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代測序技術的逐步完善,測序成本以超摩爾定理的速度急速下降。各國政府以醫療健康為切入點,紛紛啟動自己國家的大規模人群基因組計劃,意欲在后基因組時代搭上生命經濟的高速列車。 英國的10萬人基因組計劃、美國精準醫療計劃、中國精準醫療、韓國萬人基因組計劃、澳大利亞零兒童癌癥計劃……現在,法國也嘗試搭上這趟高速行駛的列車。 法國基因組醫療2025 近日,法國政府宣布投資6.7億歐元啟動基因組和個體化醫療項目,并將其命名為:法國基因組醫療2025 (France Genomic Medicine 2025)。該項目以提高國家醫療診斷和疾病預防能力為整體目標,預計在全國范圍內建立12個基因測序平臺,2個國家數據中心。 在未來10年,法國政府希望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將法國打造成世界基因組醫療領先國家。 將基因組醫療整合至患者常規檢測流程,意味著每年需要測23.5萬個基因組。 建立起一個國家基因組醫療產業,從而推動國家......閱讀全文
隨著醫學技術提升、就醫環境改善,困擾人們的復雜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相關統計顯示,針對城市居民死亡率較高的癌癥(惡性腫瘤)、心臟病、冠心病等復雜疾病,傳統醫療方案的治療效果并不佳。據WINSymposium公布的數據顯示,傳統醫療在腫瘤治療上用藥無效率高達75%。人們仍然談“癌”色變。
如果說二代測序的使命是使成本降低到1000美元/基因組的話,那么三代測序的使命就是使成本降低到100美元/基因組,進一步促進測序發展為臨床的常規檢測技術,在臨床診療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年初的J.P.Morgan健康醫療大會上,美國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宣布將創建一個新公司——Grail
1、中國乃至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從全球的范圍來看,目前測序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是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率均超過了20%,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產業規模達到92.0億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幣1:7
隨著科學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技術被應用到醫療領域。醫學的歷史證明了科技的進步是控制感染性疾病、非傳染性疾病以及創新臨床應用的關鍵。 作為醫療的基礎,科技的進步在疾病預防和控制,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科技的應用在更加精確的診斷、改進治療策略和探索個性化治療的新藥等方面都
在年初的J.P.Morgan健康醫療大會上,美國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宣布將創建一個新公司——Grail,致力于開發一種不超過1000美元的血液檢測,用于多類型癌癥的早期篩查。這種腫瘤DNA測序的主要目的是在無癥狀的個體中診斷各種各樣的癌癥,從而實現提前預防或治療。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
在過去的十年,DNA測序比過去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價格,這一進步主要因為二代測序技術(NGS)的發展。二代測序技術現在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包括實體瘤分析、血液腫瘤分析、遺傳病分析和傳染病分析;無創產前檢測(NIPT);植入前診斷(PGD)和篩查(PGS)。 鑒于這一快速發展的領域,2014
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迅速,二代測序為主流技術。 當下,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由于通量較低、測序時間較長,已經不能滿足研究應用的需要,以高通量低成本為特征的二代測序技術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測序技術,測序時間相較于一代技術大大降低。 基因測序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一環,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成本的下降,近年來發展迅
一、導讀: 在大部分投資者對“二代測序”(NGS)還沒有搞清技術細節的情況下,“三代測序”(3GS)又火了。 6月17日,醫藥板塊中基因測序相關標的在“三代測序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新聞影響上出現明顯漲幅,我們也接到較多投資者對相關新聞的背景及觀點的詢問。為此,我們結合各方面資料歸納總結了三代
十個月前,新澤西的一位76歲尿道癌患者在經過多年的傳統治療,包括手術、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均失敗后,發展為尿道癌晚期。基因測序數據顯示,這位患者的HER2基因拷貝量異常增多。據此,醫生們在治療方案中加入一種此前通常用于轉移性乳腺癌的藥物:針對HER2基因變異的注射用曲妥珠單抗(Herceptin)
隨著“精準醫療”的深化,基因測序逐漸成為科技醫療領域備受矚目的話題,得益于平臺技術的進步、測序應用的拓展、各機構合作的拓寬以及測序成本的下降,行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05年首代測序儀Roche454單次產生400MB的基因序列文件,到2010年第二代測序儀IlluminaHiseq2000單次
【2016年12月3日,上海】“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于12月3日 -4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1000多位精準醫療產業的領軍人物和從業者出席了本屆大會,共同探討我國精準醫療產業的創新發展。本屆大會以“全球視野洞見前沿,本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來自政府監管機構的政策
對于國內每年新增的430萬腫瘤患者來說,精準醫療的發展或成為生命的曙光。 但近日,腫瘤精準醫療被發表在《自然》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兩篇文章推上了審判臺,被指“精準策略沒有給大多數腫瘤病人帶來好處,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這一觀點在國內醫療界引起極大爭論,有贊同者也有反駁者
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增速快,預計2016年超過測序儀器市場。據Markets&Markets預測,2014-2020年上游市場中測序儀的復合增長率是15.4%。中游測序服務市場重資產、技術附加值低,將是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據BCC Research預測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29%。
