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藥集團正式完成對北京中信醫藥和愛心偉業藥業股權的收購,隨著北京辦事處的成立,上藥正式敲響了進軍北方市場的開戰鑼鼓,同時上藥開始籌備H股上市。 2011年,醫藥行業巨頭將目光投向了地方政府支持的“地方資源性”藥企,從越來越多的企業巨頭對地方政府的承諾來看,醫藥并購進入了角力資源而非金錢的時代。正如上藥一位高管對媒體所說,現在國內醫藥行業不缺錢,缺的是資源。 單純高溢價并購難成行 資料顯示,愛心偉業是北京醫藥流通業排名前十的連鎖藥店,中信醫藥北京醫藥流通業排名第三。據悉,上藥擊敗了包括北極光投資、禮來亞洲風險基金等機構,而且將在2011年3月底前完成對中信醫藥100%收購計劃。 市場資源、產品研發資源等是以往醫藥并購中普遍重視的因素,但2010年下半年以來,區域優勢帶來的地方資源開始逐步受到并購雙方的重視。 有分析人士指出,并非所有巨頭的錢袋都會讓企業臣服。經過2010年你搶我奪的地盤之爭,......閱讀全文
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給財新記者畫了一張曲線圖:2016年,中國移動醫療公司的商業估值處于爬坡狀態,尚未達到波峰;但與前兩年的大斜率增長相比,資本市場趨于平淡。 一位投資了平臺類和工具類移動醫療公司的基金經理,也給財新記者畫了一張曲線圖:2014年至2015年,移動醫療商業估值爬至波峰;
繼9月2日湖北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公布引進外資事宜,近日業內又傳出湖北同濟堂藥房有限公司與美國一家風險投資公司進行合作、共同出資打造國內最大醫藥物流網絡的消息。盡管同濟堂的掌門人張美華一再表示,此事尚未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正式審批,不宜接受媒體采訪,但這并不妨礙
風傳已久的“處方藥網上銷售放開”又有了新消息。日前,有媒體稱網售處方藥最早可在元旦后獲準,這意味著醫藥電商將可涉足廣闊的處方藥市場。 每一次變革都會給市場帶來新的機遇。隨著處方藥放開的動作愈發明晰,對醫藥電商窺伺已久的各路資本已經開拔。日前,阿里健康在河北緊鑼密鼓地試點電子處方,一心堂1.2億
2016年有三大舉世矚目的黑天鵝事件—— 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李世乭,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有人將上述事件集中爆發歸結為經濟下行,大國式微。 再看醫藥行業,在這個高風險的“日不落”產業,太陽底下更不缺“新鮮事”—— 魏則西離世,Theranos放棄血檢業務,天士力明星中藥被
備受矚目的《2010-2015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草案已經完成,開始征求各方意見,并將于近期出臺。從規劃草案的內容來看,鼓勵藥品流通企業兼并重組,鼓勵零售連鎖業態的發展,培育國家級、地市級龍頭航母企業,將成為“十二五”期間醫藥流通領域的工作重點。 目前,在國
兩票制作為醫改重頭戲,已在各地開始陸續推行。習總書記要求各界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回頭看,以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兩票制推行后對生產企業、經銷渠道以及醫藥商業格局帶來哪些影響和變化,兩票制是否抑制醫療高收費、高增長的真正解藥? 醫改政策的回頭看 多地放開基層醫療機構用藥限制的消息頻頻刷屏,其中北京全
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復雜 制藥業如何面對減排大考? 制藥工業生產工序多,使用原料種類多、數量大,原材料利用率低,產生的“三廢”量大,排放物成分復雜,在對我國經濟總量增長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造成了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圖為一家制藥企業的排污口。 在各個工
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近年來已是如火如荼。根據BCG最新報告,僅2014年中國企業就完成154起海外并購,交易金額共計261億美元。今年以來,諸如海爾54億美元現金收購GE旗下電器業務,萬達35億美元收購Legendary Entertainment,重磅交易頻頻涌現,令人目不暇接。 不過在這其中
近日,易凱資本發布了關于2016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研報,報告對目前國內保險、醫療器械、醫藥、互聯網醫療等行業的發展情況和趨勢進行了詳盡分析,動脈網選取其中最為精華的部分進行了摘錄,對于即將布局這幾個行業的企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伴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
2012年1月7日,湖南漣源優質頁巖氣開采進入試產氣階段。 “三桶半油”占據八成資源? 更多的人把矛頭指向“三桶半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以及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延長石油”)。 “此前,對于油氣資源的開發,國務院批準的只有‘
時間: 2015年8月18日上午10時 地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 內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介紹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主持人
醫藥魔方記者從香港證券交易所官網獲悉,亞盛醫藥赴港IPO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該公司10月16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定價區間為32.20~34.20港元/股,具體定價將于10月21日公布,并將在10月28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進行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生物制藥成為亞盛醫藥的基石投資者,這也是中國生物
阿里巴巴、小米、九州通、康恩貝、百洋醫藥,這些各為業界翹楚的企業,如今有著一個共同的興趣交集——互聯網醫療。這個無邊界的跨行業熱點,正成為越來越多資本關注的話題。 2014年12月的前十天里,手機制造商小米跨界投資可穿戴健康設備、藥企康恩貝通過并購殺入藥品電商、健康資產管理集團百洋醫藥宣布打造
