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央視報道的草莓中農藥乙草胺超標的消息備受關注。草莓真的有毒?我們還能放心吃嗎?從最初的擔心,到眼下對檢測結果的質疑,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昨天,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草莓研究專家趙密珍,她明確提出了對這份檢測結果的質疑。南京的草莓種植大戶們也表示,草莓種植中不太可能使用乙草胺。而多個網絡大V也紛紛發文,對草莓使用乙草胺的可能性及此次檢測的結果表示懷疑。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對“毒草莓”疑云進行了調查。現代快報記者 徐萌 余樂 胡玉梅 趙杰 草莓真能檢出乙草胺? 專家質疑 草莓使用乙草胺可能性很低 4月26日,央視一檔欄目公布了北京市場8份草莓樣品的檢測結果,發現草莓中的農藥乙草胺超標,最高殘留量是0.367毫克每公斤,參照歐盟標準超標了7倍多。 江蘇省農科院園藝所研究員趙密珍研究草莓已經十三四年,她們培育的草莓新品種“寧玉”“寧豐”,在南京市場備受歡迎。對于央視此次公布的草莓樣品中乙草胺超標的結論,趙......閱讀全文
4月,一則有關“草莓被檢出含有乙草胺,可能會致癌”的報道,讓消費者對草莓望而卻步,也嚴重影響了不少地區的草莓產業。5月13日,北京市網信辦、市科協以及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等多部門聯合辟謠:草莓種植不會用到乙草胺,“吃草莓致癌”說法不靠譜。那么,乙草胺是什么?為什么媒體檢測就超標了,而政府權威機構
近日,央視曝出隨機購買8種草莓均測出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的消息,持續引發市民關注。昨日,北京市農業局赴昌平區多個草莓大棚,抽取10多斤草莓樣品送至不同的專業檢測機構進行農藥檢測。同時,有專家認為草莓測出乙草胺概率很小,央視報道讓人生疑。 昨日上午,北京市農業局相關技術人員來到昌平區特菜大觀
受訪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 張運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 李洪文食品與信息交流中心 阮光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郝鳳桐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陳春秀 4月26日,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
——北京科學儀器社區沙龍5月份活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5月28日,北京科學儀器社區沙龍5月份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辦,這是北京科學儀器社區的第五期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由草莓事件引發的反思——檢測機構應該怎樣自律”。活動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
針對網上有流言說草莓農藥殘留普遍,央視記者日前隨機在北京購買了8份草莓送檢,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其中乙草胺在國家的草莓殘留物標準中并無登記,相比歐盟標準,有的草莓中乙草胺超標6倍。專家介紹,美國已把乙草胺列為B2類致癌物,如長期食用乙草胺殘留的食物,有致癌性。這樣的檢測新聞不少,
前天,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節目播出一組有關草莓的報道,稱該欄目組記者隨機在北京購買的8份草莓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節目稱,前者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后者在國家的草莓殘留物標準中并無登記,但相比歐盟標準,有的草莓超標6倍。專家介紹,美國已把乙草胺列為B2類致癌物,如長期食用乙草胺殘留
保定檢驗檢疫局近日對滿城區草莓加工企業送檢的60批草莓原料樣品進行了240多個項目的檢測,每批樣品均增加乙草胺檢測,均未檢測出乙草胺殘留。 據了解,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道“草莓被檢出含乙草胺殘留或致癌”以來,嚴重影響了滿城區草莓產業,給草莓種植戶和從業者帶來了不小損失。此次對草莓加工企業送檢的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獨立第三方檢測”也越來越受到了公眾的關注和歡迎。過去的幾年時間中,有媒體發布過各種“檢測結果”。這些檢測,普遍選擇了社會關注度很高的食品和檢測項目,最近的“草莓中檢出致癌物,含量超歐盟標準7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然而,這些成為了熱點新
1.草莓農殘超標可能致癌? 流言:網傳草莓種植過程中會使用乙草胺,而乙草胺被列為B2類致癌物,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致癌,并配發了相關的檢測結果,這讓廣大消費者對草莓望而卻步。 真相:乙草胺是一類苯胺類除草劑,在中國只允許在糙米、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籽中檢出,殘留量限定也比美國的標準更低。正常
4月25日,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欄目播出了“央視記者買8份草莓經檢測均含致癌農藥”的相關訊息。據報道,最近網上流言說,草莓農藥殘留普遍。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不同的草莓出售地點購買了8份草莓樣品并送到北京農學院進行檢測。經檢測,百菌清農藥殘留全部合格。而乙草胺則高出歐盟標準至少1倍。乙草胺是一種
