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竺院士、任瑞寶教授國際期刊發表癌癥新成果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探討了,棕櫚酰化(palmitoylation)和KIKK膜靶向模體(membrane-targeting motif)在致癌KRAS4A驅動的白血病生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結果發布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陳竺(Zhu Chen)院士及任瑞寶(Ruibao Ren)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陳竺院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白血病靶向治療相關的分子調控網絡,研究基于分子機制的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新途徑, 從根本上探索白血病靶向干預策略。任瑞寶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靶點鑒定,腫瘤靶向藥物篩選及研發。 RAS小GTP酶在信號傳導中發揮分子開關作用,調控了細胞增殖、生存及分化。當與GTP結合時,RAS蛋白可通過參與RAF-MEK-ERK和 PI3K-AKT等許多的效應器信號通路調節各種細胞過程。哺乳動......閱讀全文
陳竺院士:北冬蟲夏草可抗對抗白血病
自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來自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一種腺苷類似物蟲草素(Cordycepin)可通過誘導DNA損傷及上調p53,誘導白血病細胞發生細胞周期阻滯和凋亡。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 cycle》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的陳竺(Zhu Chen
陳竺陳賽娟院士PNAS發表白血病新文章
近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評估了特異性代謝產物2-羥基戊二酸(2-hydroxyglutarate,2-HG)水平對于預測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預后的價值。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
陳竺、陳賽娟院士最新PNAS文章
上海交通大學的科學家們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進行了基因組研究,為人們展示了與這種疾病有關的特征性基因組損傷、克隆構型和獨特的腫瘤克隆擴增模式。這項研究于五月二十一日提前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的網站上。 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的李曉(Xiao Li)、上海交
陳竺:白血病治療是中藥現代化契機
繼去年的系列研究后,衛生部部長陳竺和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陳賽娟等于2009年2月10日與2009年2月18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關于白血病的研究論文。兩項研究分別是“硫化砷和伊馬替尼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協同作用的系統生物學研究”[1] 和“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
陳賽娟院士發文聚焦血癌靶向治療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Targeted therapy: The new lease on life for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d beyond”的綜述文章,指出靶向治療是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陳竺院士:承載榮光,醫者擔當
光陰荏苒,歲物豐成。今天的壹號禮堂古樸莊嚴,卻又洋溢著蓬勃的朝氣。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北京協和醫學院1776名畢業生圓滿完成學業!在此,我要向2024屆全體畢業生表示最誠摯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默默支持你們的親友,表示衷心感謝并致以崇高敬意!同學們,在協和“尊科學濟人道
陳竺院士已被授予10個院士頭銜
4月12日,陳竺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他被授予的第10個院士頭銜。 陳竺于1981年獲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碩士學位, 1989年獲法國巴黎第七大學血液學研究所腫瘤發病基礎專業博士學位。 畢業后的陳竺依然力學篤行,孜孜無怠。于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當
陳竺陳賽娟院士2013開年PNAS文章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Eriocalyxin B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by suppressing Th1 and Th17 ce
陳竺陳賽娟院士發表2014開年PNAS文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在造血細胞中DNA甲基轉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s 3A,DNMT3A) Arg882突變,通過破壞基因表達/DNA甲基化驅動了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
陳竺院士研究文章:用中藥來抗癌
自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來自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一種腺苷類似物蟲草素(Cordycepin)可通過誘導DNA損傷及上調p53,誘導白血病細胞發生細胞周期阻滯和凋亡。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 cycle》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的陳竺(Zhu Chen
-陳竺院士:Cell暢談肥胖癥防治
肥胖是長期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導致體內脂肪過量堆積和異常分布,并達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肥胖癥是現代工業社會的一種流行病,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全球的肥胖發病率正在逐年攀升,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健康問題。 肥胖可導致胰島素、糖和血脂的血液水平混亂,而這些問題又會引發高
陳竺、陳賽娟最新Cell文章講述他們的故事
在最新一期(2月9日)Cell雜志上,國內白血病研究著名科學家陳竺、陳賽娟兩位院士以自己的科研經歷為例,發表了題為“Poisoning the Devil”的文章,介紹了研發“以毒攻毒”砒霜治療白血病的背后故事,并指出他們的科學生涯從中西方智慧的融匯整合中受益匪淺。這是本期Cell腫瘤學專刊系列
陳竺、陳賽娟院士Nature子刊發表新文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研究人員對新白血病受累基因IQCG展開研究,揭示出IQCG蛋白的某些功能和分子特征是斑馬魚中造血作用的必要條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5月2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陳竺(Zhu Ch
陳竺、陳賽娟院士Nature-Genetics發表腫瘤研究新成果
由上海交通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采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繪制出了自然殺傷/T細胞淋巴瘤(NKTCL)基因組學圖譜。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發布在7月20日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協同創新中心的陳賽娟(Sai-Juan Chen)院士
