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樣品并打成水狀 被凈化好的草莓出現了分層 將18種常見農藥加入 開欄語 你有沒有被每天網上熱傳的養生信息和食品警示困擾? 揚子晚報聯合部分江蘇省級重點實驗室,通過真正有說服力的實驗,讓謠言不攻自破。 在人類一切智能活動里,沒有比做價值判斷更簡單的事了,比如“張三壞”“李四好”。難的是為什么,而這個恰恰是我們想告訴你的,通過科學實驗為您揭示真相。揚子晚報“求真實驗室”來了。 近日,一則題為“蜂農的忠告”的網帖熱傳。帖子寫道,草莓種植戶隔一兩天就要打藥,蜜蜂大量死亡。前天,央視又報道了“草莓檢出致癌農藥”的消息。一時間,不少網友都在感慨“草莓也不安全了”。 事實真是如此嗎?揚子晚報記者從超市和菜場各買了兩份草......閱讀全文
主婦李女士最近得了一款“神器”,名叫日本貝殼粉,號稱能除農殘去重金屬。上周五,她給寶寶買了份草莓,挨個洗干凈后,忽然想起家里的“神器”,“之前都拿來洗別的蔬菜水果,還沒試過草莓,想看看這草莓到底有多臟。”于是,她沒多想,立馬將貝殼粉調勻,把草莓重新浸泡了15分鐘,誰知道,一碗清水變得渾黃渾黃,顏
受訪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 張運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 李洪文食品與信息交流中心 阮光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郝鳳桐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陳春秀 4月26日,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
夏季是吃水果的好時候,不過,也有很多人總是擔心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農藥殘留。有媒體日前報道,美國環境工作組公布一個"2014年果蔬農藥殘留排行榜",蘋果再登農藥污染殘留最嚴重之首,草莓、葡萄、西芹、圣女果也榜上有名。 網上也出現不少去除農殘的方法,比如流水搓洗、鹽水浸泡、加面粉揉搓,還有常
日前,茶葉農藥殘留檢測又有新動向,記者獲悉,蘇州、信陽、廣東等地發生多起茶葉農殘超標事件。 據蘇州食品安全辦公室此前公布,有4個批次的茶葉因為三氯殺螨醇超過標準值,被判為不合格。信陽市發現有多個茶葉產區存在過度使用農藥的現象,而廣東省農業廳則在日前對全省部分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情況的抽檢中,發
草莓大量上市了,鮮紅鮮紅的看著就誘人。可也有吃貨忍不住擔心:草莓好吃,但很難洗,也不知道該怎么洗,草莓上有多少農藥殘留,能不能放心吃?現代快報記者隨機采購了三份不同來源的草莓,送到南京CEC消費者體驗中心進行快速檢測。 另外,有網絡傳言說,用淘米水或者鹽水洗草莓,對去除農殘效果更好,是真的嗎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多發,再加上涉農謠言擴散,公眾往往談農殘而色變。這是由于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安全,又因為信息不對稱,許多人產生了化學農藥恐懼癥。我們禁不住要問:現在餐桌上的果蔬還能吃嗎,農藥是天使還是魔鬼,農藥殘留危害真有那么可怕嗎?本期請相關專家為您解答—— 量少低毒效果好,我國已進入綠色
眼下正是吃草莓的季節,不過前幾天網上出現了一條這樣的新聞: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近日公布了最“臟”及最“干凈”蔬果名單,草苺連續第三年成為“最臟蔬果”榜首,緊隨其后為菠菜、油桃及蘋果。檢測中,多達1/3的草苺樣本含10種或以上的農藥,其中一個樣本更是測出22種農藥殘留。此外,有97%菠菜樣
咖啡含有致癌物;草莓是“最臟蔬果”;老鼠食用轉基因作物后變碩鼠;跳拉丁舞能導致性早熟……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仍有各種謠言在網上傳得“風生水起”。然而辟謠戰士怎能讓謠言當道,所以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謠言放在科學的陽光下曬一曬吧。 謠言一 星巴克咖啡致癌 最近,無論你喝不喝咖啡,可能都聽過所謂“星
十五以后,草莓大量上市,街上出現不少賣草莓的商販。有市民稱草莓農藥殘留多,常吃有害健康,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2月14日,《法制晚報》記者帶著從街上小攤購買的11份樣品送檢。檢測結果顯示,樣品農藥殘留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較多樣品均有少量農藥殘留,只有少數樣品農藥殘留量基本為零。 專家表示,
