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載的草原生態失衡或是草原火災直接誘因
發生于上周的四川甘孜州道孚草原火災波瀾未平。截至12月13日,火災原因尚未公布。 “關于火災原因,調查目前尚未完成,不方便發表評論。”12月13日,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的人士面對記者均三緘其口。而關于這場火災的報道仍占據當地報紙的頭條。 與此同時,農業部等中央部門調查組也正在就此次事故進行調查。 12月5日發生于道孚縣鮮水鎮的草原火災,共造成22人遇難,其中包括15名參加火災撲救的解放軍官兵。道孚的火情讓四川全省為之震動,一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迅速召開。 “干旱氣候等自然條件固然是火災發生的誘因,但草原長期的過度放牧和草原承載力下降等一些人為因素,也是重要外因。”阿壩州副州長、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指揮長田曉丹12月12日對本報記者說。 他認為,鑒于這次火災的教訓,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不光是防火問題,而是川西高原草原生態失衡的問題。唯有退牧還草,恢復生態,才會減少一系列天災人禍發生的可......閱讀全文
超載的草原-生態失衡或是草原火災直接誘因
發生于上周的四川甘孜州道孚草原火災波瀾未平。截至12月13日,火災原因尚未公布。 “關于火災原因,調查目前尚未完成,不方便發表評論。”12月13日,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的人士面對記者均三緘其口。而關于這場火災的報道仍占據當地報紙的頭條。 與此同時,農業部等中
草原生態監測站
草原生態監測站是針農業生態環境實時監控以及和農業生產活動相關的環境監測,農田氣象環境調控等需求設計的一款綜合小型自動氣象監測系統。它能對與植被和農作物生長密切相關的土壤、水氣、光照、熱量等農業氣象環境因子進行連續監測采集信息,能對作物生長狀態和農田土壤墑情進行綜合監控,及時掌握大田生長情況,當大
草原保護項目真成了“生態殺手”?
近日,一篇題為《內蒙古部分草原保護項目竟變“生態殺手”,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報道指出,內蒙古牧區日益增多的高產飼料地逐步蠶食當地草原,過度的網圍欄建設阻斷了生物鏈,致使草原的生物多樣性減少。報道中指出的問題在當地是否存在?多個草原保護項目是否真的已經演變為“生態殺手”?科技日報記者就此問題在內蒙古
強化草原生態綜合執法
錫林郭勒盟生態保護委員會作為一個“新生”部門,也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家草原生態保護職能部門,它以完善機構體制為基礎,建立健全制度為保障,依法規范生態資源管理,強化草原生態綜合執法。 2014年底,錫林郭勒盟委、行署決定成立錫林郭勒盟生態保護委員會,劃轉、整合部分環保、農牧業部門職能,定位為對生態保
法國科學家:水母數量激增顯示生態失衡
法新社6月18日援引法國巴黎海洋學研究所研究員杰奎琳·古瓦的話說:“水母對環境變化敏感。水母數量越多,表明環境變化越大。”?一些海洋生物學家認為,水母眼下侵占了許多其他海洋生物生活的區域。水母在地中海的繁殖速度最為驚人。海洋捕撈過度,水母的天敵海龜等數量銳減,導致水母繁殖速度加快。?大西洋納米比亞海
中國科學報:脆弱草原的生態轉型
8月的草原,本該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時節。然而,在內蒙古的許多草場上,卻再難見到這樣的美景。 由于干旱少雨,二連浩特周邊的570萬畝草場中,有95%的草場因未能返青而成了“荒漠”。與此同時,內蒙古東部的通遼市,100多萬畝農田和草場正在遭受三代黏蟲的侵蝕。 旱災、蟲災、鼠害、洪澇、
貴州創新生態文明制度-推動生態產業化
梵凈山上,清新空氣洗洗肺;杉木河邊,“礦泉水”上好漂流……盛夏,低緯度高海拔的貴州充滿“綠色誘惑”。天藍、地綠、水清、氣凈,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貴州最響亮的品牌,也是后發趕超的巨大優勢。 縱然“天生麗質”,也需后天養護。從“GDP掛帥”到“環保問政”,再到“綠色政績”,貴州自我加壓,自覺積極追求綠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今年啟動
財政部1月12日發布消息,財政部和農業部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前期工作的通知》,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國家從2011年開始在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和云南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對牧
中國即將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
