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公布了2016年上海市食品用AS/ABS制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共計抽查產品6批次,經檢驗,不合格3批次。 據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介紹,上海市共有食品用AS/ABS制品獲證生產企業5家,計劃抽查5家,此次抽查3家企業因停產未抽到樣品。本次抽查依據GB17326《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橡膠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17327《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等國家標準及相關標準要求,對食品用AS/ABS制品的下列項目進行了檢驗:感官、蒸發殘渣 (水,60℃,6h)、蒸發殘渣 (4%乙酸,60℃,6h)、蒸發殘渣 (20%乙醇,60℃,6h)、蒸發殘渣 (正己烷,室溫,6h)、高錳酸鉀消耗量(水,60℃,6h)、重金屬 (4%乙酸,60℃,6h)、丙烯腈單體等。 結果顯示,3批次樣品不合格,包括汕頭市尚美塑膠模具實業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1批次水......閱讀全文
一、海藻酸鈣(又名褐藻酸鈣) (一)背景資料。海藻酸鈣是從海帶(Laminaria)、巨藻(Macrocystis)、泡葉藻(Ascophyllum)等褐藻類植物中提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委員會、日本厚生勞動省、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等批準其作為增稠劑用于食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
一、食品添加劑新品種 (一)可溶性大豆多糖 1.背景資料。可溶性大豆多糖作為食品添加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允許用于大米制品、小麥粉制品、淀粉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冷凍米面制品等食品類別,本次申請其使用范圍擴大到生濕面制品(如面條、餃子皮、餛飩皮、燒
1、食物是人體能量的來源食物是人體生長發育、更新細胞、修補組織、調節各種生理機能所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也是產生熱量以保持體溫恒定、從事各種活動的能量來源。正因為食品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素和能量,所以它是人類維持生命與健康的必需品,是人類賴以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食物,人類就不能生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了關于蛋白質谷氨酰胺酶等21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6號),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蛋白質谷氨酰胺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微纖化纖維素紙漿等16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并通過。 附件:蛋白質谷氨酰胺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微纖化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解讀《關于彎曲乳桿菌等24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19年第2號)”文件,全文如下: 一、新食品原料 (一)彎曲乳桿菌 彎曲乳桿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屬于乳桿菌屬,從傳統發酵肉制品中分離得到。該菌種已列入歐洲食品
日前,質檢總局辦公廳下發《質檢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執法打假“質檢利劍”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16年7月起,組織全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開展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執法打假“質檢利劍”行動。 食品接觸不銹鋼制品是指以不銹鋼為主體制成的食品容器、餐具及食品生產加工
日前,質檢總局辦公廳下發《質檢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執法打假“質檢利劍”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今年7月起,組織全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開展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執法打假“質檢利劍”行動。 食品接觸用不銹鋼制品是指以不銹鋼為主體制成的食品容器、餐具及食品生產加工器具等
食品安全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廣義概念,不單指食品本身的質量問題,與食品直接或間接接觸的各類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都在其框架之下。國家質檢總局曾組織對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開展了全國普查。經檢查,隱藏在食品包裝中的一些問題紛紛浮出水面。 為此,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
雖然食品包裝對于食品安全有著重要意義,但隨著食品包裝行業的迅速發展,由食品包裝材料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目前,食品包裝材料的安全性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 食品包裝材料是指包裝、盛放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用的紙、金屬、塑料、橡膠、纖維、搪瓷、陶瓷、玻璃等制品以及直接接觸食品或者施加
為適應經濟發展與國民身體健康需求不斷提高的潮流,在充分調研俄羅斯聯邦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當前水平、國民飲食健康現狀和國家衛生及流行病學要求的前提下,在充分征集法律草案民意的基礎上,依據俄羅斯聯邦立法程序相關要求,2020年3月1日,俄聯邦在其法律法規匯集官網中正式發布了該國食品安全領域基本監管大法:
一、包裝生產衛生要求 食品包裝的衛生控制包括食品包裝材料及容器的衛生控制,防止不衛生食品進入包裝,防止包裝過程的污染及包裝后的再污染。包裝生產衛生要求涉及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介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二十一號)第四十一條規定,生產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
食品質量感官鑒別的基本方法,其實質就是依靠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和聽覺等來鑒定食品的外觀形態、色澤、氣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論對何種食品進行感官質量評價,上述方法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檢驗方法之前進行。中國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中國標準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
8月31日,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1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抽檢455批次,涉及餅干、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酒類、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方便食品、糕點等13大類,其中合格444批次,發現不合格11批次。其中,餐飲食品不合格