美國EWG公布,98%的蘋果有農殘。 6月13日,美國環境工作組(EWG)發布了“2011年果蔬農藥殘留排行榜”,蘋果位居農殘最多的果蔬榜單之首,洋蔥成了“最干凈的蔬果”。 據記者了解,美國農業部門(USDA)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每年都會對部分果蔬進行農殘
13個益民菜市免費檢測蔬菜農殘 “今天在菜市場買的菜,上面的農藥殘留物會不會超標呢?”昨天,家住家園南路的張大姐在益民菜市場家園南街店買菜時想。聽說菜市場可以免費為市民檢測農殘超標,張大姐抱著試一試的念頭,在市場的檢測室對自己買的菜進行了檢測。從昨天開始,凡是在我市13家益民菜市場買菜的市
家住江蘇南京的余爽,是一位烹飪愛好者,對食材品質要求很高:“我最擔心農殘超標,盡量選擇超市里的無公害蔬菜,但說實話,究竟是不是‘綠色’,心里沒有底,每次都要用清水泡好久才放心。” 關系到千家萬戶的“菜籃子”“米袋子”,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提出,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
不少消費者錯誤地認為,有農殘就等同于不安全,甚至故意選擇‘蟲眼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這其實是混淆了“農藥殘留”和“農殘超標”的概念。 農業生產中病蟲草害經常發生,必須用農藥進行防治,即使有機農業也要使用天然生物農藥。農藥殘留是施用農藥后的必然現象,因而幾乎所有農產品都可能
“涕滅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藥袋”蘋果……一個個關于農藥殘留的“新聞”,讓公眾聞之色變,“吃貨”們人心惶惶,更讓很多農產品產地和農戶遭受當頭棒擊,恍如災難。 夏日漸近,各色瓜果蔬菜又將集中上市,有“毒”傳聞是否又將如影隨形?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檢出殘留超標的產品吃下后離
9月10日,天津市消協發布2015年蔬菜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在隨機購買的常規、綠色食品、有機3類共31件蔬菜樣品中,認證蔬菜單項農殘檢出率高于常規蔬菜。北京知名有機蔬菜品牌“北菜園”、“翠京元”等均赫然在列。 根據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有機種植中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等,有機蔬菜不得檢出農藥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節目報道,該欄目組記者隨機在北京購買的8份草莓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注:百菌清被檢出但含量都在國家標準之內,沒有超標)和乙草胺兩種農藥。 瀏陽市場上的草莓又是否可以放心吃呢? 3個樣品檢測出農殘超標“在今年草莓集中上市時,我們便對全市24個草莓園大棚中的草莓進
每天從農貿市場或超市購買的蔬菜水果安全嗎?會不會農藥殘留超標?買的肉類是否含瘦肉精?如果懷疑買到有問題的食品應該去哪里檢測?“可以到街道快檢室檢測檢測,15分鐘就能出結果啦。”11月15日,田家花園社區居民56歲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據悉,在市南區,食品快檢實驗室有10個,每個街道一個。而目前全市便
春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季節,無論是水果店還是街上,賣草莓的多起來。紅艷艷的草莓形態各不相同,有個大飽滿的,有嬌小圓潤的;顏色有鮮紅欲滴的,也有暗紅 的,還有偏紫紅的。很多喜愛草莓的市民在購買草莓的同時,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草莓的農藥殘留。而要確定這些草莓農藥殘留高不高,方法其實也非常簡單,只需要使用農
網售食品行業也迎來飛速發展,其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2016年7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查處辦法》,明確了網絡食品的具體抽查與管轄細則。 為測評各電商平臺的食品安全現狀,自2016年11月11日起,新京報食品測評員將從天貓、京東、1號店、易果生鮮等15家電商平臺購買的
Q 如何減少果蔬中的農藥殘留? A 許多農作物都會使用農藥,可能以各種方式影響兒童的健康。我們有責任保護孩子免受生活和玩耍中接觸到的農藥侵害。美國小兒科學會(AAP)聲明,女性在懷孕期間接觸農藥可能會導致出生缺陷,低出生體
