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藥副總裁滕學武辭職 南京醫藥(600713.SH)10月8日發布《關于高級管理人員辭職的公告》,滕學武先生因個人原因,向其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滕學武先生辭職后不再擔任該公司任何職務。 公告顯示,南京醫藥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183.77億元,同比增長11.76%;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138.16%。 天目藥業副總龐伍辭職 天目藥業(600671.SH)10月28日發布關于公司高管辭職的公告,該公司董事會近日收到龐伍先生的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副總經理一職。辭職后,龐伍先生將不再擔任該公司的任何職務。 從天目藥業公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報看,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0.68億元,同比下滑39.50%;凈利潤虧損0.13億元,同比下滑670.40%。 宜華健康副總陳建秋辭職 宜華健康10月9日公告表示,陳建秋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所擔任副總經理及子公司廣東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閱讀全文
以學術會的方式做藥品推廣,這是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等跨國藥企引入中國的國際通行做法。各類大小學術會已成為藥企會議費大增的客觀因素。 全國性心血管病學術會議的展位、衛星會/研討會及現場演示或培訓申請表(部分)。 葛蘭素史克(GSK)一案的不斷發酵正在掀開藥企通過會議營銷的方式直接或變相行賄的灰
繼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后,美國制藥巨頭禮來近日被曝在滬皖每年為胰島素產品向醫生支付3000萬元回扣。 “行賄和回扣是醫藥行業的潛規則,而跨國公司在這方面做得最好,最為成功。”北大縱橫醫藥行業合伙人史立臣對記者表示。 高額行賄費用背后暴露的是外資藥在中國高價銷售,跨國藥企通過強有力公關和其
繼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后,美國制藥巨頭禮來近日被曝在滬皖每年為胰島素產品向醫生支付3000萬元回扣。 “行賄和回扣是醫藥行業的潛規則,而跨國公司在這方面做得最好,最為成功。”北大縱橫醫藥行業合伙人史立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高額行賄費用背后暴露的是外資藥在中國高價銷售,跨國藥企通
日前,上市公司2016年半年度報告已經披露完畢,毛利率超過90%的上市公司有15家,其中3家是藥企,占比達20%,此外,有8家藥企毛利率超過80%。 我武生物 營業收入:13341.56萬元,凈利潤:5412.94萬元 毛利率:95.50%,凈利率:40.57% 主要產品:粉塵螨滴劑
報告要點:全球CRO市場快速增長: 2014 年全球 CRO市場規模達 270億美元,預計 2017 年達 320億美元,2020 年達 590億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 13.91%。研發投入、創新藥、政策驅動,中國CRO市場空間巨大:中國CRO市場于
藥品價格問題是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但讓不少中國老百姓難以理解的是,為什么中國的藥價會那么高,知名藥企的某種藥品價格為什么在中國會高出其他國家多倍。在一次稅收征管審計中,審計人員以專業視角抓住關鍵點,并以一查到底的精神,抽絲剝繭,重拳出擊,才得以揭開這一鮮為外界所知的醫藥行業秘密。 2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日,A股醫藥生物類(申銀萬國醫藥生物板塊)275家上市公司(除千山藥業外)已全部發布2017年年報。其中,205家研發投入均較上年有所增長,其中增速超過100%的企業有13家。 81家藥企2017年研發投入過億元,恒瑞醫藥研發投入17.59億元位居榜首,復星醫藥
8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就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提出五大主要目標、十二項具體任務和四大保障措施。 “文件出臺對中國的藥品監管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是對我國未來藥品質量標準的提高很重要,未來也將導引藥品審評、審批、藥品上
過去藥品從藥企到醫院,中間要繞很多彎,過八票、九票的情況都存在,環節越多越不利于監管,存在洗票、用低稅點把錢拿出來給醫生、院長做商業賄賂等亂象 37歲的陳蒙(化名)最近準備換工作,已經做了十幾年醫藥代表的他,正在愈發感覺這個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逐漸遠去。 2017年1月9日,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國
突如其來的白血病給小劉 (化名)一家蒙上陰影,接連數次的化療和骨髓移植,已經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見肘。然而令他們發愁的是,今后他們每月可能還需花費上萬元購買進口藥格列衛 (一種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藥物)。 像小劉這樣的例子并非少數,高藥價已經成為這些患者不可承受之痛。據《每
有業內人士表示,不論是發展現有品種還是開拓新品種,兒童藥發展實際上陷入了“兩難”局面。 自從兒童用藥品種少的問題受到關注后,近期兒童藥領域的利好政策頻頻出臺。近日,國家衛計委就公布了《首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發布了首批30種鼓勵研發申報的兒童藥品。 據記者了解,雖然兒童藥在業界被稱為
2月11日,四環醫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印度注冊公司印度熙德隆制藥有限公司(熙德隆)在制藥領域達成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內容包括心腦血管領域、中樞神經領域和抗感染包括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等領域藥品的研究與開發、產品注冊、技術轉移、原料供應和本地化生產及銷售方面密切配合、共同發展。
英國最大藥企葛蘭素史克(簡稱GSK)中國公司將大幅裁員。多位GSK中國員工向財新記者確認,公司今年將裁員或達上千人。 不過,這一消息并未得到GSK中國公司的確認。GSK中國公司企業傳播與公共關系部對財新記者回應稱,“公司沒有縮小團隊的規模,還將要雇傭更多的員工,以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需求。”
從創新藥研發乏力,到疫苗事件當事公司“重銷售輕研發”,中國醫藥企業研發能力不足幾乎成為行業通病。然而,放眼其他行業,這一問題也有著輕重程度不同的體現,企業從“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的轉變尚不明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今年的政府工作