前天,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節目播出一組有關草莓的報道,稱該欄目組記者隨機在北京購買的8份草莓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節目稱,前者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后者在國家的草莓殘留物標準中并無登記,但相比歐盟標準,有的草莓超標6倍。專家介紹,美國已把乙草胺列為B2類致癌物,如長期食用乙草胺殘留
前段時間,央視的一則新聞引起大家的關注:網上有流言說,草莓農藥有殘留是很普遍的現象。為了驗證此流言的真實性,央視記者探訪了多家北京的草莓種植園,養殖戶都信誓旦旦地說自己的草莓沒有打過農藥。于是,央視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園以及路邊的草莓攤,購買了8份草莓樣品,送到北
草莓上有農藥,吃多了致癌?昨日,北京市網信辦、北京市科協、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等部門聯合相關農業主管部門、專業檢測機構、專家學者、果蔬種植戶對“吃草莓致癌”進行辟謠。 “致癌說”致昌平草莓損失2683萬 4月26日,有媒體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園以及路邊的草莓攤,
草莓上有農藥,吃多了致癌?昨日,北京市網信辦、北京市科協、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等部門聯合相關農業主管部門、專業檢測機構、專家學者、果蔬種植戶對“吃草莓致癌”進行辟謠。 “致癌說”致昌平草莓損失2683萬 4月26日,有媒體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園以及路邊的草莓攤,
近日,央視財經一檔節目報道稱,記者隨機購買8種草莓,結果都檢測出農藥乙草胺,該農藥在美國被列為致癌物。這一消息讓部分市民感到擔心,鮮嫩香甜的草莓都不能吃嗎? 昨日,北京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成立專項調查組,全市范圍內啟動草莓生產過程中的農藥使用檢查,并赴北京市草莓主產區——昌平區開展調查。
又到了歲末年終,回顧2015年食品安全問題,相對于前幾年,食品安全曝光問題大大減少。但是現狀卻不容樂觀,食品中毒事件頻頻發生,工業鹽中毒、細菌中毒、農殘中毒等防不勝防,據統計2015年因為各種食品安全事件經濟損失至少500億元,死傷人數上萬人,光上半年比較典型且死傷人數較多的食品中毒事件就68起
兩份樣品并打成水狀 被凈化好的草莓出現了分層 將18種常見農藥加入 開欄語 你有沒有被每天網上熱傳的養生信息和食品警示困擾?
日前,有關媒體報道北京市場上的草莓農藥殘留超標,其中殘留的乙草胺為致癌物。報道引發了市民關注。針對此報道,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草莓市場展開抽檢。檢測結果顯示,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另外,江蘇、湖南、陜西等地也相繼對當地草莓進行了抽檢,結果均顯示無乙草胺殘留。
幾天前,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蝌蚪五線譜和百度知道共同發布了“2015年十大生活流言”。它們全都關乎日常飲食和健康問題,雖然看似頗有些“科學”的影子,但依照專家的解讀,卻有相當一部分很不靠譜。 譬如,“過午不食/不吃晚飯,能健康減肥”這一條,揭示的真相是:人體長時間處于空腹狀態,胃部會因饑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節目報道,該欄目組記者隨機在北京購買的8份草莓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注:百菌清被檢出但含量都在國家標準之內,沒有超標)和乙草胺兩種農藥。 瀏陽市場上的草莓又是否可以放心吃呢? 3個樣品檢測出農殘超標“在今年草莓集中上市時,我們便對全市24個草莓園大棚中的草莓進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獨立第三方檢測”也越來越受到了公眾的關注和歡迎。在過去的幾年中,有不少媒體發布過“檢測結果”。這些檢測,往往選了社會關注度很高的食品和檢測項目,經常是“驚曝XX”,然后“一片嘩然”,媒體也賺足了眼球。最近的“草莓中檢出違禁農藥,含量超歐盟標準7倍”,就是一個
除草劑最近“火”了。先是北京的草莓被檢測出殘留乙草胺超標,引發質疑,隨之而來的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所近日宣布,“有充足證據”表明,草甘膦在實驗動物中是致癌物,“有限的證據”表明,草甘膦對人類可能致癌。孟山都公司隨即發表聲明,此次評估不合理,其結論與此前多年的
“涕滅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藥袋”蘋果……一個個關于農藥殘留的“新聞”,讓公眾聞之色變,“吃貨”們人心惶惶,更讓很多農產品產地和農戶遭受當頭棒擊,恍如災難。 夏日漸近,各色瓜果蔬菜又將集中上市,有“毒”傳聞是否又將如影隨形?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檢出殘留超標的產品吃下后離
不少消費者錯誤地認為,有農殘就等同于不安全,甚至故意選擇‘蟲眼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這其實是混淆了“農藥殘留”和“農殘超標”的概念。 農業生產中病蟲草害經常發生,必須用農藥進行防治,即使有機農業也要使用天然生物農藥。農藥殘留是施用農藥后的必然現象,因而幾乎所有農產品都可能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多發,再加上涉農謠言擴散,公眾往往談農殘而色變。這是由于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安全,又因為信息不對稱,許多人產生了化學農藥恐懼癥。我們禁不住要問:現在餐桌上的果蔬還能吃嗎,農藥是天使還是魔鬼,農藥殘留危害真有那么可怕嗎?本期請相關專家為您解答—— 量少低毒效果好,我國已進入綠色
3.2 色譜條件 離子源:四級桿離子源;質量掃描范圍mPz :50 - 650amu;電離方式:EI ;電子能源: 70ev ;接口溫度: 280℃;離子源溫度: 230℃;四極桿溫度:150℃。3.3 定性測定進行樣品測定時,如果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