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在Nature上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這項研究揭示了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調控RNA-蛋白質相互作用的一個未知機制。 RNA結合蛋白通過與單鏈RNA結合基序(RNA binding motif,RBMs)1、2、3的結合來控制細胞的生物學進程。而RBMs會被埋在RNA結構4、5、6、7內部,從而抑制了RNA-蛋白質的相互作用。m6A是一種真核mRNA8-19的最為常見的內部修飾。它涉及包括生物節律、減數分裂和干細胞發育在內的各種細胞功能的控制。 m6A能夠選擇性地被 YTH域家族蛋白2(human YTH domain family 2,YTHDF2)識別從而影響細胞質mRNA15的穩定性。但是m6A是如何完成這些繁重的生理學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本研究表明人類細胞m6A調控RNA結構依賴的RBMs進而影響RNA與蛋白的互作。研究者將這種機制命名為"m6......閱讀全文
在篩選一種可阻斷細菌生物合成通路的化合物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抗生素先導物,它以調控RNA結構中的分子交換位點為靶標,使病原體停止生長。 1940-1960年是發現抗生素的黃金時代,而Selman Waksman的研究則宣告了這一時代的到來。這位生物化學家兼微生物學家創造了“antibioti
多能干細胞研究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多能干細胞能夠分化為任意細胞類型。但一些代表性的分化方法會導致異質性細胞群體的出現,這時候就需要將目的細胞進行純化分離。 目前對這類細胞進行分離主要根據細胞表面的特征性受體不同,利用抗體進行分離篩選。但在一些情況下,這種分離方法的純化水平很低,并
雖然人類基因組大約有兩萬多個基因,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基因是持續進行轉錄和翻譯的。這是根據細胞的狀態決定的,而細胞的狀態是隨時變化的。研究人員希望尋找快速控制基因的開關,以探究基因的表達情況。 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
雖然人類基因組大約有兩萬多個基因,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基因是持續進行轉錄和翻譯的。這是根據細胞的狀態決定的,而細胞的狀態是隨時變化的。科研人員希望尋找快速控制基因的開關,以探究基因的表達情況。 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借助一項新技術找到了一個可以快速啟動或者終止基因的表達的途徑
免疫療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其癌癥,已成為研究和臨床發展的熱點領域。雖然研究人員有幾種方法來進行免疫治療,但本文將介紹合成生物學如何改進和增加針對癌癥的免疫治療武庫。 CAR-T (CAR代表嵌合抗原受體,T代表T細胞)細胞治療是癌癥免疫治療興趣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這是一種基于細胞的
來自廈門大學生科院,浙江大學生科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細胞壞死關鍵因子:蛋白激酶RIP3的作用機制——RIP3-MLKL之間的相互作用在necrosomes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一點在人類和小鼠中均得到了證實。相關成果公布在JBC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廈門大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生物化學家們發現一條遺傳序列可以改變宿主基因對細胞能量水平的反應。科學家們發現在細菌中這一特殊的能量感應開關可以成為新的一類強有力抗生素的靶點。如果人類基因也發現有相似的能量感應開關,它們或可用于治療如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等代謝相關疾病。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10 月
2015年,生物醫藥公司朱諾治療公司(Juno Therapeutics, 以下簡稱為Juno)發起一項2期臨床試驗來測試一種針對復發的難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細胞療法JCAR015。這種難治的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使CAR T細胞療法在治療癌癥時更安全,更有效。通過對CAR T細胞進行編程以使其在藍光刺激下被激活,研究人員能夠達到精確控制T細胞破壞小鼠皮膚腫瘤而又不損害健康組織的目的。 在小鼠的測試中,接受工程化改造的CAR T細
春天來了,各種植物開始肆意生長。春回大地的景象讓人欣喜,但也讓人煩惱,因為一些開花植物的綻放意味著花粉過敏季節來臨了。 過敏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發達國家,患有一種或多種過敏性疾病的人占總人口的20-40%左右。導致過敏的原因很多,有遺傳的因素,更有環境的因素。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過敏更是直線式
轉基因斑馬魚胚胎上的閃亮藍光讓科學家選擇性地激活光敏感轉錄因子。圖片來源:Anna Reade 從現在開始10年后,這種技術將會成為發育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界人人使用的工具。 Kevin Gardner打開一個小冰箱模樣的培養器,看著里面閃爍的藍光,這種場景經常讓他想起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紐約
圖片來源:Anna Reade 轉基因斑馬魚胚胎上的閃亮藍光讓科學家選擇性地激活光敏感轉錄因子。 從現在開始10年后,這種技術將會成為發育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界人人使用的工具。 Kevin Gardner打開一個小冰箱模樣的培養器,看著里面閃爍的藍光,這種場景經常讓他想起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
