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樣的時間里,“優種”大西洋三文魚能生長到普通大西洋三文魚的兩倍。 近日,一種快速生長的大西洋三文魚在成為美國第一種獲批供人類食用的轉基因動物后一夜成名。 這個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作出的里程碑式決定,將“優種”三文魚從20年的監管困境中解放出來。同時,它還使為產品可能進入市場的任何跡象等待了很久的產業開始復活。 “它開啟了利用此項技術的可能性。”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動物遺傳學家Alison Van Eenennaam表示,“監管上的障礙確實抑制了全世界利用它。” FDA的決定是在美國政府正重新評估如何監管轉基因作物和動物的時刻到來的。7月2日,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表示,未來一年將更新這些監管條例,而這是自1992年以來的首次。在11月18日的一次會議上,美國農業部(USDA)討論了修改轉基因作物指南的初步計劃。 這些討論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閱讀全文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多年來,培育轉基因三文魚的公司一直試圖將其引入美國市場。圖片來源:AquaBounty Technologies 幾周之后,生殖生物學家Charles Long將從美國得克薩斯州前往巴西圣保羅,尋找愿意接受其基因編輯牛研究的合作者。他不太情愿將該項目從位于得州農工大學卡城分校的實驗室搬走。20年來
2004年10月有“農業諾貝爾”之稱的世界糧食獎授予中國水稻育種家袁隆平,以表彰他在雜交水稻育種方面的巨大貢獻。9年之后,2013年的世界糧食獎頒給了在植物轉基因技術方面的三位先驅,三位獲獎者在1983年幾乎同時研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植物,并在今后的三十年中,不斷發展和推進了轉基因技術。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誕生 聽到“開個微博或微信公號來講講轉基因”這樣的提議,一些科學家臉色一黯。 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對于普通的科學問題或許有效,但要是談轉基因,恐怕處境難堪。 這種疑慮也許會在2016年有所改變。1月出臺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農業轉基因技術“在確保
轉基因食品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有人支持,認為轉基因食品緩解糧食安全危機,有利于環保,只要嚴格監管,明確標識,就可上市;有人反對,認為雖然現在沒有明確證據證明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形成威脅,但不代表未來也安全,應該禁止上市。聽起來,公婆皆有理。 事實上,如今市場上的轉基因品種比比皆是。轉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轉基因大米即將在菲律賓取得合法的“準生證”,在曠日持久的“轉基因主食”是否適合人類長期食用這一問題的爭論上,菲律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 轉基因大米即將在菲律賓取得合法的“準生證”,在曠日持久的“轉基因主食”是否適合人類長期食用這一問題上,菲律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不管未來世界是
在密蘇里大學的研究大樓里,幾位研究人員養了一群快樂的小豬。最近這群胖嘟嘟、哼哼唧唧的粉紅小豬家庭又多了兩位新成員。 盡管看上去跟全國各地豬圈中的豬一樣,但這些動物卻有特別之處。它們經過基因工程改良,屬于使用新技術得到的新型轉基因動物,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我們的盤中餐。 來自密蘇里大學和堪薩斯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歐洲自圣經時代起,就對食物的生產與保存,動物屠宰和儲存實行監管。13世紀早期,在面包中添加豆類或其他成分是很常見的造假行為,這種“流行”促使英王約翰頒布《面包和麥酒法令》以禁止在面包制作中地摻假行為,同時也將啤酒的質量和售價納入監管。這一法案一直沿用至19世紀。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
出生在五月底的三窩尤卡坦微型豬(Yucatan Miniature pig)現在居住在一個更像是新生兒童監護病房的空間里。它們需要人工飼養,受到位于愛荷華州Sioux 中心的典范基因(Exemplar Genetics)公司工作人員的頻繁關注。這些微型豬的肌肉已經顯示出退化的跡象。
據美國雜志網站報道,長期以來人類已經幾乎改造了所有未他們提供食物的植物和動物,但采用的是傳統的育種方法。而借助基因工程技術,將基因在不同的活體生物之間相互遷移植入的做法則讓人們感到對未來的疑惑。 而這正是大約兩周前在法國發生的事:一頭經過轉基因改造,旨在表達綠色熒光蛋白的綿羊產下的后代被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報道,長期以來人類已經幾乎改造了所有未他們提供食物的植物和動物,但采用的是傳統的育種方法。而借助基因工程技術,將基因在不同的活體生物之間相互遷移植入的做法則讓人們感到對未來的疑惑。 而這正是大約兩周前在法國發生的事:一頭經過 轉基因改造,
最近,一家美國公司宣布其轉基因三文魚已上市銷售,這是第一種獲準上人類餐桌的轉基因動物產品。鮮為人知的是,全球最早培育成功轉基因魚的是中國科學家。那為什么中國的轉基因魚遲遲未能上市?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就此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有關轉基因食品的科學知識還需加強普及,打消公眾的疑慮,推動中國
對于轉基因產品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總體而言,可以分為支持派和反對派兩大陣營。支持轉基因產品的人士認為轉基因技術不僅可以解決農作物的栽培技術、使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增強、減少農藥使用量、有利于保護環境免遭農藥污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
