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發明,敢情各位看官都懂。最近有人在調侃,咱們這個文明古國延續到今天,迎來了第五大發明,那就是皮革奶!調侃歸調侃,其背后的憤慨和無奈以及震驚,或者大家都懂。 皮革奶是什么玩意?好吧,又到了約定俗成的科學普及時間了,我們以前不就是這樣深刻地認識了三聚氰胺的嗎?!皮革奶全稱為“皮革水解蛋白”,是以廢舊皮革制品甚至動物毛發予以“水解”之后,制成粉狀混入牛奶,提高蛋白質含量。這樣的玩意能吃?不能!長期食用可能會致癌! 關注乳業發展的人可能大概還依稀記得,早在2009年的時候,業內就發生過一起“皮革奶”事件,浙江金華市晨園乳業公司多個批次牛奶中被檢出“皮革水解蛋白粉”,該企業法人代表毛建華等3人被刑拘。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到公開查處和報道為止,“皮革奶”的存在一定有相當長的時間了。 或者是因為皮革奶,并沒有像三聚氰胺毒奶粉一樣,造成太大的社會危害。那時候皮革奶并沒有像三聚氰胺一樣在業界掀起太大的風浪。而或者也正是......閱讀全文
一項已通過科技部驗收的項目――“遠程控制在線乳成分分析裝置”,將在技術上實現從收奶到加工等程序的質量安全監管。驗收專家組組長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樸范澤教授說,這個裝置能有效監控摻雜水或其他摻雜使假成分的行為。 “三聚氰胺”“皮革奶”等事件牽動消費者神經,也對乳業質量安全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當食品安全的話題在社會上已經風聲鶴唳的時候,所有人都期待食品安全的監管能夠出現重大突破。 在公眾的期待與矚目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立。隨著5月15日晚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這個監管部門的三定方案后,這個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部門的職能浮出水面。 總局還是“協調”監管食品安全
當食品安全的話題在社會上已經風聲鶴唳的時候,所有人都期待食品安全的監管能夠出現重大突破。 在公眾的期待與矚目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立。隨著5月15日晚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這個監管部門的三定方案后,這個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部門的職能浮出水面。 總局還是“協調”監管
近日,一則“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新聞迅速登上各大商業門戶網站的首頁,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該報道稱,疑有不良商人將皮革廢料或動物毛發等物質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將其摻入奶粉中,意圖提高奶類的蛋白質含量蒙混過關。 自治區農牧廳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我區不可能加
她被稱為“鷹派”科學工作者,當其他專家面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沉默時,她卻主動站出來,發表自己的專業看法。 她承認,民意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起了巨大作用,但也需要科學家的理性。 她認為,一名科學工作者不能完全被大眾的意見左右,她一直在努力尋找適當的表達途徑。 雖然屢屢被一些網友怒斥為
這兩天,幾條關于奶粉的消息讓大家的心情像坐了過山車,忽上忽下。 第一條消息來自中國廣播網的報道,農業部發現“皮革奶粉”死灰復燃。接下來是有媒體發現,農業部在安排2011年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時也提到,除所有抽檢樣品都必須檢測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樣品還要檢測皮革水解蛋白。
南京每周抽檢“皮革”指標 到目前為止沒有檢測到皮革水解蛋白 就在“皮革奶”傳言再次出現的時候,記者昨天在南京市質監采訪發現,該部門在每周對地產牛奶物質含量的實時監控檢測中,已經將檢測皮革水解蛋白納入日常監管指標,該物質和三聚氰胺一樣都被納入必檢范圍之內。有關工作人員肯定地告訴記者,目
“皮革奶”、“毒豇豆”,說起這些新詞匯,合肥市副市長江洪直搖頭。2月23日,合肥特地召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江洪說,想讓大家吃得放心,就得抬高市場安全門檻、建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每次抽檢都有樣品超標 “現在大家都不擔心能不能吃飽了,卻最擔心能不能吃好、能不能吃得放心。”
提高乳制品質量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檢測方法上 3月28日,荷蘭高端奶粉品牌美素麗兒被曝光將來路不明的進口奶粉拆包分裝,再摻入已經過期的奶粉,同時還將價格便宜的2、3段奶粉摻入1段奶粉中。該事件再次引發公眾對乳制品質量的擔憂。 蛋白質是乳制品的重要營養成分,通過技術手段檢測乳制品中蛋
2月12日,農業部發文檢測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和堿類物質。其背景是農業部近日發現“皮革奶粉”死灰復燃——內地疑有不良商人竟將皮革廢料的動物毛發等物質加以水解,再將產生出來的粉狀物摻入奶粉中,意圖提高奶類的蛋白質含量蒙混過關。 套用魯迅先生的原話: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
據媒體報道,中國農業部近日發現“皮革奶粉”死灰復燃。報道說,內地疑有不良商人竟將皮革廢料的動物毛發等物質加以水解,再將產生出來的粉狀物摻入奶粉中,意圖提高奶類的蛋白質含量蒙混過關。 應該說,有了“三聚氰胺門”的慘痛教訓,國產奶粉理應吃一塹,長一智,為了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國內109家奶企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其實在此之前,兩會已然在公眾中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在各大網站,公眾圍繞社會保障、司法公正、醫療改革等話題積極建言,其中,食品安全、醫患關系、醫療保障等成為百姓、委員共同關心的話題。 ■ 食品還有多少能吃 “民以食為
