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湖南、湖北遞交環保稅試點申請,環保稅的開征已經“箭在弦上”。昨日,記者從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室相關人士處獲悉,環保稅征收方案已經基本成形,將很快開始試點。 事實上,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表示將在“十二五”期間開征環保稅后,各方對環保稅的關注日漸升溫,由此,對環保稅具體征收方式,坊間也有頗多猜測。參與環保稅課題組研究的相關人士也向記者透露,環保稅初步設定方案為“費改稅”,即把現有排污費等內容規范化,集中轉變為環保稅,污水排放企業和電力企業將成為重點征收對象。環保稅稅率設置同樣備受關注。上述課題組人士告訴記者,“過渡階段,環保稅稅率不會設置太高,但為體現環保稅節能減排作用,推廣過程中,環保稅稅率將會有所提高”。 在節能減排大背景下,開征環保稅幾成定局。上述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室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目前,湖南、湖北等地區已經提出環保稅試點申請,但是否在該地......閱讀全文
圖為天津科技大學學子組成騎行隊,倡導低碳出行方式。 “十一五”期間,我國全社會節能減排總投資約2萬億元,其中我國政府節能減排投資約2000億元。 2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人詳解《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0年度報告》。縱覽這份近4萬字的翔
環保稅開征至今已歷時一年,其成效如何,備受社會公眾關注。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有76.4萬戶次納稅人順利完成稅款申報,累計申報稅額218.4億元,其中減免稅額達68.6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說:“一方面這說明企業治污
作為我國第一個體現“綠色稅制”的綜合稅種,環保稅平穩實現了排污費“費改稅”并順利完成首年征收。2018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全國共有76.4萬戶次納稅人順利完成稅款申報,累計申報稅額218.4億元,其中減免稅額達68.6億元。環保稅征收對于實現重點污染物減排目標、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效應初步顯現。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組織人員到北京海淀區進行環境保護稅相關工作調研,聽取了北京市地稅局、環保局、財政局、發改委關于環境保護費改稅情況的匯報,并就推動環境保護稅改革和相關征管工作進行了探討,為下一步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提供了有益參考。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動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充分發揮稅收在
“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稅推進公眾視野 過去幾年,有關環保稅的“風吹草動”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官員偶然發表的一點看法甚至成為媒體炒作的由頭,而這個被千呼萬喚寄予厚望的稅種卻始終難露崢嶸。近日,“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日前指出,我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其中,一些重點流域、海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區域和城市大氣灰霾現象突出,農村環境污染加劇,重金屬、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顯現。本報嘗試通過財經視角解讀環保戰略,并邀請兩會代表、官員
經過多年的討論,如今中央積極推行環保稅的態度已經明確。不論是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入環保稅立法工作,還是新環保法中提出的規定,都已說明征收環保稅已如箭在弦 “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自從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點了”環保稅的名,環保稅推進工作便成為了各界時刻關注的焦點。
1月1日起,環保稅正式開征,實行多年的排污費也于日前被宣告停征。過去由環保部門征收的排污費,如今改為由稅務部門征收環保稅,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轉移。圖片來與網絡 環保稅開征近一月,已在多個省份落地。據了解,各省在“稅負平移”的原則下,征稅標準多數都較以往的排污費標準有了適當提高。 山東在“
月1日,上海浦東新區辦稅大廳開出首張環保稅稅票,意味著我國費稅制度轉換靴子落地,環保稅正式開征。如今,全國各省市紛紛開出環保稅稅票,鞭策相關企業節能減排,也給環境保護工作帶來新期待。圖片來源于網絡 4月1日,環保稅迎來首征期,全國各地稅務部門核心征管系統、網報系統均已部署上線,各地稅務機關陸續
為了加快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問題,我國將開征環保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環保稅開征后煤炭行業的排污成本將會有所增加,這種成本變化,將會促使煤炭行業清潔轉型。 距離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法》)開征還有不到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舉行2018年第一季度稅收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解讀環境保護稅等政策內容。發布會上,據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孫群介紹,稅務部門圍繞環保稅首個征期分三個階段細化了15項重點工作任務,目前第一階段任務已經完成,正抓緊做好納稅人基礎信息采集等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為我國第一部推
2018年,山西省太原市共有690戶環保稅納稅人申報入庫稅款9222萬元,減免稅款 6229.91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后,太原市稅務部門與財政、生態環境部門積極溝通,精準對接,增設申報專窗、綠色通道等,全力推進環保稅的申報征繳工作。 太原市通過環保稅的激勵機制,促進企業
自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以來,云南省稅務、財政、生態環境等部門緊密配合、有效聯動,首年征收工作順利完成。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共計征收入庫環境保護稅21337萬元,減免稅款5350萬元。環保稅“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勵作用逐步發揮。 一年來,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放后的中國經濟快速啟動,從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11位,GDP總量約為1500億美元,人均GDP為150多美元,城鎮化率為17.9%,到2017年國內GDP達到13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上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環境保護費改稅要求,為促進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財政部、稅務總局、環境保護部在研究、吸收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如