轉基因斑馬魚胚胎上的閃亮藍光讓科學家選擇性地激活光敏感轉錄因子。圖片來源:Anna Reade 從現在開始10年后,這種技術將會成為發育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界人人使用的工具。 Kevin Gardner打開一個小冰箱模樣的培養器,看著里面閃爍的藍光,這種場景經常讓他想起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紐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端粒酶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Vimeo 【1】PNAS:促進癌癥的端粒酶也能保護健康細胞 doi:10.1073/pnas.1907199116 馬里蘭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新研究揭示了端粒酶的新作用。端粒酶在正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美國科學家或許發現了I型糖尿病最早的生物標志物。這一發現將可以幫助延緩該疾病的發病時間。圖片來源:Scripps Research / La Jolla,California I型糖尿病,又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是通常在20歲前出現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前研究表明,該病發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美國科學家或許發現了I型糖尿病最早的生物標志物。這一發現將可以幫助延緩該疾病的發病時間。 I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是一種由于免疫系統破壞胰腺中β細胞,造成胰島素絕對不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I型糖尿病發病隱匿,待確診時,該疾病已潛伏發作一段時間了。如何早期發現高風險
導語:前面幾期欄目我們給大家介紹了CAR-T這一新型細胞療法的基本原理及發展歷程,一方面是為了讓讀者更準確全面地認識CAR-T,同時也期待借此把握以CAR-T為代表的新型細胞療法及其臨床轉化應用在國內外的發展脈絡,逐步勾勒出CAR-T免疫療法的發展圖景。領略了CAR-T神奇多彩的一面,內心是不是
導語:前面幾期欄目我們給大家介紹了CAR-T這一新型細胞療法的基本原理及發展歷程,一方面是為了讓讀者更準確全面地認識CAR-T,同時也期待借此把握以CAR-T為代表的新型細胞療法及其臨床轉化應用在國內外的發展脈絡,逐步勾勒出CAR-T免疫療法的發展圖景。領略了CAR-T神奇多彩的一面,內心是不是有點
近日,致力于開發針對癌癥的新一代CAR-T細胞療法的Autolu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已經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IPO)申請文件,計劃籌資1億美元以上。 這家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12個月的銷
細胞凋亡是生物發育過程中或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清除衰老及受損細胞的一種普遍現象。細胞凋亡的發生受胞外或胞內的多種刺激源所誘導,其中熱休克蛋白(熱激蛋白)是細胞凋亡的調控因子之一。細胞是通過調節自身的防御系統來適應環境脅迫,并且根據脅迫程度的強弱,利用自身遺傳機制或調控自身狀態抵抗脅迫,或
細胞凋亡是生物發育過程中或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清除衰老及受損細胞的一種普遍現象。細胞凋亡的發生受胞外或胞內的多種刺激源所誘導,其中熱休克蛋白(熱激蛋白)是細胞凋亡的調控因子之一。細胞是通過調節自身的防御系統來適應環境脅迫,并且根據脅迫程度的強弱,利用自身遺傳機制或調控自身狀態抵抗脅迫,或主動誘發細胞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10月20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揭示天然的多反應性IgA識別微生物群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n6619 免疫球蛋白A(IgA)是一種最為豐富的哺乳動物抗體類型。在穩態下,8
人為什么會變老?對于人類來說,如何才能長生不老真的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也是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數據顯示到2050年約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年齡將超過60歲。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 -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許多腦癌及其它實體腫瘤中不是只有一種細胞生長開關,而是幾種細胞生
對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林圣彩的采訪開始前,他先關掉了辦公室一大半的燈。他說:“在生物進化發育過程中,我想不會有這么長時間的燈光照明。” 合作是客觀要求 2009年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的“腫瘤生長和抑制相關信號轉導的調控”群體,由林圣彩、韓家淮、吳喬共同帶領。這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月19日在京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2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上產生
五、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技術的應用定位、定量三維重組動態測量¨ 活細胞或組織內游離Ca2+濃度的測量¨ 活細胞內H+濃度( pH值)的測量¨ 自由基的檢測¨ 藥物進入細胞的動態過程、定位分布及定量 應用:細胞膜電位的測量 熒光漂白恢復(FRA
一個最開始讓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現象,最終被反轉為“革命性的進展”。 生物通報道:科學家們發現,兩種原本明顯的等效蛋白質之間存在競爭關系。猛撲向細胞結合位點的蛋白質總會勝出。這類細胞令研究人員格外關注,因為,它能觸發癌細胞的自殺!研究人員希望,未來的療法可以模仿這種
自核糖開關(riboswitch)最早被Winkler等人于2002年發現并命名以來,這一關鍵調控元件的研究歷程已經走過了十年,近期來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藥學系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廣泛分布于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細菌病原體中的新型核糖開關:氨基糖苷結合核糖開關,相關成果公布在1月17日的 C
:最近,維也納大學Max F. Perutz實驗室(MFPL)和維也納醫科大學、連同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科學家們已經證明,雙鏈RNA(如病毒的遺傳信息)如何被擋在細胞核外面。在對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過程中,RNA編輯酶ADAR1從細胞核移動到周圍的細胞質中。在那里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