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主環隧道。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供 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 《非誠勿擾2》中孫紅雷扮演的李香山,因腳上的“癌中之王”黑色素瘤選擇自殺。如果編劇知曉重離子治癌的功效,電影的結局可能重寫。 “對肺癌、肝癌乃至醫學界最頭疼的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的局部控制率在80%以上。今年內,甘肅武威的重離子腫瘤治療中心將投入使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近物所)所長肖國青說,10年間,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對213例腫瘤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研究,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重離子治癌技術的國家。 如同蘭州的黃河和牛肉面,重離子加速器已成甘肅的名片。從新核素合成、核物理等前沿科學攻關,到治療癌癥、誘變育種等產業化發展,重離子加速器的各種終端應用可謂“頂天立地”。 三代大科學裝置讓“巨龍”騰飛 身處鬧市之中,略顯陳舊的白色大建筑群散發出沉穩而淡然的氣息,科學界聲名顯赫的重離子加速器便藏身其中......閱讀全文
“束流是強大的工具,如果科研工作者是匠人,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提供的束流就是我們的‘金剛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玉虎說。 利用這個“金剛鉆”,科學家們研發出重離子治癌裝置、精確稱重原子核、合成新核素、培育更優品種的農作物……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走進大科學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期建成一臺高電荷態重離子RFQ(射頻四極)加速器和與之匹配的強流高電荷態激光離子源。這是在我國建成出束的第一臺高電荷態重離子RFQ加速器和第一臺用于加速器的高電荷態激光離子源,在未來的重離子腫瘤治療專用加速器和強流重離子同步加速器等領域具有重大應用前景。 通過與國外同
1964年7月17日出生于重慶涪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我國重離子加速器的學術帶頭人,HIRFL-CSR工程總工程師,加速器物理及技術總負責人。現為中國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輻射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粒子加速器學會常務理事。入選1998年度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
出了蘭州火車站,沿著天水南路一路向北,走上天水中路,經過蘭州大學,遠遠地能望見蘭州飯店。蘭州飯店的對面,立著一棟簡易的寫字樓,上面寫著幾個藍色的大字——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60年前,這個研究所只有一棟3層的小樓,研究人員全部到齊剛好坐滿一個小會議室。60年后,這里擁有了14個研究實驗平臺,在
出了蘭州火車站,沿著天水南路一路向北,走上天水中路,經過蘭州大學,遠遠地能望見蘭州飯店。蘭州飯店的對面,立著一棟簡易的寫字樓,上面寫著幾個藍色的大字——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60年前,這個研究所只有一棟3層的小樓,研究人員全部到齊剛好坐滿一個小會議室。60年后,這里擁有了14個研究實驗平臺,在
11月1日,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重離子加速器事業團團長金善基、韓國駐華使館權錫珉參贊、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官員以及韓中科技合作中心駐華首席代表李春根博士等一行9人,訪問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近物所所長肖國青介紹了近物所的歷史沿革、加速器裝置、重離子治癌、ADS項目和未來發展規
《瞭望》文章:大科學裝置漸入佳境 隨著國家投入的增長、條塊分割的打破,大科學裝置對中國原創科技能力的提升,更加令人期待 年初,從蘭州傳來喜訊: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與蘭州軍區總醫院和甘肅省腫瘤醫院合作,利用國家大科學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提供的100MeV/u的碳離子束,對淺層腫瘤病
武威碳離子治療系統同步加速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供圖 學物理的肖國青沒想到,自己會走上一條治病救人的路。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稱,肖國青所在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碳離子治療系統”日前已獲批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 這臺安裝于甘肅省武威
我國超導高電荷態ECR離子源研究獲重大進展 近期在美國召開的第十三屆國際離子源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趙紅衛與美國勞倫斯貝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核科學部副主任克勞德拉依尼斯(Claude Lyneis),88英尺回旋加速器室主任戴妮婭拉賴特訥(Daniela Leitne
看不見摸不著的重離子能治癌、長期從事重離子加速器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說:“能!只要速度夠快!將1億個肉眼無法看見的重離子,加速到光速的70%,打入病人體內,在到達病灶后,射線會瞬間釋放大量能量,殺死深達30厘米的癌細胞,但又不會損傷正常細胞。” “什么是重離子、就是指它的質量而言。”夏佳
10月22日至26日,第十四屆國際重離子加速器技術會議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舉辦。 國際重離子加速器技術會議是國際重離子加速器領域的系列會議,每三年舉辦一次,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當前重離子加速器裝置、關鍵技術以及應用方向的熱門問題等8個方向,包括22場邀請報告、19場大會報告
2019年9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近代物理所”)及其控股公司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該產品安裝于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是國內首臺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注冊的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 重離子束具有獨特的物理和生物學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醫生在調試治療儀器 經過十余年努力,中國國內首家同時擁有質子和重離子治療技術的醫療機構——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正式建成。這意味著,中國即將進入“立體定向爆破腫瘤”時代。由此躋身腫瘤放療領域的世界“制高點”,掌握全球“話語權”。 中新社記者最近探訪了這
