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廣州將投入240萬元資金啟動土壤環保質量調查與評估項目,編制廣州市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與評估報告,評估分析土壤環境風險,并建立廣州市土壤環境質量檔案,為廣州市土壤環境質量管理提供技術支撐。該環保項目的目標是在2016年底前完成前期資料收集、調研與監測方案的確定及部分區土壤樣品的采集與監測分析。 繼大氣污染防治后,土壤環境污染成為我國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點。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也于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預計今年年內或明年初將會出臺。即將開展的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與評估項目將成為廣州市土壤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依據之一。 過去一年,廣州市的空氣環境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還將繼續加強。根據預算,即將開展的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專項、大氣污染源清單建設、船舶大氣污染控制效果評估等項目總預算達到了323.8萬元,其中廣州市大氣污染源清單建設項目將建立基準年為2014年的廣州市排放源清單,并在廣......閱讀全文
繼大氣污染防治后,土壤環境污染成為我國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點。日前獲悉,廣州2016年將投入240萬元資金啟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與評估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在2016年底前完成前期資料收集、調研與監測方案的確定及部分區土壤樣品的采集與監測分析。 從3月15日公布的廣州市環保局2016年財政預算中發現
“土十條”于2016年5月31日千呼萬呼始出來,對于我國今后的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土壤修復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與影響。 國外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對土壤治理也有指導作用,下面為大家盤點以下7個國家關于土壤治理政策的特點,并從自身情況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日前,寧夏銀川印發《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十二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十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以下為土壤監測基礎知識,也歡迎加入土壤檢測答疑群。 面對土十條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2014年12月份,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陸續反映了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其中,河北省1件,山西省1件,遼寧省1件,江蘇省2件,山東省3件,河南省2件,湖北省3件,湖南省2件,廣東省1件,廣西壯族自治區1件,寧夏回族自治區1件。 現將12月份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予以公布(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環境監測是治理環境污染、衡量環境質量、檢驗治理效果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的拉動以及嚴格的法規標準倒逼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2018年,環保促進的供給側改革將帶來產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近日,山東省司法廳公布《山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現向公眾征求意見。條例對設區的市以上和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職責和任務目標等作了明確說明,還規定,非法傾倒、堆放、使用、處置污泥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最低十萬元、最高二百萬罰款,并可以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直接負責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廣西柳州龍江鎘污染事件,陜西鳳翔、河南濟源、湖南武岡等地血鉛事件……近年來,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給人民群眾健康造成威脅。對環境污染導致的健康風險進行管控日益迫切,亟待開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判斷污染事件對健康影響的風險大小。 那么,目前開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存在哪些困難?如何加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征求《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詳情如下: 根據省人大立法計劃,我廳組織起草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征求意見稿)》(見附件)。為提高立法質量,現公開征求意見,請將修改意見通過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像蘭州這樣被重化工企業包圍的城市,是躲不過飲用水安全危機的。 這個城市的風險早在2006年就被提示。2005年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引發了環保部門對我國飲用水安全風險的大排查,水源地“頭頂化工炸彈”的問題被重點關注。在隨后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評估報告中,蘭州石化等重化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像蘭州這樣被重化工企業包圍的城市,是躲不過飲用水安全危機的。 這個城市的風險早在2006年就被提示。2005年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引發了環保部門對我國飲用水安全風險的大排查,水源地“頭頂化工炸彈”的問題被重點關注。在隨后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評估報告中,蘭州石化等重化
環保部日前印發《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加強工礦用地土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工礦用地土壤污染,現面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制定目的與依據] 為了加強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大意義 (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福建省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多年來持之以恒實施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筑牢健康人居環境的首要基礎。土壤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其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會給予關注。 針對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
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碼頭的一艘石化產品運輸船發生泄漏,6.97噸碳九產品漏入近海,造成水體污染。雖然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當地漁民們仍談“碳九”色變。該事件的“元兇”碳九究竟是什么?對人體及生物健康有何影響?事件最新進展如何?昔日熱鬧的肖厝碼頭,如今人煙稀少,空氣中仍能聞到刺鼻的異味,漁民們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