2014年12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本年度第二階段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的監督抽檢信息。 本次監督抽檢涉及糧食及糧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產及水產制品、飲料、調味品和乳制品等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抽檢食品生產企業數
11月13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飲料、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9大類食品824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24批次,涉及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等問題。 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飲食品檢出食品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食品質量與安全關系到人類的健康、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因此.發達國家政府紛紛采用技術和法律的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對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因素進行有效監控。 目前世界各發達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等均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10月19日,GB 480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和GB 968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食品接觸新國標標識標簽、符合性聲明、可追溯體系建設、添加劑的合規提上日程。 食品接觸制品成為監管重點 據國際第三方檢測
摘要:本文介紹了硅橡膠材料的特點以及其在食品接觸制品中的應用,同時介紹了各國食品接觸級別硅橡膠材料的相關檢測標準。 0 概述 隨著目前世界上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于各種材料的認識逐步深刻,硅橡膠材料由于其優異的耐高低溫性能、良好的手感、衛生性能和生理惰性、耐候性能等在
近期,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飲料,糧食及糧食制品,薯類及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焙烤食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調味品,酒類,食品添加劑,水果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及蛋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及水產制品,蜂產品,茶葉及其相關制品、咖啡等19類1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 第2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制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
2015年7月,上海市食藥監局共監測Ⅰ級食品10大類33小類375件食品樣品,監測項目涉及12個大類283個項目15933項次,樣品來自本市16個監測區域的95個監測點,總體監測合格率為97.9%,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共監測10大類33小類375件I級食品樣品。
記者24日從佛山市食藥監局獲悉,2017年8-9月份佛山市食藥監局在禪城、南海、高明、三水轄區內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組織開展了日常食品監督抽檢及乳制品專項抽檢。共抽檢82批次食品,經檢驗,其中4批次內在質量不合格。 此次抽檢,全市共抽檢了17大類食品,具體包括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
《2009年天津市產品質量狀況白皮書》 為了全面反映天津市產品的總體質量狀況,更好地改進質量管理工作,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編制了《2009年天津市產品質量狀況白皮書》,力求通過系統的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以進一步推動天津市產品質量總體水平再上新臺階。 第一部分 &nbs
第一講實驗室安全知識本講重點難點 1、 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2、 使用電器設備的安全守則 3、 強氧化劑、爆炸性物質的處理與防爆 講課實施: 一、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一)一般安全操作 1.防止中毒 (1)所有試劑藥品瓶,要有標簽。 (2)嚴禁試劑入口,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樣品時應用橡皮
在6月14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分別發布了今年1至5月對農產品、進口食品、食品抽檢的監測檢查結果。總體看,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向好,但在監測檢查中均發現一些問題。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大監管力度,對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經營者從嚴
食品安全的管理模式強調“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管理,即以預防為主的原則來減低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危害。在食品的加工、儲存和銷售過程中,食品原料受到外界環境微生物的侵染,加之殺菌不徹底、儲運方式不得當等造成的微生物污染,是導致食品腐敗變質,威脅消費者健康的主要原因。只有有效地控制食品生產各個環節中潛在的
“旺仔”乳酸菌乳味食品菌落超標;“藍伯特”果肉椰子汁蛋白質不達標;九毛九拍黃瓜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民餐飲三文魚刺身不合格……“吃貨”們注意了,這些食品有問題!昨日,廣東省食藥監局公布對廣東省生產經營的食品抽檢結果,一大波不合格食品被曝光,其中包括不少知名品牌食品。此次抽檢針對全省范圍內生產經營
近期,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組織抽檢14類食品共94批次樣品,其中合格樣品92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檢測項目見附件。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具體情況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次抽檢產品為14類食品共94批次,合格樣品92批次。其中:肉制品不合格樣品1批
通過加強食品檢驗職業道德教育,實現國家職業標準教學目標,圍繞國家檢測標準授課,實施食品分析與檢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使學生掌握扎實的食品分析與檢驗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食品檢驗應用型人才教育教學改革 食品分析與檢驗教學通過學生理論學習、檢驗實驗、頂崗實訓,掌握食品分析與檢
核心提示:據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對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豆制品,糕點,罐頭,糧食加工品等14類食品39批次樣品進行抽檢,4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及水果制、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用農產品各1批次。 據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