3月1日上午,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舉行,宣布項目正式啟動。 國家科技部條財司副司長吳學梯,國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雷朝滋,國家科技部條財司副處長鄭健,國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副處長鄒暉,北京大學常務 副校長王恩哥,中國
第19屆回旋加速器及應用國際會議(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clotr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于9月6日至10日在蘭州召開。會議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辦,來自21個國家、50多所研究機構的170多
1月17日至22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運行團隊,利用超導離子源SECRAL首次為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IRFL)提供了約120電子微安的40Ar12+脈沖束(圖1),并成功注入HIRFL儲存環CSR(圖2),實現了束流的加速和累積(圖3),累計運行超過48小時。 Afterglow工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肖國青20日披露,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1993年成立至2019年歷時26年磨一劍,突破國外專利封鎖,攻克核心關鍵技術,自主設計國際首臺“回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重離子裝置,裝置整體性能達國際先進,核心束流指標達國際領先。 當日,2020年第四屆中國生物
他與兩彈一星、夏商周斷代工程這樣的國家大手筆緊密聯系在一起; 他打開了北大通往世界一流大學的大門 人物小檔案 陳佳洱,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1996年至1999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99年至2003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發布消息稱,韓國正在建設的重離子加速器(ROAN)取得突破性進展。近期,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進行的重力束超導加速試驗取得成功。 “超導加速試驗”是在組成加速裝
11月13日至15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科學顧問上坪宏道(H. Kamitsubo)教授、Tomohiro Uesaka博士、理化所國際關系部主任Motohide Yokota先生等一行6人訪問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科院國際合作局亞非處相關人員陪同來訪。 上坪宏道一行首先參觀了蘭州
12月17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先進核裂變能的燃料增殖與嬗變”的重點支持項目“ADS極低beta超導CH原型腔”研制成功(圖1),并在4.2K液氦低溫下順利完成垂直測試,為質子和重離子超導直線加速器在低能量段提供了一條高效加速的備選技術路線。 該超
近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HIRFL加速器上首次成功加速能量為12.5MeV/u的181Ta31+束流,為國內外30多家用戶的單粒子效應及輻照實驗提供了累計超過200小時的束流,填補了國內單粒子效應實驗工程關鍵考核點空白。 本次成功加速Ta離子,是對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數個工作狀態極限的挑戰
12月25日,記者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項目23日在廣東省惠州市啟動開工建設。中科院院士沈文慶、張煥喬、趙光達、張肇西、張維巖、馬余剛等專家學者,廣東省、惠州市相關職能部門及政府代表,HIAF項目組核心人員等90余人參加了會
近日,我國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癌系統在甘肅省武威重離子治療中心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年底正式投入治療。這標志著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系統完成了從基礎研究走向民生應用的關鍵階段,使我國成為全世界組織生產重離子治癌系統的兩個國家之一。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肖國青
7月27日夜間,位于莫斯科郊外的杜伯納國際聯合核研究所的專家們啟動新元素合成實驗,如果順利的話,實驗結束時將會合成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第117號新元素。 該所專家對媒體表示,他們的實驗是在重離子加速器中用鈣48原子轟擊锫249,以獲得新元素。該所核反應實驗室主任謝爾蓋·德米特里耶夫表示:“
近日,我國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癌系統在甘肅省武威重離子治療中心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年底正式投入治療。這標志著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系統完成了從基礎研究走向民生應用的關鍵階段,使我國成為全世界組織生產重離子治癌系統的兩個國家之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肖國青介紹說,自上世紀70年代起,美國
2020年元旦,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在冷卻儲存環(CSRm)上儲存加速150MeV/u的209Bi36+束流,成功實現最高磁剛度的束流慢引出。這將為我國科學實驗研究,特別是空間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實驗研究平臺。 為了進一步提升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IRFL)的供束能力,拓展CSR提供離子束
放射療法的一個重要發展,是從多個方向將束流或射線照射腫瘤,這樣,腫瘤劑量與健康組織劑量的比例就可以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非理想的劑量分布。γ刀、X刀就屬于這個范疇。從劑量分布的角度看,手術開腹時作一次性大劑量照射,殺死手術殘余的靠近重要器官的瘤細胞,可能會對療效有所改進。放療的另一發展途徑是將
我國核物理科學家將通過利器重離子加速器研究裝置,探究宇宙中的元素起源和X射線暴現象的產生之謎。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由中科院近物所牽頭,聯合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4家單位,共同申請的天體環境中關鍵核反應過程研究項目,最新獲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