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河北省日前出臺大氣污染深入治理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將利用3年左右時間,力爭使全省大氣PM2.5年均濃度在2013年基礎上下降25%,其中首都周邊及大氣污染較重的石家莊、唐山、保定等地下降33%。 河北省掀起的新一輪大氣污染治理戰役,首先劍指工業企業。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是河北大氣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河北一方面圍繞這4大行業進行提標、提質改造,另一方面,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將結合今年1月1號實施的新環保法,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過去執法疲軟、乏力,生產企業違法成本低等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河北邢臺環保局副局長徐懷亮。按日計罰這個上不封頂,你只要違法,我讓你改正你不改正,我可以一直罰下去。而且,按照河北省的減排條例,不但對你企業進行處罰,還可以對你企業的法人進行處罰,企業法人承擔連帶責任。 河北省還將下大力推廣清潔型能源,取代傳統燃煤,今年年底前......閱讀全文
如何治理京津冀地區的大氣環境?昨日舉行的全國政協提案工作情況通氣座談會通報,“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已列入全國政協年度協商工作計劃。今年4月,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計劃與民建中央共同舉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大氣污染防治”雙周協商座談會。據悉,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全國政協委員、政協
解說: 京津冀下降25%,長三角下降20%,珠三角下降15%,北京細顆粒物年均濃度60微克。 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大氣十條規定的目標能完成嗎?據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大氣污染物擴散能力較差,進一步增大了實現任務目標的難度。 全面升級的環保督查,大規模推行的煤
2012年年底,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華中乃至黃淮、江南地區,一場持續的霧霾蔓延中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余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大氣污染治理關乎人民福祉、關乎社會穩定,更關乎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動真格、出實招。 2013年9月,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空氣污染是近幾年來我們所面對的最嚴重的問題,針對中國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中國將出重拳強力治理大氣污染,記者獲悉,最快本周國家將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規劃,以便對全國的PM2.5治理給出時間表。在大氣治理方案完成后,水治理方案也將隨后啟動,其中,大氣治理除了行動計劃以外,還有實施細則。
27日,天津市人大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這是繼北京通過并實施《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后,京津冀地區出臺的第二部相關地方法規,強調在治理舉措上的地區聯動。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專設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的章節,提出要定期協商京津冀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重大事項,根據
近日,河北、吉林、陜西等地陸續部署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其中,河北明確年度主要污染物降低目標值;陜西將鐵腕治理霧霾列為環保頭號工程。來自環保部的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在各級部門綜合治理下,大氣污染防治已經取得階段性效果,各項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專家分析指出,下一步要加快產業結構、能源
圖為華能天津楊柳青電廠。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相繼出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根據自身的情況,究竟按照這些治理大氣的“路線圖”開展了哪些具體的工作,遇到了哪些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京津冀的大氣污染中,
進入2015年以來,各省區市陸續召開了地方兩會,從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環境污染治理成為2015年地方兩會的一大焦點。各省區市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紛紛出臺了重磅措施,打響了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未來“美麗中國”的實現應該不會太遠。 大氣污染防治成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來,以迅猛態勢席卷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訪環境保護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 不斷出現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已成為國人的一塊心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備受矚目。河北是用煤大省、產鋼大省,而其最為依賴的能源和產業卻給大氣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河北的霧霾治理,注定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 我國學術權威機構中國科學院去年的評估報告認為:與2013年相比,京津冀2014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大氣平均濃度下降約2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關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自2018年3月1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行政區域內,國家排放標準中已規定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行業以及鍋爐的新建項目,開始執行特別排放限值。 全面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將對“2+26”城市的大氣治
2月27日,經歷了一個星期霧霾困擾后,華北大地迎來久違的藍天。此前一天,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將成為三地合作的“優先領域”。 “在區域復合型大氣污染面前,任何一個地區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此番霧霾雖已暫別華北,京津冀三地呼吸保衛戰仍任重而道遠。 預警監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新常態。2015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要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努力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強調進一步強化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識,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讓廣大民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活。 工作會議總結了20
2月27日,河北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電視電話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氣污染治理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省委九屆八次全會、省“兩會”和王東峰書記部署要求,總結去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分析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安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自按“新國標”實施監測以來,廣東去年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不過,一項數據的變化卻引起了環保部門的關注——2015年全省城市主要空氣污染物中臭氧占比40.5%,首次反超PM2.5(占比為38.6%),而被譽為臭氧元兇的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其作為形成臭氧和PM2.5的關鍵前體物,也是灰霾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其中,華北地區大氣防治形勢尤甚,在空氣污染較重的前十位城市中華北就占有7席。國務院近日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改進環境空氣質量指明了方向。為切實改善華北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保護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進行了專項調研和思考,并初步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思路和建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主持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指出要在堅持不懈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持久戰的同時,緊緊抓住冬季這個重污染天氣多發的關鍵時期,突出燃煤散燒這個重點污染源,大力實施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 冬季燃煤散燒對于空氣質量影響有多大?京津冀地區
近年來,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的不斷加大,燃煤鍋爐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在進一步趨嚴。按照環保部要求,7月1日起,執行第三次修訂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在用燃煤鍋爐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限值400mg/m3,新建燃煤鍋爐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限值300mg/m3。 近日,《
2017年,大氣十條圓滿收官。2018年,污染防治將貫穿環保工作始終,藍天保衛戰仍是重點。目前,國家已從多方面發力,地方也在啟動編制新一輪大氣治理計劃,又一場藍天保衛戰即將再次上演。 2013年,國務院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奮斗了五年,在良好的氣象因素以及“人努力”的雙重推動下,20
去年10月,一則“炒菜也能導致霧霾”的新聞引發爭議。有人吐槽,難道以后炒菜也要分單雙號不成? 吐槽雖有些許調侃,但卻揭示出一種狀態,在深受霧霾之苦的當下,人們急于想知道,霧霾的污染來源究竟是什么? 同時,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環保部門也已經認識到,必須追本溯
9月17日是環境保護部等6部委聯合頒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一周年。一年來,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區市建立協作機制,共同治理大氣污染,其效果究竟如何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分析人士指出,治理大氣污染是一場持久戰,不僅需要節能減排、改變能源結構,而且需要加強環境執法
“21.6萬平方公里面積,1億多人口,環境問題嚴重。”正在全面鋪開的京津冀一體化,也成為節能環保產業界希望大展身手的新市場。正如國家發改委資環司處長馮良所說:“環境治理是提升京津冀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這是個大市場,優秀技術和企業都能在此找到空間。” 不久前成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節能低碳環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近期,國家環保局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對74個城市做了統計,排名后10位的城市中,有6個城市位于河北省。為聯合治理京津冀區域環境問題,中國環境科學院已正式啟動《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控制中長期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