據英國《衛報》官網8月9日報道,美國艾庫邦蒂公司產出的三文魚被批準在加拿大銷售,由此,它成為第一個進入食品供應渠道的轉基因動物。 加拿大超市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儲存轉基因魚的國家。艾庫邦蒂公司近日盈利報告的銷售數字顯示,近幾個月以來,該國已經銷售了大約5噸的轉基因三文魚。人們熱議中的轉基因
在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50多家在京媒體記者認真聆聽專家對2015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的權威解讀。 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 特征 1.熱點密度有所降低。2014年全年需要跟蹤關注的食品安全
轉基因技術和中國糧食安全與主權的話題在歷經一年的爭論熱議,以及多輪政府決策者、非政府組織以及消費者的互動之后,歲末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12月8日,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就轉基因問題給出官方定調:“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應用是大勢所趨, 是我國實施科教興農的重要
近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江南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
1月22日,科技日報頭版刊發了《墻內開花墻外香 我國轉基因抗蟲水稻獲美國食用許可》,引發廣泛反響。圖片來源網絡 針對網友提出“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華恢1號’水稻完成的是相關咨詢服務,而不是批準許可”的質疑,23日,科技日報記者進一步采訪了“華恢1號”水稻研發團隊和業內相關專家。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最近,農業部批準三種新品種轉基因大豆進口,引起了國人高度關注。澳洲是農業大國,又是對食物檢疫非常嚴格的國家,對于轉基因食物,他們是這樣做的:禁止出售新鮮的轉基因食物,凡是有機食品不允許使用轉基因材料,只有轉基因棉花和油菜籽可作商業種植…… 什么是轉基因食物 長久以來,人類運用雜交選育
Timothy Doran的11歲女兒對雞蛋過敏。全球約有2%的兒童患有這種病癥。像他們一樣,Doran的女兒無法接受很多常規疫苗接種,因為它們是利用雞蛋生產出來的。 身為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產業研究組織(CSIRO)分子生物學家的Doran覺得,他能通過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
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細菌基因工程、細胞基因工程、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的出現之所以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是因為它克服了前兩者的缺陷,即細菌基因工程產物往往不具備生物活性,必須經過糖基化、羥基化等一系列修飾加工后才能成為有效的藥物,而細胞基因工程又因
美國聯邦食品和藥品局(FDA)決定從2014年開始,用3年時間禁止在牲畜飼料中使用預防性抗生素。 FDA此番之所以痛下決心,原因在于美國畜牧業對抗生素的濫用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美國高達80%的抗生素被使用在畜牧業養殖上。長期攝入“抗生素肉”令人體產生抗藥性,每年大約有2.3萬美國人因此而
11月19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轉基因三文魚(學名為大西洋鮭魚)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個進入市場的轉基因動物食品。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再次引發了人們廣泛熱烈的爭論。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轉基因魚類科研領域,中國科學家一直處于最前沿。 1984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領銜的中國
1、引力波開啟多信使天文學時代 入選理由:2017年成為多信使天文學的元年。 在陸續探測到數次黑洞并合發出的引力波后,2017年8月17日,LIGO與意大利的引力波天文臺Virgo又探測到了來自雙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與黑洞不同,中子星合并時除了產生引力波,還會發出電磁波。就在LIGO和Vir
美國 人腦研究取得新成果,醫學與疾病防治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學成果紛呈。 2015年,美國科學家在人腦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學在實驗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類大腦,盡管它只有鉛筆上橡皮擦那么大,發育程度與一個5周大胎兒的大腦相當,尚沒有任何意識,但具備人腦絕大多數細
世界上第一棵轉基因作物是什么?早在數千年前,它已在自然條件下誕生。我們常吃的圣女果、血橙,其實都歸功于不安分的“轉座子”。 世界上的第一棵轉基因作物是什么?它是出身于實驗室里,由科學家培育出來的嗎?你可能想象不到,早在數千年前,第一棵轉基因作物就已經在自然條件下誕生了。 自然界外源“轉基因”
有機食品技術規范 為了推動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和農業清潔生產,減少和防止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和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農村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持續發展,保證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的質量,規范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制定本標準。繁殖本標準根據聯合國關于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識和貿易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