,只要抽取體內6至8毫升血液,就可以對肺癌、肝癌、胃癌、腸癌及胰腺癌等17種癌癥進行風險評估。市一醫院體檢中心楊芬芳主任說,基因檢測的原理,是根據基因位點的變化作一些判斷和評估,分析身體可能含有的疾
2018年7月23日,燃石醫學的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獲批。在其后的幾個月里,諾禾致源、世和基因和艾德生物的同類試劑盒也相繼獲批。NMPA對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的放行,不僅表示其對此種試劑盒的認可,也標志著腫瘤基因檢測行業從初生逐步走向成熟。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腫瘤基因檢測已經從不知所云的高新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全世界約有60%的人死于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這4大類疾病,而癌癥則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008年全球死于癌癥的患者達760萬人,占全球死亡人數的13%,我國衛生部第三次全國死因調查結果也顯示,癌癥已成為我國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基因檢測行業自2015年迎來高峰,隨即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基因檢測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目前華大基因、貝瑞基因依靠無創產前篩查等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已于2017年相繼上市并成為該細分領域頭部公司。但腫瘤基因檢測領域市場格局仍未穩定。全國每年約400萬腫瘤新增病例,根據
一、市場現實需求 根據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中國為出生缺陷的高發國,在每年約1600萬的新生兒中,先天性致愚致殘缺陷兒童總數高達90萬。 僅唐氏綜合征一項,中國各地政府每年就要支付82億元左右的經費,用于患兒的醫療和社會救濟,存活下來的出生缺陷兒童多為終生殘疾或
著名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別宣告切除了自己的乳腺和卵巢,以預防癌癥的發生。這兩次均引起巨大關注的事件,將基因檢測這個名詞帶進大眾視野。然而,一直以來,與朱莉一樣給人感覺“高冷”的基因檢測,在大眾眼里充滿神秘色彩,也因為高昂的價格,離普通民眾距離遙遠。今年國家衛計委陸續
基因檢測技術可用于醫療健康、農業育種、司法鑒定等多個行業,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醫療健康行業的臨床應用。在《醫健產業數據觀系列 | 基因檢測臨床應用領域市場分析(上)》一文中,我們詳細介紹了基因檢測在醫療領域的臨床應用,并對基因檢測的全球與中國市場規模進行了估測分析。接下來,本文將對基因檢測在臨床應
真靠譜嗎:同一人同一時段收到兩份不同報告,檢測結果得打個問號 監管缺失:號稱有千億級市場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發展過快,亂象叢生 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進行DNA質量檢測。 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查看送檢樣本的基因檢測解析報告。 一名參與基因檢測的市民用手機查看自己的報告。 前段
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進行DNA質量檢測。基因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查看送檢樣本的基因檢測解析報告。一名參與基因檢測的市民用手機查看自己的報告。 前段時間,杭州市民鄭波帶著全家人做了一次基因檢測。根據宣傳,只要一口唾液,就能給出包括祖源分析、遺傳特征、遺傳性疾病、患病風險等個人身體信息。 如今,像鄭
為了加快基因檢測技術普及惠民,推動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1月1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的意見》,這也是繼湖南、貴州、福建等地之后,又一省份發布政策措施支持促進基因檢測技術的應用。 發展基因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發展基因產業上升為了國家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美國FDA宣布23andMe獲得首個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癌癥風險基因檢測授權。這項檢測的意義是什么,中國市場如何?基因慧就此專訪了7位相關企業創始人,并分析相關市場趨勢,供參考,歡迎留言討論。 劃重點 1. 此產品針對3個癌種的BRCA基因的3個突變 2. FDA對DTC基因檢測政策
8月13日,在genomeweb網站上,有2篇新聞報道了美國知名的商業保險公司 Noridian Medicare宣布將多家基因檢測產品在局部范圍內(LCD、local coverage decision)納入自己的投保范圍,并進行全額報銷,其中包括知名的以基因醫學來開發醫療及分子診斷產品的My
得知自己的基因檢測結果后,吳峰(化名)如釋重負。過去,他一直活在父親抑郁癥遺傳基因的陰影下,甚至擔心自己的社交能力有問題。“擔心自己是生下來就被詛咒的人”。 直到他向一個小試管里吐了2毫升唾液,20天后拿到了自己的基因檢測結果。“不易焦慮,偶爾抑郁,特別外向,宜人性高,盡責性高,共情性強。”1
