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汽車新生產線上的安裝機器人將一名技師抓住并按壓致死事件,觸動了公眾的神經。盡管專家稱目前機器人尚未發展到主動攻擊人類的水平,人為操作失誤的可能性更大(見科技日報7月3日1版報道)。但人類面對機器人,會不會面臨一場控制危機的話題?引發人們關注。 “傳統”看法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謹慎地監控、管制和引導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那么機器人將是可控制的。 然而,近幾十年來,在不少科幻小說或電影中,都出現了人工智能機器拒絕服從人的命令,甚至殺死或控制人的場景。設若科幻小說或電影場景變成現實的話,人類與機器人的關系將會怎樣? 在學術界,關于人工智能可能性的探討,或者說機器(非生物系統)是否能夠跟人類媲美乃至超越人類的智慧,一直也有著很多激烈的爭論。比如:我們有理由相信無機生命(機器)會發展出與有機體類似的生存和競爭意志嗎?有朝一日機器會不會自己設計、制造并操作不遵循人類準則的新型機器?而屆時我們很可能沒有任何辦法來避免這一可能......閱讀全文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示全世界機器人產業的最新成果。為期3天的論壇上,由機器人發展引發的人工智能倫理和法律話題就是議題之一。 應當建立規范機器人及其使用行為的法律框架 在國際人工智能界,不少人認為人工智能會對人類產生巨大威脅,呼吁不要開
院士學術報告會|譚鐵牛:人工智能是天使還是魔鬼? (本文由科學大院根據譚鐵牛院士在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的報告整理而成,首發于科學大院)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同仁,會場的各位同學以及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跟大家匯報一下我本人關于人工智能的一些粗淺想法。我報告的題目是《人工智能:天使
人類的未來需要和人工智能合并,否則機器將接管一切,它們會決定如何處理我們! 我提倡將AI“裝進盒子里”,簡單地說,就是把它關進監獄,放在一個可控的環境里,比如當你研究一種電腦病毒時,可以把它放在孤立的系統中,這個系統無法接入互聯網,所以你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了解它的行為。 亞姆博爾斯基是美國路
2006年,Hinton提出的“貪婪算法”訓練多層自編碼器引領了一批專家去研究深度神經網絡,包括LeCun和Bengio等。深度神經網絡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筆者認為其最核心算法改進在于采用了一類簡化的激活函數,即規則化線性單元(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由圖3可
在北京市腦科學研究專項引領下,中科院自動化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在類腦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初步進展。 一個小小的機器人,從它的視角望出去的正前方,擺放著一個搖鈴。機器人問:“這是什么?”一個聲音告訴它:“這是搖鈴。”機器人先進行了緩慢地觀察,之后伸手握起搖鈴晃動,然后放回。當再次向機器人展示
一年一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又臨近了。2015年,被譽為機器人發展的元年。三年多來,世界各國的機器人產業飛速發展,尤其是與人工智能聯系密切的機器智能的發展,讓機器人產業離“人”越來越近。這讓人不禁遐想:當機器人遇上人工智能,將會迸發出什么樣的創新火花?機器智能,是指機器所具有的一種能力,它使機器能夠執行
從一開始,我們就被告知,智能與大腦是密不可分的。智力是智能的一個非正式的同義詞,而且,對天賦和智慧的任何討論都將大腦作為隱喻。自然地,當技術發展到人類決定在機器中復制人類智能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在人工智能中模擬大腦。 但如果這是錯誤的呢?如果所有關于創造“神經網絡”和機器人大腦的討論都是一
2018年,人工智能告別喧鬧,投融資市場漸趨冷靜,底層技術研發持續推進,從衣食住行到教育醫療,人工智能全方位改變著生活的樣貌。 近日,由斯坦福大學主導、來自MIT、OpenAI、哈佛、麥肯錫等機構的多位專家教授聯合發布的人工智能指數年度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在人工智能這一領域,美國依然是當仁不
1. 什么是人工智能的“道德”? 艾倫:人工智能的“道德”,或者說,“道德機器”(moral machine)、“機器道德”(machine morality),有很多不同的含義。在此,我將這些含義歸為三大類。在第一種含義中,機器應具有與人類完全相同的道德能力。第二種含義中,機器不用完全具備人
昨日(12月3日)上午,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大會現場,庫克、馬云等幾位大佬級人物作了發言。湊巧的是,他們的發言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人工智能(AI),也都回答了一個業界關注的問題:人工智能真能夠超越人類嗎? 這是一個真正存在的威脅,還是一個偽命題?聽聽這幾位正在研究或大量使用人工職能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0月24日,由分析測試百科網主辦的2019年ANTalk分析測試百家講壇暨ANTOP頒獎盛典于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行業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代表等200余人與會,共同研討人工智能在儀器研發中的應用,傾聽分析測試百科網產品發布,一起見證2019年ANTOP大獎頒
最近看了朱松純教授2017/9/24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舉辦的《人工智能前沿講習班—人機交互》報告的互動記錄(修改整理版)(見附件)。 學習了很多,有不少感觸。結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歡迎批評指正。 1.最近人工智能為什么這么火? 最近人工智能火到什么程度?政府、企業、技術開發
人工智能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像人類一樣聰明的人造機器”。將這個聰明的“人造機器”應用到制造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機器能夠“達到甚至超過人類技工水平”,實現制造企業生產運營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制造”的“智能化”過程,與過去制造業追求“自動化”的過程有本質上的區別。“自動化”追求的是機器自動生