日前,有關媒體報道北京市場上的草莓農藥殘留超標,其中殘留的乙草胺為致癌物。報道引發了市民關注。針對此報道,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草莓市場展開抽檢。檢測結果顯示,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另外,江蘇、湖南、陜西等地也相繼對當地草莓進行了抽檢,結果均顯示無乙草胺殘留。
這兩天,央視報道的草莓中農藥乙草胺超標的消息備受關注。草莓真的有毒?我們還能放心吃嗎?從最初的擔心,到眼下對檢測結果的質疑,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昨天,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草莓研究專家趙密珍,她明確提出了對這份檢測結果的質疑。南京的草莓種植大戶們也表示,草莓種植中不太可能使用乙草胺。
1.草莓農殘超標可能致癌? 流言:網傳草莓種植過程中會使用乙草胺,而乙草胺被列為B2類致癌物,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致癌,并配發了相關的檢測結果,這讓廣大消費者對草莓望而卻步。 真相:乙草胺是一類苯胺類除草劑,在中國只允許在糙米、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籽中檢出,殘留量限定也比美國的標準更低。正常
堿面是鮮濕面的一種,許多長沙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就是來一碗面。本報“食事求是·你點我檢”征集市民抽檢意向食品時,有多名讀者反映,從市場上買回家的堿面,經得煮、有嚼頭,比起米粉來存放時間更長,網傳這樣的面條有添加增筋防腐物質之嫌,希望記者能送去檢一檢。 接到“點單”任務后,記者在火炬農貿市場、銀港
晚報訊 記者從市農委獲悉,今年以來,我市繼續加大了監督抽查力度,各級監管部門各負其責,基本形成了分級監測、品種廣泛、覆蓋全域的監管監測局面。農業部、省農業廳、市本級分別對我市組織開展了食用農產品的監測工作。截至11月底,三級農產品質量檢測平均合格率98.33%。 農業部對我市共開展例行監測 (
記者從市農委獲悉,今年以來,我市繼續加大了監督抽查力度,各級監管部門各負其責,基本形成了分級監測、品種廣泛、覆蓋全域的監管監測局面。農業部、省農業廳、市本級分別對我市組織開展了食用農產品的監測工作。截至11月底,三級農產品質量檢測平均合格率98.33%。 農業部對我市共開展例行監測 (風險監測
“中藥農藥”或將取代化學農藥,從源頭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藥材中覓得靈感,成功研發出純中藥制劑植物源生物農藥。如今,此類生物農藥正在農藥行業逐步推廣,力求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筑起堅實的防火墻。1月19日,蘭州交通大學天然藥物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進行生物農藥試驗 農作物“喝中
“中藥農藥”或將取代化學農藥,從源頭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藥材中覓得靈感,成功研發出純中藥制劑植物源生物農藥。如今,此類生物農藥正在農藥行業逐步推廣,力求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筑起堅實的防火墻。1月19日,蘭州交通大學天然藥物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進行生物農藥試驗。新華社發(王
根據省衛生計生委《山東省草莓、生鮮肉專項監測工作方案》和市衛生計生委要求,3月初,我市組織開展2016年草莓、生鮮肉專項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省級項目,監測點涉及10個縣市區。 本次省級項目由德州市疾控中心負責組織實施,監測點涉及德城、陵城、樂陵、禹城、寧津、平原、臨邑、齊河、武城、夏津10個縣(
網購果蔬、禽肉等生鮮,已是許多年輕消費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一“買買買”趨勢還在不斷上漲。在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背后,國內主流生鮮電商平臺的冷鏈配送、貨品品質、食品安全究竟如何呢? 從2015年12月起,新京報記者對國內12家生鮮電商展開了一系列體驗,從冷鏈溫控、送達周期、退換貨售后服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