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最遼闊也是最優質的一片草原,藍天白云、綠草茫茫的景象在馬背民族口中世代傳唱、經久不衰。然而,在這美麗景象的背后卻有一個不爭的現實:目前呼倫貝爾草原每年以0.2%的速度建設,卻以2%的速度退化。 呼倫貝爾草原的退化折射出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攜手騰訊開展生態科普“云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43.shtm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推出系列科普活動,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創意形式,讓藏羚羊、大熊貓、東北虎、海南長臂猿、黃腹角雉等國家公園旗艦物種,借助騰訊天琴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攜手騰訊開展生態科普“云游”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騰訊推出系列科普活動,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創意形式,讓藏羚羊、大熊貓、東北虎、海南長臂猿、黃腹角雉等國家公園旗艦物種,借助騰訊天琴實驗室MUSE AI技術擁有了數字形象,走進人們的數字生活。 旗艦物種是指對社會生態保護力量具有特殊號召力和吸
中央安排134億建立草原生態保護獎勵機制
為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牧區牧業發展和牧民增收,國務院日前決定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中央財政每年為此安排資金134億元。近日,財政部和中央農辦、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就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草原退化嚴重,牧民增收乏力 目前,我
錫林郭勒建立草原生態長效保護機制
圖為錫林郭勒牧草生長茂盛的大草原。 畜牧業如何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錫林郭勒草原既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國唯一被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更是華北乃至全國重要生態屏障之一。 錫林郭勒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其中草
走進中科院巴音布魯克草原生態研究站
夏秋之交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天低云厚,雪峰環抱,河流如帶,充沛的水源滋養了優質的“酥油草”,鮮花盛開,牛羊成群,地勢起伏遼闊。 這里是天山中段最肥美的夏牧場,據說出產新疆最好吃的羊肉。如果能在這里搭上一個蒙古包小住幾晚,讓城市浮躁的靈魂在這寬闊的綠色草原中放牧,那是何等的愜意! 還沒到中
高光譜近地遙感與無人機遙感技術應用于草原監測
草地生態系統作為一種重要的生態系統,為草地碳循環、水循環及生物多樣性提供基礎保障。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受過度放牧濫墾濫伐行為影響,導致草地沙化、荒漠化、黑土灘化、生物入侵日益嚴重。尤其是生態脆弱的高海拔地區,草地破壞后自我修復能力極弱,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制約生態文明建設。?易科泰生態技術公司致力于
最新研究:新冠長期后遺癥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有關
中新社香港1月26日電 (記者 韓星童)新冠肺炎引致的長期綜合后遺癥,又稱“長新冠”,指病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數周至數月后出現的并發癥或持續癥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26日公布,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人的腸道細菌失衡和出現“長新冠”的風險息息相關。據悉,“長新冠”的國際定義指新冠病人在病毒清
人民日報:面對草原生態惡化;該警醒了
我國被世界稱為人工林最多的國家,森林覆蓋率、林地面積以及木材蓄積量都在增長,但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卻并未因此而得到遏止。沙塵暴、水旱災害、蟲災、泥石流等惡性自然災害接連不斷,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樣性銳減、水土流失等環境危機的不斷加深,表明我們的植被狀況并不令人樂觀。 應該說,在我國,森林的重
新疆溫泉縣牧民受益草原生態獎補資金
11月29日,記者從新疆溫泉縣畜牧局了解到,幾天來,該局及溫泉縣各鄉鎮場相關干部來到冬牧場,向牧民們宣傳草原生態保護政策,并與牧民們簽訂禁牧協議。牧民們很支持這項工作,因為,今年全縣上千戶牧民從草原生態保護獎補資金中受益。 溫泉縣是邊境縣,也是農牧大縣、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去年,
國務院決定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促進牧民增收。 會議決定,從2011年起,在內蒙古、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和云南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區),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一)實施禁
我國草原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
從此間舉行的中國草原論壇上獲悉,近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力度推進草原重大生態工程建設,集中治理生態脆弱和嚴重退化草原,我國草原生態發生了一些趨好性變化,草原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 據農業部統計,僅2006年—2011年,國家投入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資金就超過350億元,主要用于實
