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怎么看?怎么干?
最近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特別是對推進結構性改革進行了重點部署。 即將到來的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推進?宏觀經濟政策應怎樣為結構性改革護航?……從今天起,本版將推出系列報道,聚焦結構性改革怎么改。 ——編者 最近,“供給側”火了。 時政報道中,“供給側”成了高頻熱詞。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微信朋友圈也在熱議“供給側”。朋友出國回來,曬好包、好表……點贊之余,大家紛紛感嘆:在國外掃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供給側”沒跟上。 什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旨在提高潛在增長率,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什么是供給側?大家耳熟能詳的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從經濟學角度看,屬于需求側的三大需求;與之對應的供給側則聚焦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閱讀全文
標準創新助力重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作為重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項目,重鋼集團牽頭、城投、地產、建工、高速、交開投6家國企共同出資組建的重慶鋼結構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鋼構)旗開得勝,成立的第一年就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利潤4000萬元。 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發現,成立于2015年12月29日的重慶鋼構,在2016年得以蓬勃
河北用價格杠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為遏制高耗能產業盲目發展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日前,河北省將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實施范圍擴大到所有行業的淘汰類和限制類生產設備用電、用水。 2008年,河北省開始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8個高耗能行業的淘汰類和限制類生產企業裝備用水實行差別水價政策,高
發揮“標準化+”效應-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月22日,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總結“十二五”時期及去年標準化工作,研究“十三五”時期標準化事業發展,部署今年工作任務。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支樹平出席會議并講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張曉剛致辭,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昌順、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分別講話,質檢總局黨組
金域檢測:科技創新助力廣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作為新興的高技術服務業,第三方醫學檢驗是一種新興業態,在我國只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作為高技術服務企業,全國最大的第三方醫學檢測公司金域檢驗以科技創新全面助推供給側改革,成為正在蓬勃發展的醫學檢測行業的“獨角獸”。1月7日上午“經濟活力看廣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網絡采風團來到廣州金域醫學檢驗
科技部:以科技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記者在29日廈門召開的全國農業科技工作會議上獲悉,2017年農業農村科技工作將以科技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出席會議并講話。 據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農業農村科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技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以加強農
天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天津市科委深入貫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牢牢把握五大戰略機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核心,以制度改革、科技創新為主要途徑,加快推進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抓好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國家自主創新
中央農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范圍遠超農業結構調整
國新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針對當前的農村農村發展形勢做出的研判,是
韓長賦:從九個方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30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的全國農業結構調整座談會上說,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實現穩中有進,重點工作進展順利,接下來要突出抓好九個方面,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他表示,要加快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率,堅持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手發力,用改革的辦法、市場的手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具
韓長賦:從九個方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30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開的全國農業結構調整座談會上說,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實現穩中有進,重點工作進展順利,接下來要突出抓好九個方面,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他表示,要加快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率,堅持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手發力,用改革的辦法、市場的手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具
浙江省省長李強:以科技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浙江,地處東海之隅,在廣袤的中國版圖上,它的區域面積并不算大。然而,正是這片狹小的土地,卻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迸發出了驚人之力。 改革開放初期,浙江人憑著“創業創新闖天下”的銳氣,打造了遍布全球的浙商大軍。幾十年的風雨兼程,創業創新的基因早已融入浙江人的每一個細胞,隨著新一輪創業創新大潮的涌
丁焰章代表:三管齊下-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明確‘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的同時,再次把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全年工作的主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焰章接受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這表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然是今年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 丁焰章表示,如果把2016年稱為供給
北大改革解讀:教育供給從“配給”到“供給側”
4月26日,北京大學在校內信息門戶網站發布通知,同步公布《北京大學本科教育綜合改革指導意見》及《北京大學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點(試行)》,改革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和“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的基本理念,著眼于提升學生的教育學習成長體驗,一系列創
氣體工業欲借供給側改革躍升
“十三五”期間,中國工業氣體行業將以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著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以此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大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同時促進綠色轉型發展,實現行業的整體躍升。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從9月7~10日在寧夏銀川市舉行的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第二十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中國氣體產業變革
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蓄勢待發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已吹響。“民族興”和“國家強”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活更美好。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的深入,高速粗放式的發展正困擾著神州大地。轉型升級已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新常態倒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
深化供給側改革,繁榮原創科普精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88.shtm 8月18日,科普中國創作大會暨2022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年會在西安開幕。本屆年會主題為“深化供給側改革,繁榮原創科普精品”,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中國發展服務中心主辦,陜西省科協
專家:能源供給側改革需要去干預
在“第十三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表示,能源領域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需要在去產能、去杠桿、去干預、降成本、評估風險的同時補短板。其中,去干預是“三去一降一補”之中所沒有的,但能源產業特點決定了這一措施非常重要。 他所,首
專家:供給側改革將提升整體效率
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保持了總體平穩。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依然遙遙領先,讓歐美等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然而一段時間以來,西方一些媒體和學者斷言,中國經濟增長后勁不足,發展前景令人擔憂。鑒于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對中國經濟給予高度關注是應該的,但對當前中國經濟走勢
餐飲業回暖得益供給側改革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行業洗牌和探索調整后,我國餐飲市場在2015年不僅出現趨穩回暖的良好態勢,行業結構也出現良性變化,逐漸步入回歸本質和理性消費的正軌。這種改變,既得益于各方積極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時也是餐飲行業正視自身問題,積極向供給側改革要答案的成果。 2012年至今,我國餐飲業經歷過一次
能源行業中的供給側改革
2015年11月,中央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社會各界人士對供給側改革眾說紛紜。那么具體到能源行業,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又該如何開展? 為何進行能源供給側改革 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從刺激需求的“三駕馬車”談起,詳述了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轉向的起因,對供給側改革進行了明確的闡述
推動供給側改革著力點在哪?
