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斯穆特 “我上次來廣州的時候,在廣藥集團種了一棵樹,象征我希望和廣州有更多交集與合作。”9月7日下午,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博士出席粵澳合作———廣藥集團與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澳門大學簽約儀式,談到自己與廣州的緣分時如是表示。 作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因“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而獲得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斯穆特本是一個地道的天體物理學家,但在將物理學理論和醫學、健康理論融匯貫通后,儼然也是一位醫學專家。 考慮來穗設研發基地 據悉,喬治?斯穆特已在東莞成立了醫療器械研發生產中心。但他認為廣州擁有連接國內外市場的優越地理位置、豐富的高教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對生物醫療產業的有力支持,以及吸引國際人才赴穗發展的潛力市場五大優勢,他希望未來可以在廣州開發預防性、檢測性的健康領域產品。 但他也指出,廣州乃至廣東省一大亟需解決的健康問題就是因大量降雨而易導致水......閱讀全文
昨天下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消息傳出后不久,一則“熱烈祝賀北大校友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招生辦”等多個北大官方微信公眾號傳播。 消息稱,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愿。 早在2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后,關于她的報道鋪天蓋地。實際上,真正見過她本人的記者,依然很少。 她頑強抵抗著外界的關注。屠呦呦曾對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說:“院長,可以了吧,趕緊停下來。我不太愿意搞這些場合上的事情,是時候談談青蒿素的具體問題了吧。”科研,她愿意談;其他的,“實在不會”。
隨著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引起公眾廣泛討論的除了其“三無”身份外,還有助其捧得大獎的青蒿素。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中國為世界貢獻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國企業在這一產業的競爭力卻十分有限,利潤豐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國際巨頭把控。與此同時,中藥行業整體呈現邊緣化趨勢,去年
此前在公眾視野里默默無聞的屠喲喲獲得拉斯克獎,也重新點燃一個爭議:是否應該把“文革”期間政府一個大規模項目的成果歸功于一個人特殊時期的秘密任務 拉斯克獎獲獎者視頻訪談,屠呦呦正襟危坐,嚴肅宣布“我叫屠呦呦。”一句話說完,才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嘴角上翹,勉力笑了一下。也
85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開啟了諾獎之旅。北京時間12月7日晚,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大廳,屠呦呦用中文發表題為《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的演講。10日,她還將出席頒獎典禮,實現中國大陸科學家諾獎零的突破。 屠呦呦獲得諾獎,使一向被質疑“不科學”的中醫,終于吐氣揚眉
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學盛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即將在10月初陸續進行。美國時間9月21日上午,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旗下的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也發布了最新的“引文桂冠獎”名單,以預測在今年或不久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以下簡稱諾獎)的科學家。這是諾獎開獎前一項頗為有趣的活動,也成為科學圈這段時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大俠,帶著幾代人的武俠夢,隨風而逝。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武林俠客行走江湖,或為民族大義,或為國恨家仇,或為兒女情長。有人追逐武功絕學,有人追逐武林至尊,有人追逐名利雙收,也有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超然世外……一幕幕大戲在你我腦海回蕩。 CR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這是黨的十九大賦予我們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更是中醫藥工作者的擔當。中醫藥人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諾貝爾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8年,她和團隊將重點攻關青蒿
國慶前三天,在你嗨翻時候,2018年度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類獎項已經塵埃落定了。相關閱讀:美日兩位科學家獲2018年度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美法加三位科學家獲2018諾貝爾物理獎2018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日以繼夜忙叨了三天。終于可以休息了,然而,小編竟然失!眠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本年度生物領域獲獎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諾獎風向標”榜單揭曉 4名科學家榮獲2018拉斯克獎 拉斯克獎是全球最為著名的醫學類獎項之一,也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這是因為在諸多拉斯克獎得主中,已有87人獲得了諾貝爾獎。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
一、出臺《關于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國家食品藥
五藥企趕集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襲來,預防藥物一時間炙手可熱。 白云山板藍根,板藍根中的“明星”。“抗病毒,防流感”的賣點,早已家喻戶曉。此次,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暴發,白云山板藍根在報刊明顯位置投放醒目廣告,“流感爆發勿恐慌,白云山板藍根可預防”的標語下面,廣告文案更