陳竺、陳賽娟院士Nature-Genetics發表腫瘤研究新成果
由上海交通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采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繪制出了自然殺傷/T細胞淋巴瘤(NKTCL)基因組學圖譜。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發布在7月20日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協同創新中心的陳賽娟(Sai-Juan Chen)院士
用砒霜“進攻”白血病,陳竺拿下國際大獎
美國血液學會(ASH)日前頒發了本屆歐尼斯特·博特勒獎,獲獎人員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的陳竺教授和巴黎圣路易醫院的Hugues de Thé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基礎和臨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據悉,APL曾是一種極為兇險,死亡率很高的惡
用砒霜“進攻”白血病-陳竺拿下國際大獎
美國血液學會(ASH)日前頒發了本屆歐尼斯特·博特勒獎,獲獎人員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的陳竺教授和巴黎圣路易醫院的Hugues de Thé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基礎和臨床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據悉,APL曾是一種極為兇險,死亡率很高的惡性
陳竺和張亭棟獲唐氏中醫藥發展獎
在12月22日舉行的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上,由于在砷制劑治療白血病研究中的杰出貢獻,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陳竺和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張亭棟獲頒第六屆唐氏中醫藥發展獎中的中藥研究獎。 據介紹,陳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等與張亭棟開展合作,研究砷劑治療白血病的作用原理
陳竺獲舍貝里獎-用東方智慧“讓癌細胞改邪歸正”
王振義(中)、陳竺(右)、陳賽娟(左)正在討論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方案。上海血研所供圖。 日前,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簡稱上海血研所)陳竺院士舍貝里獎,同時獲獎的還有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安娜·德尚、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的于克·德戴,以表彰他們在“闡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
陳賽娟院士新文章:白血病的治療新策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的陳賽娟(Saijuan Chen)院士及同事們,近日在《Frontiers of Medicin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重要的綜述文章,指出突變的DNA甲基化調控因子賦予了造血干細胞白血病前期干細胞(preleukemic stem cell,pre-LSCs)特性,是白
陳賽娟院士新文章:白血病的治療新策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的陳賽娟(Saijuan Chen)院士及同事們,近日在《Frontiers of Medicin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重要的綜述文章,指出突變的DNA甲基化調控因子賦予了造血干細胞白血病前期干細胞(preleukemic stem cell,pre-LSCs)特性,是白
祝賀!陳竺院士共享2018年“舍貝里獎”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曾經是最致命的癌癥類型之一。三位科學家開創出可以不用化療的新療法,采用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實施綜合治療,90%的患者在接受此療法后可被治愈。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公報中說,這種療法的治療效果已被大量科學研究證實。在許多國家,這種聯合療法已成為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
陳竺院士、陶生策教授PNAS發表癌癥研究新成果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系統鑒別砷結合蛋白揭示出砷劑抑制了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這項研究發布在11月2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協同創新中心的陳竺(Zhu Chen)院士及陶生策(Sheng-ce Tao
陳竺、陳賽娟最新PNAS文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nditional knockin of Dnmt3a R878H initiates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TOR pathway involvement”的文章,分析了DNMT3A最常見的突變形
陳竺、陳賽娟最新PNAS文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nditional knockin of Dnmt3a R878H initiates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TOR pathway involvement”的文章,分析了DNMT3A最常見的突變形
陳竺、陳賽娟最新PNAS文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nditional knockin of Dnmt3a R878H initiates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TOR pathway involvement”的文章,分析了DNMT3A最常見的突變形
陳竺領受上海交大“睿遠科技大獎”醫學科技獎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學“睿遠科技大獎”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24日在上海交大舉行,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中國紅十字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在眾多專家學者的見證下領受了首屆“睿遠科技大獎”醫學科技獎。為鼓勵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表彰在基礎研究領域獲得世界級原創成果,在應用研究領域解
陳竺作細胞研討會首場報告:打一場控癌綜合戰
目前,癌癥在中國已取代中風,成為“第一殺手”。在剛剛結束的細胞研討會上,中科院院士陳竺指出,我們不僅要作好學術研究,還要進一步開展更有力的醫療改革—— APCE會議匯聚了世界目光,使“APEC藍”一度成為全球熱詞。在北京,人們除了關注天氣變化以及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另一場關于應對癌癥嚴峻挑戰
Cell-reports:靶向AMPK治療白血病
激活AMPK能夠阻斷急性髓系白血病傳播但不會損傷正常造血功能 AMPK激活劑(GSK621)誘導的細胞毒性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自噬過程 共激活AMPK和mTORC1能夠協同抑制AML AMPK和mTORC1的交互作用需要eIF2a/ATF4信號途徑的參與 近日,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
王振義和陳竺領取圣捷爾吉獎-分享2.5萬美元
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創性成果及開發全新療法,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3月6日在美國領取了由全美癌癥研究基金會頒發的第七屆圣捷爾吉癌癥研究創新成就獎。 兩位科學家將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與西藥結合起來用于治療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