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編碼RNA是近年來轉錄組學研究的熱點,其中,long non-coding RNA(lncRNA),microRNA,circularRNA是大家研究的非常多的非編碼。其實,在small non-coding RNAs世界,除了我們熟知的microRNA之外,還包括piwi-interacting RNAs(piRNAs),small nucleolar RNAs(snoRNAs)和transfer RNAs(tRNAs)。 由于血液供應不足引起的缺血損傷會引起缺血組織的生能行使。其中,缺血性中風會引起成人腦缺血而致殘或致死。已有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風會伴隨血管生成,在缺血誘導幾個小時后,血管生成因子的表達會急速提高。這對于缺血后的神經管修復與中風恢復至關重要。因此,在缺血下誘導的血管生成機制研究顯得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miRNAs在血管內皮細胞和腫瘤細胞中高表達,是血管生成的重要調控因子。另外,PiRNAs也......閱讀全文
非編碼RNA是近年來轉錄組學研究的熱點,其中,long non-coding RNA(lncRNA),microRNA,circularRNA是大家研究的非常多的非編碼。其實,在small non-coding RNAs世界,除了我們熟知的microRNA之外,還包括piwi-interac
轉運RNA (tRNA)是一種參與解碼mRNA、翻譯蛋白質的接頭分子。近年來的研究表明tRNA還能作為小非編碼RNA (sncRNA)的主要來源之一,具有獨特且多樣的功能1。這些tRNA來源的ncRNA并非隨機降解的產物,而是通過精確的生物發生過程產生的 (圖.1) 。源自tRNA的ncRNA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接下來,Northern blot實驗也驗證了其中上調的tRNAVal(CAC)和tRNAGly(GCC)來源片段。此外,qPCR分析也表明,這些small RNAs在缺血后24hr,48hr和72hr時都顯著提高。為了進一步探究脅迫誘導的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癌癥之一,也是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兩種組織學亞型為NSCLC和SCLC,其中NSCLC包含80%以上的肺癌,如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外泌體是起源于大多數細胞的小囊泡,廣泛分布于生物體液,如唾液,血漿,尿液和母乳中。外泌體能夠通過轉移其內含物,如RNA(mRNA和非
胃癌是惡性腫瘤最常見的類型之一,是全球第二大癌癥相關死亡原因。由于早期胃癌具有非特異度癥狀,患者往往晚期才能確診。臨床數據表明,晚期胃癌患者術后5年生存率僅為30%-40%,而早期胃癌則為70%-90%。因此,早期診治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和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途徑。目前,胃癌的診斷依賴于內鏡、病理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序號項目名稱聯合單位101首部噴射抑制渦激振動的機理與技術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2融合信道狀態信息與慣性傳感器信息的高可用室內定位方法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3面向真實應用環境的磁電異質結磁傳感器噪聲抑制機理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4鉍烯的寬帶飽和吸收機制及其在中紅外超快光纖激光器中的應用研究哈爾濱工程
專題一:RNA干擾技術(RNAi)1995年,康奈爾大學的Su Guo博士用反義RNA阻斷線蟲基因表達的試驗中發現,反義和正義RNA都阻斷了基因的表達,他們對這個結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998年, Andrew Fire的研究證明,在正義RNA也阻斷了基因表達的試驗中,真正起作用的是雙鏈RNA。這些
概述 轉運RNA (tRNA)是一種參與解碼mRNA、翻譯蛋白質的接頭分子。近年來的研究表明tRNA還能作為小非編碼RNA (sncRNA)的主要來源之一,具有獨特且多樣的功能1。這些tRNA來源的ncRNA并非隨機降解的產物,而是通過精確的生物發生過程產生的 (圖.1) 。源自tRNA
Sci Trans Med: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小細胞外囊泡促進小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心肌梗死后的血管生成 干細胞來源的小細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V)促進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后血管生成,但是導致這些效果的s
類基因組中僅有1.5%~2.0%編碼蛋白的基因得以穩定轉錄,而剩余的絕大多數RNA無編碼蛋白的功能。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異質性的非編碼RNA,根據lncRNA的功能,可將其分為信號分子、誘餌分子、引導分子和骨架分子4類。人們以往僅將這些不具編碼功能的RNA視為進化過程中產生的廢
1998年,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提出了一項新技術:通過dsRNA誘導特異基因的沉默,即所謂RNAi。2000年,Amy Pasquinelli等將lin-4和let-7作小時序RNAs(stRNAs,mall temporal RNAs)。RNA干涉(RNAi)在實驗室中是
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機制。事實上,就人類來說,不同的高原民族的適應都不一樣,更何況不同的物種呢。參見:高原生活的人類通過什么機制適應低壓缺氧的環境? - 雪山象的回答低壓造成的缺氧是高原環境對生物適應的最大阻礙。在高等動物中,調控對缺氧環境應對的核心通路就是HIF (Hypoxia-inducib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5月22日,科技部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納米科技”重點專項 與生物醫學領域相關。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
肺癌是全世界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類型的85%以上,死亡率高達80%~90%。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篩查方法,70%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16%~18%。因此,尋找新的生物標志物和靶向治療的新靶點對肺癌的早期診斷和臨床治療至關重要。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一些短片斷的雙鏈RNA可以通過促使特定基因的mRNA降解來高效、特異的阻斷體內特定基因表達,誘使細胞表現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 稱為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就是這種短片斷雙鏈RNA分子,能夠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核仁小RNA(snoRNAs)是一類中等長度的非編碼小RNA,它們的長度在60-300nt不等,能與核仁核糖核蛋白結合形成snoRNPs 復合物[1]。在脊椎動物中編碼核仁小RNA的基因主要存在于蛋白編碼基因或非蛋白編碼基因的內含子區域,并且經過進一步的轉錄后加工處理形成成熟的核仁小RNA[2]
來自清華大學生科院,深圳研究生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種重要的癌癥相關小分子RNA:miR-210在細胞周期調控中靶基因,從中發現了一系列的靶基因,并深入分析了miR-210對有絲分裂的影響,指出miR-210能干擾有絲分裂過程,這也許解釋了其對腫瘤形成的抑制作用。相關成果公布在N
piRNA (PIWI-Interacting RNA) 是一類與PIWI蛋白相互作用的非編碼小RNA,其長度在24—35nt左右,主要存在于動物的生殖細胞中。piRNA與PIWI蛋白結合形成PIWI/piRNA分子機器,其主要作用之一是沉默減數分裂過程中被激活的轉座子(Transposon)—
7月份即將結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為一種VI-A型CRISPR-Cas系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一些短片斷的雙鏈RNA可以通過促使特定基因的mRNA降解來高效、特異的阻斷體內特定基因表達,誘使細胞表現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 稱為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就是這種短片斷雙鏈RNA分子,能夠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2002年日本學者Okazaki在對小鼠cDNA文庫進行測序時,第一次發現并鑒定了一類較長的轉錄產物,并將其命名為長鏈非編碼RNA,也就是我們所知的LncRNA。然而在這種非編碼RNA被發現后的很長時間里,由于它不參與蛋白質的編碼,當時認為不具有生物學功能,科學家們都普遍認為lncRNA僅僅是基
偏頭痛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原發性頭痛。根據最新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在50歲以下的人群中偏頭痛已躍居致失能性疾病排行榜第一位,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偏頭痛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尚不清楚,一般認為皮層擴布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與偏頭痛先兆癥狀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