基因檢測技術是近年來伴隨“精準醫療”概念的提出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技術,它可以從基因組機制上闡釋遺傳學、發育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等學科的經典概念,在全基因組水平延伸了染色體高級構象、細胞異質性、功能模塊等新概念,為精準醫學開辟了應用性新領域。 近年來,隨著分子水平的基因檢測技術平臺不斷發展和
現在隨便從百度上搜索一下,我們都能看到許多有關兒童未知病因的求助帖,從皮膚上長了小疙瘩到忽然發呆,從為什么長不高到總是流鼻血,孩子們的各種情況牽動著父母的心。然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去醫院并不一定就能得到確切的回答,尤其是存在罕見病的可能情況下,但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也許能給我們想要
近年精準醫療逐漸從科學走向臨床和健康應用。精準醫學納入“十三五”;基因診斷擴大適用范圍,二代測序診斷試劑盒和腫瘤免疫治療單抗獲FDA批準;國產測序儀量產實現個人基因組進入百美元時代;基因與健康管理、保險等跨界融合;第582次香山會議商討“中國微生物組計劃(CMI)”;國內BAT,華為等IT巨頭逐
2010年3月17日,Life Technologies在其于北京舉辦的2011年生命科學新技術報告會上發布了利用半導體芯片實現高通量測序的Ion Torrent個人化操作基因組測序儀。報告會還介紹了Life Technologies包括分子生物體系、細胞體系與基因體系在內的三大業務領域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在2003年順利完成,基因組測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直接導致了每兆基因組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檢測的基因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基因組的復雜性深感震驚,這也引導著測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近的一些突破性技術使得測序技術在更短的時間內可以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在2003年順利完成,基因組測序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直接導致了每兆基因組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檢測的基因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基因組的復雜性深感震驚,這也引導著測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近的一些突破性技術使得測序技術在更短的時間內可以
當今,腫瘤診治已邁入個體化及精準醫學的時代,從“一刀切”向“針對每一個病人的具體病情,正確選擇并精確地應用適當的治療方法”發展,這對進一步提高治療的有效性,降低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和節約醫療支出都有著深遠的意義。腫瘤的精準醫療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精準管理多個環節,均以精準的腫瘤
據記者獲悉,擁有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及數據分析技術平臺的國家基因庫正在深圳抓緊建設,平臺每年產出的基因數據將占據全球過半市場份額。這一平臺今后將對接生物、醫藥、新型農業等眾多新興產業,為百姓健康、生物制藥、高效養殖等提供原始基因數據,并將催生總價值上萬億的市場,預計僅基因檢測服務業在五年內就可以達
一、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因測序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主要分為科研服務、醫療應用服務以及非醫療基因檢測服務。其中,醫療應用服務是目前應用基因測序技術中活躍度較高且發展潛力較大的部分,涉及無創產前篩查、遺傳病診斷、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腫瘤診斷等諸多領域。近年來,隨著“二胎
經歷了2015年的熱捧,2016年的資本小幅理性回歸,2017年上半年的熱潮趨緩后,泛泛的基因測序將無法持續吸引資本的目光,未來行業熱點在于技術突破,或者商業模式的突破。 (做一次全基因檢測,會產生100多G海量數據,其中能被用于科研與臨床應用的,只是蛋白編碼基因與少量的非蛋白編碼基因,占整體
基因測序領域再迎重大突破 近期有關基因測序領域的利好消息接連不斷,相應基因測序板塊的個股也有異動,如馬應龍就于6月28日強勢漲停。新華社消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日前批準了首個利用被譽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來治療癌癥的人體臨床試驗,讓這種目前備受關注的生物醫學技術在
在過去的2016年,第三代測序獲得了完美突破,首次登上了太空,首次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首次確定了二代測序未能檢測到的致病性大片段缺失突變,最終確診了一種罕見遺傳病......第三代測序也被Science納入2016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 第三代測序技術避免了第二代測序讀長短的缺點,在臨床上具有無
基因測序:反正很重要 為什么要對基因測序?因為要搞清楚我們的身體里究竟發生著什么,以及為什么會這樣? 只有搞清楚這些,才能實施更準確有效的治療,也就是精準醫療。所以基因測序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一環,而精準醫療是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這一點基本已成為公論,所以才會被美、中等大國先后納入國家戰略。
近日,新華社連發多文聚焦精準醫療,《精準醫學時代到來 中國加快部署和攻堅》一文中提到,中國吹響了進軍“精準醫學”乃至生物經濟時代的號角。無獨有偶,今日新華社文章稱,有關部委、企業和院所已在基因測序儀、質譜儀、分子影像等精準醫學核心設備上做出部署、展開攻關,加強儀器設備的自主研發,以期填補核心設備
近日,迪安診斷(300244)與羅氏集團(以下簡稱“羅氏”)及Foundation Medicine, Inc.(以下簡稱“FMI”)分別簽訂了獨家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助推中國腫瘤個體化診療進程。 根據相關協議,迪安診斷將成為FMI腫瘤全面基因組測序分析服務(CGP)在中
基因測序作為醫療健康行業的火爆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得到臨床的認可,并逐步被應用到各大領域中。尤其是精準醫療概念提出以后,基因測序更是備受青睞,它為精準醫療解答了很多未知的問題。 如今,基因測序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大量的企業以不同形式躋身進來。基因測序越來越以服務的形式被公眾所認識。與醫療健
測序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時間,下一代測序(NGS)技術的發展徹底地改變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方式。自實現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以來(項目前后耗時十年時間,投入30億美元),隨著技術的發展,測序所需的費用和時間大幅度降低,NGS的發展為臨床診斷開啟了新的窗口。 北美時間9月1日,賽默飛發布了兩款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