4月8日,廣東省科技廳正式印發《關于促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共10條措施。通知指出要以廣州、深圳為核心,打造廣深港、廣珠澳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集聚區。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化學原料藥生產基地。關于促進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一、統籌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布局 以廣州、深圳
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將于9月11日至14日舉辦 記者從8月21日召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將于9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舉辦,屆時9位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經濟學獎獲得者,6位能源與環境領域的世
屠呦呦早年在工作中 諾獎落京東,青蒿素名。 良藥治瘧救蒼生。 百般艱辛實驗難, 醫典啟明。 協作會戰興,遞補相競。 古方須賴科技成。 埋頭干事何顧它, 呦呦晚鳴! 10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為新晉諾貝爾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研究
“生物醫學的發展主要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一是發現,二是發明創造。”——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瑟夫·戈爾斯坦 “很榮幸,這兩條路我都走了”——本年度拉斯克獎得主屠呦呦 青蒿是傳統中藥,最早載于《五十二病方》。《本草經》名草蒿,又名青蒿,自公元340年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以后,各代書籍屢
黎潤紅1 饒毅2 張大慶1(北京大學 1醫學部100191,2 生命科學學院 100087) 摘要 青蒿素的發現是在一個相當復雜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有關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成果的評價存在著諸多爭議,甚至在青蒿素發現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獲得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之后,相關的爭議
一談到中醫藥,很多人就會認為是“玄學”,因為無法用西醫理論來解釋。占世界中草藥市場半壁江山的日本和韓國,其所用的中藥原材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優質原料”為何常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目前中國還沒有一種中藥進入歐美國家臨床,中藥“走出去”舉步維艱。“走出去”是不是就應該堅持歐美標準?這些困惑與思考,
10月8日,隨著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公布,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又將開始。截至10月15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將陸續揭曉。這一次的生理/醫學獎由來自美國的馬里奧·卡佩奇、奧利弗·史密斯和來自英國的馬丁·伊文思因胚胎干細胞研究而分享。 每一次諾貝爾獎頒
“沒有想到是一項技術獲獎。”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并沒有出現在任何一份預測名單當中。 就連獲獎者之一、物理學獎史上第3位女性——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學家唐納·史翠克蘭(Donna Strickland)在接到諾貝爾獎現場的電話時都激動地說:“首先,必須得說這很瘋狂!” 北京時間10月2日下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對評選出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進行表彰。在本年度獲獎項目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為第一完成人、以嶺藥業子公司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的“中醫脈絡
“中醫不科學”、“取消中醫”……至今未絕的存廢之爭,引發人們對中醫藥命運的關注。而就在社會上對中醫藥爭議紛紛之時,中醫藥系統內部正發生著一場靜悄悄的變化,中醫藥事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中醫存亡不在于外部如何評價,而在于自身如何發展。”著名中醫專家鄧鐵濤說,“中醫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12月7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屠呦呦(右)在卡羅琳醫學院發表演講。當日,屠呦呦出席在卡羅琳醫學院舉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講座,為瑞典民眾介紹青蒿素等科研成果。 應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邀請,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女士于當地時間7日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
作為歷史最悠久的生物藥物之一,胰島素是第一個重組蛋白藥物,對于人類健康和新藥開發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胰島素的發展史也是一個好故事。里面有個體人物的執拗與命運的巧合,有關鍵公司的崛起與分分合合,有商業的貪婪與博弈,唯獨創新沒有終點。 目前全球市值230億美元的胰島素市場中有80%以上為三代胰島
2011年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趙步長(左)與趙超在兩會上討論提案。 2010年2月2日,趙濤總裁(右一)代表步長集團向“共鑄中國心基金計劃”捐助1億元。 2009年6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右二)和趙濤(左一)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義診現場。 全國人大山東省
上世紀70年代初,以屠呦呦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歷經曲折,從傳統中藥青蒿中發掘出青蒿素。在浩如煙海的中醫藥寶庫中,誰會是下一個“青蒿”? 6日閉幕的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上,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十位兩院院士等“大咖”云集廣東省惠州市羅浮山,縱論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在醫藥專家看來,對于中醫藥研究的
物理諾獎至今已頒發112輪,共產生209位獲獎者。物理諾獎的宗旨是獎勵 “在物理領域做出最重要發現或者發明的人”,如此而已。諾獎由私人基金會頒發,沒有公平不公平的問題。對物理諾獎不該想當然地加入我們自家特色的誤解。物理諾獎得主中堪稱大物理學家者約占三分之一左右,反過來看,愛因斯坦、玻恩這樣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