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8月10日,有媒體報道或是轉載了一篇有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即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進展的內容,稱某公司在今年7月24日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被試志愿者對HIV疫苗耐受性良好。當中,還列舉了一些數據,例如,100%產生了對抗HIV的抗體受試者單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下的感染風險減少了94%。 一時間,在傳播過程中,這被有些人夸張地說成HIV滅絕了今年的諾獎有著落了。但是,有該領域研究者、學者指出,這類說法是對研究成果的誤讀。那么,這項成果到底意味著什么?應如何認識這一研究進展?我們離HIV疫苗還有多遠?疫苗測試結果顯示抗御效果明顯? 當地時間7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了第九屆國際艾滋病協會艾滋病科學會議。會上,美國強生公司子公司楊森制藥公司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對外宣布,在一項名為Approach的早期臨床試驗中,他們測試了一款針對艾滋病的馬賽克疫苗。試驗結果顯......閱讀全文
為什么人類不能像戰勝其他傳染病那樣戰勝艾滋病?原因是因為人體還沒有進化出抵御艾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而艾滋病病毒的“殺手锏”正是感染免疫細胞而導致其“自殺”。 ■曾慶平 在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科學家剛剛完成一項隨機、雙盲和設置安慰劑對照的治療性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不幸
近日,一篇發自華盛頓的消息稱:實驗性HIV疫苗方案在早期試驗中引發免疫反應。隨后,國內一些媒體迅速以“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強生集團宣布志愿者100%產生抗體”之類的標題進行了轟炸式的報道。似乎困擾人類幾十年的醫學難題就此破解…… 科技日報記者通過采訪發現,這只是部分媒體和公眾的誤讀。 有抗體
美國強生下屬楊森公司7月12日說,計劃今年在歐洲和美洲的多個國家開展一種實驗性艾滋病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這種預防性疫苗的設計目標是成為一種抵御多種艾滋病病毒毒株的通用艾滋病疫苗。 楊森發言人科麗娜·拉莫斯-費爾赫芬12日告訴新華社記者,這種疫苗將在美國、墨西哥、秘魯、阿根廷、意大利、波蘭和西班
人類等待第一款艾滋病(HIV)疫苗誕生的心情是迫切的。近日一條“強生宣布HIV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志愿者100%產生抗體”的微博,半天內就轉發過2萬。有人評論:“HIV滅絕了,下一個是什么”、“今年的諾獎有著落了?”但詢問兩位研究艾滋病的學者、查閱相關資料后了解到,這是一次媒體的誤導和公眾的誤讀。
艾滋病疫苗被認為是最富有挑戰的藥物開發項目之一。這主要與HIV病毒多變、突變能力強有關聯。HIV病毒的遺傳多樣性甚至于比流感病毒更嚴重。所以,如何研發出能夠“以一擋十”的HIV疫苗?這是一個難題。 7月15日,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宣布,其在研的馬賽
艾滋病疫苗被認為是最富有挑戰的藥物開發項目之一。這主要與HIV病毒多變、突變能力強有關聯。HIV病毒的遺傳多樣性甚至于比流感病毒更嚴重。所以,如何研發出能夠“以一擋十”的HIV疫苗?這是一個難題。 7月15日,強生(Johnson & Johnson)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宣布,其在研的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當地時間16日表示,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mRNA-1273”)當天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首批接種疫苗的志愿者有45人,均為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其中4人在16日接受注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布消息開始臨床試驗。/NIH網站“臨床試驗的啟動速度之快,創下紀錄。”
(轉載自:藥明康德公眾號)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能更好地預防疾病。在這次疫情中,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疾病,也是大眾翹首以盼的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20家創新生物技術和醫藥公司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
過去5年間,全世界經歷了多次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包括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美洲寨卡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與過歷次疫情不同的是,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此次疫情中我國研究團隊得以快速分離出病毒并獲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擺脫了疾病的侵犯。考慮到新藥研發的周期較長,且存在種種不確定因素,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導致的疾病,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想法。 從傳統技術來看,許多疫苗使用的是減活或者滅活的病原體。這種策略在許
新型肺炎疫情依然不斷升級,研制疫苗自然成為當務之急。截止 2020 年 2 月 3 日 24 時,全國新型肺炎確診 20438 例,死亡 425 例,治愈 632 例,疑似 23214 例。而放眼海外,肺炎疫情可以說已經成了全球流行病,其影響不可小覷——根據騰訊新聞實時數據,截止發稿,海外國家已
