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威教授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中科院史上最年輕的外籍院士。借莊小威教授日前在京參加兩院院士大會的契機,筆者對她進行了獨家采訪。 莊小威15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25歲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后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教授,在斯坦福大學做生物物理學博士后研究。 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畢業后,莊小威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她放棄了一些學校直接提供給她的教授職位,選擇了在斯坦福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并且將專業轉向了生物學。但在當時,她連DNA和RNA這類最基本的生物學知識的區別都不清楚。在斯坦福做了兩年的博士后研究后,她摸索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2006年初,年僅34歲的莊小威成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科終身教授并于2005年成為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她在哈佛大學帶領團隊發明了超高分辨率的STORM成像方法并用此方法......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19日,在第九屆上海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國際大會上,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安捷倫科技共同設立的中藥創新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大會現場還舉行了聯合實驗室的揭幕儀式。安捷倫科技高級副總裁兼生命科學與應用市場集團總裁 Patrick Kaltenbach與上海藥物所葉陽、果
科學家,可能是最不愿意站在聚光燈下的一個職業群體。與政界領袖、演藝人士、體育明星等公眾人物相比,他們在大眾傳媒上相對較低的曝光度和關注率,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這個判斷。 大部分時候,他們低調而務實,更愿意安心于各自的事業領域,與同行交流看法,切磋專業問題。然而,用知識創造、技術發明為人類社會謀求
今年是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體遺傳學導論》一書出版70周年。該書是中國現代史上迄今為止極少數在中國出版但在西方某個科技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專業書。絕大多數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誰。在美留學的大陸學生,除非所學專業和人類遺傳學有關,恐怕大多數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名師高徒:哈佛大學莊小威與何江合影。 5月26日10點(美東時間),中國科大畢業生何江成為第一位登上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臺的中國大陸學子。27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何江接受了中國科大波士頓校友會與新創基金會的祝賀與視頻采訪。剛剛結束畢業典禮的何江氣色不錯,略有疲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9月19日,安捷倫思想領袖獎頒獎典禮暨創新藥物研發研討會在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隆重舉行。迄今為止,全球范圍內已有46位科研人員獲得這個獎項。安捷倫將第47個“安捷倫思想領袖獎”頒發給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蔣華良院士,以表彰蔣華良院士在原創藥物研發以及糖類藥物研究領域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如謙、宋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 Kam W Leong(梁錦榮),美國工程院院士、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謝曉亮1998年,謝曉亮成為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的中國
2013年11月23日-25日,2013年全國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學術會議在江蘇昆山隆重召開,來自全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200余位從事質譜工作的專家學者參加了大會。本次大會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無機質譜、同位素質譜和儀器與教育業委員會聯合承辦,江蘇天瑞儀器協辦,旨在推動我
7位專家預測了2019年將推動他們各自所在的領域向前發展的技術進展,包括高分辨率成像和從頭構建基因組大小的DNA分子等。對生命科學技術來說,2019年看起來非常令人期待。 1.Sarah Teichmann:擴展單細胞生物學 Sarah Teichmann是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細胞遺
7位專家預測了2019年將推動他們各自所在的領域向前發展的技術進展,包括高分辨率成像和從頭構建基因組大小的DNA分子等。對生命科學技術來說,2019年看起來非常令人期待。 1.Sarah Teichmann:擴展單細胞生物學 Sarah Teichmann是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細胞遺
3月15日,小威和87少同班同學見面時稱:最棒的成果是下一個。 在單個細胞中了解轉錄組的表達譜和空間景觀,是全面認識細胞行為的基礎。日前,著名學者莊小威(Xiaowei Zhuang)領導研究團隊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單分子成像技術,MERFISH(multiplexed err
近二十年來,熒光顯微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近日Nature,Science雜志就高分辨率熒光顯微技術分別發文,聚焦了這一領域的重要進展。 熒光顯微技術是一種分析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的重要工具,這一方法能幫助科研人員了解細胞和活體生物的空間結構。通過一些熒光標記,比如GFP等,研究人員就能觀測到蛋白
近二十年來,熒光顯微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上周Nature,Science雜志就高分辨率熒光顯微技術分別發文,聚焦了這一領域的重要進展。 熒光顯微技術是一種分析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的重要工具,這一方法能幫助科研人員了解細胞和活體生物的空間結構。通過一些熒光標記,比如GFP等,研究人員就能觀測到蛋
——從人類文明與世界現代化角度看科技革命□何傳啟(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 編者按 在過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約發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中國與前四次科技革命無緣;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機會,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路下滑。以社會生產力(按購買力平
在單個細胞中了解轉錄組的表達譜和空間景觀,是全面認識細胞行為的基礎。日前,著名學者莊小威(Xiaowei Zhuang)領導研究團隊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單分子成像技術,MERFISH(multiplexed error-robust fluorescence in situ
豉汁蒸鳳爪端上桌后,一個小女孩頑皮地用筷子噠噠地敲打著餐桌。一位穿著Polo衫和牛仔褲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兒、妻子和母親享用著廣式點心。在波士頓唐人街這個喧鬧的餐廳,沒人會多瞄一眼這位男青年。 沒人能猜到,34歲的張鋒會是這一代人中公認的最具轉化能力的生物學家,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在兩個領域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選名單,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55位學者當選TWAS院士,其中11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此外,2018年TWAS九個科學獎項獲獎者中有2位來自中國大陸。 2018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1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這再次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地位。《決定》提出“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
一 于無聲處聽驚雷! 一條很多人估計不太注意的信息,里面卻包含深意! 5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19年國務院部門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情況。 其中科技部按照代表委員的建議,全面加強基礎研究,大幅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做了幾方面工作,有針對性進行了部署。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將大腦視為人體黑匣子,并熱衷于解析其中的秘密。近日,上月剛獲科學突破獎的華人學者莊小威及其同事開啟了這一神秘區域:他們創建了一個小鼠關鍵腦區域的細胞圖譜,利用尖端成像技術檢查了大腦一塊2mm×2mm×0.6mm區域中的100多萬個細胞,不僅識別了70多種不同類型的神經元,而且還
①專家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調研考察枸杞、葡萄發展情況 ②陜西灃東新區的智慧農業園區張行勇攝 專家在改良的渭河灘萬畝鹽堿地考察牧草收獲情況,研究制定利用牧草產業改良鹽堿地提升方案。張行勇攝■楊星科 馬 齊 陳志杰 張立新 張行勇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和必然過程,是一個國家現代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國立浙江大學畢業。1953年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現任有機所研究員、有機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顧問、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化學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