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米風波已持續近半個月,昨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黃金大米的調查進展,中疾控稱未參與黃金大米研究,該項目也未提交衛生部審批。中疾控研究員蔭士安因卷入此事且說法前后矛盾,已被停職并接受調查。 昨日,中疾控表示,針對今年8月1日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雜志》上的黃金大米試驗涉及的問題,已經成立了專門的科學審查委員會,核查相關科研檔案,并與論文涉及到的相關單位進行了溝通,收集有關資料,對論文中提及的主要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和逐一核查。 中疾控調查稱,經審查科研檔案,中疾控營養食品所和其他直屬單位均沒有批準和參與有關“黃金大米”的研究。論文所述的研究內容也沒有按規定提交衛生部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和衛生部審批。 按照衛生部2007年頒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規定,人體試驗的先決條件是在完成大量臨床前研究,證實其安全性、有效性,經食品或藥品部門審查批準后,發給臨床試驗的批準......閱讀全文
白巖松: 今年8月份,美國一份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說轉基因大米對兒童補充維生素A十分有效。沒想到,這篇論文一發表,迅速在我們身邊引起軒然大波。為什么?因為論文內強調2008年在中國湖南省一所小學內,曾有幾十名兒童食用了富含胡蘿卜素的轉基因大米,此為論文的重要證據。這可不得了,第一,這種轉基
轉基因技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研究的人缺乏學術道德,罔顧科學倫理。 年前發生在湖南衡陽、針對小學生的一次隱秘試驗,卻因為最近一個科學網站的論文而暴露。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徹底驗證之時,美國Tufts(塔夫茨)大學學者湯光文自稱曾在衡陽衡南縣江口中心小學做過人體試驗,給數十名
湖南衡陽兒童轉基因黃金大米試驗,不日將有一個明確的調查結論。 昨天(12月5日),早報記者從多個消息渠道獲悉,調查確認2008年湖南衡南縣江口中心小學參與人體試驗的88名學生中,有25人食用了一餐黃金大米,每人60克左右。 衡陽一位官方人士透露,黃金大米試驗是被夾帶進了中國疾控中心
沈銘賢 在轉基因的問題上,贊成者可能與利益集團相勾連,反對者也可能與利益集團相勾連,一旦與利益集團勾連,難免疑竇叢生,怪相迭出。 最近,有關中美一些科學家在我國湖南衡陽某小學進行“黃金大米試驗”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撲朔迷離。為什么一項并不復雜的科學研究會引發一場軒然大波?可能主要
有關機構11月6日聯合通報了“黃金大米”事件調查結果,相關責任人受到了處罰。這一緣起于十年前、掀起3個多月輿論風暴的“黃金大米”之謎終于揭底。而疑云散盡,留下的卻值得深深地思索。60克米飯·25名兒童 “黃金大米”項目是否在我國衡南縣江口中心小學進行了試驗?有多少個孩子吃了“黃金大米
黃金大米風波已持續近半個月,昨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黃金大米的調查進展,中疾控稱未參與黃金大米研究,該項目也未提交衛生部審批。中疾控研究員蔭士安因卷入此事且說法前后矛盾,已被停職并接受調查。 昨日,中疾控表示,針對今年8月1日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雜志》上的黃金大米試驗涉及的問題,已
美國塔夫茨大學18日就學校研究人員以中國兒童為對象進行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致歉,表示將采取措施預防類似事情發生,并承認該試驗并未完全遵循該校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規定和美國的聯邦法規。但遠在中國的學生家長仍不能消除疑慮。 2008年,該校研究人員湯光文等人在未告知對象實情的前提下,在湖南省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據美國《僑報》報道,由綠色和平組織食品與農業項目近期向媒體揭發的一起美國科研機構利用中國兒童進行轉基因大米試驗的事件在中美兩地引起軒然大波。日前,領導該試驗的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華裔女教授唐廣文教授通過校方發言人對此事給予了書面回應。塔夫茨大學校方回應
黃金大米 黃金大米是一種轉基因大米,是指通過基因技術改良的富含β-胡蘿卜素的大米。在人體消化過程中,β-胡蘿卜素會轉化為維生素A。 維生素A來源于兩部分,一部分是動物性食品,如牛奶、蛋黃;一部分是植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所含的β-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基本上6克的β-胡蘿卜
中國疾控中心5日晚發表聲明回應“黃金大米”事件,否認了參與組織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試驗的傳聞,稱相關研究員表示對是否使用了“黃金大米”不知情,此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國際環境組織“綠色和平”近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塔夫茨大學選取中國湖南衡陽某小學學生做轉基因“黃金大米”的人體試驗。該項研究
美國塔夫茨大學發言人安德烈婭?格羅斯曼日前對記者表示,該校已獲悉中國衛生部門就“黃金大米”兒童人體試驗的調查結果,并將繼續與中方合作調查這一事件。 “在中方人員調查的過程中,我們已經與他們進行了合作”,格羅斯曼對記者說,“我們在今年10月接待了前來取證的中國調查人員,我們將繼續在這一問題上
光照培養室,轉基因水稻幼苗在白熾燈模擬的日照環境下生長 水稻實驗田剛收獲的黃金大米 近期,關于轉基因食品的新聞層出不窮。61名院士聯名上書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上千噸轉基因菜籽油流入國儲庫風波乍起;崔永元稱年內計劃再赴美國拍攝轉基因紀錄片;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區九成豆企虧損停產;張掖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近期向媒體揭露,美國一科研機構利用中國兒童進行轉基因大米試驗,引起軒然大波。日前,領導該試驗的美國塔夫茨大學華裔女教授唐廣文教授,通過校方發言人對此事給予了書面回應。回應承認在中國進行了該項試驗。 筆者作為一名兒科醫生和中醫藥工作者,最關心的是人群健
國際研究機構和菲律賓政府官員5日說,供上市銷售的轉基因“黃金大米”可能數年內獲準在菲律賓生產。 菲律賓農業部生物技術項目協調人之一安東尼奧·阿方索說,菲律賓已經完成“黃金大米”試驗性種植,現階段將通過試驗確定食用和廣泛種植這種轉基因大米的安全性。 國際水稻研究所的阿希姆·多貝爾曼說:
國際研究機構和菲律賓政府官員11月5日說,供上市銷售的轉基因“黃金大米”可能數年內獲準在菲律賓生產。 菲律賓農業部生物技術項目協調人之一安東尼奧·阿方索說,菲律賓已經完成“黃金大米”試驗性種植,現階段將通過試驗確定食用和廣泛種植這種轉基因大米的安全性。 國際水稻研究所的阿希姆·多貝爾
近期,關于轉基因食品的新聞層出不窮。61名院士聯名上書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上千噸轉基因菜籽油流入國儲庫風波乍起;崔永元稱年內計劃再赴美國拍攝轉基因紀錄片;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區九成豆企虧損停產;張掖一紙禁令喊停種植轉基因作物。轉基因食品猶如待嫁新娘,或許是由于打扮得與眾不同,大家都在猜
昨天上午,衛生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對近期幾大熱點事件進行了回應。關于陷入“羅生門”已近半月的“黃金大米”事件,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表示,衛生部要求中國疾控中心繼續加大調查力度,查清事實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衛生部也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
提升了維生素或礦物質含量的轉基因作物,在改善公共健康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但它們因為各種阻力一直未能面市。Ghent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些轉基因作物其實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人們通過給農作物添加外源基因,開發了多種有益于健
國際研究機構和菲律賓政府官員5日說,供上市銷售的轉基因"黃金大米"可能數年內獲準在菲律賓生產。 菲律賓農業部生物技術項目協調人之一阿方索說,菲律賓已經完成"黃金大米"試驗性種植,現階段將通過試驗確定食用和廣泛種植這種轉基因大米的安全性。 按國際水稻研究所的說法,轉基因大米富含維生素A
黃金大米(Golden Rice),又名“金色大米”,是美國先正達公司研發的通過轉基因技術將胡蘿卜素轉化酶系統轉入到大米胚乳中可獲得外表為金黃色的轉基因大米,富含維生素A ,它不同于正常大米的主要功能為幫助人體增加維生素A吸收。 2012年8月30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對美國一科研機構發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塔夫茨大學近日就該校研究人員用中國兒童進行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致歉,表示將采取措施預防類似事情發生,并承認該試驗并未完全遵循該校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規定和美國的聯邦法規。但中國的學生家長仍不能消除疑慮。一位家長張松泉(化名)稱,他“肯定不會接受這樣的道歉”。
轉基因大米即將在菲律賓取得合法的“準生證”,在曠日持久的“轉基因主食”是否適合人類長期食用這一問題的爭論上,菲律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 轉基因大米即將在菲律賓取得合法的“準生證”,在曠日持久的“轉基因主食”是否適合人類長期食用這一問題上,菲律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不管未來世界是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是未知數。 從食用油到豆奶再到玉米,以及“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轉基因食品屢掀爭議熱潮。6月13日,新華網消息“中國農業部批準發放3個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再次將轉基因食品安全話題引入公眾視野。 此消息稱:“日前,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農
前幾個月鬧得滿城風雨的法國轉基因玉米事件終于告一段落,法國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INRA)院長Fran?ois Houllier就這一事件在本期Nature雜志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借此機會,我們也來回顧以下這一事件的始末。 GM玉米事件之因 今年9月19日,法國Caen大學的分子生
昨天(9月11日)上午,針對黃金大米事件,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表示,衛生部要求中國疾控中心繼續加大調查力度,查清事實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衛生部也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 刊登了轉基因大米“黃金大米”試驗論文的《美國臨床營養雜志》昨天向記者表示,已經就引發爭議的論文展開調查。
和以往一樣,質疑、爭論甚至激辯,依然貫穿了2015年的中國科學發展。而這些質疑、爭論的存在,也讓科學有了更加豐富而真實的內涵。盤點這一年發生在中國科技界的種種爭議,在前進的路上時不時地停頓下來、省思自我,未嘗不是為了前路上更有益的跋涉。 原初引力波是否存在未被證實 回放:2014年,宇宙原初
近來,湖南的“黃金大米”、法國開展的小白鼠食用轉基因玉米試驗等,再次把轉基因推于風口浪尖。在兩院院士師昌緒的倡導下,兩院資深院士聯誼會組織轉基因作物論壇,邀請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針對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產業化等問題展開探討。那么,院士專家究竟如何看待轉基因? 保障未來糧食安全 農業部副
抨擊破壞黃金大米試驗田行為的網上請愿書已收集了近2000個簽名。 科學家正在回擊8月初摧毀了菲律賓美骨行政區一片種植轉基因(GM)“黃金大米”試驗田的激進分子。“根據國際安全規范,破壞田間試驗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的犯罪行為。”一份網上請愿書(在過去的幾天里已經收集了近2000個簽名)這樣說道。
George Church:分子技術專家,DNA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哈佛醫學院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他于1985年參與到人類基因組計劃,也是這個計劃的負責人。他發明的新方法開創了個人基因組研究的時代。基于他發明的直接基因組測序的方法,自動測序軟件被成功開發,并在1994年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