國家稅務總局8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環保稅納稅人申報入庫52.2億元,較第一季度增長7.6億元,環比增長17%。上半年,環保稅納稅人申報入庫96.8億元,與去年同期同口徑排污費相比,增收17.5億元,增長22.1%。從行業看,收入集中于鋼鐵、火電、水泥、石油和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將現行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轉移,向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類污染物排放生產企業征收環保稅。1979年確立的環保排污費制度即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環保稅即將征收,將對企業有何影響?企業如何應對? 利大于弊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近日表示,環保稅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專家和業內人士分析,環保稅對環保有促進作用,但不能過分夸大。為促進各地政府的治污主動性,在稅率確定上可根據情況允許差異化。環保稅具有普遍性和強制性,在實施初期不宜大幅增加企業稅費負擔,其產生的成本可內化到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中去,再通過市場機制
為加快改善全省空氣質量,打好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山東省財政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全力支持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山東省財政籌集資金125.8億元,集中投向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比上年增長46.6億元,增幅達58.7%. 一、加
“兩會時間”將于明日開啟。綜合諸多機構、專家的觀點來看,經濟新常態下的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仍將是兩會上的財經熱詞。在再次降息之后,穩增長的后續政策仍有較多選擇,包括降準、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等;而區域發展方面的“一帶一路”、京津冀等相關規劃,重大改革方面的國資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等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綠色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補齊資源環境短板、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支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客觀要求。在日前舉行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座談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正加快發展,2017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預計達到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送審稿)》(簡稱“環保稅法送審稿”)向相關行業協會征求意見。盡管送審稿規定車輛行駛排放的應稅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免征環保稅,但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在立法說明文件中提出:“應實施對其征收排污費,并優先將占機動車保有量11%但排放量占86%的重型汽車納入環保稅征收范圍。”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送審稿)》(簡稱“環保稅法送審稿”)向相關行業協會征求意見。盡管送審稿規定車輛行駛排放的應稅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免征環保稅,但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在立法說明文件中提出:“應實施對其征收排污費,并優先將占機動車保有量11%但排放量占86%的重型汽車納入環保稅征收范圍。”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為在中國領域以及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征稅范圍方面,應稅污染物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建筑施工噪聲和工業噪聲以及其他污染物。 “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最高按照當地適用稅額標準的3倍計征。”
環保人辛勞而有收獲的2017年,在馬不停蹄的忙碌中畫上句號。這一年,“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成為環保領域關鍵詞,生態文明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被列入8項重點工作,生態文明體制的“四梁八柱”初步建成。 回首2017,藍天多了,水更清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堅持 “人與自然和諧
三、環保政策的后續影響 我們認為,環保政策的要求標準、執行力度以及監管力度將會長期持續并越來越嚴。 可以預料到,在緊抓大氣治理不放松的背景下,接下來的考核重點將逐漸擴大到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治理。污染較嚴重的鋼鐵、有色、煤炭、化工等行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較大影響。研究相關產品應關注各項環保政策的執
李克強指出,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 今天(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指出,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
《環境保護稅法》已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環保稅的開征對加快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問題和促進經濟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中央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公開消息稱,《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
今天,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正積極追求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生產、消費以及回收利用和廢棄處理)的生態性,全國工業農業企業正在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到從生產到應用的全產業鏈中,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綠色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生產源頭環保化 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的一塊小麥綠色增產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