從毒奶粉到毒餐盒,再到現在的“塑料”面條,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愈加關注,一件件“聳人聽聞”的食品安全事件陸續浮出水面。對此,國家相繼出臺各種法律法規加大對食品安全的監管,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加重了食品安全犯罪的懲處力度。對此,青島市代表委員紛紛表示支持。
三聚氰胺事件對于中國乳業的影響尚未消退,2月17日下午一則“皮革奶粉”死灰復燃的網絡報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今天上午,記者從省和合肥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去年合肥的生鮮奶檢測全部合格,市民對本地奶品可以放心使用。 據了解,省內的生鮮奶檢測是由各地隨機抽樣后由安徽省飼料獸藥監察所進行檢測,該所負
為貫徹《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42號)有關要求,加大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提高我國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2011年我部組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現將《年全國生鮮乳質量安
2010年被很多人戲稱為食品安全的“巔峰”之年。三聚氰胺的遺毒還沒有徹底肅清,皮革奶等匪夷所思的事件又把國人狠狠地惡心了一把。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紛紛為食品安全“把脈”,希望通過對典型事件的梳理、歸類、追根溯源,為解決這一復雜問題開出“處方”。 癥狀一:政出多門重復建設 處方:頂層
今年全國“兩會”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熱點詞匯涌入我們的視線,食品安全也成為被關在的熱點之一。 食品安全 別“神馬都不能吃了”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尚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皮革奶”的傳聞再次撩動了人們的神經,食品安全問題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揮之不去的陰影。不少網友慨嘆:如今神馬都不能吃了。
瘦肉精、染色饅頭、假薯粉、三聚氰胺……近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就這些問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總體穩定向好,問題仍然不少”,但和中央的要求相比,和群眾的期待相比,和發達國家
恒天然乳制品的細菌污染事件給中國人出了道考題:猜猜這次哪個部門站出來? 以前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近年來食品安全領域每每“出事”,總是會沸沸揚揚地鬧上一段日子,直到某一個部門站出來——有時是質檢部門,有時是衛生部門,此外工商、農業部門也多少有過表態——只是誰也不確定,哪個部門負全責。
無論什么時候,食品安全問題都是熱點話題,全國兩會也不例外。 繼衛生部下達面粉增白劑禁用令,3月3日,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目前食品添加劑主要涉及濫用的問題,衛生部還會繼續加強監管;濫用不必要的添加劑、不適當地使用添加劑等行為,都會取締。(3月4日《北京晨報》)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令人揪
2011年5月初,北京市衛生局要求,5月底前,北京餐飲單位必須公示其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中用到的食品添加劑名稱。 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被混為一談,食品添加劑成了“替罪羊”。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在傳播過程中被誤導、歪曲、發酵了,食品添加劑正遭遇“
“食”面埋伏 食品安全熱點“九問”——訪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 瘦肉精、染色饅頭、假薯粉……近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究竟怎樣?應該怎樣全面認識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事件頻
“5時30分,車輛開出;5時45分,進入高速路;6時12分,車輛突然停止前進,請重點關注……”這不是軍事演習,開出的也不是運鈔車,而是伊利集團的運奶車。目前,伊利集團在全國的2000多輛送奶車上都安裝了這樣的視頻監控定位系統,全天候不間斷在線。 伊
剛剛過去的2008年,對于食品添加劑家族可謂是“一波三折”、“悲喜交加”,喜的是2008年6月1日起,我國新修訂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開始實施,食品添加劑家族這一“新家規”,使很多“山寨添加劑”被掃地出門;悲的是,這
破皮鞋和老酸奶聯系到了一塊。因為兩條微博。 4月9日,央視主持人趙普在微博稱,老酸奶和果凍的“內幕很可怕,不細說”。而認證為“經濟觀察報調查新聞部記者朱文強”的微博則引用了一個比喻,“哪天你們扔了雙破皮鞋,轉眼就進你們肚子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輿論一時為之嘩然,許多消費者紛紛表示再
9月24日召開的“2016年度供港生鮮招標發布會”傳來消息,明年將有200億元供港生鮮產品投放內地市場,包括北上廣深及長三角、珠三角。產品覆蓋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調味品等。長期以來,內外銷雙重標準問題一直困擾著內地消費者。據了解,供港產品之所以長期保持99.999%合格率,在于國檢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