氮失衡的原因
自然界中以氮氣形態存在的氮稱為惰性氮,對生態環境沒有負面影響,在生產工業化以前,氮循環系統中,氮的收支是平衡的,即固氮作用和脫氨作用基本持平。當氮通過化學工業合成或燃燒后,就會被活化,形成氮氧化物和氮氫化物等物質,即加強了固氮作用。氮活化的途徑有三:一是人工固氮,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二是工業生產
我國森林草原濕地資源本底及生態狀況全面查清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21年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工作各項任務已圓滿完成。監測結果顯示,森林面積和蓄積穩步增長,生態空間質量穩中向好,結構有所改善;保護格局初步形成,利用格局趨于科學;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增強,森林碳匯能力穩步提升。2021年,全國各級林草部門共投入1.7萬調查監測人員,
我國全面查清森林草原濕地資源本底及生態狀況
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21年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工作各項任務已圓滿完成。監測結果顯示,森林面積和蓄積穩步增長,生態空間質量穩中向好,結構有所改善;保護格局初步形成,利用格局趨于科學;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增強,森林碳匯能力穩步提升。2021年,全國各級林草部門共投入1.7萬調查監測人員,完成
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困境及應對措施
一場雪,為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大草原披上了銀裝。此時的草原,已進入一年中最蕭瑟的季節。然而,阿壩州草原監理站站長索倫卻并不清閑,草原防火的任務還很重。“明年5月,來草原看看吧,那時又是一片生機勃勃了。”索倫用心呵護著草原,讓他欣慰的是,這里的生態環境正在一點點好轉。 幾千公里外,還有一些
內蒙古創新分區分類草原修復技術模式23項-修復退化、沙化、鹽漬化草原
為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屏障構筑得更加牢固,內蒙古自治區在內蒙古植物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及產業化示范、“三化”草地改良綜合技術集成與示范、荒漠草原退化植被修復技術集成與示范、內蒙古草原生態大數據平臺構建與應用開發研究等自治區科技重大項目和課題的支持下,針對
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意見》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提出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針,全面推進防滅火一體化,持續優化體制機制
內蒙古呼倫貝爾改善草原環境構筑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作為北方重要的自然生態屏障,內蒙古呼倫貝爾以草原生態保護為先,連續十一年堅持退牧還草、生態獎補機制,實現了草原生態的良性演變。 盛夏8月,呼倫貝爾草原再度迎來八方游客。來自河南的耿秋萍第一次見到如此豐美的水草、密集的湖泊、壯闊的林海,不禁驚嘆連連。
央企建設水電站破壞唐布拉草原被叫停修復生態
塔勒德薩依水電站棄渣場生態修復后景象塔勒德薩依水電站棄渣場生態修復前景象? 水電站建設方在明渠邊坡上培植草皮。? ? ? ? 在新疆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尼勒克縣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督下,新疆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唐布拉草原因水電站建設而一度遭到嚴重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了修復。這一事件折射出了新
火災的類型
按燃燒性質劃分,火災分為五種類型,各類火災所適用的滅火器如下。1.A類含有碳固體火災,如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花、麻、紙張火災等。可選用清水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磷酸銨干粉滅火器(ABC干粉滅火器)。2.B類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可選用干粉
營養失衡造成的危害
營養失去平衡可產生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是指由于一種或一種以上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剩所造成的機體健康異常或疾病狀態。營養不良包括兩種表現,即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各種營養素的缺乏都可產生相應的缺乏病,如目前世界上流行四大營養缺乏病,即蛋白質一能量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缺碘性疾病、維生素A缺乏病;此外,鈣、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