從創新藥研發乏力,到疫苗事件當事公司“重銷售輕研發”,中國醫藥企業研發能力不足幾乎成為行業通病。然而,放眼其他行業,這一問題也有著輕重程度不同的體現,企業從“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的轉變尚不明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今年的政府工作
自7月中旬以來,各大上市公司相繼發布了2016年半年度報告。截止到目前,醫藥制造板塊發布半年報的公司中共有10家實現凈利潤超5億元。其中,復星醫藥以15億元排在第一位,太極集團和白云山緊隨其后,凈利潤分別為9.64億元和8.32億元。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超5億元的藥企 復星醫藥:營收69.3
以做強為主要導向的國際藥企巨頭并購 4月下旬以來,差不多全球排名前10的醫藥公司紛紛展開并購。這次并購潮與以往有所不同。過去,并購的目的是做大,這次以做強為主要導向。如葛蘭素史克(GSK)與諾華進行資產置換,GS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基因測序不斷發展,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大DNA、基因編碼概念自50年代才開始出現,首個基因測序技術自70年代開始發展,我國自對遺傳病基因診斷開始發展基因測序行業,但尚未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自90年代才開始正式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90年代,靶向藥物問世,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實行。1999年我國基因測序技
如今,隨著每一天都有制藥公司的出現,制藥行業的競爭可謂相當激烈。然而,仍然有10家優秀的藥企脫穎而出,它們不斷打破新型療法的記錄,并開發出全新的疫苗。 盡管全球制藥行業的重要性已經達到了歷史高位,但它并未顯示任何停止的跡象,目前全球醫藥行業的總收入已經接近1萬億美元,且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增長。
貝達藥業7月25日公告,經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簡稱“社保管理中心”)與39個國家談判藥品中的17個抗腫瘤品種的生產企業協商后,公司承諾,將鹽酸埃克替尼片(商品名:凱美納)的各省掛網價格進行調整,將該藥品21片盒裝規格的掛網價由1399元/盒調整為1345.05元/盒。貝達藥業成為這一輪首個主動
歐林生物 營業收入0.64萬元,凈利潤-1987.67萬元,毛利率99.40% 主要產品:人用疫苗產品 歐林生物從事人用疫苗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創新驅動型生物制藥企業,擁有包括國家1類新藥在內的多項自主知識產權以及藥品生產許可證等資質許可,為國內外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疫苗產品。 公司通過已
上海醫藥高管表示,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一事對行業、對公司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弱 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一事對醫藥行業的影響,隨著三季報的發布逐漸顯現出來。 上海醫藥是國內最大的垂直一體化的醫藥公司,擁有在全國排名第三的醫藥制造業和排名第二的醫藥分銷業務。日前,公司公布了新管理層上任之后的第二份
截止至8月16日,在已公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的上市藥企里,東阿阿膠、天士力、華潤三九和新和成凈利潤均超過5億元,其中,東阿阿膠凈利潤最多,高達82895.95萬元,新和成凈利潤增長率最快,達177.83%。 東阿阿膠 凈利潤82895.95萬元,同比增長7.36% 上半年東阿阿膠實現營業
中藥注射劑生死劫!被限制使用、被重點監控!銷量下滑、推廣困難……圖片來源于網絡 ▍8億市場的中藥注射劑,兩類人禁用 3月2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修訂通關藤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2019年第20號)》。 增加警示: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使
醫藥地方臺根據相關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0日,有194家藥企發布2017年年報。從營業收入看,在這194家醫藥企業中,除了上海醫藥營收達1308億元外,有16家藥企營收超百億元,包括國藥一致(413億元)、國藥股份(363億元)、中國醫藥(301億元)等。圖片來源:16sucai 營收同比
繼去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公布后,中成藥企正迎來醫改的第二輪洗牌。 4月9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副秘書長周福成對記者透露,2010年版《中國藥典》已經編制完成,并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所有上市藥品都必須嚴格執行藥典標準。 “通過標準的規范,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公眾用藥安全,另一方面
進入9月,中藥注射劑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 被嚴格限制 2017年2月,人社部公布了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藥品目錄》),其中,有49個中藥注射劑品種入選,然而,此次《藥品目錄》對于中藥注射劑使用進行了嚴格的受限,受限品種達到39個,在受
5月25日,恩華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化藥1類產品丁二酸齊洛那平片及其原料藥收到了CFDA的《新藥申請臨床試驗受理通知書》。丁二酸齊洛那平片主要用于治療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癥,以及其它各種精神病性狀態的治療。據米內網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化學藥精神安定藥市場規模超過125億元
(一)企業層面問題 1、小散亂現象突出,缺乏醫藥航母。 2013年,我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行業的比重只有45.1%,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的企業只有4家,銷售收入100億~200億元的企業11家,50億~100億元的企業14家,9億~50億元的企業75家,我國醫藥企業雖然數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