提起基因檢測,大家都不陌生。美國知名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測出癌癥基因切除乳腺和卵巢,讓這個看似離普通人很遙遠的技術一夜之間變得廣為人知。一些號稱提供各類基因檢測的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從癌癥、慢性病到孩子是不是在某方面具有天賦都有相關的基因檢測產品面向市場,價格也從百元到萬元相差懸殊。業內人
從口腔黏膜提取DNA做基因解碼分析,就能知道孩子是否有網癮傾向?連日來,武漢中南醫院體檢中心一個全新的檢測項目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網友對所謂的“網癮基因檢測”提出質疑,普遍認為這是“偽科學”、是“科學算命”。記者調查發現,醫學上根本沒有“網癮基因”這一說,所謂“網癮基因檢測”不過
人體基因被稱為世上最神秘的東西,在眾多疾病背后很多都是基因在“搗亂”。12月13日 ,記者探訪島城基因神秘基地——市婦兒中心遺傳科,了解了一些基因背后的故事:每個人體內都有隱藏的致病基因,有的基因傳男不傳女 、有的基因讓人“防不勝防”,明明父母都很正常 ,到了孩子身上卻發生了突變等 。作為山東半
很多人知道基因檢測,是因為家有孕媽,要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來預知胎兒的健康。這個產品使得各大基因測序企業率先試水臨床醫療,并走通監管,進入商業化通道。從2011年至今,國內有超過兩百萬孕婦使用了這項基因檢測產品。 當然,基因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還有很多,比如新生兒遺傳病檢測、耳聾基因檢
安吉麗娜朱莉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通過基因檢測和相應的切除手術,將自己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大降低。 姚貝娜去世的消息像一則重磅炸彈,不僅震撼到了整個娛樂界,也讓大家感到心痛惋惜,從爆出缺席頒獎典禮到病逝,也就一個月。回想一下,多少明星被乳腺癌奪走了生命:梅艷芳、陳曉旭、葉凡、阿桑,還有奧黛麗赫本。還有一
姚貝娜去世的消息像一則重磅炸彈,不僅震撼到了整個娛樂界,也讓大家感到心痛惋惜,從爆出缺席頒獎典禮到病逝,也就一個月。回想一下,多少明星被乳腺癌奪走了生命:梅艷芳、陳曉旭、葉凡、阿桑,還有奧黛麗赫本。還有一些明星努力抗癌,最終戰勝了病魔,比如蔡琴、汪明荃,還有未雨綢繆的安吉麗娜朱莉。 大家都
對于浙江大學遺傳與基因組醫學中心主任祁鳴來說,基因檢測跟平時量體溫差不多。由于工作需要,他已經做過近百次基因檢測,包括體驗美國創業公司23andMe不到100美元的基因檢測服務。 眼下,只要他每年支付5美元,23andMe每年都會重新檢測他的樣本,并提供一份報告,報告里的檢測項目不斷增加,說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 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 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 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④提供測序數據存
中國有60%的人把積蓄都花在生命的最后28天上。”這句話曾被網絡瘋狂傳播,因為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無奈卻真實。 這句話出自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作為基因產業的領軍人物
如果是基因測序產業上游的公司,產品銷售的目標客戶廣泛,橫跨科研、醫療、商檢領域,產品包括測序儀、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上機測序試劑盒,其中測序儀、上機測序試劑盒兩者是綁定的,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是可以用第三方的產品,國內
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檢測逐漸從生物醫學實驗室走向臨床,走近普通大眾生活。圖片來源網絡 在“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疾病”“基因檢測可以發現孩子天賦”等“盛名”之下,不少機構也紛紛推出相關服務。基因檢測到底價值如何?對于新興技術,我們該如何更好利用和有效監管?本報記者展開調查。 可以治百
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檢測逐漸從生物醫學實驗室走向臨床,走近普通大眾生活。在“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疾病”“基因檢測可以發現孩子天賦”等“盛名”之下,不少機構也紛紛推出相關服務。 基因檢測到底價值如何?對于新興技術,我們該如何更好利用和有效監管?本報記者展開調查。 可以治百病? 能準
精準醫療是醫學界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可是何為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否存在泡沫,作為精準醫療入口的基因檢測又該如何發展?12月10日,一場由中國健康促進教育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2030·精準醫療互動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四川大學步宏教授,北京大學腫
繼去年精準醫療列入國家戰略后,基因檢測再次火了起來,不僅相關概念股受熱捧,還引來不少直銷公司“套近乎”,紛紛推出基因檢測服務,然而卻因過度營銷、缺少資質等諸多問題,不斷受到質疑。 據世界直銷(中國)研究中心調查統計,目前直銷企業從事基因檢測服務的有包括天獅、三生、春芝堂、雙迪、東方藥林、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