“我認為撤稿是科學進程的一部分。很多問題論文只能在發表后被發現,這時候必然會發生撤稿現象。” 11月3日,在由騰訊公司舉辦的第六屆“騰訊WE大會”前一天,2018年夏天從《自然》總編輯崗位上履新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總編輯的菲利普·坎貝爾(Philip Campell)接受了多家媒體專訪。在訪問中
“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步發展,未來30年人類每天只需要工作4小時,每周只工作4天。有更多工作被搶走,一些能順應潮流的人將變得愈發富有和成功,而那些被時代甩在身后的人則會越來越痛苦。”6月20日,在美國底特律召開的阿里巴巴中小企業論壇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暢談自己對于人工智能的見解和預想。
近期,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評選基地聯合發布了《2019人工智能發展報告》,遴選了13個人工智能的重點領域,包括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機器人等熱點前沿技術的基礎及應用研究、發展動向等。 深度學習讓圖像、語音等感知類問題取得突
新年伊始,一名網上神秘棋手Master挑戰人類圍棋頂尖高手,Master竟以60∶0的成績完勝。谷歌公司隨后宣布,Master就是AI機器人AlphaGO的改進型,是其“深心(DeepMind)計劃”的一部分。 引發全球關注的是,短短半年,阿爾法狗(AlphaGO)的改進型所展現出的學習能力,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在報道中指出,從在宇宙各處發現生命的存在到研發出智能機器,科技讓人類的未來處處充滿無限可能。 人類將在本世紀末到達瓶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可能會給我們現在居住的星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但也有可能將人類從人為困境中解救出來。 未來的文化有可能是一個由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
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手指上的兩枚戒指特別搶眼,他說,一枚來自于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學院(MIT),另一枚純粹是3D打印而成。他的手表也是別具一格,是一款有著三十年歷史的米奇手表。他表示,把握每一瞬間的奇思妙想至關重要,因為這代表著人腦新皮質的最高水準。 在接受專訪時,庫茲韋爾說
在《黑客帝國》火爆全球后,腦(腦)機(后)接(插)口(管)成為人們憧憬的未來,這個未來到底有幾分科幻幾分真實呢?我們的大腦是否真的可以和網絡虛擬世界連接起來?著名科學家,腦機接口領域開創者,著有《腦機穿越》(湛廬文化出品)一書的米格爾 ? 尼科萊利斯(Miguel Nicolelis)接受了雷鋒
雷鋒網按:2018 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在深圳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得到了寶安區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實力的跨界交
摘要:近10 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科技與工業界的極大的重視,預示著人類文明將進入智能時代。但是,作為智能時代基礎的“智能科學”還遠未成型。本文從電磁物理信息感知技術的獨特視角,討論智能科學如何發展的一些見解,指出人類智能與外在世界互為對偶問題、相互不可分割的根本屬性,因此按人工智能所應對的對
“研發人工智能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犯的最大錯誤。不幸的是,這也可能是最后一個錯誤。”物理學家霍金2014年這番頗具意味的話,曾掀起全球關于人工智能威脅論的輿論熱潮,包括SpaceX創始人、特斯拉電動汽車CEO馬斯克也稱人工智能為“惡魔”。不過,在6月27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聯合主辦的類腦
2017年11月24日 —— 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將于2019年1月增添三本新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機器智能》)、Nature Metabolism(《自然-新陳代謝》)和Nature Reviews Physics(《自然綜
3月13日,總統宣布:全美立即停飛波音Max 8、Max 9等相關機型。 川普在白宮表示,正在飛行途中的737 Max型號的飛機,只要一降落到目的地后,馬上要停飛。 在川普宣布此事后,波音公司的股價下跌約2%。立即!馬上!停飛 周三下午,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宣布,美國將發布“緊急命令”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盡管瑪雅日歷預言2012將是世界末日,但人們的生活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這一年,諸多大事仍將輪番上演,為人類歷史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日,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列出了2012年我們應該了解的10大智慧新理念。包括:中微子超光速實驗將接受新一輪的檢驗;美國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其中“顛覆性技術”備受關注。什么是顛覆性技術?我國有哪些顛覆性技術創新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它們對我國和世界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什么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技術革新帶來的巨
加大對智能機器人科學的基礎研究,加強對機器人核心技術的攻關,培育機器人產業市場,不僅能夠帶動智能機器人技術本身的發展,同時也必將引領其他相關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壯大。 在人類歷史上,當某種技術被全力推進時,往往會催生一大批相關的高新技術。 二戰后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就是典型例子,沒有
用于訓練樣本的SAR圖像往往并不充分,筆者提出基于生成網絡的零樣本學習方法,采用生成網絡來層次化表征SAR圖像特征,由此構建連續的可解釋的特征空間,通過將SAR圖像映射到該特征空間來實現對于未知樣本的解譯[21]。圖14(a)為深度生成網絡架構,由構造網絡、生成網絡和解譯網絡3部分組成,分別進行從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