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2015年5月25日上午,濟南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市委書記王文濤,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市委常委、副市長蘇樹偉,市委常委、秘書長楊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玉國,市政協副主席徐明梅和市政府秘書長李華賢出席會議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大會由市委常委、副市長蘇樹偉主持,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講話。 2014年度濟南市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100項成果。其中,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51項、三等獎39項。授獎項目質量較上年進一步提升,并呈現五大特點。 一是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4年度市科學技術獎申報繼續設定效益門檻,其中工業技術開發類項目依托該項目成果三年累計新增銷售收入在1500萬元以上,新增稅收100萬元以上,其它類科技成果也分別限定經濟、社會或生態效益......閱讀全文
近期,美國著名科技雜志《R&D》公布了“2012 R&D 100 ”獲獎名單,該獎項評出了過去一年全球范圍所發布的100項最具創新和技術意義的產品。在2012年公布的獲獎名單中,環球分析測試儀器有限公司合作的英國Syrris公司的Asia流動化學系統獲得了該獎項。
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情況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國科技戰線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全時研發人員數量世
近年來,盡管我國科技投入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但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貢獻率偏低的現實,使科技工作的“指揮棒”——科技評價體系和獎勵制度廣受詬病。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目前,科技部經過反復研究,提出了《深化
運20列裝、5G關鍵技術通過驗證、大型數控復合機床成功研制……2006年,國家選擇16個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作為科技重大專項。經過10年積蓄發力,碩果涌現。在剛剛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一舉囊括21個獎項,包攬了所有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成為當之無愧的“大贏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31日,第九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滬開幕,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大會戰略合作媒體盛裝亮相,并于開幕當天下午同期舉辦Antpedia創新服務論壇,并頒發了獨具特色的ANTOP獎項,共有22家企業獲得了43個創新儀器和品牌獎項。 現場多位行業專家學者為發布會致辭,并
中國力學學會啟動第五屆中國力學學會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推薦獎種包括中國力學學會自然科學獎、中國力學學會科技進步獎(含科技類和發明類)和中國力學學會科普教育獎。該獎項由中國力學學會邀請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力學相關領域院士和中國力學學會團體會員單位推薦。推薦截止日期為2019年3月
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的2016年中國科技傳播論壇暨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年會于11月5日在京召開,論壇主題為“科技傳播的引領與創新”。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春法在本次學術年會上致辭。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
2月25日上午,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政府會展樓隆重舉行。省領導羅保銘、劉賜貴、李 軍、許 俊、李秀領、胡光輝、賈東軍、王路、史貽云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會議由副省長王路主持。 在大會開始前,羅保銘書記、劉賜貴省長等省領導親切接見了獲獎代表,與他們合影留念。羅保銘書記對獲獎代表的突
最近,科技部公示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制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重點專項2018年度擬立項項目名單,本次擬立項項目總數為42個,其中有13個項目分別由12所高校牽頭完成,而這12所高校幾乎都是重點985高校,比如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但是,有一個科研經費高達1348萬元
2015年,根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中央批準印發了《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改革人才服務機制、助力科技人才成長成才,探索設立“杰出科技人才”等具有廣泛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科技界社會獎勵,調動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活力和潛能
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研究院重新包裝30年前的一項科研成果并對此進行報獎,該項目被評為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并在《廣西日報》上予以公示。在報獎書中,研究院多位現任領導出現在“主要研制人員名單”中,而當年的關鍵研究人員卻不在此列。有領導對此表示,“不是被打包的科研成果獲獎,
“近幾年我每年都參加自然科學獎評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開門見山地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我認為國家對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是非常積極、非常認真的”。 對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而言,科技獎勵制度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學成果研究方面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科技獎勵制度不
今年研發投入有望達1萬億元 占GDP比重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據新華社南京12月23日電 23日在江蘇常州舉行的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暨2012年產學研年會上,與會的560余位產學研代表共同發布促進產學研合作的《江蘇宣言》提出,要進一步突出企業在產學研合作中的主體地位,強化產學研合作的