一份“意見”的落地,引發了制藥行業少有的大震動。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凡是2007年10月1日前批準上市并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化藥仿制藥須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 一致性,即仿制藥必須與原研藥在管理、中間
資本運作并不能拯救專利懸崖邊的醫藥企業。從大概率來講,據統計,全球每年用于并購的支出已超過2萬億美元,但有70%?90%的并購以失敗告終。 5月13日,輝瑞(Pfizer)承諾,如果成功收購其英國競爭對手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就會削減研發預算并在全球裁員。在收入來源面臨威脅時,僅
2014年以來,中國上市藥企參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已然成為行業新風向,不僅包括天士力、復星醫藥等諸多上市藥企,一些從事醫藥研發生產服務的公司如博濟醫藥、泰格醫藥等也紛紛與投資機構合作,或參與成立產業投資基金,或聯合投資界投資初創期項目。 其中,生物制藥是目前諸多產業基金的熱點投資方向之一。 毋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5月19日,康美藥業收盤價為21元,市值超過千億,達到1039億元,成為了A股醫藥企業中第三個破千億元市值的企業。此前,在2015年股災之前的4月份,康美藥業的市值也曾突破過千億,但之后牛轉熊,曾被熱錢吹高的市值也一路下滑,千億市值只是短暫的一瞬,而現在大盤在3100點左右波動,康美藥業能夠突破
“目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制藥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環保問題無法回避,須引起業內重視。”日前,中國化學制藥協會副會長潘廣成說。 排污不達標,環保屢撞紅線――排污問題一直是制藥行業的一塊心病。2010年7月1日,《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將全面強制實施,如今醫藥行業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海正輝瑞或正處于“離婚”前期,在去年以來業績大幅下降的壓力下,輝瑞方面正考慮撤資,清算離場。 “業內很多人都已聽說這一事宜,分手形式將是輝瑞方面撤資,海正輝瑞今后或將吸收成為海正藥業的一個事業部門或是子公司。目前,輝瑞已向不少咨詢公司咨詢相關事宜,開始清算離場價值。”一
2015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滲透影響,各種醫藥新政策不斷出臺。中國醫療健康行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一年,各種新產品、新模式、新玩家紛紛涌入,積極參與醫療行業發展機遇。然而,直擊行業的痛點、加速行業變革僅僅依靠創業大軍及資本的支持很難實現。在此形勢下,輝瑞中國、中國平安、騰訊、君聯資本跨界聯手,共同舉
藥品流通“十二五”規劃有望年底出臺――― 深化醫療改革,涉及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即將出臺,新規劃對全國及區域性醫藥商業龍頭企業帶來利好。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獲悉,《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征求意見稿(下稱《規劃》)已
2014年,醫藥行業波蕩起伏,業績增幅下滑,突破性政策頻頻發布,2015年,醫藥行業終歸何處?且看八大券商論醫藥行業后市。申銀萬國證券:機會來自創新變革的紅利 2014,變革醞釀年:從醫藥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端觀察,2014年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樣本醫院終端用藥增速與2013年基本持平。20
二級市場上的并購重組事件層出不窮,醫藥行業成為并購重組事件的多發區。值得注意的是,參與這場盛宴的不僅僅是醫藥行業內的上市公司,還包括一些非醫藥行業公司。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醫療保健領域并購額總值約為300億元,其中,并購已經完成的價值約為108.39億元,未完成的價值189.91
2014年國內藥企間并購重組持續升溫,并將于2015年下半年或2016年達到高潮。華潤醫藥經歷“宋林事件”后,重組事項一度擱淺。日前,臨危受命近8個月的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開始兼任華潤醫藥董事長,被業內理解為醫藥板塊成傅育寧接管華潤集團后的“第一把火”。傅育寧親抓華潤醫藥 在醫藥領域一直邁激進
2013年已接近尾聲,生物醫藥產業度過了讓人歡喜的一年。過去的9個月里,全球主要股市回升,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尤其突出。 新藥審批通過率保持上年業績,部分新藥臨床有好的結果,還有許多利好消息;變革正在加速,個性化醫療、數字醫療技術正在改變醫生治病、管理和預防疾病的方式。但全球經濟問題和各國按價
以前沃森賣疫苗每年有幾個億的利潤,但從去年開始公司不斷對外收購,感覺步子太大了 2013年10月12日,沃森生物(300142.SZ)發布了2013年3季報預告,預計2013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107萬元-7769萬元,同比下滑約50%-80%。 這將是沃森生物史
9月15日,歷時半年調研和起草,中國醫藥(15.78,0.09,0.57%)企業管理協會正式對外公布《中國醫藥產業60年發展報告》。據悉,這是國內首次發布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醫藥產業發展狀況全貌的白皮書(注:下稱白皮書)。 該白皮書總約12萬字,分別從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歷史、現狀、趨勢、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2月1日,BioLink——第二屆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舉辦。(詳見本網報道:BioLink——第二屆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峰會在京召開)會議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上海
12月24日,注定是醫療圈內(制藥企業和醫院)的黑色“平安夜”。央視通過播出《高回扣下的高藥價》專題調查——曝光了醫藥代表排隊給醫生送回扣的“份子錢”、多位醫生收受裝有現金的“信封”,甚至醫生和醫藥代表討價還價索要“至少二十個點以上”回扣等細節影像。 報道稱,央視記者歷時8個月,調查了上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