“我們需要事實,不需要恐慌;我們需要科學,不需要謠言;我們需要團結,而不是污名”。面對疫情,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曾在多個場合重復這段話,呼吁全球齊心協力,共同對抗新冠病毒。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可訪問線上論壇官方頁面并進行注冊。 北京時間2月26日上午9-12時(美國太平洋時間2月25日下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我可以確信今后兩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藥相比,我們原研藥的價格面臨很大
輝瑞今日宣布將加入一項名為“人類疫苗計劃”的研究項目,該項目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合作,將通過深入研究免疫系統,加速疫苗和腫瘤免疫治療的研發進程,從而應對重大傳染病以及為攻克腫瘤提供幫助。 該項目主要研究的轉染病包括流感、登革熱和艾滋病。 輝瑞疫苗研發部門負責人 Kathrin U. Jansen
7月2日,該公司旗下的ViiV Healthcare宣布,已與上海迪賽諾制藥公司簽署戰略生產協議,支持在中國生產削價抗艾滋病藥物Tivicay。迪賽諾是一家主要生產基地位于上海和江蘇的全球仿制藥供應商,2002年獲批生產艾滋病仿制藥。 ViiV Healthcare是一家專注在HIV/艾滋病領
時至年底,各大跨國藥企的高層再次齊聚中國,出席各類會議論壇,充分表達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 異于往年的是,2016年跨國藥企的活躍度非同一般。據一位曾先后任職三家跨國藥企管理層的人士透露,除了必須“拜見”的中央部委高層,2016年跨國藥企高管們還積極走向地方省市,洽談投資建廠。 2016年11
近日,人類疫苗計劃(The Human Vaccines Project)與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宣布,他們將與illumina聯手破譯人類免疫組——破譯免疫系統的遺傳基礎,Illumina將提供該過程所需的測序技術以及數據分析專業人員。 “人類疫苗計劃”由學術研究中心、企業、非盈利組織和政府機構
美國時間2018年1月8日,一年一度的JP摩根醫療大會在舊金山如期舉行。 吸引了450多家醫療上市企業和創新企業,以及9000多名醫療創業者和投資者。大會上,比爾蓋茨對其醫療基金的投資邏輯進行了詳細解說。同時,強生、美敦力、雅培、禮來、輝瑞、安進、默沙東、Illumina等醫療大牌企業的CEO
跨國藥企十強CEO 隨著各大跨國藥企年報的陸續發布,2013年銷售額10強的名單出來了。這一年,沒有太大的驚喜,與2012年相比,輝瑞和默沙東因為正在面臨的專利懸崖和戰略重組,使得其排名向后挪動了幾位,而雅培因2013年年初拆分
全球最大的制藥集團美國強生,終于確定了公司第四家創新中心的布局——中國上海。而在其核心產品線不斷做減法的背景下,被予以重任的中國區將帶來怎樣的變量被外界高度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得悉,強生集團此前已在英國倫敦、美國波士頓和門羅帕克分別建立了創新中心,而第四家上海創新中心則計劃在10月底正
全球最大品牌管理咨詢機構Interbrand(國際品牌集團)旗下的Interbrand Health公司3月30日發布了《2016年最具品牌價值的制藥企業(Best Pharma Brands)》。 《2016年最具品牌價值的制藥企業報告》采用了Interbrand經過ISO認證的品牌價值評估
編者按 2017年對于全球生物醫藥研發來說是多點開花的一年,多個新藥研發創里程碑式紀錄。2017年也是中國的“新藥元年”,在政策扶持下大批新藥獲批上市,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在春節來臨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劉昌孝為讀者獻上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新春賀禮”,這也是
編者按 2017年對于全球生物醫藥研發來說是多點開花的一年,多個新藥研發創里程碑式紀錄。2017年也是中國的“新藥元年”,在政策扶持下大批新藥獲批上市,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在春節來臨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劉昌孝為讀者獻上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新春賀禮”
目前,全球新藥發展格局基本穩定,上市數量上升,世界腫瘤和罕見病藥物研發的重點地位不變,世界仿制藥發展地位不動搖。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繼續開拓治療需求,以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更加火熱。預計2018年各國產業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生物制藥并購重組出現新的發展格局。圖片
如今,隨著每一天都有制藥公司的出現,制藥行業的競爭可謂相當激烈。然而,仍然有10家優秀的藥企脫穎而出,它們不斷打破新型療法的記錄,并開發出全新的疫苗。 盡管全球制藥行業的重要性已經達到了歷史高位,但它并未顯示任何停止的跡象,目前全球醫藥行業的總收入已經接近1萬億美元,且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增長。
在正在召開中的第37屆JP摩根醫療保健大會上,盡管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及代表也會飛往舊金山,但更多是在主會場外面徘徊。熱鬧的主會場依然是全球制藥巨頭的一群“戲精”們在表演,這些首席執行官們雄心勃勃的講話很快便通過媒體傳遍全世界。 例如,默沙東首席執行官Ken Frazier預測Keytruda將
FDA藥品評價和研究中心(CDER)在2013年里批準了27個新分子實體(NME)和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不包括FDA生物制品評價與研究中心(CBER)批準的疫苗、血液制品等產品]。雖然2013年FDA批準新藥不如2012年(39個),但不論是新藥的突破性,還是技術的創新性,2013年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