有數據顯示,美國交通運輸系統所用掉的燃料占全國燃料消耗總數的70%以上。但這些燃料中真正起到驅動車輛的僅有10%到16%,其余絕大部分都以機械摩擦、車輛振動、廢熱以及其他無效的方式被白白浪費掉。為使這部分能源獲得更為充分的利用,科學家可謂是想盡了辦法,先后開發出了高效能發動機、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0月24日,由分析測試百科網主辦的2019年ANTalk分析測試百家講壇暨ANTOP頒獎盛典于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行業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代表等200余人與會,共同研討人工智能在儀器研發中的應用,傾聽分析測試百科網產品發布,一起見證2019年ANTOP大獎頒
4個月前,西湖大學與求是科技基金會悄然牽手,秉承同樣的科學情懷,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將致力于搭建一個深度交流的學術平臺,為科學家帶來啟迪、碰撞、感悟和收獲。4個月后的杭州,10月25日,一切如約而至。由西湖大學與求是科技基金會合作舉辦的2020年度“求是西湖學會”正式落地。曾經的“求是杰出科學家”或“
11月9日,騰訊在慶祝20歲生日之際公布了一件大事——該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設立“科學探索獎”。騰訊基金會將投入10億元的啟動資金資助該獎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旨在獎勵那些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貢獻的中國公民。該獎項有著嚴格的評選標準,自2000年以來,國家科技獎勵中的該獎項,曾多次、連續空缺。今年,卻有兩項基礎研究成果斬獲大獎,這是該獎項繼2006年以來第
科技研發人員薪酬平均水平要高于企業管理人員薪酬平均水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等事業單位可以自主開展人才招聘,自主擬定年度增人計劃;招聘急需緊缺專業人才不將大學排名作為限制性條件,不搞學歷“一刀切”…… 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配套獎勵標準由1:1
近日,在廣西南寧市召開的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學術年會上,云南省標準化研究院參與的《國家組織機構代碼信息空間集成技術及其示范應用》榮獲國家測繪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獎項為該院首次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 測繪科技進步獎是在國家科技獎勵主管部門備案,經國家測繪主管部門批準,由中國測繪學會授予有關單位或個
日本經濟新聞社近日在東京舉行了“第20屆日經亞洲獎”頒獎儀式。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由于在中微子研究方面的成就,獲得科學技術與環境獎。 “日經亞洲獎”是日本經濟新聞社為推動亞洲地區的經濟、科技、文化發展,表彰在上述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與團體,于1996年設立的。其共設經濟、科技、
獲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此前14年里僅5人獲得該獎項 昨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頒發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右二)獲得成就獎。 昨天上午,中國工程院召開第十三次院士大會,頒發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該獎項被視為“中國工程科技領域最高獎項”,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獲得成
6月30日下午,科技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初評結果,共計評出284個項目。包括4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含3個創新團隊),以及1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3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據獎勵辦
29日,第二屆中國質量獎在京頒發,科技創新型企業成獎項大贏家。9家獲獎的組織中,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防御技術研究院、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典型的科技創新型組織。唯一的個人獎項頒給了焊接火箭發動機的首都航天機械公司高級技師高鳳林。 據介紹,中國質量獎于2012年6月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示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中國青年科技獎人選90人,特別獎項人選10人。 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旨在培養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名額
2018 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現場 我國的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勵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科技部網站上2018年9月5日更新的《社會科技獎勵目錄》顯示,目前我國共有269個社會科技獎項登記在冊,其中最后一個正是未來科學大獎。 11月18日,2018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舉辦F2科學峰會暨頒獎典禮,來自全
100項科研成果分享315萬獎金 聚光王健榮獲特別貢獻獎 4月1日,2010年杭州市創新型城市建設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順利召開,2009年杭州市科技進步獎評選結果揭曉,100項科研成果分享了總額315萬元的獎金。獲得一等獎的其中一項,叫“嗎替麥考酚酯”,是由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等為200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獲獎者頒獎。 據中國化學會網站消息,近日,在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開幕式上,中國化學會頒發了2008、2009年度“中國化學會—約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學論文獎”;第五屆“中國化學會
近年來,基于柔性襯底的柔性電子學受到了全球范圍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其在柔性顯示、電子皮膚、傳感器、可再生能源等諸多領域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而低維無機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特殊形貌、優異的電學/光學性能、良好的機械柔韌性等特點,使其成為了柔性電子學領域的一類非常優異的材料體系。 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改革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引導省部級科學技術獎高質量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健康發展等作為重點任務。 其中,改革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的多項舉措引起科技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提名制”獲點贊 在現行的國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