供給側改革是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認為,供給側改革應該是綠色化的。他指出,應該有更多的綠色供應,“更好地把經濟結構綠色化、產業結構綠色化、能源結構綠色化。通過供給側改革推動綠色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 2015年,中國平煤神馬集團
能源領域供給側改革就是去產能嗎?
導言:必須指出的是,正確的事情與把事情做正確,完全是兩個問題。如果“去產能”是個目標,那么必須研究論證實現該目標的手段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否則“去產能”可能不能有效推動,而相應的經濟損失也會很大。 隨著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能源行業供需不平衡、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進一步顯現與惡化,突出地表現在煤
低碳低排放將助力供給側改革
受到“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影響,水泥行業或將繼鋼鐵、煤炭之后迎來轉型陣痛。 產量首現萎縮 利潤大幅度下滑 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水泥行業產量出現了25年來首次萎縮,為23.5億噸,同比下降4.9%;同時,行業經濟效益也出現大
增值肥料:供給側改革下的朝陽產業
“中海化學已經將大力發展增值肥料技術提升至公司轉型升級的戰略高度,未來公司必將不斷加大化肥增值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強與聯盟單位的深度對接,加快推進新成果的產業化應用。”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熊玲青所說的增值肥料,是利用生物活性增效載體與肥料科學配伍,制成的增效肥料新產品。中國
供給側改革助環保產業做大做強
我國制定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過低,大多數污水處理廠僅滿足于“達標”排放,80%的污水經處理后水質僅與劣V類地表水相當。可見,在城鎮污水處理行業,供給側沒有跟上我國治理水環境污染的需求,迫切需要通過結構性改革,提升環境治理能力、水平 當前,我國面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改善生態環境的
糧食供給側改革,將飯碗端在自己手里
“當前中國的糧食市場上,各種食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我國糧食和食品安全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近日,在2016(第四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說。 不久前,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2015年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報告體系以食品價格承受能
七方面推進能源領域供給側改革
國家能源局近日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指出,在能源消費增長減速換擋、結構優化步伐加快、發展動力開始轉換的新常態下,能源發展方式要從粗放式發展向提質增效轉變,能源工作方式要從審批項目為主向推進改革和技術創新轉變。努爾·白克力表示,推進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著重抓
2018綠色能源發展論壇探討能源供給側改革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如何應對綠色能源挑戰、把握綠色能源機遇?如何在供給側的配套改革中以經濟手段為主,配合有效政策支持綠色能源發展?1月25日,在瞭望周刊社(瞭望智庫)與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的“2018綠色能源發展論壇”上,來自海內外的能源機構官員、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綠色改變
綠色食品:做農業供給側改革先行者
8月18日,作為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農牧業綠色品牌建設論壇”在內蒙古包頭市舉辦。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品牌企業的代表和農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綠色發展·品牌之路”為主題,展開了一場有關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綠色食品的大討論。與會嘉賓一致
張俊華:淺談科學技術的供給側改革
?????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側體系質量和效率。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更加明確地指出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科技作為供給側的現實意義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亟須科學技術打造新引擎、提供新驅動、培育新動能、注入新活力。
PPP項目再受青睞-環保供給側改革落地
4月18日,環保部發布《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全面清理整頓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是國務院確定并要求各省級政府于2016年底前完成的一項重點任務,環保部將對各地整頓情況進行督查。 環保部提出,各地要向社會公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